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从翻译“适应/选择”论看译者主体意识的培养

2011-08-15钟含春

飞天 2011年22期
关键词:译文译者交际

钟含春

国际译联主席科恩曾指出:“全球化使翻译服务的需求量猛增,新兴国家,如中国的崛起,也使翻译的语种大大增加”。据调查,目前全国有职业翻译4万多人,相关从业人员超过50万,专业翻译公司3000多家,而市场上以各种形式从事翻译工作的人则更多。社会上对翻译人才的需求缺口如此之大,但受过专业训练的翻译人才很少,高水平的翻译大约只占总数的5%甚至更少,能够胜任国际会议口译任务的专业人员就更少了。本文借用以译者为中心的翻译“适应/选择”论,来审视当前英语专业翻译教学中译者主体意识培养的现状,并尝试提供相应的思路和对策。

清华大学的胡庚申教授将达尔文“适者生存、优胜劣汰”的自然法则运用到翻译研究中,提出了翻译“适应/选择”论。该理论认为,翻译从本质上讲是“译者适应翻译生态环境的选择活动”。所谓的翻译生态环境,指的是原文、原语和译语所呈现的世界,即语言、交际、文化、社会,以及作者、读者、委托者等互联互动的整体。翻译过程则是译者适应与译者选择交替进行的循环过程。译者一方面要“适应”以原文为典型要件的翻译生态环境,另一方面,他又要以翻译生态环境的身份对译文作出“选择”。具体而言,译者在翻译过程中要进行多维度的适应和选择,并进行语言维、文化维、交际维等维度的转换。

翻译“适应/选择”论聚焦的与其说是翻译活动,不如说是译者,是围绕译者展开,并由译者操纵的过程。在“适应”阶段,译者要适应的是翻译生态环境的诸多要素:语言方面,他既要适应原语、原语文本又要适应译入语;文化方面,他要精通原语文本所处的本土文化及译入语的文化语境,并要具备调和两者文化赋重的能力;交际方面,译者既要理解原文作者的交际意图,又要将它合理地传达给处于异域文化的读者;市场需求方面,译者还需要适应委托人的诉求和意图。同样,在“选择”阶段,译者已经不再是一般意义上的、泛指的“译者”,而是一个“适应了翻译生态环境的制约的”、特定的“译者”,他已经能够体现、以至代表翻译生态环境对译文进行语言、文化、交际等多维度的选择。最后,译作还要经过翻译生态环境的选择,才能汰弱留强,译者的译品也才能得以流长。可见,译者这一角色贯穿翻译活动的始终,他既要选择性地适应环境,又要适应性地选择译文,这种动态的“双重”身份毫无疑问将译者推到了中心地位,并赋予了译者较大的主动性和操纵空间。

翻译“适应/选择”论从理论上奠定了译者的中心地位,指出译者有力的“适应”和合理的“选择”将直接决定译文能否经受得住优胜劣汰。那么,高校英语专业的翻译教学有没有将学生视为“准译者”放在教学的中心位置,集中培养其主体意识呢?笔者通过对所在大学及兄弟院校的英语专业翻译课程的观察和调研,发现翻译教学基本上都采用了以下的教学模式。

第一,教材利用:理论填鸭,实践脱钩。教师通常会选择既有理论又讲技巧,同时还能提供相应练习的教材。然而在课堂教学中能把理论和实践结合起来,以理论去指导实践的情况就很少了。因此,很多学生不知道学习理论为何用,更不懂得如何拿它们作为标杆去指导自己的翻译实践,甚至有部分学生因为某些理论过于深奥艰涩而失去了对翻译实践的兴趣。

第二,教学流程:教师主导,互动不足。在具体的教学环节,教师通常先介绍理论或技巧,再布置给学生相应的练习。学生完成后,由教师批阅并讲解。在讲解过程中,教师通常采用将学生译文和参考译文进行对照的模式,对学生的译文进行纠错。正如林克难教授所说,这种“将改错作为教学手段,将教师提供的参考译文作为翻译课的终极目标,不符合真实情况下翻译的本质特点,在一定程度上扼杀了学生学习翻译的主动性与创造性”。

第三,教学内容:偏重微观,忽视宏观。在教学内容方面,教师往往把学生翻译能力的培养和语言能力的拓展等同起来,着重训练学生遣词造句、语篇编排的能力。这些技巧培养固然重要,然而随着翻译研究出现文化转向,学科间联姻频频,翻译教学同样也应该有一个宏观的导向。缺乏文化大语境的指引,学生会变得无所适从,不知所译为何。

第四,评估模式:标准单一,应试为主。在测评学生的翻译能力时,教师通常的做法是随机选取涵盖多个领域的文章片段进行测试,其中并未交代具体的文本背景及翻译要求。学生只要完成片段翻译,交由教师批改,获得分数即可。这种评估模式将衡量标准简化为学生译文与参考译文的偏差度,忽视了译者翻译能力培养的诸多复杂因素。

结合翻译“适应/选择”论可以看出,学生作为译者,对“翻译生态环境”各要素的认识相当有限,其“适应翻译生态环境”也只是“被适应”,是在教师指令下的适应。同样,没有主动、自发的“适应”,到了“选择”阶段,学生缺乏在语言、文化、交际等维度做出判断和选择的能力,自然无法让自己的译文能经受环境的选择。可见,当前的教学模式忽视了学生的主体性和创造性,剥夺了学生的参与权利。这种模式无论是与“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还是“以译者为中心”的翻译观都是相悖的。

正如前言部分所述,学生在从事翻译行业时与市场需求脱节,恰好说明学生作为译者未能适应翻译的生态环境而遭到淘汰。因此,教师应积极开发学生的主体意识,使其在从业时能尽快适应翻译市场环境并脱颖而出。结合翻译的“适应”和“选择”过程,教师在培养译者的主体意识时,可以尝试从以下两方面着手。

第一,学生的“选择性适应”。教师可以给学生提供一个模拟的翻译生态环境。这时候,学生面对的是一项处于社会交际大背景下的翻译任务。他们要处理是一个复杂的关系网,他们既要忠实于原文作者,又要不负翻译任务发起者、委托人、出版商等人重托,还要满足译文读者的期待。只有找到这个关系网的平衡点,学生的译作才有可能“适者生存”。当然,由于知识、兴趣爱好、经历等差异,学生对某些领域的翻译较为适应,而对其他领域不够适应。对此,教师一方面要让学生打破自己语言专业的局限,在从业之前广泛涉猎各行讯息;另一方面,术业有专攻,教师也应该扬学生所长,使其成为该领域的优胜者。

第二,学生的“适应性选择”。在“选择”译文的环节,教师应该给学生足够的自主权,让他自己作为“翻译生态环境”的典型要件,对译文做出多维度的选择。在这个阶段,教师应弱化参考译文的标杆作用,给学生适当的机会来为自己的译文分析和辩护,让学生知道自己所译有理,所译有据,译有所为,译有所用。这样,学生的翻译活动才会从感性走向理性,学生的翻译能力也会从稚嫩走向成熟。

目前,国内学界对于译者主体性的研究颇丰,为译者争鸣的文章也屡见不鲜,然而具体落实到译者主体意识培养方面的实证性研究却不多见。同样,以译者为中心的翻译“适应/选择”论作为一个跨学科的理论,一提出就引起了较大的反响,被诸多学者借用来研究译文、译风,但以此来研究翻译教学的文章几乎没有。正是出于将翻译理论与教学实践结合的目的,本文将翻译“适应/选择”论借用到当前大学英语专业的翻译教学中,探索了“学生适应/选择”的教学模式,期望能为译者主体意识的培养提供些许的思路。

猜你喜欢

译文译者交际
两块磁的交际
弟子规
英文摘要
英文摘要
弟子规
英文摘要
英文摘要
弟子规
高考模拟题精选之情景交际题
Ways of Commun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