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改革高职英语教学 培养学生的可持续发展能力

2011-08-15陈慧丽

湖北开放大学学报 2011年2期
关键词:英语课程人文教学法

陈慧丽,宋 颖,习 丹

(浙江海洋学院萧山科技学院,浙江 杭州 311258)

改革高职英语教学 培养学生的可持续发展能力

陈慧丽,宋 颖,习 丹

(浙江海洋学院萧山科技学院,浙江 杭州 311258)

高职英语教学除了教授学生英语知识和英语技能外,也可发挥培养学生可持续发展的能力。本文从改革高职英语课程、内容和教学模式等方面阐述如何培养高职学生的可持续发展能力。

高职英语;教学改革;可持续发展能力

一、引言

大学生可持续发展能力简而言之为大学生保持自身具有可持续发展态势的能力,是指大学生持续不断地获取运用和创新知识的能力、完善其个性的能力,也就是说大学生个体有意识地自觉地按照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发展规律,与时俱进,不断地调整自身的行为方式,提升自身生存发展质量与层次,从而达到人与自然、个体与社会的持续和谐发展的目的,以真正实现全面发展。

学生的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培养不是仅仅针对专业课和实践培训,而是要求所有科目的教学都要为这一高职人才培养的总目标而服务。就高职英语教学而言,也应改变传统的理念,以为英语教学只是教授学生英语知识、英语语言技能的课程,而应通过改变课程设置、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等来培养学生的可持续发展能力。

二、调整课程设置培养学生的可持续发展能力

英语是现代社会中不可或缺的技能,对学生的可持续发展来说尤为重要。但是许多高职院校为了保证学生的实践教学环节,压缩了理论教学课时,英语课也在其中。有的学校只有三个学期的英语课,有的只有两个学期,有的专业甚至不开英语课。这样的课程设置对学生的英语学习有弊而无利。在没有课堂教学之后,很多学生不会自觉地去学英语,所以英语水平也随之快速下降,到毕业时所剩无几。

为了解决这一矛盾,我们调整了英语课程设置,建立了立体化的英语课程体系。在三个学期的英语课堂教学后,我们在课外时间增设了外语选修课,来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兴趣和需求。选修课包括翻译技巧、英美文化、影视赏析、口语、日语等。这些课程的设置,保证了学生可持续学习外语,从而巩固外语水平;同时这些课程也为学生的外语学习增添了新的兴奋点,保证了持续学习外语的兴趣和动力。

三、调整课程内容培养学生的可持续发展能力

教育部高教司2000年10月颁布的《高职高专教育英语课程教学基本要求》(以下简称《基本要求》)中指出:英语课程不仅应打好语言基础,更要注重培养实际使用语言的技能,特别是使用英语处理日常和涉外业务活动的能力。从《基本要求》的附表中“业务交际”一栏可以看出,这些都是学生今后职业中必备的涉外业务能力,对培养他们的职业素养和提高职业能力以及可持续发展能力非常有帮助。而目前高职英语教学主要还是教授语言基础,而用英语处理涉外业务能力的培养却被忽视了。所以我们对课程内容进行调整,根据工作流程、工作任务或场景设计教学内容,每一单元浓缩一典型工作环节,学习任务和工作任务协调,从而突出高职英语的职业性和实用性。

另一方面,在突出课程内容的职业性和实用性的同时,我们也注重课程的人文性,尤其是职业人文性。对于高等职业技术院校来说,应根据培养目标,以职业人文素质教育为核心,除一般人文素质要求外,着重加强职业精神、职业道德和综合素质的教育。职业人文素质正是学生将来得以健康成长和持续发展的内在因素。我们在每个单元的教学内容中都增添了反映人文性的阅读材料(如有关企业文化、著名企业家的生平介绍、团队合作、职业诚信、处事方式、就业心态、乐观自信等),来进行职业人文素质的教育,培养学生可持续发展的能力。

四、调整教学模式培养学生可持续发展的能力

1.内容教学法

现在我们运用内容教学法,即 CBI(Content-based Instruction)来改变教学模式。CBI把外语学习的焦点从以往传统的注重学习外语本身转移到通过学习专业内容来掌握某一外语技能,是外语和专业内容学习的综合。其基本理念是在获取新的信息过程中习得外语,这也体现了语言本身的意义。我们以主要的职场知识、工作环节和反映职业人文性的材料为教学内容,在课堂上,除了解决重要的语言知识点之外,更多地引导学生关注材料的内容,通过阅读、小组讨论、或辩论等形式,让学生去思考、去体会。所以学生在学习英语的过程中,不仅了解了相关的职场知识,也得到了职业人文教育。

2.“教、学、做”一体化

美国教育家杜威曾提出“做中学(learning by doing)”的教学理念,此理念是以“学生为中心”,改变“满堂灌”的教学方法,通过“做”来带动“学”、巩固“学”。根据这一理念,我们在每单元设计一个小项目,让学生运用所学的知识来完成该项目,即所谓的“项目教学法”。项目教学法可以理解为以学生自主性、探索性学习为基础,采用类似研究或实践的方法,促进学生积极主动学习的一种新型的教学方法。实施项目教学法是同时教语言和内容的一种最有效的方法,它将语言学习和语言应用直接联系起来。

我们在完成一个单元的教学后,设计一个切合内容的小项目交给学生。学生以小组的形式分工合作,共同完成该项目。如第一册第四单元(Product),我们设计的项目是要学生选择一个产品,以 PPT的形式,用英语介绍说明该产品的性能和使用方法。每一小组接到这一项目后,就要确定产品,搜索相关资料,并用英语撰写产品的性能和使用方法,然后做成PPT,并在班上用英语作口头介绍说明。

显然,这一项目的完成,不仅让学生巩固所学的英语知识、锻炼了学生的英语应用能力,同时让学生学会如何搜索信息资料,如何作产品说明,如何作PPT,还在该过程中学会如何与他人合作。所以项目教学法更重要的是培养了学生的职业能力和职业素养,解决问题的方法能力,以及自主学习能力和协作处事能力。而这些能力正是学生最需要的可持续发展能力,为他们将来的职业和终生学习奠定良好的基础。

[1] 杨淑欣,李相佑,赵志川. 大学生可持续发展能力及其培养[J].中国高等教育,2003,18.

[2] 潘懋元. 金融危机应引起高等学校对人文素质教育反思[N]. 中国教育报,2009-4-6.

G71

A

1008-7427(2011)02-0037-01

2010-11-30

猜你喜欢

英语课程人文教学法
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构建——以高级英语课程为例
批注式阅读教学法探究
实施“六步教学法”构建高中政治高效课堂
论高职高专英语课程改革中存在的问题
人文绍兴
人文社科
金融英语课程教学改革探析
大学英语课程委婉语教学研究
谁来教“医学人文”课
让人文光辉照耀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