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枇杷清肺饮加减配合刺络拔罐治疗寻常痤疮疗效观察

2011-08-15刘永信龚勇赵必宏

关键词:刺络拔清肺枇杷

刘永信,龚勇,赵必宏

(云南省玉溪市中医医院,玉溪 653100)

寻常痤疮是皮肤科的常见病、多发病,近年来其发病率逐年增高,且发病年龄呈扩大趋势。我院皮肤科自2009年5月—2010年6月,选用枇杷清肺饮加减配合刺络拔罐治疗寻常痤疮112例,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112例均为我院皮肤科门诊患者,具有寻常痤疮的典型表现。其中男60例,女52例,年龄14~45岁,病程7d~21年。根据Pillsbury分类法,选择Ⅰ~Ⅲ度寻常痤疮患者,其中Ⅰ度46例,Ⅱ度38例,Ⅲ度28例。所有病例均治疗前1个月内未系统使用过糖皮质激素、抗生素,治疗前2周未使用过其他有治疗作用的药物。妊娠及哺乳期妇女、继发性痤疮(药物性痤疮、职业性痤疮)、聚合性痤疮、肝肾功能异常者、糖尿病患者除外。

1.2 治疗方法 枇杷清肺饮加减辨证施治,组成:枇杷叶15g,黄芩 15g,黄连 6g,桑白皮 15g,连翘 6g,野菊花 10g,栀子15g,生甘草5g。若口渴喜饮者加生石膏30g,天花粉15g以清热生津;大便秘结者加大黄6~10g以通腑泄热;脓疱多者加蒲公英30g,紫花地丁15g,白花蛇舌草30g以清热解毒;结节、囊肿多者加穿山甲10g,皂刺10g,夏枯草30g,丹参15g,荔枝核15g以托疮透脓,软坚散结[1]。水煎服,每日1剂,3次/d,共服4周。刺络拔罐:患者取俯卧位,在患者大椎穴处用75%乙醇常规消毒后,用三棱针点刺5下,以出血为度,用闪火拔罐法将玻璃火罐扣于其上,待罐内出血量有2mL后取下。留罐时间每次不超过5min。第2、3日分别取两侧肺腧穴刺络拔罐,方法同上。每日选取1穴,轮替治疗,每日1次,10次为1个疗程,治疗2个疗程。

1.3 疗效判定标准 治愈:皮损全部消退,仅留色素沉着,无新疹出现;显效:皮损减少70%以上,偶有新疹出现;好转:皮损减少30%以上,仍有新疹出现;无效:皮损减少不足30%,或反而增加[2]。有效率=治愈率+显效率。

2 结果

112例患者中治愈52例(46.4%);显效48例(42.9%);好转7例(6.3%);无效5例(4.5%);有效率89.2%。治疗前后检查血尿常规及肝肾功能均未见异常。患者均未诉不适。

3 讨论

痤疮中医称肺风粉刺或者面疱。本病的病因为素体阳盛,过食辛辣,肥甘厚味,积湿生热,蕴于肺胃,复感风邪;亦有月经不调,瘀滞化热而发病。发病机制大多为肺经积热上冲颜面、熏蒸肌肤,致使局部血热蕴阻,气血瘀滞而生红斑、丘疹。中医学认为痤疮的生成与肺关系密切,《医宗金鉴·外科心法》谓:“此证由肺经血热而成,每发与面鼻,起碎疙瘩,形如黎屑,色赤肿痛,破出白粉汁”。若病情日久不愈,气血瘀滞经脉失畅,或肺胃积热,久蕴不解,化热生痰,痰瘀互结,致使皮疹日渐扩大,或面部出现结节、囊肿。方中枇杷叶、桑白皮、黄芩、黄连清泄肺热;地丁、野菊花、白花蛇舌草、蒲公英清热解毒;夏枯草、皂刺、穿山甲、荔枝核托疮透脓软坚散结。大椎刺络拔罐进一步加强泄热作用,刺小络之血脉,令血热之邪,瘀血出而邪尽,经络气血运行畅通,血气复行,面部、五官百骸、肌肉筋骨得以濡养滋润。肺开窍于皮毛,与大肠相为表里,肺腧穴刺络拔罐既能清泄肺热,又能祛肠内湿热。肺腧刺络放血直达病所,使邪随血出,起到泄热肃肺,消痰散瘀,行气活血之功效。

[1] 金起凤,周德瑛.中医皮肤病学[M].北京:中国中医药科技出版社,2000:377.

[2] 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 (第三辑)[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7:89-90.

猜你喜欢

刺络拔清肺枇杷
刺络拔罐配合中药面膜治疗痤疮疗效观察
枇杷
刺络拔罐疗法的临床运用概况
枇杷
Efficacy of blood-lettingpuncture and cupping in the treatment ofperiarthritis ofshoulder:a systematic review
枇杷
翘芩清肺剂对卵清蛋白致大鼠哮喘的防治作用
枇杷糖浆
刺络拔罐配合中药治疗气滞血瘀型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的效果观察
清肺止咳汤治疗咳嗽变异性哮喘40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