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简化太极拳动作技术教学探讨

2011-08-15马越石生

武术研究 2011年6期
关键词:上体两臂琵琶

马越 石生

(安徽工程大学体育学院,安徽芜湖241000)

简化太极拳动作技术教学探讨

马越 石生

(安徽工程大学体育学院,安徽芜湖241000)

太极拳有很高的健身养生价值和高雅的文化品位,目前我国有数千万人练习太极拳。自国务院颁布《全民健身计划纲要》以后,太极拳运动的发展达到了前所未有的规模。24式简化太极拳简明扼要,易学易练,易于掌握,通过几十年的实践证明,它受到了国内外太极拳爱好者的一致好评,成为流传最为广泛的太极拳套路。然而仍感觉缺少标准尺度,缺少津梁;从传统文化视角看某些技术动作尚存弊端,现实发展有不足,教学措施有待提高等,今指出明确使之近于完善。

简化太极拳动作技术弊端不足提高

前言

太极拳是中华民族文化之瑰宝,是在数千年历史文化中孕育、诞生和发展起来的。它吸收了我国古代哲学、医学、武术、养生、导引、吐纳等文化精华,形成了一套独特的锻炼方法。太极拳在演练过程中强调意念引导动作,气沉丹田,心静体松,重在吐纳。它把拳术中的手眼身步的协调配合与导引吐纳有机地结合起来,成为内外统一的拳术运动。它顺应人体生理规律,运动轻松柔和,不论在技击还是在强身健体方面,都有别于其它的体育项目,在数百年中对人类健康保健事业做出了应有的贡献。

1 从传统文化视角某些技术动作尚存弊端

1.1 “看手”

武学中“眼为心之苗”,主张“眼观六路,耳听八方”,“眼动则心随,心动则意至”,“神意一到气血充之”。眼看手这一习惯切不可形成。以“手挥琵琶”一式的“眼看左手食指”分析:就武学而言,“手挥琵琶”式属于进击之法,以武学中断肘折肱法为之,切忌看手。在初学练拳的前三五天,用眼睛看手是收敛日常生活中的眼神,让人进入练拳态,但不是永远看手。武学是通过形体动作来达到锻炼的目的,养成看手的习惯怎么观察敌情呢?

学练太极拳的行家们,不妨试一试,不看手会觉得心境大有空阔之感,清新的境地会给你带来几分快意。使人的造型创意进入一个“全息”状态。不把眼光停留在仅限于手这样的一个距离上,从武学上更充分地使心神安静下来,使人聪慧、洒脱。慢慢培养眼观六路、耳听八方的“听力”与“听劲”。

再说“云手”:“云手”一式,出现“眼看左手,眼看右手,眼看左手”,看完手之后恢复正常,然后再看云手的“三进三跟步”这种左右的动作配合“看手”也会导致气脉浮动,脑供血不足,产生眩晕。因为看手导致学人多限于左右摇头之嫌。如此动作怎么能做好“顶头悬”呢?倘若养成看手的习惯,到后来学习推手时会眼花缭乱的。如果这时还停留在去看上下翻飞、左右盘旋的手,岂不是欲其昭昭实令其昏么?类似于这些眼看左手眼看右手的偏差现象,简化24式太极拳中还有多处,在此不多细讲!

1.2 “手挥琵琶”

简化24式“手挥琵琶”要求:右脚跟进半步,上体后坐,身体重心转至右腿上,上体半面向右转,左脚略提起稍向前移,变成左虚步,脚跟着地,脚尖翘起,膝部微屈;同时左手向左下向上挑举,高与鼻尖平,掌心向右,臂微屈;右手收回放在左臂肘部里侧,掌心向左,眼看左手食指。

那么,“手挥琵琶式”的左手上举式是位于那条竖线呢?各类版本都没有说清楚。传统认为,应该是左手位于左脉这条竖线上,试论左手位于左边锋的经下,这事必要导致身中的气血偏于左移,倘若左手与右手都位于正中线,那么手挥琵琶式则会化成形意的劈拳起式,那么不论手挥琵琶的左手位于身前的哪条竖线上,最关键的要害则是“眼看左手食指”。这便是“手挥琵琶”之弊。

1.3 起势

简化太极拳24式的“起势”也有弊端,主要是对太极拳中起势的描述,有关书均没有交待清楚。

《太极拳竞赛套路》书中记录:“上体保持正直,两腿缓缓屈膝半蹲,两掌轻轻下按,落于腹前,掌与膝相对。”

《怎样教好简化太极拳》文中记录:“同时随屈膝下蹲,两臂慢慢下落,两掌轻轻下按至与腹部同高,展掌舒指,两肩松沉,两肘微下垂与膝相对;落臂按掌须与出膝下蹲协调一致。”

《24式太极拳教与学》书中记录:“两掌下按是手心朝下,要有主动下按的动作,按到两手与腹同高时,须展掌、舒指。”按书中图示,两手置在胃口处,并不是小腹处。

《太极拳运动》书中写到:“上体保持正直,两腿屈膝下蹲;同时两掌轻轻下按,两肘下垂与两膝相对;眼平看前方。”

根据太极拳的原则,一举动周身俱要轻灵,尤须贯穿。“上体保持正直”就是上体不动。“两腿缓缓屈膝半蹲,两掌轻轻下按,落于腹前,掌与膝相对”。这些动作怎么可能做出来呢?实际上在做下蹲的动作时,必须有悬顶吸腹,含胸拔背的动作。所以“上体保持正直”是错误的。因为太极拳是讲“曲中求直”。

又如“两臂慢慢向前平举至两手高与肩平,两臂自然伸直(不要用力挺直),距离与肩同宽,两肘微下垂(肘尖不要外撇),两肩松沉,两手手心向下,手指微屈,指尖向前”(《怎样教好练好简化太极拳》)。以上讲到“两手臂平伸”,这是不对的。传统是以《太极拳论》为原则。太极拳经典讲“曲中求直”,是根据身体结构原理,以尽浑元之象(前后为长圆,左右为扁圆)。吊腕而起,是以腕打出击,向下落时,两掌骨向下砸。这是传统宗风的切腕,五指轮张向下砸。

2 动作技术分析

2.1 “两臂抬平”

两臂慢慢向前平举,即是“高与肩平”。注意,两臂平举时,切忌伸得过直。一是过直大臂小臂不能放松,不松则不灵活,有碍於气脉行经。二是过于直,正面观之胸腹全露,失于防范。这类错误,传统称之为“大敞门”,是说胸腹露空,便于对方进击。

两臂慢慢向前平举,即是大臂小臂平举,不包括手。从关节上分,是肩肘腕这三节关系,以肩为抬臂之轴,肘要微弯,腕上抬时两手相随。“运劲如抽丝,迈步如猫行”。

两臂抬平而后,两臂不是两条直线,而是相对的两条弧线(即象括号一样)。从技法上也可以“顾住三前”。一是减少胸腹的暴露部分,二是对方在进击肘,我稍有转腰,即可随“抬臂”封住对方进击之手。旧传“抬臂”时小臂、腕可上崩击对方,因手三阳化力自然藏有威猛之势,双吊球也是“采在十指”的技法,同时可以用拿闭、分筋、挫骨等法应敌。

动作中,两臂向前平举,有人误将手指前伸,指尖向前,而是指尖向上,掌心向前。太极拳是“体用一焉”的操演锻炼法,拳诀有“练时情中有,用时形内含”的语句。告诉学人说练拳的时候,是怎样的练法,同时懂得用法。一旦遇敌手施技出手,形态中自然含有技击的运化。若以双手掌心向下前方,指尖向前,那么则会让对方施以“采”法,挫伤自己手指,不但失去反击时机,而使自己处于危险处境。

2.2 弧形运动和“球体”体现

在太极拳24式完整行功中离不开弧形运动和球形的体现,甚至抱球的动作在行功过程中反复出现多次。那么太极拳与球的关系是怎样的相关呢?动作中所抱的球是称作太极球还是什么?这已经成为每个打太极拳的人都知道而又说不清的内容。

如野马分鬃即为抱球而生其用,先以抱球敛气而生形,先聚凝其形而守其力,复而分封两手,分为上下,前后发之于敌。这样一聚一散,为开为合,阴阳相感,阴阳相生,才不失太极之本意。

3 现实发展中的不足

24势太极拳发展50年来,从24势太极拳基本技术要求上,就其总体来看:手型、步型、身法、腿法基本达到规格要求;连贯圆活,手、眼、身法、步协调;意识集中、精神饱满、神态自然、虚实分明、速度适中、布局匀称等方面,达到一定水平。而在武术特点和风格突出方面明显不足。

24势太极拳的美是在攻防沉稳巧妙,身形动静有致,功架造型形神兼备,身心内外合一的神态气势美之基础上的技击美,是不同于体操、舞蹈、戏剧等其他项目的美。24势太极拳套路演练应坚持太极拳固有的风格与特点,在保持攻防技击本色基础上提高观赏性,发展之路才能越走越宽。

4 提高教学措施的可操作性

武术太极拳的科学修炼一般要经过基本功、套路、拆拳、单操、推手、散手等若干阶段。24势太极拳在学会套路后应当进入拆解阶段的学习,知其然再知其所以然。

针对“教不得其法,练不肖其形”、辗转多层的浮浅推广教学现象,24势太极拳拆解教学是切实可行、有可操作性的具体措施之一。太极拳是以实践为基础的人体运动技术,达到一定水平后可上升为“武艺”,习练者再通过进步的提高达到“内外合一、天人合一”,探索人体与宇宙普遍规律,而进入“武道”境界。其技击性是区别于体操、舞蹈的基本特征。不明白24势太极拳的攻防含义,如何去练习进而做到“运劲顺达、手法准确、内涵充实、武术的特点与风格突出”?

24式简化太极拳,已经在民众中广泛流传形成社会影响,为了提高其保健作用、锻炼层次,达到太极拳实质性的升华,健全其内操效果,应把动作姿势稍做调节,补充内炼心法。简化太极拳,虽是精华,但是只打架子。缺乏运气的内功,是不够的,同时建议各家指导太极拳的老师们,精研改进。

[1]国家体委.简化太极拳[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1985(5).

[2]王洁.太极拳运动[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2000(10).[3]李德印.24式太极拳教与学[M].北京: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2001(10).

[4]张其华.怎样教好简化太极拳[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1980(9).

[5]太极拳竞赛套路[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1999(10).

[6]李兆生.中国循经太极拳24式教程[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2002(10).

[7]张益民.简化太极拳推广50周年感怀,中华武术[J].2006(4):13-15.

[8]周英南.浅析24式、42式太极拳部分动作要领之缺憾[J].武当,2006(11):15-16.

On the Skill Teaching of Simplified Taijiquan

Ma YueShi Sheng
(Physical Education Dept of Anhui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and Science,Wushu Anhui 241000)

Taijiquan has a high fitness regimen of cultural values and elegant taste.At present,China's tens of millions of people are practicing Taijiquan.Since the State Council promulgated the"National Fitness Program",Taijiquan development has reached an unprecedented scale.24-style simplified Taijiquan is concise,easy to learn and easy to train, easy to master.Decadespractice hasproved that Taijiquan gain praise from Tai Chi fansand become popular sport.There are some problems in its development,such as lack of standards,actions problems from the view of traditional culture, inadequate development in reality,the teaching measures needing to be improved.The paper then finds some countermeasures.

simplified Taijiquanaction technologydisadvantagesinadequateimprove

G85

A

1004—5643(2011)06—0083—02

1.马越(1987~),男,在读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民族传统体育学。

猜你喜欢

上体两臂琵琶
El instrumento predilecto de la música folclórica china La pipa es una combinación perfecta entre herencia e innovación
慢性阻塞性肺气肿患者常练呼吸保健操
少林后天罗汉功十八势(三)
窈窕淑女琵琶妹
TDJ-2000型减速顶拆卸上体的更新改造
预防肌肉萎缩健身法
我的“反弹琵琶”
琵琶绝
擦颈甩臂来降压
站功十二段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