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从功能翻译理论视角看2011年《政府工作报告》英译

2011-08-15金美玉

巢湖学院学报 2011年5期
关键词:政府工作报告译语英译

金美玉

(淮海工学院国际学院,江苏 连云港 222005)

从功能翻译理论视角看2011年《政府工作报告》英译

金美玉

(淮海工学院国际学院,江苏 连云港 222005)

政府工作报告是一种特殊的文体,兼有口头语和书面语的双重特征,其翻译实属政论文体翻译。目前,国内学者对于政论文的翻译研究较少,对政府工作报告的翻译研究更少,且主要集中在针对某一政府工作报告中的某一具体的翻译进行评价,提出此类翻译应尽量避免“机械化”和“中式化”,从而提出某一具体翻译策略,而没有提出其相应的翻译理论。文章从词汇和句式的不同角度分析政府工作报告的文体特征和语言特点,从功能翻译理论的视角审视2011年《政府工作报告》的英译,旨在为政府工作报告的英译提出合理的理论指导,找到较为理想的翻译原则和翻译策略,提高翻译的质量,促进国际更好交流。

政府工作报告;功能翻译理论;政论文;翻译

1 引言

一年一度中国政府都要在“两会”上向与会代表和委员发布《政府工作报告》,总结前一年或前五年中国在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上所取得的新成就,同时部署来年或未来五年中国政府针对中国国情所作出的各项方针政策,涉及政治、经济和人民生活等各个领域。此报告也因此而成为国际社会了解中国国情、中国发展、中国政府的政策和主张最为重要的途径之一,受到全世界各国政府和人民的普遍关注。因此,其翻译的好坏直接影响中国的国际声誉和国际地位,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政府工作报告是一种特殊的文体,兼有口头语和书面语的双重特征,其翻译实属政论文体翻译。目前,国内学者对于政论文的翻译研究较少,对政府工作报告的翻译研究更少,为数不多的一些研究也只是集中在针对某一政府工作报告中的某一具体的翻译进行评价,提出此类翻译应尽量避免 “机械化”和“中式化”,从而提出某一具体翻译策略,而没有提出其相应的翻译理论,例如:从《政府工作报告》的翻译谈英译中的几个问题(沈园),从文体学角度看《政府工作报告》英译本句子特征(崔亚妮、陈建生),从政府工作报告的翻译谈汉语数字略语的英译,谈政论文的英译(周彦军)等等。下面,本文作者将从词汇和句式的不同角度分析政府工作报告的文体特征和语言特点,从功能翻译理论的视角审视2011年 《政府工作报告》的英译,旨在为政府工作报告的英译提出合理的理论指导。

2 功能翻译理论核心思想与政府工作报告文体特征和语言特色

功能翻译理论的核心思想主要包括了翻译的定义及实质,翻译过程参与者的角色及翻译原则。功能翻译理论对翻译的定义是:“翻译是创作使其发挥某种功能的译语文本。它与其原语文本保持的联系将根据译文预期或所要求的功能得以具体化。翻译使得由于客观存在的语言文化障碍无法进行的交际行为得以顺利进行”[1](P47),这是功能派对翻译实质的认识。德国功能派翻译理论将翻译过程的参与者划分为基本的5类:翻译的发起者、委托人、译者、原文生产者、译文接受者、译文使用者[1]。其中,译者是翻译链上最重要的一环;译文接受者是决定译文的关键因素,影响到译者的分析判断和翻译目的的最终实现。功能派代表人物汉斯·威密尔提出了翻译的目的论(Skopostheory)。他认为翻译时,译者需根据具体不同要求,结合翻译的目的和译文读者的特殊情况,从原文所提供的多源信息中进行选择性的翻译[2]。功能翻译理论主张翻译结果决定翻译方法,强调了目的法则必须贯穿整个翻译过程的始终。

从文体的角度来看,《政府工作报告》属于政论文体,兼有口头语和书面语的双重特征,但无论是口头语还是书面语,用词都很规范严谨,逻辑性强。从语言学角度来讲,《政府工作报告》中长句较多、并列句较多、句子无主语现象较多、名词前修饰语较长、词的重复现象较多、具有中国特色中国特有文化内涵的词汇较多等特征。而报告译文的接受者是外国人,他们有着有别于中国人的生活习惯、历史文化和思维方式,其语言也有着有别于汉语的典型特征——重形合。因此,从译文的可接受性、可理解性出发,为了让外国人能更好地了解、理解中国的国情、中国的发展、中国的大政方针和具体的一些决策,达到对外宣传的最佳目的,《政府工作报告》的英译必须在尽可能忠实原文文体特征的基础之上,采取灵活多变的翻译策略,这正好符合功能翻译理论的核心思想,翻译的目的决定了翻译的方法。

3 功能翻译理论在政府工作报告英译中的应用

毋容置疑,政论文的翻译,尤其是政府工作报告的翻译要求译者尽可能忠实于原文,这往往会造成译文机械呆板,不符合译语接受者的语言表达习惯,不能很好地被译语读者所理解和接受,从而失去了原报告所要达到的宣传交流的目的。因此,政府工作报告的翻译必须在功能翻译理论的指导之下,遵循“目的法则”是贯穿翻译过程始终的原则,采取灵活多变的翻译策略进行翻译。2011年《政府工作报告》英译正是在此理论指导之下达到成功翻译的实例。

3.1 2011年《政府工作报告》词汇英译

3.1.1 有中国特色的汉语新词英译

特定的历史时期必然产生特定的语言,随着中国改革开放步伐的加快,随着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政治、经济的纵深发展,汉语中也随之产生了一些具有中国特色、反映中国特有文化的新词,译者在翻译此类新词时必须首先弄清词语产生的背景,准确无误地理解其深层原意,同时又要熟悉英语的习惯,弄清译语读者对于中国文化了解的背景知识,避免译文的机械呆板。有些新词的出现已有一定的历史,已为大多外国人所熟悉,翻译时可以采取直译的方法,译语读者完全可以理解和接受,例如:“一国两制one country,two systems”、“港人治港 the people of Hong Kong administer Hong Kong”、“澳人治澳 the people of Macao administer Macao”。有些新词必须采取意译,译文才有应有的意义,为译语读者所理解与接收,例如:“保障性安居工程low-income housing projects”、“农村民生工程 projects to improve the wellbeing of rural residents”。有些新词在英语中也许找不到合适的词与之相对应,译者必须根据 “目的法则”,为了让译文能被译语读者所理解,根据英语的语言习惯,合适地创造出新词或词组[3],例如:“三个代表 Three Represents”。 还有一些新词,译者则可以采取直译加注释的方法来翻译,久而久之,新词也会被外国人慢慢理解与接受,同时还可以促进语言的文化交流,例如:“米袋子 rice bag (grain supply) program”、“菜篮子 vegetable basket (non-grain food supply)program”。总之,译者采取何种翻译策略来翻译这些具有中国特色的新词,目的只有一个,就是让译文能更好地为译语读者所理解并慢慢接受,达到交流沟通的目的,这也符合了功能翻译派所主张的“目的法则”。

3.1.2 重复词汇英译

在政府工作报告中经常会出现出于多种目的的词语重复现象,或是为了强调、表明态度或立场,或是为了避免歧义。针对不同情况,译者要从译文的可理解性、可接受性出发,在遵循“目的法则”的翻译原则下,通过使用重复、同义替代、代词替代、概括性名词替代、省略不译等不同的翻译策略加以翻译,下面试举例说明:

(1)新的一年,我们将继续高举和平、发展、合作的旗帜,坚持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坚持奉行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坚持推动建设持久和平、共同繁荣的和谐世界,为我国现代化建设创造更加有利的外部环境和条件。

译文:In the new year, we will continue to hold high the banner of peace, development and cooperation;adhere to an independent foreign policy of peace and the path of peaceful development;pursue an open strategy of mutual benefit;promote the building of a harmonious world with lasting peace and common prosperity;and create a more favorable external environment and more beneficial external conditions for China’s modernization.

原文中“和平”一词共重复出现了4次,目的当然是为了强调中国的和平主张,为了达到同等强调的效果,译文中也3次出现了“peace”和一次”peaceful”。但是原文中“坚持”一词共重复使用4次,译文中只有一次“adhere to”与之对应,其它均被省略掉,免去了不必要的重复。其它通过同义替代、代词替代、概括性名词替代等不同翻译策略翻译汉语重复词汇的例子在政府工作报告英译中比比皆是,而且已为众多翻译学者所研究,这儿本文作者就不再一一举例了,只想说译者采取何种翻译策略完全取决于翻译的目的和译文的可接受性,完全是在功能翻译理论的指导之下进行的。

3.2 2011年《政府工作报告》句式英译

众所周知,汉语的一大特征就是汉语十分注重意合,体现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我们会发现汉语句式具有这样几个特征:①汉语名词前修饰语较长,②汉语并列句或排比句较多,③汉语无主语句较多[4]。针对汉语句式的这几个典型特征,译者该如何翻译?在功能翻译理论的指导之下,2011年《政府工作报告》[5]英译是成功的,译者注意到了英语句式有别于汉语句式的最显著特征-英语十分注重形合,针对以上特征分别采取了不同的翻译策略,使译文完全符合了译语的语言习惯,为译语读者所理解和接受。下面试举例一一说明。

(2)认真治理政府工作人员以权谋私和渎职侵权问题。

译文:We will conscientiously clear up problems related to government employees who abuse power for personal gain,neglect their duties,or infringe upon others’s rights.

(3)认真贯彻执行《廉政准则》,落实领导干部收入、房产、投资以及配偶子女从业、移居国(境)外等情况定期报告制度。

译文:We will conscientiously implement the Code of Conduct for Building Clean and Honest Government and implement the system whereby leading cadres regularly report their incomes,real estate and investments,as well as what their spouses and children do and whether they live abroad.

例句(2)中的“问题”和例句(3)中的“制度”前修饰语都很长,译者都采用了修饰语后移的翻译策略,句意更为清晰,也符合英语的语言习惯。

(4)大力加强文化建设,推动文化改革发展实现新跨越,满足人民群众不断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

译文:We will vigorously strengthen cultural development and make another great stride forward in the reform and development of culture in order to meet the ever-growing intellectual and cultural demands of the people.

(5)要抓紧制定标准,完善政策,加强创新能力建设,发挥科技型中小企业作用,促进战略性新兴产业健康发展,加快形成生产能力和核心竞争力。

译文:We need to promptly formulate standards,improve policies,enhance innovation capabilities, get small and medium-sized high-tech companies to play their role,and foster the healthy development of strategic emerging industries so they more quickly build their production capacity and core competitiveness.

例句(4)和例句(5)中的最后一个并列的分句都被译者译成了目的状语或目的状语从句,很好地传达了句子间内在的语义关系,更好地为译语读者所理解。

同样正是因为汉语是重意合的语言,在特定的语言环境之下,汉语句子中的主语往往被省略掉了,原文显得更紧凑。而英语却不同,英语十分强调句子的完整,一般不允许缺失句子主语。因此,针对政府工作报告中大量无主语句子的翻译,译者需要借助原文前后语境先弄清句子的主语,在翻译时合适添加。以上四个例句很好地证明了这一点,分别在译文中增加了句子的主语“we”。

4 结束语

纵观2011年《政府工作报告》英译,功能翻译理论的应用贯穿全文,在指导有中国特色新词翻译方面,在避免不必要的词语重复、避免语言带来的歧义、避免句子结构过于松散、避免译文语法错误方面起了极其重要的作用,不仅准确地传达了原文的思想,而且使译文更符合英语的表达习惯,更好地为外国人所理解和接受,达到更好的宣传和交流的目的。由此可见,功能翻译理论为政论文的翻译提供了广阔的视野,运用功能翻译理论将是翻译工作者进行政论文翻译的有效手段。

[1]仲伟合,钟钰.德国的功能派翻译理论[J].中国翻译,1999,(3):47-49.

[2]Christiane Nord.Translating As A Purposeful Activity-Functionalist Approaches Explained[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1.

[3]程镇球.翻译论文集[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2.

[4]沈园.从《政府工作报告》的翻译谈英译中的几个问题[J].巢湖学院学报,2010,(4):99-101.

[5]温家宝.政府工作报告(中英文)[C].第十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2011-03-05.

ON C-E TRANSLATION OF THE 2011 GOVERNMENT WORK REPORT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FUNCTIONALISM

JIN Mei-yu
(International School,Huaihai Institute of Technology,Lianyungang Jiangsu 222005)

Government Work Report is a particular type of text with both oral and written linguistic characteristics,having the special features of political texts.Recently scholars at home have comparatively less researches in this line.Among the limited articles available,it is noted that there is an absence of theoretical basis,which mainly analyze some typical translation problems such as Mechanization and Chinese Translation and then put forward some cooresponding strategies of translation.This paper intends to analyze the English translation of the 2011 Government Work Report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functionalism with the analysis of its stylistic word and sentence features and to put forward some theoretical guidence in the translation of Government Work Report and some ideal translation principle and strategies to improve its translation level and to promote better exchange.

Government Work Report;Functionalism;Political texts;Translation

H315.9

A

1672-2868(2011)05-0075-04

2011-07-15

金美玉(1976-),女,江苏如皋人。淮海工学院国际学院讲师,研究方向:翻译理论与实践。

责任编辑:陈 凤

猜你喜欢

政府工作报告译语英译
四川冷门绝学系列之九 《西番译语》:清代四川编纂的双语词典
摘要英译
摘要英译
要目英译
要目英译
乙种本《西番译语》藏汉对译音义关系辨析
《政府工作报告》圈定今年重点
关于量词的日中机器翻译规则的研究
《政府工作报告》诞生记
《政府工作报告》里的潜台词如何驱动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