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职教育教学计划改革与“工学交替”教学模式的融合

2011-08-15

郑州铁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1年4期
关键词:工学交替教学计划工学

李 玲

(无锡市广播电视大学,江苏 无锡 214000)

随着《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文件精神的全面贯彻,高等职业教育“工学结合发展道路”的办学思路更加清晰、完善。如何以职业素质为核心,将受教育者的智力、体力、情感等基本素养和学习能力作为主要培养目标,科学地制订出一套切实可行的教学计划,把握好高职教育的质量和特色,需要我们在教学进程推进、课程设置、考核方法等方面继续深入探索。

1 工学交替“2+1”人才培养教学计划的内涵

随着当前高等职业教育规模的迅猛发展,职业教育发展的重心也亟需由规模扩张转向质量监控,使高职毕业生的专业发展适应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人才需求。工学交替“2+1”人才培养教学计划就是在高职院校就业导向型职业教育思路指导下制定的崭新人才培养教学计划。

工学交替“2+1”人才培养教学计划包括有两层含义:(1)教学时间结构“2+1”,第1、2学年以校内教学、实训为主,除专业基础理论外,重点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方法、问题处理分析的能力以及基本专业技能;第3学年以岗位工作实习为主,通过与就业岗位实现“零距离”的接轨,针对性地展开职业技能操作训练,在实习期间的教学组织上,学校可分别选派教师、企业员工为学生授课,将课堂延伸到企业,推进校企合作的深度与广度。(2)教学体系“2+1”,即“2个支撑与1个主体”,以分层渐进的职业素质训导体系和课证融合的教学体系为支撑,锻炼培养学生高级技术应用能力为主体。

2 “工学交替”模式下高职教育教学计划的构建重点

2.1 培养目标定位

高职教育培养目标的总体定位为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生产和服务一线工作的应用型人才。实际工作能力则是高职教育“工学交替”教学模式人才培养目标的核心,人才培养必须胜任企业生产和服务一线岗位群的工作需要。因此,教学计划应针对专业就业岗位群,锻炼、培养学生相当数量岗位的职业能力,形成能力岗位集群。如物流管理专业就可设置备货、开票、提货、库管、GSP认证、企业内勤等不同能力岗位集群。

2.2 专业课程设置

专业课程体系设计应兼顾3方面要素:工作流程要素,教学内容设置应紧扣就业岗位工作标准,尽可能实现学生实训就业的“零距离”对接;企业岗位要素,参照合作企业的定制化需求与社会生产部门的最新要求,及时调整开设的课程模块;职业标准要素,教学计划及课程设置,必须考虑到职业岗位的就业政策与学生考取岗位从业资格、等级证的现实要求。由此,工学交替教学计划的课程设置可区分为4部分内容:学校专职教师教授的理论性课程;企业兼职教师负责岗位性强的课程;校内理论学习与企业实训相结合的技能发展类课程;由进驻企业“访问工程师”与企业HR人员联合指导的企业适应能力类课程。此外工学交替课程设置还应遵循由简至繁、由易到难的学习方法,对于企业岗位实训时存在的教材匮乏、内容单薄的问题,校方应征询合作企业的岗位集群能力需要,编写岗位知识技能模块讲义,使工学交替课程逐步完善科学。

2.3 教学进程安排

“工学交替2+1”教学计划突破了“5+1”、“5.5+0.5”及寒暑假作息的学时安排计划,教学进程安排更加精细集约。由于企业生产活动存在周期性、连续性特征,加之实训岗位有限的客观影响,为保证工学交替学生岗位实训的稳定性,可在增加合作企业数量的同时,对应调整教学进程,轮批、循环安排学生完成工学交替实践活动,并对指导教师安排、教学进度作出更为精细周密的调整。

2.4 考核方法调整

“工学交替2+1”人才培养模式的实施,要求教学考核方式也须随之更新调整,教学计划编制应充分考虑到工学交替期间考试时间安排、考核形式及场所的安排。通常来说,可邀请企业人力资源部主管与指导教师共同负责监考,除企业文化等理论课程在厂区活动室等场所进行外,其余考核课程均采用现场作业考核形式,评分标准包括工作任务硬性指标、出勤情况、工作的创造性思维等多项内容,督促工学交替学生积极学习和掌握岗位群业务技能,也可使校方对“工学交替”教学计划制定的实效性作出正确评估与调整。

3 “工学交替”人才培养教学计划的方案设计

3.1 依据就业岗位集群能力培养要求确定教学内容

高等职业教育应体现出理论教学“必需、够用”的“度”,在第1、2学年的教学计划制定过程中,专业课(含专业实践课)设置要凸显实用性、突出应用性。“就业岗位要求什么,教师讲什么,学生会什么”,在专业课程体系建设上突破学科课程体系,积极选用鲜活的企业案例、技术问题解决案例来激发学生对理论基础学习的积极性,夯实学生未来职业发展的专业基础。为此,高职院校应积极组织授课教师在寒暑假期赴合作企业展开课题研究或挂职锻炼,调查、搜集、整理与授课内容相关的案例,为学生提供鲜活的一手材料,并结合专业发展的最新信息调整教学计划,使专业知识“教”“学”适应高级应用型人才培养标准。

3.2 以行业岗位人才知识技能规范引领核心课程建设

高职教育对学生知识、能力、素质的培养,具体地表现在学生是否可满足生产、管理、服务一线需求的表现上,理论、实践教学体系以及素质教育体系都要坚定不移地服务于这一核心任务。

在实施“工学交替”教学模式的背景下,首先需要从职业分析着手,分解职业岗位能力,构建专业课程体系,设计课程结构。通过对一般职业能力与核心专业能力的区分,确定核心能力培养方向,逐步形成品牌特色的专业特色课程体系。将课程分为必修课、限选课、选修课等模块,课程体系由学科化专业学习转向综合化、模块式设置;强调理论、实践教学与综合课程的一体化建设,将人文社会科学与技术教育相糅合,促进高职院校素质教育的整体发展。其中,理论必修课学时应控制在1600学时以内,周学时平均约25学时;培养计划应开设更多专业延伸的选修课程。

3.3 搭建资源共享的集约化教学平台

校内课程学习阶段,专业、院系之间应就专业基础课、限选课建设统一调配的授课平台,统一课程名称、学时、学分及教学规范,有力发挥品牌课程建设的资源优势,便于“工学交替”教学模式的组织实施。尤其是要注意避免各系间的课程设置由于缺乏沟通造成的名称、课时、学分间的差别,由教务处统一安排,专业教师集中力量根据核心课程改革思路制定出富有职业特色的“工学交替”培养方案。譬如食品、化工专业都可安排学习精品课程《无机及分析化学》,教考分离,使各专业可从容调配参与工学交替的实训课程,实现校内教学资源的合理利用。

3.4 合理调整“工学交替”教学模式中的理、实教学比重

“工学交替”教学模式的实施,要求高职院校恰当地处理好学生理论基础、实践操作技能培养的阶段性问题。笔者认为,从理、实教学比重在职业教育3学年中的分配来看,表现为“大理论小实践——边理论边实践——小理论大实践”的3个阶段。

第1学年以理论教学为主,部分实训课程应在课堂教学实验基础上展开,目的在于锻炼学生的操作技能,通过1~2周的课程实习,使学生对技能训练形成初步的感性认识。第2学年应做到理论讲授与技能训练并重,根据专业技能规范,全面、系统地组织技能训练,并要求学生提供相应职业技能鉴定,为准备参与“工学交替”的企业实训奠定扎实的专业基础。第3学年,主要是通过顶岗实践锻炼学生的职业技能,使学生能更多地接触到专业前沿知识、技能及设备,并通过岗位实践操作,真正地成长为面向生产、建设、服务一线急需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

3.5 突出“双证”导向型阶段性考核与实践教学环节

高职教育理论教学计划的制定应当与实践教学环节做到合理配置,专业实践教学学时总比不得低于40%,部分操作性特征较强的专业应达到50%,甚至更高。要确保实践教学效果,应当着重考虑实践教学体系的设置是否具有针对性,教学实训是否可满足学生专业技能发展的阶段性需求。在“工学交替”环节应由校企合作专家与指导教师共同督促、考核学生的综合应用技能。通过阶段性考核,学生能够更加清晰地明确专业发展方向,学习效率与教学质量得到显著提升,毕业生双证持有率可达97%以上。

4 结语

从“工学交替教学”模式的运行实践来看,其对于高职院校“双师型”师资力量建设与学生专业技能的实践发展均有明显益处。但同时,我们也须认识到,工学交替模式下高职教育教学计划制定专业性特征明显,对合作企业资质、数量均有较高要求,要最终形成科学合理的教学计划方案仍需要我们进一步探索、完善。

[1]郭和平.构建高职教育教学计划的思考[J].中国科技信息,2005,(03).

[2]陈建孝,潘洪军.教学计划构建的理论框架和评价体系[J].现代教育科学,2006,(05).

[3]王丽华.高职院校教学计划制定工作的历史回顾[J].机械职业教育,2006,(04).

[4]李靖.基于工作过程的《市场营销》课程改革[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08,(22).

[5]王世安.基于工作过程的高职项目课程教学探讨[J].计算机教育,2008,(07).

[6]胡容珍,谢日新.职业教育关于制定基于工作过程导向的教学计划的思考[J].职业时空,2008,(06).

猜你喜欢

工学交替教学计划工学
盐工学人
——宋辉
2021DMP大湾区工学博览会
感性工学在服装设计中的应用
现代学徒制下的工学情景教学探索与实践
《30米快速跑》单元教学计划
“工学交替”在人才培养模式中的探索
像历史学家一样阅读:深度学习与启示——以美国《埃及金字塔》教学计划为例
教师专业化视角下的“美国史教学计划”
以承接旅游服务外包为特色的“工学交替”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高中体育与健康教学计划制订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