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大学生就业定位

2011-08-15冯克明

长春教育学院学报 2011年8期
关键词:定位职业大学生

冯克明

(吕梁学院 外语系,山西 离石033000)

论大学生就业定位

冯克明

(吕梁学院 外语系,山西 离石033000)

大学生就业成为了社会日趋严峻的问题。解决好大学生就业就得引导好大学生如何把握好自己的就业定位。通过了解就业定位的内涵与作用,大学生能够对自己日后的就业进行准确的定位,选择适合自己的工作岗位,在创业、择业、就业面前也就树立了自信心与责任感,明白了学业的重要性。大学生毕业前的就业焦虑感也会随之而减弱。

就业定位;学业;择业;创业

经过几年的大学学习,每一位大学生都要面临着大学毕业。毕业,就意味着大学生不再属于书声琅琅的校园,不再重复三点一线的校园生活,大学生们已经进入了人生旅途的下一站地。随之而来的,就是找工作求生存的一系列问题。然而,面对社会就业压力如此沉重的现状,大学生们就应该在毕业之前针对即将面临的就业问题把握好自我发展方向,定位好自己,形成适合自己的就业观念。只有这样,大学生才能更加顺利地从校园过渡到社会。

目前,就业的形式分为协议就业、合同就业、升学入伍、灵活就业、项目就业(包含三支一扶、大学生村官、农村特岗、社区特岗)。就业的途径有自主创业、自主择业、岗位就业(指国家公务员招考、事业单位人员招考、行业岗位人员招考)。岗位就业还得需要逢进必考。因此,大学生在毕业之前必须做好本人的就业定位。

就业定位是个人对未来职业的向往和追求。既包括对将来所从事的职业种类和职业方向的追求,也包括事业成就的追求。青年时期是学生的人生观、世界观形成的时期,也是大学生就业定位孕育的关键时期。作为人生理想的重要组成部分的就业定位,它体现了人们的职业价值观,直接指导着人们的择业行为。

就业定位就是要树立“适合”的就业观念。寻求适合自己的职业是现代大学生择业的一个重要原则。适合自己的就是最好的。适合自己,就是说最适合自己的性格、兴趣、价值观、能力。要适当确定自己的期望值,考虑就业问题的时候要把眼前利益和长远的发展结合起来,真正找到适合自己兴趣和能力,既被社会需要又有利于自己长远发展的岗位。在工种的多变与不同,思维的多元化与跳跃性的情况下,好高骛远、妄自菲薄、盲目攀比、随意跟潮都不利于大学生就业定位。因此,在明确自己的就业定位之前,首先要了解就业定位所具有的基本内涵。

就业定位具有差异性。职业是多样性的。一个人选择什么样的职业,与他的思想品德、知识结构、能力水平、兴趣爱好等都有很大的关系。政治思想觉悟、道德修养水准以及人生观决定着一个人的就业定位方向。知识结构、能力水平决定着一个人的就业定位追求的层次。个人的兴趣爱好、气质性格等非智力因素以及性别特征、身体状况等生理特征也影响着一个人的职业选择。因此,就业定位具有一定的个体差异性。

就业定位具有发展性。一个人的就业定位的内容会因时因地因事的不同而变化。随着年龄的增长、社会阅历的增强、知识水平的提高,就业定位会由朦胧变得清晰,由幻想变得理智,由波动变得稳定。因此,就业定位具有一定的发展性。有的人孩提时代想当一名警察,长大后却成了一名教师的事实就说明了这一点。

就业定位具有时代性。社会的分工,职业的变化,是影响一个人就业定位的决定因素。生产力发展的水平不同、社会实践的深度和广度的不同,人们的职业追求目标也会不同,因为就业定位总是一定的生产方式及其所形成的职业地位、职业声望在一个人头脑中的反映。计算机的诞生演绎出与计算机相关的职业,如计算机工程师、软件工程师、计算机打字员等等职业。2004年8月份国家向社会发布第一批9个新职业以后,国家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又向社会发布第二批10个新职业。这批新职业是会展策划师、商务策划师、数字视频(DV) 策划制作师、景观设计师、模具设计师、家具设计师、建筑模型设计师、客户服务管理师、宠物健康护理员、动画绘制员。这些新职业基本上都集中在现代服务业,主要是管理、策划创意、设计和制作。其特点是不仅要求从业人员有较高的理论知识素养,而且要求有较强的动手能力,属于高技能人才中知识技能型人才。

就业定位具有导向性。理想是前进的方向,是心中的目标。人生发展的目标是通过就业定位来确立,并最终通过就业定位来实现。俄国的托尔斯泰曾说过:“理想是指路的明灯,没有理想就没有坚定的方向,就没有生活。”大学生在学习生活中也已经深切地感受到,一旦学习目的不明确,学习的热情就会低落,学习的效果就不明显。因此,有了明确的、切合实际的就业定位,再经过努力奋斗,人生发展目标必然会实现。

就业定位具有调节性。就业定位在现实生活中具有参照系的作用,它指导并调整着我们的职业活动。当一个人在工作中偏离了理想目标时,就业定位就会发挥纠偏作用,尤其是在实践中遇到困难和阻力时,如果没有就业定位的支撑,人就会心灰意冷、丧失斗志。此外,如果一个人只把自己的追求定位在找个“好工作”上,即便是将来有实现的可能,也不能算是崇高的就业定位,因为,这样的定位一旦实现,他就会不思进取,甚至虚度年华。总之,一个人只有树立正确的就业定位,无论是在顺境或者是在逆境,都会奋发进取,勇往直前。

现实有了正确定位的指导才有前途;反之,也必须从现实的努力中才能实现定位。否则,大学生就容易对现实感到失望,对前途失去信心。应该看到我们现在所处的现实还不够完美,但完美无缺的现实需要我们大家共同去创造。一些让人怦然心动但不能实现的就业定位,它不能成为真正的就业定位,充其量只是幻想或空想而已。那么,大学生要实现真正的就业定位就应该:

1.了解自己。大学生很容易把自己放在很高的起点去观察我们的周围环境,思考我们的职业未来,甚至还想将来所从事的工作条件要比别人好一些,付出的劳动比别人少一些,拿的工资却要比别人高一些。显然,这种失去“自我”的职业憧憬是“空中楼阁”,是“水中月亮”,永远是可望而不可及的。只有从自身出发,从自己的所受教育、自己的能力倾向、自己的个性特征、身体健康状况出发,才能够准确定位,瞄准适合自己的岗位去不懈努力。

2.了解职业。并非所有的职业都适合你,你也并非能胜任所有的职业岗位。每种职业都有与之相适应的职业能力要求。

3.了解社会。职业的存在和发展与社会的需求是紧密联系的。因此,了解社会的需求是成功择业并就业的关键。了解社会主要是要了解社会需求量、竞争系数和职业发展趋势。社会需求量是指一定时期职业需求的总量。这是一个动态的又相对稳定的数量。例如,有的职业有很高的社会名望,但需求量很少;有的职业不为多数人看好,但有发展前途,且需求量较大。竞争系数是指谋求同一种职业的劳动者人数的多少。在其他条件确定的情况下,竞争系数越大,职业概率越小。社会地位高、工作条件好、工资待遇优的职业,想要谋取的人数多,相应地竞争系数就大。职业发展趋势是指职业未来发展的态势。有些职业一时需求量大,竞争激烈,但随着社会的发展将日趋衰落;有些职业暂时处于冷落状况,但随着社会的发展会日益兴旺。因此,加强对社会职业需求的分析和预测,了解社会职业岗位需求情况是极其重要的。

我国现阶段实行的是“双向选择”的就业方式,即个人和用人单位的相互选择。这就要求人们在择业时虚树立正确的就业观。首先要形成“自找市场”的就业观。就业凭竞争,上岗靠技能。想就业就要勇敢地投身于就业竞争的劳动力市场中,这是实现就业的必由之路。其次要确立“先求生存,再求发展”就业观。不要把“既舒适又赚钱”作为择业的必要条件,而是要先找到岗位,融入社会,然后才能实现自身价值。

在择业时要筛选和运用职业信息对于择业者所能收集到的各类职业信息,择业者应当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加以处理。只有这样才能使获得的信息全面、准确、有效,使之更好地为自己的择业服务。一是要运用有价值的信息寻找适合自己的工作,二是要对照筛选出的信息找到自己的不足,三是要为他人输送有效的信息。同时要考虑影响择业意向的因素。择业的选择是在综合了各种因素之后所作出的选择。为此,在选择职业时,这些因素是:(1)要根据所学专业的具体情况择业;(2)要根据自己的学历层次择业;(3) 要根据自己的学业成绩和综合表现择业;(4)要根据地域环境的特点择业。

在择业时要做好遭受挫折的准备。在激烈的劳动力市场的竞争当中,择业的成功和失败是并存的,机遇和挑战是同行的。因此,在择业时要做好遭受挫折的准备,不要因一时的挫折让自己陷入困境,因为阳光总在风雨之后。实践亦证明,成功的最大敌人不是挫折本身,而是被挫折击倒的我们自己。择业不易,立业更难。立业有两种理解:一是指选定一个可以赖以谋生的职业,亦即“谋生”。这是低层次上的但又是最基本的需求,因为,就业是人生存和发展的基本手段。二是不仅指谋生,而且求发展,说的是一个人有抱负、有追求,并且事业有成,即所谓“谋业”。这是高层次上的立业。对青年而言,谋求生计很重要,因为获取必要的物质生活资料必须通过就业来获得,此外别无他法。因此,当成功择业后就须热爱就业岗位,同时还要使自己尽快进入角色,适应职业岗位。如:服从安排,主动工作,尽职尽责。又如,在工作中严于律己,宽以待人,尊重他人,团结互助。只有这样,才能使自己在较短的时间里适应工作岗位的需要。

应当肯定“谋职”意义上的立业,但更应鼓励“谋业”意义上的立业,因为这种立业使个人价值更能体现,对社会的贡献也更大。

在择业的同时,更应该倡导大学生创业。创业,顾名思义,就是创建一份自己的事业。是创业者运用知识和技能,以创造性的劳动把理想转化为现实的过程,包括两层:一是在自己所从事的职业活动中,以有别于以往、以有别于常规、以有别于他人的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开展工作。二是自主创业,不仅解决自己的生存问题,而且还为别人提供就业岗位。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下,创业已经成了我们这个时代的特征和潮流。对大学生们而言,开展创业不仅仅要有理论,更重要的还有实践经验。有关专家总结出创业的七大必备条件:

1.充分的资源(Resources),包括人力和财力,创业者要具备充足的经验、学历、流动资金、时间、精神和毅力。

2.可行的理念(Ideas),生意理念不怕旧,最重要是可行,有长久性、可以继续开发、扩展。

3.适当的基本技能(Skills),不是行业中的一般技能,而是通常性的企业管理技能。

4.有关行业的知识(Knowledge)。

5.才智(Intelligence),创业者不一定要有高智商,但要能够善于把握时机去作出明确的决定。

6.网络和关系(Network),创业者需要有人帮助和支持,不断扩大朋友网络和打好人际关系会带来不少方便。

7.确定的目标(Goal)。

尽管创业需要具备一定的条件,但创业者是不会等条件都具备了再创业的。等条件都具备之后再创业,这种创业就不是真正的创业,因为创业的机遇已经与你擦肩而过。因此,对于创业者而言,除了上述条件外,创业者还需要具备良好的创业心理品质。我国科学家借鉴国外研究成果,并对我国的青少年进行抽样调查,结果分析表明,独立性、敢为性、坚韧性和适应性这四种品质对创业成功与否有较大的相关性。独立思考,敢想敢干,持之以恒,适时调整是成功创业人士的共同心理品质。

现在,随着大学的逐年扩招,大学生,本科生已经不是很新鲜稀奇的学历了,中国的大学教育已经从“精英教育”转向了“大众教育”阶段,这样导致许多大学生的就业压力越来越重。但是,大学生还是应当以学业为重。学业学好了就业定位也就能准确,对日后的前途也减少点焦虑。荒学业而重工作是不明智的做法。创业靠能力,择业靠机遇,就业靠水平,学业是根本。就业定位的前提就成了“想创业,再择业,来就业,知学业”。就业是三种里最低级的,不考虑自身的情况,有口饭吃就好。择业是有了一定的经济或学历基础以后想要按适合自己的发展而选择的。相比较来说,就业是择业的基础,择业是就业的后继发展阶段。而创业则是跳过了就业和择业直接走自己想走的路。依此可以推断:庸碌的人选择就业,理智的人选择择业,识胆双全的人选择创业之路。当你没什么大的理想,只图日子过得平淡时,就选择就业,以解决衣食问题。有一定的理想与主见的人,会选择适合自己或者自己喜欢的职业去发展,那叫择业。有远大抱负的人,想要有一番自己的事业,于是就会自己创业。就业、择业、创业是三种不同的心态和三种不同的生活状态。

我们国家现在正处于全面发展时期,经济在不断地转型、调整,加工业、服务业正在逐步成为我国的支柱产业,经济增长方式也从粗放型向集约型过渡。在这样的背景下,我们国家所需要的正是全面发展的综合型人才。很多大学生就业时特别强调要专业对口,认为如果离开了自己所学的专业而选择其他行业,那样不但白白浪费了大学的时间,而且荒废了自己四年所学的专业课程。显然,这种观点是不适合社会发展的。大学生应该借此机会培养自己其他方面所欠缺的专业知识,让自己的各方面能力齐头并进,从“专业对口”向“通用人才”转变。在社会这个大学堂里,大学生们必须重视经验的累积,让自己在经验中提高职业技术和职业修养,还要学习更多的实践知识来丰富自己的头脑。努力使自己迎合工作,工作适合自己。此外,大学毕业是人生事业历程的开始,在人生的历程中,没有从天上掉馅饼的美事,人们选择的职业有所不同,但是唯有用汗水浇灌,才能获得丰硕的成果和充实的人生。

就业、求职是实现人生理想,为社会做出贡献的重要途径,它是通过个体积极主动地“求”和用人单位的“需”相匹配来实现的,因此,大学生就应该定位好自己,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这样做有利于大学生找到更适合自己的工作;有利于大学生提升自身的职业素养;有利于大学生正确认识市场需求;有利于大学生在工作过程中树立正确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有利于在工作过程中促进社会发展,实现自身价值与个人发展。

[1]李海星.大学生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M].太原:山西教育出版社,2009.

[2]理清.大学生职业化能力[M].北京:中国物资出版社,2006.

[3][美]桑德等,朱中彬译.在空白处创业[M].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2007.

[4]沈健.大学生求职训练[M].北京:中国发展出版社,2003.

[5]陶国富,白苏娣.大学生择业心理[M].上海:华东理工大学出版社,2004.

[6]童天.职业生涯发展与规划[M].北京:知识出版社,2006.

[7]周晓红.就业·创业·成功[M].北京: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2003.

[责任编辑:郭一鹤]

G646

B

1671-6531(2011)08-0024-03

冯克明,男,吕梁学院外语系副教授,英语语言文学硕士。

猜你喜欢

定位职业大学生
守护的心,衍生新职业
《导航定位与授时》征稿简则
Smartrail4.0定位和控制
带父求学的大学生
职业写作
找准定位 砥砺前行
大学生之歌
我爱的职业
青年择业要有准确定位
“职业打假人”迎来春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