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社会转型视野下中华传统武术发展新论

2011-08-15杨培超许庆华

武术研究 2011年6期
关键词:社会转型传统武术武术

杨培超 许庆华

(中国矿业大学体育学院,江苏 徐州 221116)

社会转型视野下中华传统武术发展新论

杨培超 许庆华

(中国矿业大学体育学院,江苏 徐州 221116)

在社会转型的宏观背景下,随着我国经济及体育事业的不断发展,政府及相关体育部门也对中华传统武术的发展提出了新的发展目标。文章结合社会转型的特点及对传统武术发展所产生的影响进行了相关分析,旨在为传统武术的发展提供一些理论借鉴。

社会转型 传统武术 发展

1 相关概念研究

1.1 传统武术

对于传统武术概念,是人们认识及研究武术的基本依据。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不同的时期对传统武术概念的表达不尽相同,它的内涵和外延是随着社会历史的发展和武术本身的发展而发展、变化的。《中国武术百科全书》称:“武术是一种中国传统的技击术;是民族体育项目;是中国的传统文化之一。”[1]周伟良认为,传统武术是在中国农耕文明背景下形成并发展至今的,以套路、散手包括功法练习为有机活动内容,以家传或师徒传承为主要方式,以提高技击能力为主体价值,注重体用兼备的中华民族传统体育活动方式。[2]邱丕相等却将传统武术定义为:传统武术是指没有受到西方文化及其体育的大规模影响,基本上按中国传统文化所规定的方向发展的武术,它大体分为实用武术和健身武术两部分。现在,这类武术基本在广大民间以拳种为群体进行流传。[3]不管各位学者对传统武术如何定义,事实上我们可以将传统武术的概念分开去理解,即分解为“传统”和“武术”两个词汇去理解,我们都知道“传统”是一个相对的概念,是人们用来界定人类发展经验历程的一个定性词语,相面对的是“现代”;而《现代汉语词典》将“武术”又称国术或武艺,其内容是把踢、打、摔、拿、跌、击、劈、刺等动作按照一定规律组成的徒手的和器械的各种攻防格斗功夫、套路和单势练习。总而言之,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它是一种独特的社会文化现象;二、它是一切现代武术发展的理论源泉;三、它是一项传统体育项目。

1.2 社会转型

1978年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社会转型,我国社会的各方面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目前我国正处于社会转型的重要阶段。对社会转型(social transformation)一词的解释至今学术界还没有一个明确的定义,我国社会学学者认为,所谓的社会转型,主要有三方面的理解:一是体制转型,即从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的转变。二是社会结构变动,持这一观点的学者认为:“社会转型的主体是社会结构,它是指一种整体的和全面的结构状态过渡,而不仅仅是某些单项发展指标的实现。”三是社会形态变迁,即“指中国社会从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从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从封闭性社会向开放性社会的社会变迁和发展。[4]近100年来,我国真正意义上的社会转型有三次。第一次是辛亥革命,结束了长达两千年的封建帝制;第二次是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实行社会主义制度;第三次是正在进行的改革开放。30年来,我们国家的对外开放和对内改革,实质上就是一个社会转型的过程。社会转型要考虑三大因素,英国社会学家吉登斯提出文化因素、经济因素、政治因素,特别是政治因素,即政治组织、政治人物的核心作用。尽管这是一个英国的社会学家提出的,但也可以成为转型中的中国的一种参考。

2 社会转型期中国传统武术发展的必要性

2.1 传统武术是武术之源,是武术发展的基础

传统武术贯穿了中华民族的发展史,是在历史浸染下积沉而来的“民族瑰宝”,是民族传统文化的载体,是中国武术的根和魂。[5]自古以来,传统武术就以“弘扬传统文化,传承尚武精神”为宗旨,中国人民自古就有习武练拳的好传统,至今创编流行的拳种、门派、拳式不计其数,已具有相当大的规模。由此也能看出传统武术之“远”、之“源”。

2.2 在全民健身运动中显示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西方未来学家预测:到2015年可以让人们把生命中50%的时间用于休闲体育,休闲体育将逐渐演变为人类生活的中心内容。[6]这也就是说健身人群在不断的壮大。自1995年国务院颁布《全民健身计划纲要》之后,体育人口更是不断增加,据国家体育总局公布的一项调查表明,目前中国的体育人口占可统计的7-70岁总人口的33.9%,有60.7%的城市居民到各类体育俱乐部参加健身活动。而中华武术是以中国传统文化为理论基础,以攻防技击为主要内容特征的民族自卫术、健身术。它内容丰富、形式多样、风格独特、运动简便、行效显著、老少皆宜,具有雄厚的群众基础。长期进行武术锻炼,可以强筋骨、健体魄、长精神、延寿命,武术内容丰富,形式多样,使锻炼者有广泛的选择余地。武术活动简便,不需要特殊的场地和服饰,器材来源丰富,花钱少,易于开展。特别是在基层单位体育经费不足的情况下,广泛开展全民武术健身,可以起到投入少,收效大的良好效果。

3 中华传统武术发展存在的问题

3.1 缺乏创新,不能很好的满足现代人发展的需求

虽然说传统武术是现今一切武术发展的源泉,但其发展途径太过单一,很难满足现代人的生活需求,以致被很大一部分人所忽略。以前,有学者曾经提出过:“新世纪的武术要全面的、充分的满足人们的需求,武术运动才能得以扩大和发展。”从这里我们也同样可以看出,需求对传统武术发展所起的重要作用。令人失望的是,传统武术发展的脚步缓慢、滞后,难以从各个方面去满足人们物质层面精神层面的需求,更不用说一些其他方面的需求。

3.2 竞技武术迅猛发展所带来的压力冲击

2008年北京奥运会以后,我国开始了由体育大国向体育强国转变的步伐,奥运会的各个项目上所取得的成绩也是有目共睹的。竞技武术也不例外,而且发展势头迅猛,并且得到了政府及相关部门的大力支持。传统武术在竞技武术快速发展的大力冲击下则备受冷落,甚至是无人问津,尤其是在农村地区这一现象最为明显。

3.3 价值观的变化导致人们对传统武术的认识不足

在社会转型的宏观背景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逐步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也不断的提高,随之而变化的就是人们的生活态度及价值观,人们现在更加喜欢追求一些现代的体育项目,不管是群众体育、学校体育还是竞技体育,人们总是青睐于新事物。众所周知,现今是一个休闲的时代,人们对健身项目的选择更多的集中在舞蹈、健身操、瑜伽甚至是高尔夫、网球这样的新运动项目上,而选传统武术作为健身运动的人是少之又少,这也是值得我们深思的一个问题。

4 社会转型期的中华传统武术发展战略

4.1 与时俱进,加强其创新性

“与时俱进”一词,是江泽民同志在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时候提出来的,它是新时代发展的一个必要条件,同样这一条件也要求于传统武术的发展。根据时代发展的要求,我们应努力使传统武术的全部理论和工作体现时代性、把握规律性、富于创造性。能否做到与时俱进是关系传统武术发展状态的一个重要因素,任何事物在发展的过程中必须加强创新,只有这样才不会社会所抛弃,被人们所遗忘。

4.2 建设传统武术的科学理论体系,尤其是学校教育力度

每一门学科要想获得长足的发展,必须要建立自己的学科体系,传统武术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也有着自己独立的研究领域与地位。因此,建设传统武术的科学理论体系是其发展的基础。传统武术的传承方式是古代封建思想的产物,很明显已经不适应于现代社会发展的需求,而让其进入学校教育却是一个很好的传承教育方式,不但让学生从小便了解了中华传统武术文化的源远流长,而且还能培养孩子的兴趣,在学习传统武术的过程中起到很好的健身作用。

4.3 政府及相关部门加强宣传教育,转变人们态度

传统武术要想做到可持续发展,政府及相关部门的支持不可或缺。因为从武术的历史发展来看,武术要获得大的发展,必须要有国家的支持,并且要使其上升到国家行为。《孙子兵法·计篇》中的第一句话说:“兵者,国之大事,死生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也。”[7]因此,政府应通过颁布相应的法律文件或是组织相应的比赛,以大力提高传统武术的宣传力度,增强人们对学习了解传统武术的兴趣,从而转变现今人们对传统武术的冷漠淡视的态度。

4.4 借鉴西方文化途径,促进传统武术国际化

中国武术在西方国家是具有较强的影响力,这也是我们一直引以为傲的地方。很多外国朋友也对我们的传统武术很感兴趣,甚至有一段时期学习中华武术成为一个潮流,这也成为传统武术与西方文化进行交流的一种有效途径,对传统武术的创新发展是大有裨益。此外,政府及相关部门应多组织一些中西方交流学习的机会,以促进传统武术项目更好的实现国际化。

5 结语

纵观中华武术的整个发展历程,可谓是源远流长,它不仅可以从不同的方面满足人们的需求,而且对整个社会的发展也起着推动作用。虽然,现今在其发展过程中存在这样或那样的问题,但相信只要我们引起足够的重视,我们用发展的眼光去看待传统武术的历史与未来,并根据其现代发展过程的瓶颈与存在的问题,采取有效的对策,使其既不失传统文化的特色,又具有新时代发展的色彩,从而使其步入健康的可持续发展途径。

[1]编写组.中国武术百科全书[M].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8.

[2]周伟良.传统武术,你何去何从[J].武林,2000(3).

[3]邱丕相等.武术概念研究的新视野[J].山东体育学院学报,2010.

[4]百度百科[EB/OL].http://baike.baidu.com,2009-12-30.

[5]秦子来.传统武术发展策略研究[J].成都体育学院学报,2008(1).

[6]张 萍,孙俊涛.对我国休闲体育发展状况的研究[J].体育科技文献通报,2006(14).

[7]张忠杰.对社会转型期武术发展战略的探讨[J].山西体育科技,2010(2).

Research on the New Development of the Chinese Tradition Wushu from the Vision of Social Reforming

Yang PeichaoXu Qinghua
(P.E.School of China University of Miningamp;Technology,Xuzhou Jiangsu 221116)

Under the social reforming macroscopic background,along with Chines economy and sport cause's unceasing development,the government and the related sports departments also set the recent development targets for Chinese tradition Wushu development.This article unifies social reforming the characteristics and the influences which produces to traditional Wushu development to carry on the correlation analysis,for the purpose of providing some theories for traditional Wushu development asreferences.

social reforming traditional Wushu development

G85

A

1004—5643(2011)06—0011—02

1.杨培超(1987~),男,硕士。研究方向:运动训练。

2.许庆华(1987~),男,硕士。研究方向:人文社会学。

猜你喜欢

社会转型传统武术武术
传统武术怎么了?
中华武术
近十年武术产业的回顾与瞻望
社会转型时期的大众传媒与公共政策
现象级“老炮儿”折射社会转型之惑
武术
万籁声的传统武术观
传统武术与傩的传承与发展
如何让学生掌握好武术中的寸劲
社会转型环境对“小产权房”购买行为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