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产褥期的护理及随访体会

2011-08-15王庆云

大理大学学报 2011年2期
关键词:产褥期乳汁哺乳

王庆云

(巍山县人民医院,云南巍山 672400)

产褥期的护理及随访体会

王庆云

(巍山县人民医院,云南巍山 672400)

目的:满足孕产妇、新生儿的健康需求。方法:收集2008年1月至2010年1月在我院住院分娩的产妇1 386例,于出院后3、14、28 d进行电话访问,必要时进行家访。结果:1 378例产妇身体及心理均健康,1 297例纯母乳喂养,9例有并发症。结论:有利于产妇康复和新生儿成长,提高了围生期保健质量,减少了并发症的发生。

产褥期;护理;随访

1 资料与方法

1.1 资料 收集2008年1月至2010年1月在我院住院分娩的产妇1 387例。年龄最大的36岁,最小的18岁,平均年龄27岁,孕36~42周。其中初产妇987例,经产妇399例。正常分娩840例,剖宫产546例。

1.2 方法 孕产妇从胎盘娩出后责任护士就征求产妇及家属的同意,制定出护理计划,6周内进行全程监护,在住院期间按照常规护理、个人卫生指导,出院后3、14、28 d进行电话访问〔1〕,内容包括产妇的一般情况及新生儿的护理。

1.3 结果 28 d后随访结果示:1 378例产妇身体及心理均健康,1 297例纯母乳喂养,9例有并发症。

2 护理措施及指导

2.1 一般护理 认真评估产妇的身心状况,住院期间每日测体温2次,体温超过38℃应加强观察,评估子宫复旧情况及恶露,如发现异常立即处理。保持床单的清沽、整齐、干燥,因产妇有恶露,出汗多,要及时更换会阴垫及内衣裤、被单。经常洗澡,具体次数可依季节和个人习惯而定。应采用淋浴方式,以减少经阴道和尿道逆行感染机会。产褥期的饮食为高蛋白的平衡饮食,比平时增加蛋白质15~20 g/d,授乳者加25~30 g/d〔2〕。无特殊情况,分娩24 h后可下地活动,以增强血液循环,促进伤口愈合,亦可增强食欲,增加肠蠕动及腹肌收缩。保持大小便通畅,产后4~6 h要督促产妇及时排尿以防子宫收缩欠佳而发生产后出血,鼓励产妇多饮水,多吃含纤维素食物。

2.2 心理护理 婴儿娩出后,产妇会经历不同的感受:如热情、希望、高兴、满足感、幸福感、乐观、以及压抑、焦虑等,理想中的母亲角色与现实的差距、婴儿性别的不理想、经济压力等。所以,护理人员应根据产妇所面临的各种压力和状况,特殊设计护理方案,帮助产妇保持心情愉快、精神放松,有效地获得和执行母亲角色,顺利渡过产后适应期〔3〕。如2例产妇因经济原因拒绝哺乳,情绪低落,经过耐心劝说,取得了良好效果。

2.3 会阴护理 由于产褥期存在恶露,阴道分泌物较正常妇女增多,会阴有切口等原因,极易引起并发症,所以产妇应勤换会阴护垫及内衣裤,用10%洁尔阴洗液每日2次冲洗会阴,冲洗过程中检查腹部及阴部伤口愈合情况,如有异常应报告医生,必要时需处理。

2.4 乳房护理 分娩后应用肥皂及清水洗净乳房和乳头,每次哺乳前洗手,用温开水擦洗乳头。乳头有皲裂,每次哺乳后,可涂10%的鱼肝油铋剂或10%复方安息香酸酊〔4〕,促进愈合,严重者应停止哺乳,按时将奶挤出,或用玻璃吸奶器煎沸后再哺喂。乳房出现胀满硬肿和疼痛者,在产后1周乳汁畅流后多能消退。预防和治疗方法〔5〕有:①产后尽早哺乳;②哺乳前热敷促使乳汁畅流;③两次哺乳期间冷敷以减少乳房充血;④婴儿吸吮力不足时,可借助吸奶器吸引;哺乳时母婴均应取最舒适位置,乳头置婴儿舌头上方,一手扶托并稍挤压乳房,促进乳汁外流,注意勿使乳房堵住婴儿鼻孔。开始时只需喂数分钟,以后渐延长至每次约20~30 min。每次哺喂必须吸尽双乳,乳汁过多不能吸尽者,应将余乳挤出。哺乳期限以10个月至一年为宜。乳汁不足者尚无特效疗法,应注意精神愉快,有足够的睡眠及丰富的营养。因故不能哺乳者,应尽早退奶。方法〔6〕为:①产后立即服已烯雌酚5~10mg,每日3次,共3 d,必要时重复;②如已有大量乳汁分泌需退乳者,可用芒硝500 g,分装两个布袋内,持续敷于两乳房上,湿透更换;同时用炒麦芽60~90 g煎服,每日1剂,连服3 d。

2.5 母乳喂养情况指导 母乳是婴儿天然最理想的食品,其营养丰富,易于消化吸收,对婴儿发育极为有利,所以产妇出院后应坚持4~6个月的纯母乳喂养,按需哺乳,以后逐渐减少哺乳次数。哺乳前先为婴儿换尿布,每次哺乳应先吸空一侧乳房,再吸尽另一侧乳房,下次哺乳应先从未吸空的一侧乳房开始,这样有利于刺激乳汁分泌。每次哺乳后应将新生儿抱起轻拍背部1~2min,排出胃内空气,以防吐奶。每天观察大小便次数、性状,如异常应到医疗机构咨询。出生半个月即可开始服用鱼肝油或维生素D制剂〔7〕,以预防维生素D缺乏,每天定时晒太阳。2.6 产褥期计划生育指导 产后月经未复潮前也有可能受孕,性生活不能开始过早,应在产褥期以后才恢复性生活,并要采用适宜的避孕方法。

2.7 产褥期锻炼 产褥期应进行适当锻炼,适当活动和合理的运动有助于产妇康复,产后1~2 d应卧床休息,大小便可下床,产后2~3周可以从事日常轻微劳动,但要避免下蹲及增加腹压的劳动。

2.8 哺乳期用药 哺乳期用药要咨询医生,避免滥用药物,造成不良后果。

2.9 产后检查 产后6周应携婴幼儿、产妇到医院进行体格检查、产后恢复情况检查,以及时了解新生儿、产妇情况。

3 体会

3.1 提高围生期保健质量 收集的1 386例产妇中,1 378例产妇身体及心理均健康,1 297例纯母乳喂养,9例有并发症(3例属产后出血、1例属产后抑郁、5例属产后感染)。根据Conde的研究结果示:产后出血发生率为5.3%,产后感染发生率为4.1%,贫血发生率为6.3%〔8〕,50%以上的产妇在产褥期会出现情绪低落,其中有1%可发展为产后精神疾病〔9〕。本组结果表明:本院产妇的产后并发症低于以上比例,护理指导对产妇的康复和新生儿的成长有利〔10〕。3.2 产妇的自我防护能力得到进一步提高 在住院期间产妇虽然掌握了新生儿护理和母乳喂养技巧,但产妇分娩后的角色、心理变化使她们面临很多问题,通过医护人员的随访,能协助解决她们面临的如并发症的观察、产褥期锻炼、不良生活方式、新生儿喂养过程中存在的许多新问题等,以保证围产期母婴的健康需求。

〔1〕罗万英,罗碧如,廖芯.开展产褥期家庭访视的实用性〔J〕.四川医学,2007(5):26.

〔2〕魏娜.产妇对产褥期健康知识认知情况调查与分析〔J〕.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07(18):45.

〔3〕夏海欧.妇产科护理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5:55-65.

〔4〕董桂芳.产褥期的心理护理〔J〕.中华现代护理学杂志,2005,4(2):8.

〔5〕张彩云.屈芹产后母乳喂养障碍的原因及护理对策〔J〕.中华护士杂志,2007(134):56.

〔6〕颜流霞,王晓莉,王燕,等.产褥期妇女的健康及生活质量研究综述〔J〕.中国妇幼保健,2006(22):35-36.

〔7〕焦玉红.产褥期护理〔J〕.中外健康文摘,2009,3(6):9.

〔8〕刘长慧.初产妇母亲角色适应状况调查研究〔J〕.鄂州大学学报,2009(5):18.

〔9〕施月秋.产褥期产妇康复治疗研究进展〔J〕.医学综述,2008(2):25.

〔10〕杨天容.产褥期随访及护理指导〔J〕.西南军医杂志,2008,10(6):16.

(责任编辑 张 焕)

Nursing and Follow-up during Puerperium

WANG Qingyun
(People's Hospital ofWeishan,Weishan Yunnan 672400,China)

Objective:Tomeet the health needs of the pregnant and lying-in women and neonates.Method1 386 cases of hospital delivery from January 2008 to January 2010 were followed up by telephone or home visit 3,14 and 28 d after hospital discharge.Results:1378 cases were healthy both mentally and physically;1297 cases were breastfeeding;and 9 cases had complications.ConclusionNurse and follow-up in puerperium were good to lying-in women and neonates.Health-care quality in perinatal period was improved and complicationswere reduced.

puerperium;nursing;follow-up

R714.6

B

1672-2345(2011)02-0075-02

2010-07-05

2010-10-15

王庆云,主管护师,主要从事妇产科护理研究.

猜你喜欢

产褥期乳汁哺乳
按摩推拿护理缓解哺乳期乳汁淤积诸症的作用
会哺乳的树
乳汁点目需谨慎
妈妈的奶为何变色了
产褥期妇女保健知识与行为的现状分析及应对措施
35例产褥期下肢深静脉血栓患者的护理
哺乳仔猪大肠杆菌病的SM2疗法
产后护理延伸在产褥期产妇中的应用效果
针对产褥期湿疹患者的护理观察与分析
一起哺乳仔猪猪瘟腹泻的诊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