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完善急诊病人部门间交接的护理工作体会

2011-08-15杨忠琼

大理大学学报 2011年2期
关键词:急诊科科室病情

杨忠琼

(大理学院昆明附属医院,昆明 650001)

完善急诊病人部门间交接的护理工作体会

杨忠琼

(大理学院昆明附属医院,昆明 650001)

急诊病人;部门间交接;护理工作体会

1 传统急诊病人部门间交接方法存在之不足

统计2009年1月至12月,我院急诊科与其他部门间交接病人4 118人,发生皮肤交接不清4例,门诊检查及相关阳性结果交接不清6例,用药交接不清12例,特殊状况及特殊注意点交接不清11例,各种导管型号及留置时间交接不清22例。发生的主要原因是:①交接方式以口头交接为主,书面交接内容单一,口头交接存在交接病史不完整,交接不规范;书面交接仅涉及患者姓名、年龄、诊断及现用药物,无送出护士及接受护士签名及送出及到达科室时间;②护士对患者的连续性观察不到位,责任不明确,责任意识淡薄;③由勤务人员或见习护士护送3级以下病人,未落实护士全程陪护,交接病情不完善。

2 改进急诊病人部门间交接方法

针对上述问题,我院急诊科自2010年3月起,建立急诊病人部门间交接登记本,从患者目前状态、背景、评估、建议,时间和责任人5个方面进行交接,完善急诊病人部门间的交接流程。护送患者入院时详细填写,与他科交接清楚,由对方责任护士签字确认。登记本存留急诊科。急诊护士与部门护士按以下5个方面来交接:①状态:详细填写患者姓名、住院号、接收科室、诊断;②背景:详细填写主诉、过敏史、过去史、主要异常检查结果,静脉已用、现用及未用药物,特殊口服药物,各种导管插入时间,插入长度,型号,引流的液量及色。皮肤完好情况。检查报告、检验结果单据数量;③评估:评估内容包括患者的体温、脉搏、呼吸、血压、格拉斯哥评分、瞳孔、目前的特殊状况;④建议及特殊注意点;⑤时间及责任人:登记本上要求注明患者送出科室时间及送达科室时间,并由护送护士及接收护士双签名确认。

自2010年3月至10月,按国际5级预检分诊要求分诊〔1〕,我科共接诊1~3级病人2 496人,与其他部门间交接病人2 438人,其中与手术室交接128人,与重症监护室交接66人,与相应专科病区交接2 244人。无1例投诉及发生纠纷,科室之间病人转运工作更加协调,确保了患者的安全。

3 体会

3.1 及时传递患者相关信息,为患者提供连续医疗服务 急诊科是医院面向社会的一个窗口,是抢救危重病人的前沿陈地,是连接病房的一条纽带。急诊病人病情急重,来院时间短,病情发展变化快,应在较短时间内为患者搭建生命平台,掌握病情,完善相关检查后,转入相应专科治疗。责任护士根据患者抢救、治疗、检查等情况,遵医嘱通知接收科室做好接收新病人的准备,特殊情况口头通知,如准备呼吸机、除颤监护仪及使用特殊床位等。填写部门交接本,随同病人一起送入相应病区。

3.2 强调痕迹管理,急诊病人部门间交接流程更加合理 使用部门间交接本交接病人,杜绝了以往口头交接病情而发生的种种不安全情况,交接内容齐全,顺序清楚、重点突出,强调痕迹管理、责任明确。接收科室责任护士确认明白后,签字为证。

3.3 以病人为中心的护理工作得到具体落实,达到全程陪护、无缝隙的护理 急诊护士实行自接诊、分诊、抢救、护送检查及入院的全程护理,及时掌握患者的病情动态、用药及阳性检查结果,作出预见性护理,确保病人安全。

3.4 明确科室责任,避免了护理投诉及纠纷 责任护士护送患者入科前,按登记本要求,逐项登记,核实无误,病人生命体征平稳,确保护送途中安全,方可护送到相应专科及手术室。急诊病人部门间交接登记本的使用,加强了护士的责任心,提高了护士对患者病情动态观察的能力。

改进急诊病人部门间的交接方法,使用急诊病人部门间交接登记本后,规范了急诊护理的工作流程,使护理工作做到有章可循,加强了痕迹管理,责任明确,培养了护士对病人全程病情观察的工作能力,强化护士的责任意识,落实了护理工作的连续性及全程陪护和无缝隙护理目标。

(责任编辑 张 焕)

R47

B

1672-2345(2011)02-0098-02

2011-01-05

杨忠琼,主管护师,主要从事急诊护理研究.

猜你喜欢

急诊科科室病情
科室层级护理质量控制网的实施与探讨
不戒烟糖友病情更难控制
低GI饮食模式或能显著改善糖尿病病情
急诊科床旁超声的教育和培训
急诊科抢救脑出血患者的护理应用
爱紧张的猫大夫
视歧——一位住错科室的患者
血清TSH对乳头状甲状腺微小癌患者病情的影响
“合作科室”为何被坏了名声
急诊科护理安全管理的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