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套语研究的新进展
——《套语——扩展其边界》评介

2011-08-15林,解

长春教育学院学报 2011年8期
关键词:词素语篇边界

崔 林,解 芳

(辽宁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辽宁大连116029)

套语研究的新进展
——《套语——扩展其边界》评介

崔 林,解 芳

(辽宁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辽宁大连116029)

Alison Wray的新作 《套语——扩展其边界》力图通过审视语言使用的极端事例以更好地理解语言交际和套语的本质,进一步探讨套语的定义、识别以及套语性确定的基本问题。

套语;边界;词素对等单位;需求唯一分析

一、引言

英国卡地夫大学Alison Wray的专著《套语——扩展其边界》 (2008)堪称目前套语研究领域的标志性成果。早在2002年的《套语与词汇》中,Wray就构建了一个多形态词汇分布模型,认为套语是交际中“解决非语言问题的语言方法”(Wray,2002:100)。其新作《套语——扩展其边界》更是在此基础上拓展了她的研究视域,并力图通过审视语言使用的极端事例以更好地理解语言交际和套语的本质,进一步探讨套语的定义、识别以及套语性确定的基本问题。

二、 内容简介

全书分四部分,共二十二章。第一部分为确定边界,包括第一章到第五章。

1.引言。通过五个问题的提出勾勒出全书的框架。即:我们是否默认使用套语?是什么决定了语言中的套语性?套语在人类自然语言学习中的中心地位如何?运用计算机模拟语言学习时套语的中心地位应如何体现?套语是否制约我们的言语和思维?

2.对套语进行概念化。介绍了套语的基本概念和相关理论,为全书的探讨作了铺垫。作者启用了一个新的概念——词素对等单位(MEU),并把它定义为无须借助于其组成部分的形式与意义匹配便可以“作为词素被处理的语言单位”。认为对套语使用的动因则与需求唯一分析(NOA)原则相关。关于套语的本质,作者提出了三点:(1)心理词汇是多形态的;(2)词汇的内容是由需求唯一分析来决定的;(3)词素对等单位使说话者得以操纵受话者。

3.探讨边界。讨论在套语性和创造性发生冲突时,人们总是要从词素对等单位的角度出发才能理解幽默和言语失误。作者还对习语理解的新近观点做了恰当的评述。

4.从历史角度区分了口语语篇和书面语语篇及其与套语的关系。认为在人们具备读写能力以前,口传很大程度上需要借助于套语,而书面语语篇对语言使用者却没有如此限制。

5.更深入地讨论了口语语篇和书面语语篇及其与套语性的关系。认为套语性是衡量语篇自主性的一个标准。语篇创造者对语言形式的选择与其对语篇使用者和使用时间的设想相关,进而也就决定了语篇的自主性。在封闭型的交际环境里,说话者预期有共享的文化和社会背景,因此运用词素对等单位就更有优势;相反,当交际环境为开放明示型时,如果说话者和听话者互不认识,就很有可能使用较少的词素对等单位。

第二部分为定位边界,包括第六章到第九章。

6.试图把套语放在一个综合的语言模型里去考察,包括语法理论、语料库语言学和心理社会理论。认为这样的语言模型应该能够解释套语的三个主要方面:其表现形式、表现形式的基本原则以及其产生的原因。为第七章的讨论搭建了平台。

7.作者对其理论模型进行了交叉评价。为了寻求对套语三个主要方面的理论解释,作者对以上理论进行了分析和评价,并认为只有在认知法的型式语法和构式语法中,句法结构才是形式和意义配对的较有用的副产品。

8.在真实语篇中识别套语。指出研究者所面临的棘手问题就是套语的识别。作者考察了套语的不同定义及研究方法,认为可以根据研究目的对套语进行狭义定义,还可以根据频率、音位指示、形式、以及直觉等进行定义。作者认为,单凭套语的某一方面特征对其定义或识别都是片面的。研究者应采用综合标准以最大限度地取得研究信度。

9.研究识别词素对等单位的诊断方法。认为运用直觉,不同研究者会得出不同的判断。对此,作者在以往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十一条诊断标准。同时指出,不能由于某个词串具有更多的特征就简单断定它更具套语性;更不是所有的标准都适用于所有类型的语言输入。

第三部分为处于边界的研究,包括第十章到第十五章。介绍六个个案研究,为检验界限和套语的性质和范围的理论模型提供依据。

10.描述了一个名叫TESSA的英国邮局机器交互翻译系统的操作过程和原理,其目的是为柜台的基本业务提供多种语言的交互翻译服务。

11.介绍一个名叫TALK的软件是如何通过储存事先备好的话轮来帮助脑瘫患者进行流利会话的套语路径。其设计遵循了三个原则,即语义原则、话题/功能原则以及储存和运用词串的原则。

12.介绍一个叫“Welsh in a Week”的电视节目对一名威尔士语初学者死记硬背并成功运用套语进行烹饪的电视演示过程,展示了一个外语初学者记忆并运用套语进行交际的成功案例。

13.介绍了对外语高级学习者做过的一项研究。研究表明记忆确实能使外语高级学习者听起来更像本族语者,同时也给了他们更多的自信与满足。

14.通过案例,表明法庭纠纷可以由不同言语社区对同一词素对等单位的不同理解而引起。作者运用需求唯一分析原则来解释这一现象,认为熟悉某套语的人无需通过其组成部分意义的累加来理解它,否则将很容易产生歧义,导致误解。

15.介绍一个名叫“French和Saunders”的短剧,说明语言的套语性和自然性。通过对两组不同风格演员表演的对比揭示了演员对剧本台词的忠实性将如何影响表演的自然性。表明用改变剧本的套语性方法来提高表演的自然性是存在很大风险的,因为这将损害剧本的忠实性和完整性。

第四部分为审视边界,包括第十六章到第二十二章。集中回答第一章所提出的五个问题。

16.作者运用了大量的事实肯定地回答了问题一,指出假如人们的默认处理不是以对语言形式和语言意义进行尽可能少的分析,那么语言就不会像现在这个样子。

17.在回答问题二时作者追溯了默认套语的根源,认为人们使用套语的原因是由于现代语言比原始母语更复杂,以致使人们的短期记忆无法应付。关于套语性,作者认为,默认的界限是动态的,它随着交际双方共有的背景和文化知识的变化而变化。

18.对问题三进行回答。作者肯定了成年人外语和二语习得中基于套语教学的可行性,比较了儿童与成年人在套语处理方面的不同,说明在不同语言环境下语言学习效果的差异性。

19.回答第四个问题。作者首先介绍了适合计算机自然语言处理的语言单位。然后指出,套语性的重要性体现在其将需求唯一分析原则应用于计算机的语言学习中;而语法分析既是滞后的,又可能永远都是不完整的。

20.回答问题五。作者回到了第三部分的讨论中,认为它们都体现了套语的用途及其使用价值,证明了我们的言语表达是受制于套语的。

21.从套语和思维的关系讨论了套语对我们言语表达的限制。作者描述了两种情景类型,即套语使用有助于实现社会控制以及语言使用的极端事例,审视了表达的权宜之计和表达范围的冲突,并进一步探究了词素对等单位的使用将如何限制我们的思维和交际。

最后一章为跨越边界。作者回顾了第二章到第二十一章的所有内容,总结了十条有关扩展套语边界的研究成果,阐明了套语是如何提示并帮助我们实现成功的交际,并就今后套语的研究提出了中肯的建议。作者指出,套语的多种形式,其定义和识别的难度都表明了其基本特征。关于套语的功能,作者把它总结为自身提升的机制,而这种机制是如何影响交际以及套语的界限到底何在,都有待于我们进一步研究。

三、简评

本书中作者进一步拓展了其在《套语与词汇》 (2002)中提出的“多形态词汇分布”模型,关注套语的社会和心理根源。启用了“词素对等单位”这一术语,使人耳目一新。为解决定义和识别之间循环论的问题,Wray区分了套语和词素对等单位,认为套语是看似预制性的语言,而词素对等单位则是套语的一个子集,是确认了的预制性语言。

贯穿全书的另一重要概念是“需求唯一分析”。Wray对传统的词和词串及新话语和套语间的边界进行了大胆探索。语料库语言学家认为套语是频繁出现的型式,而Wray则认为套语是由若干单词组成的词串,并在记忆中作为一个整体来储存和提取。虽然这个双重体系模型反映了Sinclair(1991)对习语原则和开放选择原则的划分,但Wray认为她的模型“中和了信息处理的整体性和分析性”(2008:33),因为组合原则仍然适用于大小不等的语言单位。

为了探讨语言理论与其需求唯一分析的兼容性,Wray回到了其在《套语与词汇》中对语言理论的讨论。如果说那时她是寻求这些理论对其理论模型的支持程度,那么本书中她则试图把套语放在更加综合的模型中予以定位,不但阐释了语言使用的社会和心理根源,也探究了那些可观察到的语言型式和基本原则。

本书的另一特点是篇幅巨大,逻辑性强,构思严谨。Wray在开篇伊始就明确提出本书要回答的五个问题,最后又以对五个问题的回答而结束。结构安排符合思维的逻辑性,便于读者把握全书的脉络。书中尽管章节多,但都很简短,便于读者抓住大意。书中还罗列了大量的文献,对套语研究作了多角度的综述和讨论。但脚注太多,有的还涉及其它文献,如果放在正文,效果可能会更好。

由于套语的不规则性特点,如何对套语进行归纳和抽象已是学界公认的难题。本书虽然在原有研究的基础上又向前迈进了一步,但对套语研究的结果或许仍会让一部分读者感到失望。然而,但就目前套语研究的理论和实践都很缺乏的情况下,Wray已经做出了大胆尝试,堪称这一研究领域的先驱。作为套语研究领域屈指可数的专著之一,本书的贡献不容低估。虽然书中难免有不足之处,然而瑕不掩瑜。总的来说,本专著对套语边界的研究进行了全面、详尽的综述和讨论,标志着套语研究又迈上了一个新台阶。这一专著必将成为该研究领域的标志性著作,吸引、启发并引领更多的学者投入到这一领域的研究中。

[1]Sinclair,J.Corpus,Concordance,Collocation[M].Oxford: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91.

[2]Wray,A.Formulaic Language and the Lexicon[M].Cambridge: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2002.

[3]Wray,A.Formulaic Language:Pushing the Boundaries[M].Oxford:Oxford University Press,2008.

[责任编辑:姚 旺]

H03

B

1671-6531(2011)08-0036-02

崔林,女,辽宁大连人,辽宁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研究方向为应用语言学;解芳,女,辽宁葫芦岛人,辽宁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研究方向为应用语言学。

猜你喜欢

词素语篇边界
拓展阅读的边界
新闻语篇中被动化的认知话语分析
意大利边界穿越之家
基于词素解构的高中英语词汇扩充方法分析
词素配价理论与应用
论中立的帮助行为之可罚边界
从词素来源看现代汉语词素同一性问题
词素溶合与溶合词素
“伪翻译”:“翻译”之边界行走者
从语篇构建与回指解决看语篇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