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互动理论与综合英语交际式课堂教学模式的建构

2011-08-15

湖北开放大学学报 2011年2期
关键词:交际教学模式语言

缪 佳

(浙江财经学院,浙江 杭州 310018)

互动理论与综合英语交际式课堂教学模式的建构

缪 佳

(浙江财经学院,浙江 杭州 310018)

综合英语课程是一门以培养和提高学生听、说、读、写、译等能力为目的的语言综合技能课,是高等院校英语专业的主干课程之一。然而笔者发现我国传统的课程教学模式已经不能完全适应英语专业教学的要求。随着时代的变化和学生素质的提高,转变综合英语教学模式势在必行。笔者结合数年综合英语教学实践的经验,对互动理论与该课程的交际式课堂教学模式进行了研究。研究结果表明,这种交际式课堂教学模式是可行的、有效的。

综合英语;交际式;教学模式;互动理论;教学改革

综合英语是在我国特定的英语教学环境中发展起来的一门英语专业学生基础阶段的主干课程,在传统英语教学中被称为“精读课”。现行《高等学校英语专业基础阶段基础教学大纲》根据其性质改称“综合英语”。 《高等学校英语专业教学大纲》中指出,该课程是“一门训练学生综合英语技能尤其是阅读理解、语法修辞与写作能力的课程”,其中要求“通过阅读和分析内容广泛的材料,包括涉及政治、经济、社会、语言、文学、教育、哲学等方面的名家作品,扩大学生知识面,加强学生对社会和人生的理解,培养学生对名篇的分析和欣赏能力、逻辑思维与独立思考的能力,巩固和提高学生英语语言技能。”综合英语课程在高校英语专业教学中占据着重要地位。刘润清教授在其著作《英语教育研究》中曾说道:“精读课(对于学习外语)的作用是最大的,一切基础知识都来自于精读课。”刘润清教授对综合英语的作用给予了充分的肯定,也指出了该课程的重要性。然而就我国目前英语课堂教学现状而言,传统的课堂教学范式仍是主要取向。主要采取的教学策略有:解释关键词和有关语法项目的用法,paraphrase文中难句;分析课文篇章结构、文体风格、修辞技巧、写作技巧等等。这些策略很大程度上都以传统语言学包括传统语法学和结构主义语言学理论为基础。尽管教学实践已证明这种教学模式重视语言知识的学习与语言能力的提高,能为学生专业课的学习打下良好的语言基础,但它往往被认为是一种死板教条的课堂教学法,(辛斌,2005)不利于培养学生的英语生成能力,运用能力和交际能力。可见,随着时代的变化和学生素质的提高,转变综合英语教学模式势在必行。笔者结合数年综合英语教学实践的经验,对互动理论与该课程交际式课堂教学模式的建构进行了研究。

一、互动理论与交际式课堂教学模式的内涵

课堂教学中的“互动”二字,强调学生、教师、教材之间的互动,尤其突显学生在互动中的主体性和核心地位。课堂上师生互动是指师生间课堂上发生的各种信息交流及其意识活动的相互间促进性或抑制性的作用和影响。互动式教学就是要以学生为中心,以素质教育为目标,强调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和教师教学的互动性。互动式教学的突出特点就是教师进行指导性教、学生进行主动性学,师生之间、生生之间互动合作,进行知识的传授和发现。以学生为主体的互动式的综合英语教学模式包含了对该学科知识内容的组织,对教学内容步骤的安排和在教学过程中的具体指导。互动式的教学模式应该是有目标有等级的,有一个从简单到复杂,从低级到高级的过程。

交际式课堂教学模式就是互动理论指导下的最为主要的课堂教学模式之一。交际教学思想的核心就是把教学过程当作交际过程,其基本教学原则可以综述为:(1)把语言作为一种交际的工具来教、学和使用。语言教学要通过各种活动来实现有目的、有意义的交际,以促进语言学习,获得交际能力。(2)语言运用的流畅性先于准确性,学生犯语言错误是自然和不可避免的,可以在学习过程中逐步纠正。(3)教学应以学生为中心,教师要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与主动参与性,使学生在运用语言中提高语言的交际能力。这三点正是区别于其他传统教学法的重要方面,也是交际法理论的出发点。交际法主张:(1)教学内容以语言功能为主;(2)强调在真实的情景与场合进行外语教学;(3)倡导教学过程交际化,着重培养学生的应用能力,学以致用;(4)在突出交际教学法的同时,适当辅以语法、翻译、句型等教学法,以促进培养语言交际能力。交际式课堂教学模式是师生及生生共同参与的教学,是教与学相互结合的辨证统一。英语教师和学生互为主体,又互为客体。在英语教师和学生进行交际式的问辨、探讨与交流的过程中,教与学双方是良性互动的。学生在英语教师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指导下,积极主动地掌握系统的文化知识,发展智力和陶冶情操。因此,与传统教学模式相比,交际式教学模式通过设置各种类似于现实的环境,采用多种互助合作的方式,优化了英语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交往,促进学生个性全面地、主动地、生动活泼地发展。同时,英语学习不再是一门枯燥的课程,而是用来交际的语言,这有利于培养学生对语言的掌握和使用能力。

二、综合英语交际式课堂教学的三种模式

通常根据课堂教学的特点以及交际活动的需要,我们可以把课堂交际活动分成三种模式:一是“问答法”,二是“讨论与决策法”,三是“故事和场景法”。“问答法”是最普遍、常见的一种模式。它指在师生之间、生生之间互相提出问题和回答问题的活动过程中实现课堂交际目的。一般“问答法”要围绕某个话题展开。例如,以熟悉餐桌的语言、文化和礼仪为目的的活动等。但是问答法涉及很多社交时的初级活动,运用的语言知识比较简单,因此比较适合于开展课堂交际活动的初期。

“讨论与决策法”是让学生针对某一个问题做出决策,然后在小组活动中进行讨论,最后教师对整场讨论进行总结,并提出建设性的建议。也可以是在教师指导下由学生根据各自的兴趣、爱好自由选择一个主题话题,每次课由一名学生做主讲,然后由其他学生就此话题提问,展开讨论。主题话题的选取应在老师指导下进行。教师应指出所选话题的范围,通常为人类面对的社会、经济生活、国内外时事中热点话题,内容要新颖,能引起学生的兴趣和更深层的关注,要有“厚重感”,语言选材要突出真实性、实用性和趣味性,要有时代感,使人受益匪浅。例如,针对“Heroes in Our Time”这一话题,教师把全班同学分成几个小组进行讨论,每一组学生要提出自己的观点并进行论证。在这类活动中,学生需要具备一定的语言基础,就其语言知识范围而言,属于句子和篇章的水平。同时,一次好的活动和教师的有序组织和学生的团队精神都是分不开的。

“故事与场景法”主要是让学生根据给定的要求共同编写故事,或根据现有故事情节进行表演。表演角色,不仅可以活跃课堂气氛、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通过特定的情景,创作出对话,进行角色模拟,还可以提高学生在不同情况下的灵活运用语言的能力。对经典戏剧的模仿学习也是非常有益的。通过诵读、强记一些原汁原味的英语剧作,可以固化他们的语言,使之地道纯正。演的方式可以是就课文涉及的、和我们相关的轻松话题自由谈话,也可以是简短的游戏。演的主角是学生;看的主角则包括学生也包括教师。 学生则要充分利用教师交还自己的演的机会,积极配合,在演中看,在看中学,学会欣赏、学会倾听。具体操作时,可把全班分成两大组,一组编故事,一组表演,也可以让学生自编自演。编故事时教师可以给出恰当的提示或者引导。这类活动要求学生有比较高的语言水平,就语言知识而言属于篇章以上水平。

三、交际式模式在综合英语课堂中的应用

在综合英语课堂中,交际式模式使用的场合很多。笔者在教学中选用了杨立民主编的《现代大学英语》为主要教材,很适合交际模式的运用。例如第一册第十三单元,Christmas Day in the Morning 是一篇语言真切,情意浓浓的关于父子之爱,夫妻之爱的经典美文。这篇课文的授课对象是大学英语专业一年级学生,他们大多刚刚从强调语法的教学模式、重视应付高考的题海战术中走出来,他们的听力和口头表达能力相对较弱,因此,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需要综合英语教师在课堂上注重培养以听说领先的交际能力。在该课文的warm-up 阶段,笔者给学生设计了一个问题,When did you first realize the love of your parents for you? Do you have any similar experiences to Rob’s? 这个问题既与课文的主题相关,又不拘泥于课文,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实际发散性地寻找答案。在学生解答的时候,教师就可以随机应变,根据学生的回答,围绕授课计划的主线,层层追问。而学生在深思熟虑后,自然就胸有成竹,但由于教师的追问又有不可预知性和不确定性,所以学生还必须能够及时地使用自己现有的语言基础知识和语法能力创造出合适的语言成品。在课堂上经常做这种操练,久而久之,学生的英语应用能力会大幅度提高。在课文的讲解过程中,当我们遇到一些新的词汇、句型和表达方法时,我们就可以请学生用这些新的语言点来造句和模仿,而且请他们相互指正。学生往往在这种机械的重复中掌握了所要求的内容而不觉得枯燥。这也是“问答法”模式的具体运用。

“讨论与决策法”在综合英语的课堂上是常见的。《现代大学英语》第二册第六单元The Man in the Water是一篇精彩的新闻特写,刻画了一位后来被人们称为“水中的那个人”的无名英雄的形象。同时作者发出感慨,指出英雄和凡人本来就是一体。英雄不必是奇人异事,不必是名垂青史的大人物;他们就在我们身边,他们就在我们当中。为此,笔者设计了这样一个话题:We find heroes in all societies and cultures and at all times. How do you account for that? Many people think that heroes are “made of special materials”, but the author seems to suggest that every one of us has the capacity to be a hero. What do you think of these views? 课堂上笔者放手让学生讨论,学生们情绪高涨,争相发言。由于要求用英语表达,学生为了表达自己的观点,积极模仿课文中的表达方法。这样使学生不仅掌握了一些相关词汇,而且能把这些词汇灵活地运用到自己的语言之中。

“故事与场景法”也是交际式课堂有效的模式之一。教师在教学中对中学已学的语法知识和词汇进行系统的梳理,并通过多层解读与分析每单元中的核心课文,将另一篇课文作为补充阅读,并且用作扩展性口、笔头表达的原始材料,将语言知识运用在交际情景中。如该教材第一册第十四单元After Twenty Years 是美国著名短篇小说家欧亨利的作品。该作品讲述的是两个儿时的好友约好了二十年以后再相见,二十年过去了,两个人都没有忘记这次约定,然而,见面时才发现,一个已经当了警察,另一个却是正在通缉的逃犯。这是一个戏剧性很强的故事。在运用这种“故事与场景法”时,笔者不仅仅让学生参与分析这篇课文,还鼓励学生去想象,把作者未说完的话说出来。同时要求学生用所学的单词、词组和固定表达法,用自己的话口头表述接着将会发生的故事,当然同一个主题可以编出完全不同的情节。最后还请一个小组的同学把他们自编的故事表演出来。通过这样的练习,笔者不但发现学生表现出来浓厚的兴趣,并且能够恰当地、机动灵活地使用所学过的语言知识。

综合英语交际式课堂教学模式的成功建构还要注意几个方面:第一,要求学生预习;第二,不以教师讲授为中心,而是最大限度地鼓励学生发言;第三,对词汇的讲解尽量采用系统记忆的教学方法以巩固旧词汇掌握新知识,并使所学词汇系统化。

四、结语

实践证明,这种交际式课堂教学模式是可行的、有效的。笔者希望这一模式能得到不断完善并被广泛推广和应用,从而推进以综合英语课为中心的专业英语教学方法的改革,进一步提高英语教学质量,培养出英语综合能力较强的学生,满足社会对大学生的要求。

[1] Hymes.D. On Communicative Competence [J]. In J. B. Pride and J. Holmes (eds.) Sociolinguistics. England: Penguin, 1972.

[2] 史宝辉. 交际式语言教学二十五年[J]. 外语教学与研究,1977,3.

[3] 辛斌. 交际教学法:问题与思考[M]. 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5.

G42

A

1008-7427(2011)02-0122-02

2010-12-28

浙江财经学院教学研究课题一般项目《互动理论与综合英语教学模式研究》(JK201031)的研究成果。

作者系浙江财经学院外国语学院讲师。

猜你喜欢

交际教学模式语言
情景交际
群文阅读教学模式探讨
交际羊
语言是刀
让语言描写摇曳多姿
累积动态分析下的同声传译语言压缩
“一精三多”教学模式的探索与实践
“导航杯”实践教学模式的做法与成效
我有我语言
5E教学模式对我国中学数学教学的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