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迟子建小说中人文主义的坚持与回归

2011-08-15荩王理香

飞天 2011年20期
关键词:伪满洲国北极村迟子建

荩王理香

迟子建小说中人文主义的坚持与回归

荩王理香

迟子建自从带着《北极村童话》步入文坛以来,发表了长篇小说《树下》《晨钟响彻黄昏》《伪满洲国》《越过云层的晴朗》《额尔古纳河右岸》,小说集《北极村童话》《白雪的墓园》《向着白夜旅行》《逝川》《白银那》《朋友们来看雪吧》以及散文随笔集《伤怀之美》《听时光飞舞》等。她的每一部作品都以一种深情而悲悯的视角注视着北方的苍茫大地,以及这大地上的乡土民间生活。

一、迟子建“诗意世界”的构建

(一)童话般的田园叙事

迟子建笔下的大自然,色彩瑰丽而纯净,感情不那样萧索。如《亲亲土豆》,这篇小说讲的是一个癌症患者与家人生离死别的故事,但并不使人感到绝望凄凉,而是充满了暖人心田的温情和纯净迷离的梦幻色彩。最能体现梦幻色彩的是她早期的小说,以《北极村童话》《格里格海的细雨黄昏》等为代表,迟子建构建的“北极村”是一个极富灵性与柔情的北国小镇。开阔的原野,无尽的松林,奔腾不息的黑龙江,还有那神奇的白夜和令人兴奋的鱼汛,这些浩荡阔大的自然景观,在迟子建温暖的目光的注视下,既让人心灵飞跃激荡,又让人心生敬畏。流泪的鱼,有灵性的马,通人气的狗,碧绿的青草,这些具体而细微的生活场景,在迟子建充满爱意的心灵的烛照之下,既让人情思绵绵,又使人心趋平和。

(二)和谐的两性关系

迟子建很多小说中都提到了死亡。对这一意象最集中的爆发性书写,是她的一篇很特别的小说《世界上所有的夜晚》。这篇小说的夫妻由于意外而天人两隔,女主人公带着无尽地悲伤,试图与丈夫的灵魂更加亲近。于是,在一个对生命非常冷漠,两性关系相当不幸福的小镇,她找到了自己与丈夫灵魂的纽带,把内心的紊乱借一只蓝蝴蝶而重新归于原始的和谐,并让这种和谐得到永生——在女人公的心里。包括《亲亲土豆》,夫妻感情的升华也是由死亡体现的。丈夫病故后,妻子在屋里身着旗袍“守着温暖的炉火和丈夫,由晨至昏,由夜半至黎明。直到出殡的那一天,她才换下了那件旗袍”。我们感动于这对农民夫妇情感深处独有的温馨和浪漫,这样的情节使死亡不再沉重,使生者内心充盈,夫妻虽然已是生死两地,但他们都不孤单,犹如还生活在彼此的视线里。

(三)充满希望的作品主题

迟子建的小说中最大的与众不同,就是将灰色的故事内容镶上一道金边,让我们在理解生命的同时,更自然、坦然地去面对生命。从《额尔古纳河右岸》里读到的那些萨满文化信仰和住宿、狩猎、食用、穿戴的民俗以及和驯鹿、野兽、鱼类的关系,让我们领略的是生之欢乐,而眼见得赖以存活的境况的毁坏,又让我们经受了现代工业的无情与冷酷。但是,借用书中尼都萨满面对血河时的歌唱:“只要让她到达幸福的彼岸,哪怕将来让我融化在血河中,我也不会呜咽。”一种对生命的敬畏,让我们从中强烈地感觉到了因命运无常而必须珍惜的此时此刻,并且对人类的未来充满信心。这信心源于我们对生命的透彻理解。以往那个精灵的女童一般的迟子建,已经走在通往人文关切的道路上。

二、迟子建艺术理想的坚持与回归

1989年之前是迟子建创作的起步、成长期,以《北极村童话》为代表,还包括一些像《炉火依然》《遥渡相思》《关于家园发展历史的一次浪漫追踪》等具有探索、过渡性质的作品。此后,以1991年《旧时代的磨坊》的发表为正式标志,迟子建进入了她创作的第二阶段,出现了《秧歌》《香坊》《岸上的美奴》等一批类似于张爱玲“传奇”式的作品:故事的虚构意味很浓,一个暧昧的(历史)场景,进出的人物也亦古亦今;自1994年起,迟子建开始关注日常生活,尤其是普通人的情感世界,创作了一大批诸如《亲亲土豆》《雾月牛栏》《逆行精灵》《观彗记》《门镜外的楼道》《微风入林》等写实性较强的作品。特别是2000年《伪满洲国》的出版,标志着迟子建的进一步成熟,无论是笔力还是思想,都具备了独一无二的风格。

(一)唯美主义的语言风格

作家柳建伟曾经评论说,中国当代文坛只有两位语言大师,莫言与迟子建。前者的文学高度已经得到了广泛的认同,后者的文学史认同也是迟早的事。迟子建对语言和节奏的把握力度是相当强的。小说优美的特色处处可见:木刻楞房屋、样子垛、炉火、野花、松鼠、小鸟、过年、捕鱼、摊煎饼的、耍猴的,一派温馨、素朴、淳厚的生活气息,一点也不神秘。

迟子建无疑更钟情于在小说中营造诗意的氛围,她的小说标题《生活草莓》、《亲亲土豆》、《白雪的墓园》、《北极村童话》、《清水洗尘》、《遥渡相思》,一个名字就是一幅诗意盎然的画卷。这种诗意贯穿迟子建小说所有的故事和情节。“他的四周是塔墩上枯黄的败草和塔墩间丰莹的白雪。远远望去,那一个个塔墩宛若一朵朵盛开的黄菊花,而魏疯子,也好象是卧在菊花丛中一样”。这是《沉睡的大固其固》中的精神病患者的坟墓,是一个“疯子”的死亡。迟子建就是这样一个擅长于把最美的语言溶入最哀伤的叙事中的作家。

(二)坚持对小人物的关怀

虽然所有的小说第一要素都是人物,但对人物的选择上,作家们是各有侧重。迟子建是一个坚持写小人物的作家。即使在《伪满洲国》这样难以把握的宏大叙事作品中也是一样,该小说从伪满洲国1932年建立一直写到1945年崩溃为止,对溥仪上台及最后被苏联军队俘虏、日本移民开团、日本关东军的731细菌部队、杨靖字等抗联活动等都有所涉笔,但写得最多的还是当时中国城乡中下层老百姓以及他们的日常生活。对小人物的关注,源自她内心对人文理想的坚持。关注生活,就是关注人本身。关注人,就要关注最广大意义上的人。所以无论是以北极村为创作源泉的早期短篇,还是如《伪满洲国》这样的宏大叙事,迟子建对小人物的关怀,都是她最大的创作特色。再如,《门镜外的楼道》里收垃圾的老婆婆,有些肮脏佝偻的外表,却有一颗纯朴热情的内心。作者通过一个直径不到两厘米的门镜,将世象放大,发现了小人物身上的闪光点,同时也成全了自己。小人物的生活平淡无奇,却又处处充满真实的人性。笔者认为,这种坚持对小人物的关怀,源自内心的真诚与善良。

总之,迟子建是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交织的作家。现实主义使她不回避东北那片寒冷的土地上的贫困、苦难和丑陋、无奈;而浪漫主义使她的小说散发神秘而温馨的光芒,笔下的民间及其风俗让我们进入了一个感觉的想象世界。从她的小说中我们很难看出她是一个纯粹的唯物主义者。迟子建是深情的,这深情来源于她对人的热爱和对自然的敬畏。正是这热爱与敬畏,在成就了诸多优美作品的同时,也成就了迟子建人文主义的艺术理想。“文学即人学”,这是文学的一个基本命题,坚持对人文主义的思考,才能做到对文学本真的回归。

[1]文能.迟子建·畅饮“天河之水”[J].花城,1998,(1).

[2]胡殷红.与迟子建谈新作《额尔古纳河右岸》[N].文艺报,2006-03-09.

[3]张红萍.迟子建的小说创作[J].文学评论,1999,(2).

[4]王黎君.中国现代文学中的儿童视角[J].文学评论,2005,(6).

王理香,河南艺术职业学院)

猜你喜欢

伪满洲国北极村迟子建
北极消防员
北极光——最美的遇见
北极村清凉册
铁蹄下的东北——伪满洲国时期日本侵占东北罪行纪实
名家写夏天
迟子建:为何能长期保持高水准的创作?
伪满洲国时期农产品价格变化及其影响
谦卑一笑
浅析伪满洲国傀儡帝制的原因
优雅诗性迟子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