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我国中小企业集群问题研究

2011-08-15张素红

中国商论 2011年11期
关键词:集群竞争力企业

张素红/文

(作者系金陵科技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

当前,中小企业集群在社会经济中起着不可估量的主导作用。就像我国高举特色社会主义旗帜一样,中小企业也举着他们颇有特色的经济组织“旗帜”在世界迎风飘扬。譬如美国硅谷、英国剑桥工业园、德国刀具中心佐林根等中小企业都飘扬着他们的特色“旗帜”。企业之间通过集群可以做到更好的交流与合作,优势互补,更大地完成规模效益,更广地做到范围经济,更强地派生溢出效益,强力推进本地或本国乃至世界的经济快速发展。

研究中小企业的目的和意义

产业的竞争力往往决定着国家的竞争力,这是我们不可否认的事实。而产业的竞争力又是由企业的竞争力决定的,所以,企业的兴衰决定着国家的命运。

中小企业是现代企业组成的重要部分,所以中小企业在当今社会的地位也就可想而知了。在就业、生产、人民生活、社会稳定、经济结构、社会进步等方面都起着不可代替的重要作用。在我国,大概有八百多万家中小企业,基本占据内陆企业绝大部分。当前,政府也已经意识到了对中小企业的扶持政策的重要性,所以在2003年的时候颁布了《中小企业促进法》、《中小企业标准暂行规定》来表示对中小企业的支持。按规定,中小企业可以在创业资金、创新技术、开拓市场、服务社会多方面享受国家政策扶持。近年来,我国的很多公有制经济体制的国企重组,而私有制经济发展较为充沛和旺盛,致使中小企业发展的“数”和“质”都有明显的改善和提高。

我国中小企业集群的现状

中小企业在海内外大型企业的经济、技术、规模以及品牌的影响和威胁下,都先后走向集群道路,把以“自我”为中心” 更改为以“集体”为中心,结束了以前“自力更生”的模式,借助集群的力量,把自己的中小型企业走向世界和未来,不仅增强了自身的竞争力,而且还推进了当地经济的快速发展,也给国家解决了不少就业问题。尽管如此,我国中小型企业还是存在着很多的不足与漏洞。

1.人员素质普遍低下。不论是打工的还是老板,很多都是出身于农村,没有接受过高等教育,对企业管理实行家族式管理或者把企业管理进行家族化。

2.企业劳动密集,产品质量不高。以顺德为例,企业的产品更新率快,周期为一年左右,而深入分析则发现,造成这种表象的本质是企业之间的抄袭现象严重。在某种产品开发出来以后,各个企业都会以各种各样的方式变形模仿,而且在模仿过程中偷工减料以降低生产成本,造成了企业之间严重的不平等竞争。

3.企业缺乏主动性。很多企业都是“衣来伸手,饭来张口”地在家等待订单的产生,而没有自主地去开发和挖掘商品市场,没有合理、科学的销售理念,仍是以直销和出租场地为主要销售方式。

4.企业结构单调。企业的集群发展基本都是以自身积累的发展为主流,以自身利润进行滚动式发展。而这种单一的发展形式在今天科技较为发达的社会难以茁壮成长。

5.投资水平低,企业同质化严重。企业的专业水平不高,合作意识不强,导致企业开工面临很多需要克服的问题,严重的还会引起停产或者半停产的情况。

6.集群主要集中于沿海地区。浙江省和广东省都是我国中小企业集群最多的地区,据数据资料显示,浙江有五百多企业集群年产值上亿,总年产值达六千亿元人民币。2001年时,浙江省有六成以上的产品产量进入前十,其中占第一的有五十多种,占第二和第三的都有一百多种。

我国中小型企业集群化类型

我国当前的中小型企业集群化大概有三个类型:

1.内生型集群。该类型是以当地资源和商业文化作为基础。某些企业家富有创新精神,开发某一行业时,用事实效果带动推动其他同类企业的奋勇出现而形成中小企业的集群。

2.外资嵌入型集群。这类集群则是外资企业跨进某个地区,其配套设备、管理方式和经营模式也跟着随之进入而形成的。它靠地缘、政策、成本低等优势来吸引外企的直接投资,并建立向外扩展型制造基地,渐渐形成产业集群。例如我国广东省的大多企业集群就是这种嵌入型集群。

3.外资企业带动型集群。先是一两家外资企业进入某地区,再带动当地同类企业发展,且以当地企业为主体的企业集群。如南海的内衣制造企业集群。

中小企业集群的作用

在中小企业集群的快速发展下,中小企业带来相应的优秀产物。

1.获取外溢的知识。外溢的知识是集群创新的产物,也是衡量经济增长步伐的标准,还是经济是否能够持续增长的一个重要影响因素。实验表明,知识溢出的弥漫与距离成反比,距离越远,则弥漫程度也就越小。换句话说,也就是与主要生产技术区的距离相应增加,生产率就会有相应的降低,这就形成了创新活动区域化的产生的外在条件,也就迫使企业纷纷走向集群化道路。

2.节约企业成本,吸纳人才。各中小企业集在一起,通过彼此的各方面网络,可以了解行业内部的经济效益。也就是正的外部性,这种正的外部性表现在:(1)中小企业集群实现专业化、明确化分工,供求互补,促发供应单位、运输机构、需求客户的构成,大大节约了企业的各项成本。(2)中小企业集群给员工的集体交流和集体创造构思提供了平台,很可能会派生出知识的溢出。与此同时,专业科研机构的产生给企业以低成本收获高效益带来了很大的可能,不仅能让企业的开发成本大打折扣,而且还能增强经济技术创新的主动积极性。(3)中小企业集群给中小企业提供了资源共享的便捷。举例说明,各企业、中介和企业协会提供相关的商业信息和国家政府提供的某种物质,把它转为专业化合作,连原材料、产品生产、产品销售和售后服务为一体,以此节约人力、物资和不必要时间,提高生产效益。(4)中小企业集群有利于形成人才市场,进而有利于对企业进行科学合理的规划,也促进了人才在集群内聚集并良性循环发展,使企业以最低成本、短期内“招贤纳士”。

3.利于提高集群内企业生产效率和市场应变力。集群内,各专业化企业集在一起,扩大了生产规模,降低了生产成本,得到优势互补、互助共进。同时,中小企业集群也扩大了需求市场的空间,分工更为明确和详细,专业能力更为强大和专业,潜在的服务需求也在不断地增加。集群企业相互交流,分享经验和感受,联手共同进步,把相关的产品、生产技术、竞争力和市场等商业信息进行全面分析,快速传播至集群内企业,让企业及时掌握市场商业信息,给企业制定计划提供依据,让企业及时调节相应的结构,尽可能减少企业的盲目性,提升中小企业对市场的应变能力。

更好地推进中小企业集群的良路

虽然说中小企业集群能增强企业竞争力,提高企业经济效益,通过各企业的合作与交流会产生知识性溢出效益,推进本地区的经济发展,但是由于我国大多中小企业还处于发展的初级阶段,不免存在漏洞和不足。譬如组织程度低、品牌意识淡、缺乏人才、不正当竞争激烈,企业人员素质不高等问题都还存在。

1.高度重视中小企业集群。通过前面的论述可知,中小企业集群是一种可持续发展的道路。我们可通过企业集群增加中小企业的共享资源、分散销售网点、增强品牌意识、降低生产费用、提升创新意识和能力。这样一种横扫世界经济的组织,我们不能视而不见,我们为了更好地发展我国的经济,就得对中小企业的集群给予高度重视。

2.促进品牌的建立。品牌是一种标志,是我们区别企业与企业之间的记号。树立品牌意识,能促进企业形象的提升,提高企业在市场竞争中的地位。企业集群化的“节约成本”、 “资源共享”等优势,有助于品牌的产生,对品牌的建立起正的外部性作用,这种正的外部性又提高了企业的经济效益,是一种可持续的良性循环。

3.提高集聚密度,促进组织结构优化,增强竞争力。中小企业给大企业的配套积蓄了强大力量,我国政府应抓住主要矛盾,引导中小企业向集群化方向发展。就像埃及金字塔一样,大企业和中小企业是一环扣一环,顶尖的大企业可以推进下面中小企业的良性发展。

4.围绕市场竞争,全面提升素质。完善创新建设体系,根据自己不同特点展开多方位、多角度服务项目,提升员工素质修养和企业科技含量,有序地实施市场各种交易。同时,国家也应重视对人才的培养,开展人才多方面挖掘,为企业输送更多具有实干性的技术人才、管理人才、策划人才。

5.培养创新思维,实施市场的拉动。国家政府应该充分发挥在市场上的主观能动性,不断地把新的生命力注入经济市场,发挥市场的拉动作用,实现从小市场到大市场的转变,从国内到国外市场的蔓延,从有形到无形市场的扩展,做到市场的进一步扩大。

6.保护中小企业集群,提高国民经济。国家政府应该大力支持中小企业的集群发展,制定相应的扶持政策,充分发挥财政调控功能,给予适当的物质奖励,保护中小企业的集群化发展,提高整个国民经济的增长。

美国、意大利、英国等中小企业集群证明,中小企业单打独斗是不科学的,在当今社会很难在竞争中胜出,只有通过中小企业集聚,才能增强企业在市场中的竞争力,在社会上站稳脚跟。在当前,中小企业在当今社会扮演着很重要的角色,占市场的很大比重,不仅集群化发展提高了企业的经济技术效益,还增强了在国际竞争中的竞争力,也是国际上经济的重要部分。

猜你喜欢

集群竞争力企业
企业
企业
企业
敢为人先的企业——超惠投不动产
海上小型无人机集群的反制装备需求与应对之策研究
论外卖品牌的竞争力
一种无人机集群发射回收装置的控制系统设计
Python与Spark集群在收费数据分析中的应用
勤快又呆萌的集群机器人
日本竞争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