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妈祖民俗节庆中的体育文化活动

2011-08-15林朝晖林德明

军事体育学报 2011年4期
关键词:妈祖民俗民众

林朝晖 林德明

(莆田学院体育系,福建莆田351100)

所谓民俗节庆是指在相对固定的时间内,民众所创造和传承的具有特定主题方式的一种社会文化活动。近代德国著名的哲学家瑟夫·皮珀曾说过,闲暇的真正核心是在 “节日庆典”,而热烈的闲暇活动往往离不开民间民俗信仰的各种节庆活动或仪式[1]。妈祖文化是中华传统文化的一个组成部分,它是一种海洋文化、和平文化、寻根文化、兼容文化和美德文化[2],从最初的国内地域文化逐渐发展成为一种世界性的华人活态文化,特别是在我国海峡的闽台地区有着坚实的民众基础[3]。2009年9月30日,由中国政府提名的妈祖信俗经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审议表决,成为我国首个信俗类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为探究体育在民俗节庆中的现实形态及其重要性与社会价值,本课题在整理相关历史文献资料的基础上,对福建省莆田市湄洲岛等地的相关系列妈祖文化民俗节庆活动进行实地调查与研究,无论是对妈祖信俗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还是对民俗节庆体育的发展,都具有现实意义和理论价值。

1 妈祖民俗节庆体育的内容与特征

1.1 内容

妈祖信俗是妈祖文化的主要载体,妈祖信俗主要包括三部分:一妈祖祭祀活动;二妈祖的民间习俗;三妈祖的传说故事[4]。在妈祖信俗的种种活动中,民俗节庆期间的体育活动始终是其主要的内容之一,而体育娱乐也成为民众参与或观赏一系列妈祖节庆文化活动的一种身体表达和心理需要。

通过调查可以发现妈祖民俗节庆活动具有以下一些特点:第一,规模大,其主办方既有官方组织又有民间组织;上至省部级政府部门、中华妈祖交流协会,下至管委会、当地民间组织等;而节庆体育组织既有专业的,又有民间自发的。第二,分布地域广、参加人数多,妈祖信仰已遍布全球20多个国家,有信众2亿,全世界有妈祖庙近5000座[5],每次参加节庆活动的民众从几百至上百万人。第三,持续时间久,每年妈祖的各种节日众多,农历三月二十三日妈祖诞辰日、九月初九妈祖纪念日以及正月元宵节等,在此前后数天各种民俗活动则是连绵不断。节庆中与体育相关的主要活动内容有舞龙、舞狮、舞蹈 (皂隶舞、舞伞、拍胸舞、摆棕轿、耍刀轿等)、车鼓、踩街、腰鼓、踩高跷、划龙舟、南少林武术、宋江阵、鲤鱼阵、八卦阵、妆阁、锣鼓以及各种民间文艺表演等。

1.2 特征

第一,体育的地域性与开放性特征。文化区域理论认为文化的传播是由一个中心逐渐向外面传开的,相同的文化特质构成了一定地域范围社会认同,世界是由多个不同文化原点构成的多个文化圈组成的[6]。从妈祖节庆体育中也可发现这样的规律,活动内容从地域文化上可以分为三种:一是流传于妈祖故里湄洲岛及闽台周边的耍刀轿、摆棕轿等项目,这些具有海洋气息的原生态民俗体育成为妈祖节庆体育文化的核心部分;二是我国民间传统的体育项目舞龙、舞狮、踩高跷、划龙舟等,随着汉唐以后北方人口的南下入闽,这些活动也在当地扎根,成为了妈祖节庆体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三是在节庆期间开展的各种具有现代气息的篮球赛、排球赛、健身舞以及体育旅游相关活动等,虽然现代体育并不同于民俗体育,但它满足了妈祖信众的多元需求,因此妈祖节庆体育活动的多样性也反映了妈祖文化的开放性和兼容性。

第二,体育与艺术、娱乐、生活的结合特征。在传统民俗活动中,体育往往具有多重的社会意义和表达方式;妈祖节庆体育也不例外,它与仪式性舞蹈、音乐、民间艺术表演常常相互交融。因此,节庆体育具有一定的模糊性,由此一些人也对此体育性质产生质疑;然而,它的身体活动性以及对健康的诉求,还有闲暇娱乐的作用,表达了确切的体育元素信息。因此,节庆体育活动满足了民众的精神文化活动、社会交往活动和日常消费活动的需要[7];这种周期性行为模式也逐渐融入了当地民众的生活方式,成为一种生活体育。

第三,体育的文化符号性与社会标志性特征。妈祖节庆体育活动的各种节目或行程具有热烈又不失隆重和庄严的特点,活动形式虽无严格的规则却进行得有条不紊,使民众能够深切感受到妈祖信俗的魅力,传统体育文化的泛道德性在妈祖节庆体育中得到充分的体现,在节庆体育活动中,人们比的不仅仅是技术水平,也是对妈祖的崇拜,以及对妈祖文化的认同;因此民俗节庆体育体现了妈祖文化的符号特征。同时,民俗节庆又为一定的社会群体共有,作为一种世界性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妈祖文化节庆体育往往受到各界的关注,引发了众多民众的参与,成为活动所在地的社会标志性事件。

2 妈祖民俗节庆体育的作用

2.1 文化认同

妈祖民俗节庆体育从文化层面来讲,有两方面的作用:一是促进了妈祖文化的传播;二是增进民族与社会的认同。一个国家的历史,就是其文化传统的体现;每个地方的文化特色,是辨认乡土形貌和建立自我认同的重要依据。目前,世界已逐渐认识到民俗的重要性,通过举办民俗节庆活动,对国人而言,增进对传统文化的认识;对世界华人而言,增进对国家民族的认同感;对外国人而言,透过节庆活动,增进对当地文化历史背景的认识与理解。当前随着妈祖文化的世界性传播,在全球,尤其在台湾,妈祖文化成为两岸民众精神交流的纽带。如今以妈祖冠名的体育赛事在两岸的各种节庆文化活动中比比皆是,体育充当了十分重要的载体,而民俗节庆体育的地域文化性加深了两岸对民族文化的认同,有利于海峡两岸的和谐与发展。

2.2 身心健康

在人类历史发展过程中,无论是东方,还是西方,世代相传的民俗庆典都是不可或缺的文化大餐。例如中国的三江侗族 “抢花炮”、蒙古族的“那达慕大会”、西藏 “那曲赛马节”等;国外的有:泰国泼水节、西班牙圣费尔明节奔牛节以及由古希腊的宗教庆典演变的奥林匹克运动等。这些节庆之所以能绵延流传至今,与其丰富且有特色的活动内容有着密切的关系;抢花炮、赛马、泼水、斗牛、以及圣火的传送等体育活动成为其文化圈中民众在日常生活中展示身体、抒发情感、沟通感情、增强群体凝聚力以及享受生活乐趣的重要形式。同样,这种带有妈祖符号、规模大、时间长、参与人数众多的体育形式,不仅起到传播忘我利他,热爱和平,勇往直前的妈祖精神的作用,同时,也是一种很有效的全民健身途径,通过节庆活动,民众在自发与自觉之间感知和参与体育,进而达到增进健康、愉悦身心的作用。

2.3 社会和谐

妈祖民俗节庆作为一种集体活动,不管是大型、中型还是小型,不管政府部门、还是民间组织,都需要各方面的配合与协调。体育作为种积极、健康、科学、文明的生活方式,同时,也是一种没有语言障碍的交流工具;在节庆的相关活动中,体育无疑是十分重要的润滑剂与凝合剂。在对当地多次田野式的调查中,发现人们对妈祖民俗节庆体育表达的多为积极和肯定的词汇,如:“有感染力”、“增进彼此之间往来”等。因此,体育提升了人们欢度节庆的质量,它对组织之间、民众之间情感的交流和友谊的建立,对推动乡邻合作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有利于当代和谐社会的构建。

3 妈祖民俗节庆体育的发展策略

3.1 树立全面与协调的民俗节庆发展观

妈祖信俗之所以能够成为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与其丰富的内涵和广博的外延是分不开的。如今妈祖文化节庆的政治与经济意义已受到多方面的注意,但是,节庆的文化价值、社会价值等仍然有待挖掘。体育作为妈祖文化节庆中的一个组成部分,它的发展不仅关系到节庆活动的成功与否,也关系到当地社区的和谐与健康。因此,只有转变观念,以人为本,树立全面与协调的民俗节庆发展观,才能更大限度发挥民俗节庆体育在妈祖信俗文化参与方面的作用。

3.2 加强民俗体育组织建设

组织是节庆活动开展的保障,目前的参与妈祖节庆体育的以民间组织居多,其规模与专业性均有一定的局限性。因此,应以妈祖节庆相关的大型组织如中华妈祖文化交流协会、体育行政部门以及体育社会团体等为依托,成立妈祖民俗体育协会,并加强与各种单项体育协会、民间自发组织、企业等的联系,积极开展民间文化实践与交流活动,逐渐促进组织的规范化发展。

3.3 培养多层次的民俗体育人才

对节庆体育人才的培养需要分为三个方面,一是对参与人才的培养,尤其是应加大对濒危民俗体育项目传人的培养;二是对民俗体育指导与管理人才的培养,只有依靠专业人员的指导和运作,才能吸引更多的民众参与;三是对民俗节庆体育器材设施硬件人才的培养,因为,民俗体育的器材、道具等本身就具有历史文化和艺术价值,加强培养这些人才无疑有助于提高民俗节庆体育的文化内涵。

3.4 民俗体育活动内容创新

实施项目创新是提高民俗体育文化活力的重要途径。因此,需要充分发挥高校与民间专家的作用,深入开展妈祖信仰圈民俗体育调研,挖掘民俗与民间体育的丰富内涵,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使之与现代社会相适应,与现代文明相协调。要坚持保护、传承与创新并重的方针,对现有的项目进行必要的加工改造,或者针对性地重新设计;使其能够为广大信众所喜爱和接受,成为观赏性强、参与性高且具有妈祖文化气息的体育活动项目。组织专家编写有关民俗体育的校本教材,让中小学生能够了解民俗体育,参与民俗体育,并从中获得民俗文化的知识与技能。

[1](德)尤瑟夫·皮柏,刘森尧译.闲暇:文化的基础 [M].北京:新星出版社,2004:63

[2]林新媚.妈祖文化的社会功能及现代化意义[J].厦门理工学院学报,2007,15(3):84

[3]陈宜安.试论妈祖信仰的文化纽带作用 [J].世界宗教研究,2003,(3):107~113

[4]刘月莲.本世纪以来对妈祖的研究概述 [A].刘月莲,黄晓峰.妈祖信俗历史文化研讨会论文集[C].澳门:澳门文化研究会/澳门海事博物馆,1995:1~4

[5]黄文格.综述妈祖文化的形成和发展趋势大众文艺[J].大众文艺,2008,(10):133~136

[6]李建国,吕树庭,董新光.社会体育 [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2004:7

[7]容观.人类学方法论 [M].南宁:广西民族出版社,1999:30

猜你喜欢

妈祖民俗民众
兑现“将青瓦台还给民众”的承诺
乌克兰当地民众撤离
民俗中的“牛”
妈祖祭典
民俗节
漫画民俗
让博物馆成为“民众的大学”
“万国茶帮”拜妈祖
蟳埔妈祖安座巡香
妈祖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