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大学生心理素质及心理健康预警机制

2011-08-15张晓梅

卫生职业教育 2011年1期
关键词:心理品质心理素质预警

张晓梅

(甘肃政法学院,甘肃 兰州 730070)

大学生心理素质及心理健康预警机制

张晓梅

(甘肃政法学院,甘肃 兰州 730070)

大学生;心理素质;心理健康预警机制

1 大学生心理素质建构的理论依据

人的素质结构划分,其中比较有代表性的有以下几种:(1)二分法,认为人的素质包括生理(身体)素质和心理素质;(2)三层次说,认为人的素质从低到高依次为生理素质、心理素质和社会文化素质;(3)五成分说,按照德、智、体、美、劳五育,将人的素质相应地划分为品德素质、智能素质、身体素质、审美素质和劳动技能素质或身体素质、心理素质、文化素质、道德素质和思想政治素质。

以上分类虽然繁简不同,但本质上都是从不同角度揭示人的素质结构内涵,认为心理素质是素质结构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居于社会文化素质和生理素质之间,起中介作用。

人的素质结构划分应坚持实用性、可行性与逻辑准确性的结合。而大学生心理素质应与素质和素质教育研究相联系。大学生心理素质结构研究实际上反映了心理学与教育学的结合,是教育心理学对教育实践所提出问题的回应。至于大学生的素质,笔者认为主要包括生理素质、心理素质、人文科学素质和专业素质。

心理发展规律,特别是心理发展的敏感期(关键期)及心理品质发展的先后顺序和发展速度都是心理素质教育和心理素质建构的理论基础。人的心理品质始终处于发展变化之中。大学生年龄一般在17~23岁之间,属于成年初期(或称青年早期,18~35岁)。这一阶段,其思维方式由形式逻辑思维向辩证逻辑思维发展,元认知也有进一步发展。虽然大学生的个性已在高中阶段基本形成,但在大学阶段,其个性会进一步发展,自我意识迅速发展,自我同一性得到确立,进而促使大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趋于稳定。大学生心理发展特点为其心理素质建构奠定了理论基础。

心理学研究对心理素质建构具有参考价值。心理学将心理现象大致分为4个层次:(1)第一层次,在社会关系体系中研究人的发展,这些主要是社会心理学内容,与社会科学交叉;(2)第二层次,研究个性结构,如需要与动机、能力与态度的动力过程、行为的结构和动力过程、调节机制等;(3)第三层次,研究从感知到思维、情绪等心理过程;(4)第四层次,研究心理过程的生理机制。大学生心理素质建构主要与第二层次研究有关。

2 大学生心理素质的涵义及其解读

2.1 大学生心理素质的涵义

关于心理素质的涵义,代表性观点主要有以下几种。

许燕[1]认为,心理素质是以先天禀赋为基础,在后天环境和教育作用下形成并发展起来的稳定的心理品质。这一定义说明了心理素质的本质,但没有说明心理素质与单个心理品质之间的关系,也没有强调心理素质与各种实践的关系。刘华山[2,3]认为,心理素质是个性心理品质在生活实际中的综合表现。这一定义抓住了心理素质的核心内容及特征,但这个定义中所说的生活实际比较笼统,针对性不强。张大均[4]认为,心理素质以生理素质为基础,将外在获得的东西内化成稳定的、基本的和衍生性的并与社会适应性行为和创造性行为密切联系的心理品质。该定义强调心理素质与社会适应性行为和创造性行为的密切联系,清楚地说明了心理素质的形成及其特性。这种观点固然有其合理性,但是大学生心理发展有其年龄阶段特征,不同年龄阶段学生的心理素质教育和心理素质结构侧重点应有所不同,社会适应性行为与创造性行为并非对所有年龄段学生都同等重要。

综合上述几种看法,笔者认为,大学生心理素质是在生理素质的基础上,并通过后天环境的影响和教育形成并发展的,是与大学生学习、学术研究和生活实践密切联系的心理品质的综合表现。

基于上述对大学生心理素质涵义的界定,结合学界已有理论认知,笔者认为大学生心理素质特征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1)相对稳定性与可发展性。心理素质是个人心理特质,不是个别心理或行为表现,更不是一时一地的心理与行为表现。因此,具有相对稳定性。但是心理素质又始终处于发展中,具有自我延伸发展特征。

(2)综合性。对心理素质,不应从简单的心理过程或心理特性角度加以研究,不是简单的感觉、知觉、记忆、思维、情感、意志及其特性,而是个性心理品质在学习、工作和生活实践中的综合表现。

(3)可评价性。心理素质对活动成效有影响,因而具有社会评价意义。但某些个性心理品质,如内向与外向,一般不会对行为成效产生直接影响,因此,不应将其纳入心理素质之列。

(4)基础性。心理素质不是大学生在特定领域中获得的某一专门知识和技能,而是对大学生学习、生活、社会适应性和创造性等活动效果产生重要影响的心理品质的综合。

2.2 大学生心理素质与相关概念的关系

大学生心理素质与能力、人格特质、心理健康及创造力有密切关系,但也存在差别。心理素质是多种心理品质的综合表现,而能力和人格特质是心理素质的核心内容,心理健康是良好心理素质的表现,良好的心理素质是心理健康的必要条件。至于创造力,它应成为大学生心理素质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2.3 大学生心理素质建构的要求与研究策略

大学生心理素质建构时应注意以下几方面:(1)应体现心理素质是个性心理品质的综合表现;(2)应反映大学生在学习、研究和生活实践中应具备的基本心理素质;(3)既考虑到大学生成长与发展的需要,也应考虑到国家、社会和时代对大学生的要求;(4)既要立足当前,又要着眼未来,强调未来社会对大学生的要求;(5)应以学生心理品质发展年龄阶段特征和“最近发展区”为理论基础,重点研究大学生心理素质。研究大学生心理素质建构时应遵循以下原则:(1)遵循理论研究与实证研究相结合原则,以理论研究为指导,以实验研究为手段;(2)遵循研究指标多元化建模原则,通过专家(理论取向)、用人单位及高校教师(职业取向)和学生(个人取向)等多层面指标,确立心理素质模型的指标体系。

3 大学生心理健康预警机制的界定

大学生心理健康预警机制是大学生心理素质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中,建立班级心理委员和心理协会,制定定期联系制度,并通过学校、家庭和社会共同预防大学生心理危机的发生,保证大学生心理健康、良性发展。

建立大学生心理健康预警机制,首先要建立心理预警信息网络,将现有资源按照一定方式组织并构建系统、完善、高效的体系。通过这个体系,可以及时获得大学生心理状况的信息,并对信息进行迅速处理。心理预警网络大体分为基层网络系统、高层网络系统和信息网络系统3部分。基层网络系统以班级为单位,由学生干部了解全部学生的学习、生活和工作情况,及时发现异常状况;高层网络系统负责了解全校学生的心理和思想状况,协调学校范围内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进行基础性的心理健康知识宣传,进行全体大学生心理普查与咨询工作,从事心理教育内容研究;信息网络系统负责各个网络间心理健康信息的传递与沟通,对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进行科学、系统及规范的管理,并将其纳入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范筹。

4 大学生心理健康预警机制的功能

大学生心理健康预警机制主要有以下功能:(1)预防。以发展性教育为内容模式,培养大学生良好心理素质,预防和减少大学生心理问题和不良行为的发生。(2)预警。以心理测量、心理健康情况分析和心理危机评估的方式,实施大学生心理危机行为预警。(3)干预。以心理咨询辅导、心理危机干预的手段,应对、排除和干预大学生的心理危机和极端行为,并在必要时实施医疗转介。干预主要有以下方式:①积极对大学生进行心理问题排查,建立大学生心理健康档案,根据大学生需求开展多种心理测查工作。定期总结带有群体性的问题,及时向大学生工作系统和相关部门反馈,为学校心理辅导、咨询和教育管理工作提供决策依据,为大学生身心健康发展提供动态监测手段,防范突出心理问题出现。②建立和健全学校、学院、班级、宿舍和学生5级大学生心理健康网,确定各级负责人及其工作范围,做到早发现、早干预、早解决,防止重大突发事件发生。③对大学生心理危机进行追踪与反馈。大学生心理健康预警机制还应进一步发挥预防功能。教师和家长要密切配合,给予大学生心理上的支持和各方面的关怀与帮助,使其具备良好的生活态度,同时宣传有助于保持心理健康的知识和方法,提高其心理适应能力。在危机多发群体中,要建立长期定时反馈机制,对危机人群进行特殊照顾,预防心理危机重发。

5 构建大学生心理健康预警机制的途径

5.1 健全制度,优化管理,构建心理健康预警机制

各高校应强化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和咨询工作,在高校逐渐构建课内与课外、教育与指导、咨询与自助相结合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体系;加强心理健康预警机制的研究与总结,借鉴有效经验,总结并反思实践工作中的失误;积极推广有效工作模式,建立科学、适用的心理健康预警机制。

5.2 加强心理健康预警机制队伍建设

建设一支以专职教师为骨干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和心理咨询工作队伍;加强教师培训,不断提高其理论水平和服务技能;定期举办由辅导员、班主任参加的有关心理健康方面的培训,帮助他们了解和掌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基本理论和操作技能,增强其心理健康教育预警意识和对心理疾病、心理危机的预防能力;积极支持心理学教师参加校内外教研、科研活动,调动他们从事心理健康研究与工作的积极性。

5.3 提供构建高校心理健康预警机制的必要条件

在人员、经费、场地和设施等方面加大对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的支持力度,建立专门的心理健康咨询与服务机构,完善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设施建设,营造心理健康良性发展的文化氛围,进一步确立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保障机制。

5.4 营造有利于学生心理健康的文化氛围

预警机制要加强心理健康教育的事前防御工作,积极扩大心理健康教育宣传范围,丰富心理健康教育宣传途径与形式,提升大学生心理健康知识水平与心理承受能力。从大学生主体出发,增强他们的心理素质和抗风险能力,是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根本所在。

[1]许燕.大学心理学[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

[2]刘华山.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与辅导[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

[3]刘华山.心理健康及其标准的再认识[M].西宁:青海人民出版社,2007.

[4]张大均.教育心理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5.

G448

A

1671-1246(2011)01-0142-02

猜你喜欢

心理品质心理素质预警
高中地理教学中心理品质教育的有效开展
高校冬季体育教学与学生心理品质的塑造
法国发布高温预警 严阵以待备战“史上最热周”
中职德育课培养学生积极心理品质的实践研究
园林有害生物预警与可持续控制
机载预警雷达对IFF 的干扰分析
激发学习兴趣,培育心理素质
初中生积极心理品质量表的编制
论新闻记者的心理素质与写作思维
开展“解烦恼”活动提高青少年心理素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