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沉默的麦芒

2011-08-15龚祖

中学语文 2011年14期
关键词:麦芒

龚祖

沉默的麦芒

龚祖

生活是未完成的剧本,既然我不想演绎虚假,那么就不缺少配角。——我如是说。

我被一切有关时间的词语所支配,我又将时间为我所支配。

比如像生物钟一样准确出现的片断。当我飞速扫描着一行行长句时,被某个字眼的细微情绪所笼罩,便会陷入漫漫痴想。但当我的主观意识判定已经暮色袅袅的时候,钟摆才不过摇晃了几个来回。如此说来,我确实拥有了像man from earth里那个不老之人的能力了,只不过是另一种表现形式:将固定的生命在臆想中延长而不是延续。

这样的喜欢,我自认为还包含着一种敏感。它也许是特性,也许是少数人的共性。比如梵高,在拒绝了所谓神迹的赐予后,义无反顾用侧脸藐视了现实。换作是我,惨淡的事物早就回避了罢!可如此钝痛,使他意识到情感的真实终将被旧日洗涤,一切光芒将不复存在。这足以令任何一位随性的歌者惶恐,因为没有人自甘蜗居于落寞,独守着象牙塔,圈地为牢。这样的觉醒,无可避免地被随之而来的时间之流给冲击。但他唯一的一条路是奋臂逆流,于是内在的敏锐一触即发,他比常人看到了更多的悲剧,遭受了更多的折磨,也给对世界更纤细的捕捉以动力。梵高用极大的热情和韦罗奈斯的蓝,创造了又一个新的高度,时间为他静止了片刻,使敏感成为了特性。这,也是他表达矛盾的出路。

这大概可以理解为时间的副作用。当面对时间的辗转,这种源自内心又源自外界的情绪像是沙子的自发集结,自动阻塞了我与时间的关系。趋于本能,我只有一次又一次地浸泡在时间里,看诸多的记忆被洗涤如月色,好让我在梦蝶时确定自己依然存在。

宇宙里最小的孩子是年,每一年都是轮回,一个个散发着檀木味的老节气在轮回里翻新。十一月的发梢上蹒跚着“立冬”二字,让我觉得时间真是个固执的老人。他能挥挥手让千百年从袖口逃窜离开,不复踪迹,也能拽着节气的银白辫子,顶着一个淡淡的名字,直到被人们嚼得面目全非。对于一个在时间这条雨巷里彷徨的人,为什么不把它称作“秋终”呢?在季节模糊的山间,黄昏短暂得近乎透明。你能找到一扇向西的窗,看白与黑的交替,你却说不清楚哪一种光才是临界点。是蝉雨的炙白,还是炉火的黝黑,还是某一种空明?这座小城的秋天便是黄昏,人们没有理由舍弃一个隐约的婴儿。一个“终”字悬浮在光里,带着一串串说不破的猜测,不承上不启下,不倾向前也不偏袒后,凭空多了几笔稚嫩。

时间本来就是摇摆不定于意念之间的一小块油彩。你可以用笔尖小心翼翼地蘸着一点描画溪流,也可以用指肚大刀阔斧地涂抹出一泓瀑布。但是得小心,这样的斑斓会沾上你的脸。它是马克牌的不褪色。所以你只有放弃,抑或容忍下去。输赢,不是你和时间说了算的。

想起自己曾经记下来的一个梦。一个人站在黑暗而空旷的房间里,秒针默数既定的节奏。两扇写着“过去”和“未来”的门若隐若现,唯一清晰的是贯穿之中的我——一个活在当下的影子。刹那间,数以万计窃窃私语的时间从四面八方涌来,它们尖锐的棱角在夜晚像灯心虫般熠熠发亮,既而放声喧嚣肆无忌惮地向两个狭窄的出口冲击。我周身的一圈竟是空的,像磁场造成的效果一样令人惊异。我木然停留,还没思考,怪物们粗鲁的冲撞瞬间附着上小腿,细细密密如针脚,我无法动弹。突兀的一声呐喊:它们是时间!是你要珍惜的时间!我慌张失措,企图打捞几网以作补偿。我伸出双手企图挽留马不停蹄的时间,然而它们雀跃地轻盈地跳开,我握住的只有虚无。在熹微中,我瞥见抽回的手中是一把懒散的灰尘。

于是我被午夜的凉风逼得睡意全无,贸然清醒在这个尴尬的时刻。我下意识回避“而今”这个词语,这个尴尬的位置。我不知道是不是每一个矛盾的少年都如此把持着生命,用细小的事物维系着对时间的尊重。然而,灰尘可不是普通的托辞啊。许多个白昼过去后,我对自己这么说着,然后盯着角落发呆。

灰尘一向是时间最忠诚也是最聪明的奴仆。它必须时刻平衡内心激昂的斗志,必须表现得并不在乎甚至不屑的模样,实际上是为渐进的行为打底做铺。与这并行的当然还有那些极不起眼的微弱的动作。它会随着风侵入,携着雨腐蚀,在光鲜的剖面迅速伸展灰荫。它正竭力掩盖主人所犯下的罪行,一如虔诚的信徒拜倒在撒旦脚下。人们被它怯懦的外表所蒙蔽,自以为是地任这“小到可忽略”的力量生长。久而久之,它便越发放肆,繁衍至所有的证据面目全非。这大概也是“细雨湿蓑衣”的道理。但若人们重新被往昔唤醒,时常审视这个骗子是否捣乱,那么珍贵的记忆还留有清白,可待追忆。

普鲁斯特的《追忆似水年华》倒是未曾谈及尘埃会否落定。记得在这本著作译成中文的初阶段时,翻译家们争论的要点便是这个题目。直译成“寻找失去的时间”,在我看来也不是次等。时间就是一杯福尔马林,世界被榨干了沉在杯底。原本瞪着毫无生机的眼球的人们,此时都成了泡剩的茶渣,在浩瀚星河中显得一文不值。也许千年百年,也许一天十天,那个梦着梦着就醒来的梵天,一伸手就把时间倒了个干净。这么做,恐怕是因为再多的福尔马林对他都没有任何用处,世界,人类,我更甚,对于我们,它却是侏儒中的巨人了;而活着也不是为了蜷缩在时间的缝隙里独享安宁。

失去便是没有了,不可能找得到,所谓缅怀,实则自欺。普鲁斯特笔下的时间首尾相衔,在现实中透过这样一个题目传达出来的无奈与苦涩,以及他本人神经质的气质,谁还能做得更好呢?

我一直相信的一件事便是,时间是一味清醒剂,它适合治疗慢性的病症。你一生中错过的、失去的、忘不了的所有,随南雁北离,流云迁徙。“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人是没法享受到药效的,麻木是他们的铠甲。大概桑榆暮景之时,人事物景都不再凛冽,刀锋被柔和成纱,山化作一潭薄水。

在时间的尽头拥抱世界时,太阳只能微弱地喘息,成了黑夜里摇曳的麦子,环抱金黄,无人与行。纵使有新生的麦芒,在世界的尾巴上。

想着想着,时间就把我们忘记了。

[点评]现实世界,让所有人都感到了一种似乎是前所未有的困惑和迷茫,更有一种难以言表的压力和动力。这一点,对于学生来说,尤其是对于有责任心有目标追求的学生来说,更加如此。但是,想成为生活的主角、时间的主角,是有为青年的责任和义务,因为生活“不缺少配角”。作者以超乎这个年龄段的一般学生的成熟和睿智,运用深沉而朦胧的语言,给我们呈现了一个在迷茫中保持清醒,在无奈中不懈追求的灵魂。文章条理清晰,内容丰厚,思想深沉。通过这篇文章,我们看到了青春学子为自己构筑的精神家园,读出了文学的价值、思考的价值、想象的价值。

(张鸿文点评)

猜你喜欢

麦芒
田志强
麦芒熟了(小小说)
最后几朵花 [外一首]
麦芒上的风景
麦芒
小诗的耕耘者与守护者
——序《麦芒小诗精选》
人间的事
写给麦芒
麦芒颂
麦芒5闪耀“天翼展”电信、华为再次携手力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