APP下载

浅议高职院校学生可持续就业能力的培养

2011-08-15念,冷

湖北开放大学学报 2011年2期
关键词:就业指导辅导员院校

刘 念,冷 磊

(1.武汉大学 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湖北 武汉 430071;2.湖北科技职业学院,湖北 武汉 430073)

浅议高职院校学生可持续就业能力的培养

1、2刘 念,2冷 磊

(1.武汉大学 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湖北 武汉 430071;2.湖北科技职业学院,湖北 武汉 430073)

高职院校学生就业能力的培养并非一日之功,它需要针对高职学生如何了解自我、找准定位、前途规划三个方面内容,进行长期的、持续的、循序渐进的启迪与教育。

高职院校;学生;可持续;就业能力

就业能力是一个宽泛的概念,其中、西方含义也有着巨大差异。西方国家将就业能力定义为可雇佣性(Employability),指获得最初就业机会并能够维持就业,和必要时能获取新的就业机会的能力。在我国则将其定义具有某方面、行业的核心竞争力,或辅助、推动次核心竞争力最大限度发挥的能力。

可持续发展(sustainable development)的概念最早是在1972年斯德哥尔摩举行的联合国人类环境研讨会上正式讨论的。可持续发展的核心是发展,但这种发展的前提是持续的。即江泽民同志指出的:“决不能吃祖宗饭,断子孙路。”

中国21世纪可持续发展行动纲要中,将“科教兴国,不断创新”作为五项基本原则之一。并强调“大力发展各类教育,促进可持续发展战略与科教兴国战略的紧密结合。”早在2007年,教育部、人事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在《关于积极做好 2008年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的通知》中明确要求:“各高校要把大学生就业指导课程在 3-5年内作为必修课列入教学计划。”

然而三年已去,我国大学生的就业能力仍存在诸多弊端,体制建设也有不合理之处。大学生们面对社会给予的机遇与挑战,有的高估自己、过分自信;有的认不准自身定位,一身“功夫”无处施展;有的更放弃就业,一边愤恨的谩骂着社会和学校,一边游手好闲的成为“啃老族”。

“授人以鱼不如授之以渔”,我们对学生就业时的临时性、灌输性的就业指导,远不如在其受教育的过程中教授其培养就业能力的方法。我将其重点归于:了解自我、找准定位、前途规划三个方面。

1 .我国高职院校学生就业形势分析

1.1 学生眼高手低,职业素质低下

调查显示,2010年我国高职高专院校毕业生对学校满意度仅68%,较去年降低了2个百分点,放弃求职人数也创新高。学生群体中普遍存在对企业的薪资、福利待遇要求过高,对学校教授的课程设置不满意,掌握不牢固的问题。学生群体在校期间的逃课、旷课情况也屡见不鲜。

近几年的扩招、颇高的毛入学率造就的不是优质生源的保证,而是学生心态的漏洞。许多学生、乃至家长都抱着“反正会有书读”的想法,到学校混几年,获得一个文凭;受这种想法影响较深的便是三批和四批录取的独立本科院校与高职高专。导致高职高专录取中,学生录取分数线和生源质量持续走低,许多学生专科三年读完过不了英语“三级”;论文中语病层出不穷、抄袭严重,达不到一名大学生最基本地语言表达能力水平;学校安排顶岗实习中“逃兵”无数。由此引出的高职高专院校毕业率走低、学生职业素质低下。

1.2 已就业学生在企业流动率高,无长期职业规划可言

在我们关注富士康“十六跳”的员工心理疾病问题的同时,也应关注富士康东莞某分厂日进出员工2000人、富士康湖北某分厂高薪职位无人应聘。如此大的员工流动对企业的发展势必受到影响,也反映出企业与雇员间的对立矛盾。然而矛盾的中心是某一单方吗?从辩证唯物主义哲学的角度来看,矛盾是辩证的统一体。企业对员工的管理,有其过失之处,员工的自我职业道德意识也确有所缺失。

据海信集团青岛某分公司的人事经理反映:他们公司每年都要招聘两千余名员工为旺季的生产作准备。然而旺季之时,新来的员工已流失到只剩几百人。而其集团中其他的分公司甚至完不成招聘任务,需要向别的分公司调人。所以该公司一年四季都需要从事人员招聘的工作。当我问及高职学生顶岗实习与员工就业公平、晋升、福利等问题时,该人事经理非常忠肯的回答,该公司任何部门的员工进场后都必须在车间工作一定的时间,根据个人能力表现转至相应岗位,就业机会绝对公平;员工的福利在同行业中也算是首屈一指的;晋升与外出培训机会也较多,表现优秀的员工进厂半月到一个月之间就会得到一次转岗或晋升机会。然而,高职学生进厂的第一个月是流失最严重的。该公司人事经理透露:青岛某高职院校输送了两个班的学生到该公司顶岗实习,一个月内流失到只剩两名员工在岗。这也是后来该厂不愿意录用学生群体或需要学校指派老师参与管理学生顶岗实习的原因。

1.3 社会就业缺口大,与就业人数成反比

以我校(湖北科技职业学院)某招聘会为例,今年 5月我校提供岗位300余个,最终学生成功就业不到一半。其中某集团拟在我校招聘储备干部30人,有近300人参加宣讲,100多人参加笔试,笔试后通过面试的有30人,仅6人达成用人协议。

据统计2009届高职高专毕业生半年内离职率为45%。三年内平均工作单位数为2.2个。社会上巨大的人才需求与屡创新低的就业率反比极大。一方面,众多岗位急需专业人才,一方面无数的往、应届毕业生倾诉着找工作的艰辛。

2 .高职学生就业能力培养分析

2.1 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与高职学生真实情况比照

普遍来说,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应包括评估自我、确定短期和长期目标、制定行动计划和内容、选择需要采取的方式和途径四个步骤。

一年级为试探期:要初步了解职业、提高人际沟通能力。大一学习任务较轻,应多参加学校活动,增加交流技巧;同时也应该对自己查漏补缺。二年级为定向期:应考虑未来是否深造或就业。参加学生会或社团组织,锻炼自己的能力,检验自己的知识技能;提高责任感、主动性和受挫折能力。有选择性的辅修其他专业的知识来填充自己。三年级为冲刺期:临近实习,目标应锁定在提高求职技能,收集公司信息,并确定自己是否深造。要积极锻炼自己,培养自己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创造性;积极尝试并加入校友网络,了解往届毕业生的求职情况。四年级为分化期:目标锁定在工作申请和成功就业上,这时可先对前三年的准备做一个总结,首先检验自己已确立的职业目标是否明确,前三年的准备是否充分。然后开始申请工作,积极参加招聘活动,在实践中检验自己的积累与准备,发现不足,及时修正。最后模拟面试。

与高职学生情况相比照,高职学生在校课程往往是 5个学期的,也就是两年半在校,半年顶岗实习与论文设计。如若像上所述将职业生涯规划的重心放在高年级,必定影响高职学生专业实训与实习。为此,我们分析,高职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应比照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将第一、二年的内容浓缩,并在第二课堂、班团会中有所涉及。整体职业生涯规划的重心应放在第二年,指导学生针对自己所学的专业课程找准定位,做好求职面试技巧与简历制作训练。

2.2 课堂教学与辅导员就业指导

目前,就业指导课程教学与思想政治辅导员(以下统称辅导员)的就业指导处于脱节状态,高职院校学生往往通过选修相关辅助课程、讲座的途径完成就业指导课程的全面学习。学习过程中,学生无主动性、积极性;教师面对几百人的大课堂也只能蜻蜓点水,大幅带过。这样一来,学生无法掌握适合自身就业能力培养的方式方法。

就现状而言,16号令之后高职院校的学生管理与就业指导工作主要由辅导员完成。辅导员通过思想政治教育与平时交心谈心的工作,更容易帮助学生了解自我、挖掘自身优势,培养就业能力。

辅导员作为学生的人生导师,虽掌握着多数学生的思想动向,但往往由于辅导员代课的制约和缺乏专业的就业指导培训,不能完成系统的学生就业能力培养工作。

2.3 各高职院校、教育部门虚高就业率和人才培养定位

据了解,湖北省多数高职院校为了解决招生及宣传等方面的问题,上报的就业率是基本在85%以上。而事实上,湖北省有32%~36%的毕业生未接受任何求职服务,18%的毕业生放弃求职或求职、深造待定。试问如此高的就业率是学生已就业还是被就业呢?虚高的就业率只会让学生对社会上就业形势的认知更加模糊,找不准自身定位。同时,据调查数据显示,2009年湖北省高职学生对学校的满意度仅65%,2010年全国高职毕业生对学校的满意度也仅 68%,比2009年下降了3个百分点。

如此庞大的数据证明,经历了评估、课改等多种手段后仍有相当一部分学生不满意学校的人才培养与就业指导。为此我们也应检讨一下,高职院校的培养目标应回归到专业技术型人才培养。其人才培养计划中过多的管理类课程也应放到职业教育之后,应多开设礼仪、职业道德修养、团队建设与创业的课程与校企认知活动中去。

3 .学生就业能力培养与可持续发展的几点思考

3.1 利用辅导员优势帮助学生就业能力

辅导员是帮助学生完成培养就业能力工作的主力军,他们拥有以下几项优势。与学生接触时间长,了解透彻。学生进校时见到的第一人和离校时见到的最后一人均是辅导员。其与学生在校期间朝夕相处,更容易得到学生信任。在就业能力培养过程中交心谈心、排除心理障碍能发挥最大的作用。辅导员对于不同的学生群体的个性和优缺点了如指掌,在就业课程的教授中更容易对症下药,帮助学生认识自我,找准定位。做好职业指导、心理测评、招聘会组织与企业宣讲、一对一咨询与就业后回访。学生就业能力培养的过程中也包括危机处理和前途规划。辅导员的就业指导能更好的帮助学生做好危机干预处理,加强学生就业时的自信心,提高学生团队的就业、创业能力培养。

3.2 多种手段鼓励、纠正学生思想,增强学生团体就业、创业信心

近年来,就业与创业教育成为我国高校就业教育的重点和热点。从就业能力培养的角度看,学生就业能力在自主和团队创业上也能有所表现。创业者并非就业困难或无就业能力者,而是具备比普通求职者更强的商业知识、社交能力、团队合作精神、风险意识的人。

创业教育能帮助学生具备危机处理能力、发现商业契机与商业运作能力、市场可行性调查、目标客户群体调查与竞争对手调查的能力。所以,纠正学生思想,进行创业教育,鼓励学生拥有创业能力也是就业能力培养教育的一个方面。

3.3 利用“生导”作用,多开展毕业生回校交流活动

高职学生不论职业生涯规划还是课程体系设置都比普通大学生来的紧密。就业能力培养要不走弯路就必须加强经验交流与挫折教育。

一位学生家长与我谈话时曾这样说:“你们是高等院校啊!你们培养的可是天之骄子。天之骄子怎么会找不到好工作?怎么能和我们这一代一样下车间做粗活啊?”这样的言论在学生、家长中还不算少见。

所以,此时此刻提出“生导作用”已是当务之急。企业对录用学生的第一要素不是学历,而是踏实的工作态度与责任心。一方面,学生需了解到从基层做起,锻炼自身意志,打好工作基础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另一方面高职学校也可以通过“以老带新”,让毕业班学生将实习、求职过程中的各种常见问题、注意事项、防骗技巧生动的带入教学中来。教育学生完善自我,并将“生导”理念作为自己的责任,一届一届的传承下去。真正做到可持续的开展高职学生就业能力培养工作。

[1] 2010年中国大学生就业报告[Z]. 麦可思研究院,2010.

[2] 2009年湖北省大学毕业生就业报告[Z]. 麦可思研究院,2009.

[3] 中国21世纪可持续发展行动纲要[EB/OL]. 新华网,2003-7-28

Sustainable Employability Education of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 Students

LIU Nian,LENG Lei

The Employability Education of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 Students is not a work of a day. It requires long-term, persistent, progressive enlightenment and education for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 Students on three aspects: self-understanding, orientation and future-planning.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 Students; Sustainable; Employability

G71

A

1008-7427(2011)02-0020-02

2010-11-10

猜你喜欢

就业指导辅导员院校
2020年部分在晋提前批招生院校录取统计表
2019年—2020年在晋招生部分第二批本科C类院校录取统计表
案例教学法在翻转课堂中的应用初探——以大学生就业指导课为例
大学生就业指导教育工作开展对策探讨
1+1我们这样学队章:我们的辅导员
略谈开展大学生就业指导的重要性
2019年成考院校招生简章审核对照表
好辅导员这样炼成
高校辅导员在就业指导工作中作用探究
应用技术型本科院校高等数学教学改革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