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批注,从语言到思想——《故都的秋》教后记

2011-08-15童县城

中学语文 2011年28期
关键词:故都的秋北国文字

童县城

批注,虽然是一种传统的读书方法,却是一种自主的、个性化的阅读方法。它直入文本,强调阅读者自身独特的感受,这恰恰与新课程标准的理念相契合。新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阅读教学的重点是培养学生具有感受、理解、鉴赏、评价的能力。”因此在阅读教学中,如果让学生试着用批注的方法鉴赏文本,写下简洁流畅、富有个性的文字,那么对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提高也是颇有裨益的。

《故都的秋》是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二第一单元的一篇文章,具有浓郁地域色彩,作者以情驭景,将眷恋、落寞、忧思之情蕴藏在细腻含蓄的语言中。它与《荷塘月色》、《囚绿记》共同构成了一个清丽而精微的散文单元世界。对于这样一篇脍炙人口的美文,如何引导学生感受散文中的“自我”,品味散文的语言,从特定的景语中品读出不一样的思想,是组织教学时的一个难点。以往笔者多采用讲授法,虽然教师侃侃而谈,学生却情绪慵懒。今年,再一次教该文时,笔者采用了批注法,放手让学生自己去感悟去理解,进而走进作者的心灵世界。教师的作用是营造一个有利于学生情绪呈现外化的“场”,让学生直接面对文本,主动地阅读,专注地阅读。实践后引发的思考有很多,主要有以下两点:

一、批注,让语言更精彩

语言是思维的工具,是作者思想与情感的载体,品味语言是语文学科的本位要求。语言品味做到位了,才能让学生感知到语言文字背后的价值取向和人文精神,引发学生对母语学习的兴趣。散文教学尤其需要品味语言,而《故都的秋》更是一篇语言简洁而情意丰腴的名作。因而,批注的第一步便是让学生从文中圈点勾画出自己最欣赏的文句,再用简洁的语言写下自己的鉴赏心得。高中学生已经具有一定的审美鉴赏能力,只要再给他们充足的时间,他们很快就能够勾画出一些清新淡远、颇有意味的文句进行批注。下面便是学生选择批注并交流的一个例子:

“北国的槐树,也是一种能使人联想起秋来的点缀。像花而又不是花的那一种落蕊,早晨起来,会铺得满地。脚踏上去,声音也没有,气味也没有,只能感出一点点极微细极柔软的触觉。扫街的在树影下一阵扫后,灰土上留下来的一条条扫帚的丝纹,看起来既觉得细腻,又觉得清闲,潜意识下并且还觉得有点儿落寞,古人所说的梧桐一叶而天下知秋的遥想,大约也就在这些深沉的地方”。

生1:“点缀”用得好,表明北国的槐树只是秋极微小的一个组成部分,也表明作者选择材料总是别具一格。比如他不写香山的红叶,那种层林尽染是人人都知晓的。

生2:“脚踏上去,声音也没有,气味也没有”。如果我写,会是“脚踏上去,没有声音,也没有气味”,两相比较后我觉得作者的句子节奏很舒缓,与他那深沉舒缓的情感正好吻合。

生3:写得纤细微妙,让人想起落叶缤纷。心灵有一丝的律动,一种无边的宁静,仿佛自身也融化在秋意中。

生4:文字像白云,像清泉,明白如话,娓娓絮谈,而又诗意无穷,这里有景有情,更有乡野的宁静和自然的境界,都市的喧嚣、浮躁在这里得以净化。

生5:槐树的落蕊被无情地扫去,只留下扫帚挥过的痕迹,如秋天的伤痕,冷漠、寂静;挥不去的惆怅,扫不掉的诗意,在秋日清晨的一地落蕊与落叶中延续。

生6:北国的槐树因为生在北国,平添了一种人文的厚重感;作者写它的落蕊,更显得繁华后的落寞与沧桑了。古人说一叶知秋,况且这里是一片落蕊,引发的莫非是对生命流逝与日渐衰落的悲凉。文字平淡,而情何以堪啊!

师:校园里也有一棵古槐,在操场边,每年夏天它莹白小巧的花就如约绽放,到秋季就悄然飘落。同学们注意了吗?(学生多半摇头)通过作家的笔,我们知道了质朴无言的生活向我们展示的是浑金璞玉,只是需要你有发现的眼睛。这里,语言纯白描,但因为作家心中有情,心中有秋,所以笔下朴素的语言也流光溢彩。通过同学们的批注,我们也知道了一片自然风景就是一个心灵世界,作家笔下的景物总是其心灵的投影。同学们的批注有点有面,有文字咀嚼,有心得感悟,各有千秋,各尽其妙。

这就是批注的一重作用:彰显文本语言的精彩,而这种精彩并非是经过教师解析然后传输给学生的。它直接将语言材料呈现给学生,以其自身的魅力影响着学生,使学生亲历阅读过程。所谓“读书千万法,自读始为宗”。周国平先生也说过“学习语文不可隔岸观火”,唯有亲身体验和感悟,甘苦自尝,学生的心灵上才会打下深深的烙印。

二、批注,让思想更深入

语言是媒介,思想是灵魂。学习课文就是要引导学生深入文章的灵魂部分,让学生的心灵和文章的灵魂融为一体,以受到情感的熏陶与思想的启迪。《故都的秋》更是在隽永的语言里寄予了作者对自然、人生的丰富感受和深刻思考,怎样抵达作者的内心深处,教师补充解说是一方面,更重要的依然是通过批注法让学生自己倾听文本的声音,感应作者的脉搏。

学生首先选择了最后一段话进行了批注:“秋天,这北国的秋天,若留得住的话,我愿把寿命的三分之二折去,换得一个三分之一的零头。”

生1:从血管里流出的是血液,从笔管里涌出的是情感。这段文字直抒胸臆,情感浓烈如酒。只有爱到极致的人才愿意用自己的生命去换取。有这样的话语,可见作者热爱之深。

生2:特别的爱给特别的你,因为他特别的忧伤、郁闷、落寞,所以就特别钟情于“清”“静”“悲凉”的北国之秋。

生3:试问世间真性情者竟有几人?言随情动,无所顾忌,无畏条框束缚,于文字里尽显风流,于细微处尽显鲜明个性。情到深处自然不能自已,如泉奔涌,不择地而出,不择时而出。

师:德国席勒曾说过“爱能使伟大的灵魂变得更伟大”,郁达夫愿意折去寿命的三分之二,换得“清”“静”“悲凉”的北国之秋三分之一的零头,的确令人叹服、敬畏。“清”“静”好理解,“悲凉”怎么体现,又如何看待?请结合具体文字再作批注。

有的学生选择都市闲人的对话:“哎,天可真凉了——”这“凉”就含有一种悲凉的意思,一年光阴匆匆流走;“可不是吗?一层秋雨一层凉啦!”这悲凉还得到了应和,带有普遍性。

有的学生则评点描写都市闲人的整个语段:青布单衣和夹袄,透着灰暗与伤感的色调,平仄错念的歧韵是作者久未听见却深藏内心的旋律,透着怀旧与思念。做个普通的都市闲人,品味这北国之秋,听听那淳朴乡音,是作者穿越那绵绵的秋雨传达的深沉浓烈的悲愁。

有的选择作者静坐庭院的文字:皇城人海里,偏“租一椽破屋”;天空澄澈,偏要在“破壁腰中静对着像喇叭似的牵牛花的蓝朵”,最好还以秋草作陪衬。这一切都显示着作者与众不同的眼光,似乎把悲凉当作一种美。(教师启发:悲凉可以是一种美吗?比如这里的秋草、落蕊、秋蝉衰弱的残声,你能够从中获得美吗?)

生:秋草给人以衰败的感觉,不免让人伤感,生命消逝如此之快;但又想到它也曾经灿烂过啊,何况春来草自青。

师:“最是人间留不住,朱颜辞镜花辞树。”直面生命的衰败,思考生命的周期,引起的悲凉之感也是一种生命感受,也是一种深沉的美啊。而且,艺术性散文并不是科学小品,它的生命就是审美的,而审美的特点就是作者主观情感特有的。在文章中,作家就是把北国之秋的“悲凉”当作美来欣赏的,这“悲凉”属于郁达夫一人所独有。在这里同学们可以感到,郁达夫所营造的悲凉之美超越了大都市的喧嚣,深沉而厚重。

这里表现的是批注的又一重作用:让文本思想更深入。这种深入也并非是教师单方面架空分析和灌输的结果,而是“让学生走进语文,不只是听客观介绍,隔墙看花”(于漪语),是学生与同伴与教师在相互交流、碰撞与接纳中自然获得的。教师只是在适当的时候点拨学生的思维,促进学生批注的深入发展。

苏霍姆林斯基说:“每个人都是一个完整的世界,一个思想、感情和感受的世界。”只要我们切实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信赖学生并且给他们充足的课堂时间亲近文本,作批注式阅读,那么学生在这个思维探险的过程中一定会收获着自己独特的果实,采撷着自己感悟的结晶。

猜你喜欢

故都的秋北国文字
文字的前世今生
热爱与坚持
江南如今到北国
当我在文字中投宿
白桦生北国
白桦生北国
北国红豆
让人痴迷的瑰丽世界
由《故都的秋》谈高中散文教学思路
以《故都的秋》为例谈谈如何指导学生有效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