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82例进展型脑梗死病因分析

2011-08-15栗志锋

中国实用医药 2011年27期
关键词:高血糖进展斑块

栗志锋

进展型脑梗死(stoke in pmgression SIP)。是指发病后48 h内神经功能缺损症状逐渐进展或呈阶梯式加重的缺血性卒中[1]。在脑梗死中的发生率较高,且与疾病的严重程度和转归不良有关,可使卒中病死率增加4倍以上,是死亡的独立预测因素[2]。因此,充分了解这些危险因素,早期提供多靶点干预,将有利于降低卒中患者的致残率和病死率。作者对我院神经内科2006年1月至2011年8月收治的82例SIP患者进行了回顾性分析研究,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2006年1月至2010年8月收治SIP患者82例,均符合第四届全国脑血管病会议提出的SIP的诊断标准。其中男54例,女28例;年龄40~81岁,平均(54±9.6)岁;合并高血压59例,糖尿病14例,冠心病16例,肺部感染6例;经院外治疗者28例。入院前发生进展者50例,入院后进展者32例。其中病程6 h~3 d内进展者67例,占81.7%;3~7 d内进展者11例,占13.4%;7~10 d进展者3例,占3.7%。肌力下降1~2级49例,下降3~4级33例。意识障碍出现或加重13例,失语加重22例。

1.2 分析方法 入院后动态观察病情,包括对生活习惯、病史、病情恶化时间、程度的询问;体格检查、生命体征监测,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以判断病情是否进展。并进行血、尿、便常规检查及心电图、颈部血管彩超及经颅多普勒、血流动力学、血糖、血脂、肾功能、电解质、凝血四项等检查,动态复查头颅CT、MRI,以明确进展的病因。

2 结果

82例SIP中,高血糖者52例63.4%,高血压或血压不稳者49例59.8%,血管狭窄或有动脉粥样硬化斑块者31例37.8%,高凝、抗凝及纤溶减弱、血粘度和纤维蛋白原增高者22例26.8%,嗜烟酒者22例26.8%,发热或合并感染者20例24.4%,有上述两种以上因素者31例37.8%。

3 讨论

王黎萍等[3]研究发现,SIP患者高血糖发生率高于非进展者,高血糖患者较血糖正常患者梗死更易进展,且发病后72 h内空腹血糖水平增高与临床神经功能恶化之间呈明显正相关。本组病例中血糖增高者52例,占63.4%,可说明高血糖与SIP的关系。体温升高也是脑梗死进展的危险因素。有报道体温升高与SIP呈正相关[4]。发热原因包括感染性和非感染性因素。感染性因素是指梗塞前已经存在的或梗塞后出现的感染,非感染性因素是指脑卒中本身引起的体温升高,特别是下丘脑受累引起的中枢性高热。感染加重卒中的机制包括炎症反应所致的白细胞数量增加、白细胞黏附聚集和随后发生的活性细胞因子级联反应、凝血功能亢进、血管内皮功能紊乱、粥样硬化斑块不稳定性增加和促进动脉粥样硬化形成等。杨前进等[5]报告白细胞计数增高可使每增加109/L,SIP危险性增加1.439倍,因此预防感染极为重要。脑动脉主干高度狭窄或闭塞也是SIP的危险因素之一[6]。大血管狭窄或闭塞,致远端低灌注,同时严重的动脉粥样硬化,致侧枝循环不良或根本无法侧建立;同时血管狭窄处往往有不稳定斑块存在,斑块破溃后碎屑入血,栓塞远端动脉,且破溃处继发凝血,可形成血栓;原发动脉血栓蔓延产生新的狭窄或使原有狭窄的血管产生闭塞,或通过阻断侧枝血管使侧枝循环消失,从而引起梗塞进一步加重。凝血、抗凝和纤溶的改变,可使缺血半暗带灌注受影响,促使其向梗死发展,神经功能恶化。研究发现,SIP患者的血浆凝血酶原时间、凝血酶时间、部分凝血活酶时间显著缩短,而纤维蛋白原水平显著升高[7]。吸烟、饮酒也是脑梗死进展的危险因素,特别是吸烟。吸烟可使血粘度、血细胞比容增高及纤维蛋白原水平升高,促使血小板聚集,降低高密度脂蛋白水平。同时尼古丁刺激交感神经可使血管收缩,血压升高。长期饮酒特别是酗酒,影响凝血系统,增加血小板聚集和血液凝固性,同时也使脑局部血流量下降。本研究发现,SIP中嗜烟酒者比例较高。血压的变化也是SIP不可忽视的因素。研究发现,卒中后24 h内血压水平与卒中早期神经功能恶化、梗死面积、预后及死亡率之间呈U型关系,即以收缩压180 mm Hg为基础值,收缩压升高或降低均可使患者病情加重,以舒张压100 mm Hg为基础值的研究也得出相似结论[8]。总之,SIP的发生、发展是多种因素、多种机制共同作用的结果。既有患者本身的因素,也有治疗方面的因素,充分了解这些危险因素,对于我们早期采取防治措施,预防和减缓进展性卒中,降低卒中患者的致残率和病死率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1]王维治,罗祖明.神经病学.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134-135.

[2]Davalos A,Cendra E,Teruel J,et al.Deteriorating ischemic stroke:risk factors and prognosis.Neurology,1990,40:1865-9.

[3]王黎萍,吴承龙.进展性脑梗死的早期预测.神经疾病与精神卫生,2003,3(4):293-294.

[4]周玉兰.体温变化与进展性缺血性卒中的相关性分析.华北煤炭医学院学报,2010,12(1):24-25.

[5]杨前进,付跃高.椎基底动脉系统进展型脑梗死危险因素分析.现代临床医学生物工程学杂志,2003,9(2):102-103.

[6]钟建荣,邱欣良.进展性脑梗死相关危险因素分析.现代医药卫生,2010,26(15):2341-2342.

[7]茹海港,王见良.进展型脑梗死血脂、血流变、血凝监测的临床意义. 心脑血管病防治,2007,7(4):224-225.

[8]Castillo J,Leira R,Garcia MM,et al.Blood pressure decrease during the acute phase of ischemic stroke is associated with brain injury and poor stroke outcome.Stroke,2004,35:520-6.

猜你喜欢

高血糖进展斑块
HIV相关淋巴瘤诊治进展
晚期痴呆患者治疗及照护进展
颈动脉的斑块逆转看“软硬”
Micro-SPECT/CT应用进展
一篇文章了解颈动脉斑块
扁平苔藓的诊断与治疗进展
血糖超标这些都不能吃了吗
microRNA-146a与冠心病患者斑块稳定性的相关性
有颈动脉斑块未必要吃降脂药
UCP2基因敲除小鼠在高血糖加重脑缺血损伤模型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