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可持续发展的浙江省化工企业绿色物流体系研究

2011-08-15何玲辉

物流技术 2011年3期
关键词:危险品化工企业运输

何玲辉

(浙江育英职业技术学院, 浙江 杭州 310018)

基于可持续发展的浙江省化工企业绿色物流体系研究

何玲辉

(浙江育英职业技术学院, 浙江 杭州 310018)

对浙江省化工企业物流环节及物流系统存在的非绿色因素进行了探讨,并对浙江省化工企业在仓储绿色化、包装绿色化、运输绿色化、企业物流绿色化等方面提出了相应的建议。

化工企业;绿色物流;环境保护

1 浙江省化工企业物流非绿色现象分析

1.1 仓储管理过程中的非绿色现象

(1)仓库处所与城市规划不匹配。近年来,浙江省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随着市区的扩大,不少原先还距市区较远的化工企业逐步与城市成为近邻,而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化工企业规模不断扩大,产业逐步集聚,因此近年来有关恶臭污染的纠纷逐步增加,在群众中造成的印象已经超过了废水污染。比如,杭州市的下沙经济开发区一带就存在此类问题。另外,居民区和化工仓储区相邻太近,严重制约了城市发展,扰乱了城市的整体布局和功能定位,降低了城市品位,对环境和居民生活带来了严重的安全隐患。

(2)保管方式受限。由于现在市场需求的增长和生产能力的大幅提升,化工企业原来较小的仓储空间变得不能适应需求,使得化工原料与化工产品有时不得不存放在一起,有时甚至是几种化工原料或化工产品存放在一块,导致原材料或产品发生化学变化而无法使用;另外,化工原料和化工成品大多数为有毒有害、易爆易蚀的物品,落后的保管方式导致仓储环境较为恶劣,对人员身体健康影响大。

(3)仓储作业损耗与安全隐患大。从调查中发现,有的化工企业仓储作业模式较为传统;虽然部分企业也添置了叉车、门吊等设备,但库内搬运、码放作业效率还是不高,物品损耗大。比如:有的包装标识混乱,找产品或原料时增加了很多障碍,且安全隐患较为严重;很多企业储存有毒有害且遇热膨胀的化工液体的储罐没有遮阳设施,如果温度升高就可能发生爆炸事故。

1.2 包装的非绿色现象

(1)包装容器回收不力。液态化工原料采用桶装时,对使用后空桶处理问题上,很多企业往往堆放不规范或回收不及时,造成空桶被雨淋、日晒,空桶中残留的原料很容易挥发或泄漏,对环境造成了污染。而包装固态化工原料的空袋在使用后回收流程欠缺,很多企业将还残留少量化工原料的空包装袋当做废品直接卖给废品回收人员,而这些废品回收人员根本没有专业的化工知识和环保意识,将这些空包装袋在河道中清洗后转卖。这样不仅严重污染了环境,如遇操作不当,还直接危及操作者的生命安全。浙江省去年就发生过废品回收人员清洗化工原料空包装袋中毒的事件。

(2)包装时防护措施不到位。灌装液体化工原料时,有的企业的员工没有穿戴防腐蚀劳保用品,没有佩戴防毒面罩或在包装固体原料时没有佩戴防尘面罩,很多企业的包装场地选择很随意,哪里有空地就在哪里包装,没有一个封闭的场所,粉尘很容易到处飞扬。地上的粉尘用水直接冲洗,造成很多不必要的废水,且对空气中的粉尘没有安装专门的粉尘吸收装置。

(3)包装容器更新和维护不及时。很多企业充灌气体用的气瓶表面标志锈蚀脱落、陈旧不堪从而导致错误甚至人员伤亡。前几年在温州一家化工厂发生的、震惊全国的气体装灌错误引发的爆炸案就是由于气瓶标志模糊不清而导致一名员工死亡。

(4)包装缺乏自动化、科学化。对于粉末类的产品包装时,很多企业没设内袋,导致包装现场粉尘污染严重,根据本人的调查发现,浙江省一家化工颜料生产厂家所生产的荧光颜料产成品的包装过程比较原始,全靠人工操作,这种产品粉尘较大且对纯度要求很高,稍有不慎,杂质掺入就会影响产品色光。

1.3 化工企业物流运输的非绿色现象

(1)化工企业安全、环保意识不够、化工危险品运输企业现代化水平还较低。大部分企业只注重工厂区域的安全、环保。认为原料产品运输的全部风险由物流服务公司承担。因此,缺乏对运输的安全要求和标准。一定程度放任了危险品运输无证经营、无证运输、超载超限。另一方面,目前国家对危险品运输企业管理逐步加强,准入门坎提高,造成一定时间内市场需大于供。企业考虑到物流成本的控制,往往在安全控制和要求上妥协。

大部分化工危险品运输企业规模普遍较小,抗风险能力差、诚信度不高。从业人员素质普遍低、技能欠缺。符合危险品运输、搬运装卸的装备专用化程度不高,装备技术状况整体较差;缺乏统一的能够保障安全的装备技术标准。包装落后,改装的槽罐车随处可见。

(2)物流效率低,物流成本高。浙江靠近东南沿海的水路运输的低成本的运输方式没有充分利用,铁路对危险品运输限制多且运力严重不足,加大了高成本的道路危险品的运输量。化工危险品需求分散,导致运输半径过大,其运输半径往往超过公路运输的经济半径。

(3)信息技术落后。无线射频技术(RFID)、卫星定位系统(GPS)、地理信息系统(GIS)等现代物流技术在化工危险品运输企业的应用还很有限,江浙地区虽然对化工危险品运输车辆已强制应用GPS系统,但是使用后的效果也没充分体现出来。

1.4 化工企业生产物流的非绿色现象

(1)设备落后。本人去宁波、台州、黄岩等地调研发现,这些地方小企业、家庭式的化工企业比较多,由于经费和技术等原因,这些企业使用的设备是一些大型的国有企业等淘汰的设施设备,其落后程度可想而知。使用落后陈旧的设备虽然在前期会减少很多资金投入,但运转后维修频繁,造成维修成本剧增。

(2)清洁生产没有真正实行,仍然为高投入、高消耗、高排放的生产模式。浙江省经济的快速增长在一定程度上是依靠资金、劳动力和自然资源等生产要素的粗放投入实现的。浙江省化工产业的集中度较低,小企业数量偏多,产业技术含量不高,装备较落后,发展模式粗放。比如,现在大多数企业在解决生产工艺中原料在水中溶解性能差的问题时,都利用溶剂的良好溶解性能来提高溶解度,但在工艺完成后如果溶剂回收困难就放弃回收,直接和水一起排放。这些溶剂都有一定的毒性,在自然环境条件下降解非常困难,这样既提高原材料成本,又对环境造成极大危害。原因在于现在国内、国际企业间竞争依然十分激烈,如中国和印度之间,如果只有少数企业在循环利用上投入较大,这些企业在竞争上势必会处于劣势,因此现在的原材料价格中仍不含回收处理的成本,原材料价格仍相对较低。另外,生产中制造出来的废渣,如果在大企业,往往可以集中起来后统一处理,这样成本也比较低,但在小企业,因废渣本身量较少,收集比较困难,因此处理成本也相对较高,当小企业主环保意识较弱情况下,往往进行非法处理,因此企业规模小也在客观上限制了清洁生产的实行。

(3)治污成本高、达标困难。化工企业在生产过程中要消耗大量的原材料、大多属于有毒有害化学品。在工艺落后情况下,得率往往比较低,这样大量有毒有害的没有参加反应或反应过程中产生的副产物的物质在生产过程中变成三废排放,其中多数还属于难降解物质,由于治污成本高,治理技术不完善,客观上造成很多化工企业消极对待环保工作,常常表面达标排放,实际上生产上产生的废水以偷排和稀释作假方式排放,生产上产生的废固采用填埋的方式掩盖了之来应付检查。更有甚者是将废水往废弃的矿井里排放,这样不仅严重污染了地表水,而且直接污染了地下水。

2 浙江省化工企业物流绿色化措施

2.1 仓储物流绿色化策略

(1)提高认识,注重绿色仓储意识的培养。绿色仓储是基于可持续发展的仓储,对资源和环境的影响十分巨大。理解绿色理念,将绿色要求具体到日常工作中的每一个细节。如:在仓库内进行有毒有害的化工原料和成品的保管时,要设置相应的安全措施;气体等有害物资的存放要注意设置喷淋装置,要有灭火设施。

(2)合理选址、优化仓库布局。仓库选址要从大环境着手,从城市规划和自然环境等多方面进行考量,不能只看眼前,因为化工仓库是比较长久的建筑,一旦建成,运行好的话对环境和居民的影响有限,如果选址失误,将造成环境和资源、资金的大量污染和浪费。且仓库衔接着化工企业的生产与销售,要注意协调库存货物,优化库场内部平面的分区,进行科学的绿色规划,尽量做到货物分类存放、堆码间隔合理、尽可能利用仓库空间。

(3)提高仓储物流的作业效率。合理添置相关仓储作业设备和搭建仓储信息管理系统,从短期看,这可能要花费相当大的人力和物力,但从长远来看,这对形成企业的良性发展却是不可缺乏。一方面,可以有效降低当前的仓储作业量,提高搬运装卸作业效率,减少库场噪音,有利于仓储人员身体安全;另一方面,利用仓储管理系统,可以简化仓储手续,标准化的流程管理,实时进行库存信息的传输和处理,能从整体上掌控仓储物资管理,有效迈进科学化的绿色仓储管理。

2.2 包装绿色化措施

(1)尽量回收可回收的包装容器。化工企业在保证安全的情况下,选用包装材料时应尽量选用便于多次重复利用、可回收利用的包装材料,这是因为一般化工产品都是有毒有害的,这种包装一经使用一般无法用于他处,另外循环利用包装也是符合可持续发展理念的一种环保方式。

(2)包装时防护措施到位。对于固态化工产品,多用包装袋,要注意包装袋的强度和编制密度。特别是很多的粉状化工产品一定要有塑料内包装袋防尘。对于用槽罐车装运的液态化工产品,应注意防止泄漏、腐蚀和爆炸。对于气体化工产品,多用密封性很好的瓶罐进行包装,气体比液体更易泄漏,很多化工气体产品易燃、易爆、有毒有害,因此,对于包装气体产品的所有瓶、罐一定要严格检测,科学管理。

(3)及时维护、更换包装容器。化工企业一定要及时、以固定的频率检查化工包装物或容器,以免发生不必要的泄漏或差错,从而造成不可弥补的损失。

2.3 化工企业物流运输的绿色化措施

(1)提高从业人员综合素质。危险化学品运输过程最终要靠人来完成,所以全面提升其从业人员的素质,是保证安全运输的关键所在。驾驶员是整个危险化学品运输安全过程的关键核心,驾驶人员的素质好坏,直接影响到危险化学品运输安全。另外,加强危险化学品道路运输从业人员的培训,提高他们的法律意识、职业道德和专业知识与技能是保证安全运输的重要措施。

(2)把好运输车辆关卡。根据危险化学品运输整治的要求,企业要严把车辆准入关,对不符合资质要求的车辆坚决拒之门外,从而保证运输车辆有较好的技术状况。凡从事道路危险化学品运输的车辆,其技术状况必须符合相关规定,车况达到一级,并在车辆的指定位置设置危险品三角警灯、标牌及其它警示标志。另外,还应建立车辆档案、做好车辆的例行检查工作等。企业可以定期从行驶记录仪中采集监控车辆的运行及安全生产状况,并及时处理记录数据所反映出的问题和隐患,保证行车安全。

(3)建立事故施救信息网络和应急预案。危险化学品具有易燃、易爆、中毒、腐蚀等特性,运输中一旦发生安全事故,如果施救不及时或方法失当,极易扩大蔓延,产生不可预想的后果。同时,由于危险化学品不同于普通货物,不同的货物性质决定其施救方法不同。企业应按有关法律法规、技术规范的要求,迅速建立、健全、完善各级危险货物运输事故施救信息网络和应急预案。

(4)合理规划、设计危险品物流网络。政府在规划危险品物流网络时应将需要使用化学危险品的企业置于合理的地理位置,从宏观角度规划出风险最小的危险品运输网络,危险品物流企业在政府规划设计的危险品物流网络内,通过加强对危险品物流操作的管理,选择优化的危险品运输路径和操作方式,从经济效益的角度使企业的成本降到最低。使危险品物流既能符合企业的经济效益,又能兼顾社会效益。

2.4 化工企业生产物流绿色化措施:实施清洁生产

企业要不断完善清洁生产组织机构,加强领导。一是要不断完善和健全环境管理标准及规定。企业应该建立环境现场管理、三废治理生产过程污染物控制、环境监测以及环境保护检查考核等方面的系列标准及规定。还要采用ISO14000环境管理系列标准,使企业环境管理体系同国际标准接轨。二是优化现场管理,严格执行工艺技术、工艺操作以及安全操作三大规程,使操作规范化,生产现场达到消除跑、冒、滴、漏要求,避免物料、能源资源的流失和造成污染。总之,企业必须优化其管理体系,保证与清洁生产的一致性以及保证清洁生产的持续推进。

3 结论

资源与环境问题是当今世界人类面临的重要问题之一,它主要是由于人类利用资源和环境不当以及人类社会发展与自然不相协调所造成的。实施绿色物流是有效解决浙江省当前环境危机、资源危机,实现人类社会和生态环境和谐、有序进化的最佳途径之一;实施绿色物流是对可持续发展战略的积极响应。本论文把化工企业绿色物流有效解决资源和环境问题的思路和可持续发展所遇到的资源、环境瓶颈有效结合起来,概括性的阐述了化工企业物流的非绿色因素,在此基础上,从物流环节、生产物流等角度系统地提出了化工企业物流绿色化的相应措施。

[1]张秋望,王秀芳.化工环境污染及治理技术[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1991.

[2]杨浩,赵鹏.交通运输的可持续发展[M].北京:中国铁道出版社,2001. [3]张钟宪.环境与绿色化学[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5.

[4]刘志学.现代物流手册[M].北京:中国物资出版社,2001.

[5]岳忠.物流工程安全技术[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5.

[6]John J coyle,Edward J Bardi,Robert ANovack.运输管理[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4.

Study on the Sustainable Green Logistics System of Chem ical Enterprises in Zhejiang Province

HE Ling-hui
(Zhejiang Yuying Vocational&Technical College,Hangzhou 310018,China)

The paper investigates the non-green factors in the logistics systems and links of chemical enterprises in Zhejiang province and presents suggestions for their development of green storage,green packaging,and green transportation,etc.

chemical enterprise;green logistics;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F270.7;F252

A

1005-152X(2011)03-0022-03

10.3969/j.issn.1005-152X.2011.03.008

2011-02-14

中国物流学会2010年度研究课题“基于可持续发展的浙江省化工企业绿色物流体系研究”(2010CSLKT083)

何玲辉(1974-),湖南岳阳人,浙江育英职业技术学院讲师,研究方向:物流与供应链管理。

猜你喜欢

危险品化工企业运输
基于双重预防机制创新化工企业管理模式
化工企业中的工作票制度
某化工企业清洁生产潜力分析
受阻——快递运输“快”不起来
比甩挂更高效,交换箱渐成运输“新宠”
是谁让危险品企业埋伏居民区?
化工企业与人,人们的安全距离有多远?
一种新型危险品液罐车安全阀
关于道路运输节能减排的思考
广东省圆满完成民兵报废危险品销毁处理任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