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多角度读报法”在中职语文教学中的实践探究

2011-08-15徐汉林

中国校外教育 2011年15期
关键词:读报多角度报刊

◆徐汉林

(温岭市职业中等专业学校)

“多角度读报法”在中职语文教学中的实践探究

◆徐汉林

(温岭市职业中等专业学校)

教育部颁发了《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将中等职业学校的文化基础课定位于:为提高文化素养服务,为学习专业知识服务,为学生生活和社会实践服务,为学生可持续发展服务。

中职学生学习目的淡然,学习兴趣缺失严重。中职学生整日驰骋于手机短信、QQ群聊的言情、武侠、魔幻、神鬼的流行文化的原野。正统的语言被妖化异化,规范的字词变成“偶滴”、A、1314,平假名、韩语等群魔乱舞、五花八门的符号、别字。这种乱用语言的面貌亟待改观。

一、“多角度读报法”的概念与意义

读报法:读是读书学习的读,是做学问的读,而不能停留于的“一杯香茶一支烟,一张报纸读半天”的闲来无聊读报的层面。“报”也不仅指报纸,同时也应包含刊物杂志等文化载体,从而在多种形式上满足学生的兴趣需求。

多角度:利用报刊载体学语文不能仅局限于应用性语文文体范畴,应该扩大到广告、时事、文学欣赏、娱乐笑话等方方面面的信息,从听、说、读、写等角度去丰富提高学生的应用能力和思维能力。真正做到语文生活化,达到“语文来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的理念。

中职学校的学生流连于手机、网络,界之于语文课本距离甚远,本论文试着取中途捷径,以报刊杂志,作为辅助语文教学的课外资源,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多引用新闻信息,容易改变枯燥的课堂说教,吸引学生。报刊语言不像大师的文学作品那么含蓄深奥,短时易有所成。在占“兴趣”之近水楼台,以“通俗易懂、内容丰富”为原则,培养学生的阅读习惯,提高学生的语文思维能力、力求规范学生语言风格,在轻松愉悦中教,在时代生活中学,多角度利用报刊杂志文本资料,多层次探讨其教学价值,为拓宽正规有序的语文课堂空间服务。

二、“多角度读报法”在中职语文教学中的实践探究

“多角度读报法”在语文教学中的实践从两方面展开:一是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引导实施;二是学生在课余自学过程中运用。前者教师发挥主导作用,引导学生在课堂中尝试运用“多角度读报法”;后者学生发挥自学精神,自觉把课堂所学用到课余的阅读中,在休闲中主动运用“多角度读报法”。前者是打基础,是熟悉方法的过程,后者是提升,是丰富内涵的过程。

1.教师带“多角度读报法”走进课堂

(1)深入调查,试着带报刊进课堂

语文教师在实施“多角度读报法”进行教学之前,首先应对班级学生的兴趣爱好做一个深刻的调查,从中得出学生对报刊内容情感倾向的信息,然后再挑选大多数学生喜爱的报刊材料进入课堂。调查的目的是为了满足学生的大众口味,避免开头冷场的尴尬。当然,教师可以多带一些报纸刊物,争取照顾到每一个学生。

(2)分门别类,为每位学生精选内容

教师采取主题分类法,让爱好文学类的学生为一组,爱好体育类的学生为一组,爱好军事类的学生为一组,于此类推。学生以主题分类的形式选择报刊学习,这样容易调和学生的喜好。另一方面,学生易于发挥主体作用,讨论交流也容易活跃气氛。

(3)指导学生阅读文本信息,掌握语文实用知识

读报法,关键在“读”,在以何种方式去读。“多角度读报法”提倡的是多层次、多角度地去阅读报刊内容,收罗文本信息,学习文本写作特色。学生在课堂阅读训练时,教师要做好指导工作:

第一步,整体读——教师选择一份报纸或一本杂志,进行整体学习,例如报纸,让学生了解报纸的历史知识、构成框架、发行信息、文章分类等等,让学生熟悉报纸。要求全面了解,避免学生轻视报纸的某一方面的知识。

第二步,分类读——精选不同类别的教学范文,带全班同学一起学习,教师分解文本信息,比如新闻性文章,把新闻的标题,导语,背景,主体,结语等分解清晰;把新闻的语体特性,新闻的作用等根据范文内容串讲与语文相关的知识点,达到掌握这类文体的写作特色的目的。

第三步,小组读——学生按兴趣爱好以小组为单位学习文体专题知识,达到熟悉专题知识的目标,教师分开布置专题任务,让每个小组独立完成,并做好学习总结。

第四步,自由读——化整为零,学生以个体的形式学习报刊杂志上的任何内容,教师不做干涉,只布置概括性的任务让学生自己独立完成,达到每个学生都了解熟悉材料相关知识的目的。

(4)指导学生利用报刊材料进行对话与写作训练,提高学生的语用能力

在学生的对话活动中,教师相机给予指导、帮助。马克思指出:“如果你想感化别人,那你就必需是一个实际上能鼓舞和推动别人前进的人。”鼓舞推动学生积极参与对话实践,比单纯的传道、授业任务更为艰难,但对于学生的学习效果更好,意义更大。报刊资料,与现实生活距离很近。学生感兴趣的话题也多,语文教师作为对话者的引导者,让语文学习从文学回到生活,易于培养学生的良好对话态度和积极对话习惯,培养平等的师生对话关系,让学生畅所欲言。

在学生的写作训练中,语文教师应该重视中职学校学生的写作实情,从基础的写作知识开始,循序渐进地学习写作,让学生远离写作的愁苦。报刊杂志语言平易近人,标准规范,学生易于接受,也易于模仿。例如写新闻文体的文章,可以先多学几篇新闻,学规范的范文,再让学生仿写类似的内容,最后才让学生去写身边所见的新闻。以鼓励为主,以写短篇为主,简化要求,提炼学生学写的细小成功亮点,让他们体会成就感,从而增强写作的信心。对话和写作的训练,能对语文教学起到很好的辅助作用,真正体现学以致用的教学原则。

2.学生带“多角度读报法”走出课堂

(1)积极完成学习任务,熟练报刊文体知识

学生要按教师的要求完成课后作业任务,自己主动学习相关文体知识,达到熟练掌握的目标。这是学生走出课堂的第一步。

(2)拓展兴趣空间,扩大阅读知识面

学生个人的历史兴趣是有偏向的,是狭窄的,对报刊信息的筛选也是很挑剔的。许多学生不喜欢政策类的新闻或会议章程等材料,不喜欢时事评论性的内容,抑或不喜欢诗歌散文性的体裁等,教师在注意对学生兴趣的引导的同时,也要求学生有意注意与自己兴趣爱好偏离很远的文体知识,这样才能拓展兴趣空间,扩大阅读知识面,达到知识体系全面的学习目标。

(3)变换阅读角度,加深思考层次

“多角度读报法”要求学生在阅读报刊的时候试着变化看问题的角度,欣赏文章不同方面的内容,不要爱好篮球运动就只看球员是谁,胜了还是败了;看到广告文体就关心这种商品我能不能买,等等。要从语言措辞的角度,从写作的角度,从人物精神品质的角度,从社会动向的角度,从人际关系的角度等学习。在阅读的过程中要加深对问题的认识,了解写作背景,了解文本内涵,价值意义,学习其中的逻辑思维技巧。

(4)积极交流讨论,分享读报心得

学生在自主读报学习的过程中,有好的见解,有独到的心得体会,应积极与小组成员讨论,与其他同学分享,与并做好学习笔记,写好心得体会文章;与到不懂的难点,请教师指导,与他人交流,互帮互助,共同解决问题,不能单干或独享,更不能撇开难点问题,避重就轻。

(5)养成读报自觉意识,形成自学习惯

教学的归结点在于学生的自觉行为的养成。在教师的指引下,学生应该经过一段时间的训练,培养自己主动读报,自主阅读报刊内容,学习报刊中的语文知识,自觉与他人对话,养成勤记笔记,勤写心得的良好习惯,真正达到带着“多角度读报法”走出课堂、走进生活、走进工作、融入社会的目的。

总之,采用“多角度读报法”辅助语文教学,与其他教学方法相结合,起“浅入”的作用。可以使中职学生对语文的学习态度有行为上的改观,增强阅读报刊资料的兴趣,逐步形成良好的说写习惯,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写作能力和对话水平。

[1]王尚文.语文学习研究.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

[2]李良荣.新闻学概论.复旦大学出版社,2001.

[3]张大均.教育心理学.人民教育出版社,2004.

[4]黄良平.苏霍姆林斯基谈怎么教学.文心出版社,2008.

猜你喜欢

读报多角度报刊
一道三角函数问题的多角度思考
对一道三角函数题的多角度思考
一道数列题的多角度思考
百强报刊
《读报一得》
《小学生必读》再次入选向全国少年儿童推荐百种优秀报刊
多角度写好读后感
读报有感
在“门”字内加字可以组成新的字,试着填填下面的空吧!
榕树下的时事宣讲读报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