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民营快递企业融资问题研究

2011-08-15马丽娟

中国商论 2011年11期
关键词:业务量信用融资

马丽娟/文

我国快递业始于1979年,如今快递企业的发展取得了显著成效,形成了国有、民营和外资快递企业三大市场主体。目前在我国从事民营快递的企业有上万家,快递业务量占国内快递市场份额的80%左右。但是,民营快递企业发展过程中也存在诸多问题,尤其是资金问题已成为制约企业发展的主要问题之一。

民营快递发展的融资需求

任何一家企业的发展都离不开资金的支持。不论是外在的发展环境还是内在的经营模式,民营快递发展到现在对资金的需求越来越大。

1.新《邮政法》迫使民营快递为生存融资

修订后的《中华人民共和国邮政法》的实施,促使民营快递进入服务质量的提升与品牌树立的时代。新《邮政法》对民营快递企业设下了较高门槛:在省内、跨省及跨国经营快递业务的最低注册资本分别为50万元、100万元、200万元。而我国民营快递的资金普遍稀缺,规模小,若要生存下来就必须融集足够的资金。此外,我国不同板块的快递市场盈利空间相差很大。2010年同城、异地、港澳台及国际快递业务收入分别占全部快递收入的7.2%、54.7%和31.1%;业务量分别占全部快递业务量的22.9%、71.5%和5.6%,高中低端市场不言而喻。我国的民营快递拥有同城快递80%以上和异地快递50%以上的份额,即民营快递的主业是中低端业务市场,盈利空间小,甚至同城快递基本上不盈利。

2. 电子商务推动民营快递为发展而融资

快递业与电子商务的发展关系密切。近年来电子商务飞速发展,网购所带来的快递业务量占据快递业务量的60%以上。据中国邮政局网站统计数据,2009年网上购物营业额2500亿元,全国规模以上快递服务企业业务量累计完成18.6亿件;2010年网上购物营业额5131亿元,快递投递量23.4亿件。网购金额增加了1倍,而快递业务量只增加了25.9%。中投顾问最新公布的《2010-2015年中国快递业投资分析及前景预测报告》指出,中国网购市场的年均增长率超过100%,与电子商务的高速增长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全国规模以上快递业务收入和业务量的年均增长率约为20%。这表明,快递服务能力已经跟不上网购发展步伐,快递公司必须筹集资金、加大投入,完善网络体系,提高自身运营能力。

3. 经营模式促使民营快递为转型而融资

20世纪90年代,我国民营快递逐步发展起来,其中以顺丰、申通、宅急送、圆通等发展最快。在我国的民营快递市场,除了已经拥有自己货机的顺丰速递是采取直营模式,其他民营快递的发展模式都是依靠低价和粗放式特许加盟的连锁方式。特许加盟模式对加盟公司管理松散,致使快递服务差、速度慢、安全低。要改变目前的经营模式,需加强对地方网络的管控。2005年申通快递试图以换取加盟公司股份的形式对其进行收编,最终因为缺少换股和改制的资金而搁置。快递咨询网顾问徐勇曾说,民营快递公司构建城际间快递的理想组织构架最低需要1亿元以上的投资。

此外,民营快递企业的物流及分拣中心以租用为主,自有运输车辆平均为3.5辆,包装、分拣等大部分环节都是手工作业。民营快递要提升竞争力,提高运作效率,必须加大投资实现规模作业、全自动化的流水作业,购入先进的IT技术等,而民营快递企业的资金很难在短期内靠内部积累完成。

民营快递企业发展的融资瓶颈

民营快递的发展对资金需求巨大,但其资金来源主要以自有资金为主,银行贷款额度很小且不易取得,资本市场不健全无法获取资金,融资路径艰辛,这既有企业自身因素的制约,也有外在因素的影响。

1. 企业自身因素

(1)内部治理结构不完善

民营快递的特许加盟发展模式导致企业之间关系松散,企业要承担更多的风险,一个加盟商出现问题,可能会影响公司的形象和声誉。快递企业的组织方式落后,加盟商多是家族企业,甚至是个人老板,这就导致机构设置不合理,管理不科学,缺乏内部的约束监督机制,快递投诉的剧增就是管理水平的真实写照。

(2)规模小,资产结构偏轻

银行发放贷款以安全性为首要原则,目前国内银行的两种授信模式都不适合民营快递企业。一方面,民营快递资产结构偏轻,企业价值主要集中于网络、品牌等无形资产,经营设施大多是租赁来的,在向银行进行抵押获取贷款时也难以提供有效的、充足的抵押和担保。另一方面,民营快递企业成立时间较短,规模普遍比较小,财务制度不健全,缺乏历史信用记录,亦无法取得银行信用贷款。而规模小,资产少,又使得其难以进入准入门槛很高的资本市场融资。

(3)融资观念陈旧

融资方式是多种多样的,企业可以从多个渠道以不同方式获取资金,摆脱融资困境如融资租赁、应收账款质抵押贷款、保理融资、小额贷款公司等二十多种融资渠道和十几种融资方式,但目前民营快递企业少有尝试;而风险投资、战略融资等方式基本和民营快递无缘。原因在于企业的管理者对现代融资工具缺乏认识,拘泥于银行贷款这些传统的融资方式,缺乏创新的融资意识。

2. 企业外在因素

(1)金融体系原因

无论是在间接融资市场还是在直接融资市场上,民营快递企业都遭遇融资难。虽然民营快递发展迅猛而且发展潜力巨大,但银行却没有将资金向其倾斜。银行在选择放款的企业对象时,存在所有制歧视现象,即对待国有企业和民营企业并非一视同仁。一般而言只有国有企业才有资格获得信用贷款,民营企业获得抵押担保贷款都很难。

我国资本市场发育不完善。在市场的规模和结构、监管制度等方面存在很多不足,资本市场结构单一、层次单一,使得民营企业的上市缺乏资本市场体系支撑。迄今为止,国内快递行业仍没有一家公司上市。从债券融资来看,公司债券的发行受到严格的限制,需要较高的信用等级,较大的资产规模,加上广大投资者对民营快递的质疑态度,使得债券的发行举步维艰。

(2)信用评估体系不成熟

我国企业信用评估体系建设还处于起步阶段,信用评估体系不完善,如信用评估的法律法规不健全、评估机构主体资格混乱、评估技术不成熟等。目前,银行和部分社会机构都在进行企业信用评估,但没有一个全社会的信用评估体系。社会信用评估体系的缺失使得民营快递融资过程中缺乏被评判的标准,影响到各融资方式的使用。

民营快递发展融资策略

改善民营快递融资环境,解决其融资瓶颈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是一项系统性工程, 需要包括政府、金融机构、企业在内的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

1. 健全企业内部管理

首先,民营快递企业要在连锁模式上进行改革,对加盟制进行转型升级。随着相关法律法规的不断完善、快递成本的提高、信息化的加速及利润的平均化,快递企业将进入优胜劣汰期。特许加盟连锁的模式在管理效率方面远不及直营模式,对于在发展前期以特许加盟方式加盟的网点,进行资源整合,加强管理,避免网点之间的恶性竞争;推行 “三三制”产权结构整合,加快直营、参股和控股的改革步伐,加强快递总部对各分部网点的管控和利益统筹。 其次,学习国外成功的快递业经验,在日常运营上,规范操作与投递时效,提升服务质量;在内部控制上,加大人力资源和技术方面的投入。

2. 国家政策的扶持

政府对于民营快递的支持重点应着重于制度建设和法规保障,为克服融资瓶颈创造条件,对民营快递的发展给予引导和扶持。快递市场规模的增长与国内GDP增长密切相关,过去的5年中快递市场发展的速度在25%以上,对经济增长有很大贡献,政府应重视其发展。第一,将快递产业发展纳入国家经济发展规划,加大快递基础设施建设。第二,由中央财政和地方财政拨款建立快递产业发展专项基金,对于布局合理、具有发展潜力的大型快件处理中心的建设给予土地政策的优惠及贷款的优惠,加大对技术创新、管理创新企业的支持力度等。最后,国家应该利用税收政策给予民营快递优惠。

3. 推进金融创新

我国金融创新的空间很大。要加快资本市场改革的步伐尤其是制度的建设,推进多层次国内资本市场的发展,对经营业绩优秀、有发展潜力的民营快递企业的股票上市及债券发行给予引导和支持;完善和健全民营快递企业的信用担保机制,建立政府出资的行业担保机构,为民营快递企业提供第三方担保。金融机构应该制定适用于民营快递发展的信贷管理和风险控制制度,创新金融产品,放宽抵押担保的要求、开展货物抵押融资等;对于大型自动分拣线、飞机等的需求开展融资租赁业务等。

4. 引入战略投资者与风投

民营快递存在资金的缺口可以通过引入战略投资者或者风险投资来解决,快递业务年均20%以上的增长速度、400亿元以上的产值对于风险投资家而言是很有吸引力的,但风险投资要求企业产权清晰,有完善的内部管理制度和良好的公司治理结构。

5. 加快企业信用评估体系建设

必须高度重视民营快递企业的信用评估体系建设。首先,要建立健全信用评估的法律体系,这是信用评估行业健康成长的基本保证。其次,建立国家导向与市场导向结合的信用管理机构,重视发挥行业协会、信用服务中介机构的作用,推进企业信用评估的市场化运作。最后,要借鉴西方国家先进的评级技术和方法,规范信用评级业务程序,科学制定评估标准,保证信用评估质量。

猜你喜欢

业务量信用融资
2020年业务量达830亿件快递跑出经济活力
融资
融资
上半年云南快递量同比增速全国第三
信用收缩是否结束
7月重要融资事件
信用中国网
信用中国网
信用消费有多爽?
5月重要融资事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