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校党外知识分子思想政治现状及对策研究

2011-08-03郎学田

党政干部学刊 2011年6期
关键词:党外知识分子高校

郎学田

[摘要]目前我国的党外知识分子多分布在高校的教学、科研及管理岗位中,形成高校教师中的一种核心力量。其专业水平和管理能力关系到我国高校的改革和发展;其思想政治状况关系到我国社会的和谐与稳定。本文在阐述了把握高校党外知识分子思想政治状况的重要性基础上,分析了当前高校党外知识分子思想政治状况及成因,并提出了加强相关思想工作的建议。

[关键词]高校;党外知识分子;思想政治状况。

[中图分类号]D2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2426(2011)06-0035-02

党外知识分子是指没有加入中国共产党的知识分子,包括各民主党派和无党派中的知识分子。目前我国的党外知识分子多分布在高校的教学、科研及管理岗位中,形成高校教师中的一种核心力量。其专业水平和管理能力关系到我国高校的改革和发展;其思想政治状况关系到我国社会的和谐与稳定。党外知识分子工作是高校统一战线的主要工作和党建工作的重要部分。而在当前社会贫富分化差距拉大,社会矛盾不断凸显的情况下,其思想政治工作面临着许多新情况新问题。因此做好党外知识分子的思想政治工作,对其进行正确的政治引导,调动其主动性和创造性,对我国高校改革发展及社会和谐稳定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加强高校党外知识分子思想政治工作的必要性

只有加强高校党外知识分子思想政治工作,才能更好地促进我国高校的改革,适应教育要面向现代化的需要;只有加强高校党外知识分子思想政治工作,才能更好地发挥其参政议政的作用,促进民主监督;只有加强高校党外知识分子思想政治工作,才能更进一步地促进党建工作在高校中的顺利开展,巩固统一战线联盟。

(一)加强高校党外知识分子思想政治工作有利于推进高校改革的长远发展

随着办学体制的民主性和开放性的提高,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规划纲要的出台,我国高校的改革发展面临着巨大的挑战和机遇。能否在竞争中接受挑战并把握住机遇,以教师为主体的知识分子队伍素质是关键。高校的改革和建设,需要各方面共同努力。庞大的党外知识分子群体或因精深的学术造诣、突出的科研成果,或因缜密的行政管理成为高校改革和发展的主力军。因此准确地把握这个群体的思想脉络,及时有效做好其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对于实现社会各种利益群体的正常发展、社会的政治稳定和高校改革发展都是必要的。

(二)加强高校党外知识分子思想政治工作有利于促进参政议政的民主监督

近年来,中国共产党完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注重把党外干部的培养和使用纳入学校干部队伍建设的总体规划之中。因此党外知识分子的培养、选拔和政治安排工作得以落实,一些德才兼备的代表人物走上高校的领导岗位。发挥党外知识分子的民主监督作用,促进学校党的建设和民主政治建设。他们在深刻了解我党对知识分子的政策、方针基础上,认识到经济关系、政治关系对社会发展的重大意义及对自身利益的影响,更多地参与民主协商、民主管理和民主监督,充分挖掘自身的优势,发挥其参政议政的作用,产生深远的社会影响。

(三)加强高校党外知识分子思想政治工作有利于推进党建工作的顺利开展

党外知识分子队伍是新时期党的统一战线的重要群体,党外知识分子工作是统一战线的基础性工作。统一战线的思想政治工作是党的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高校统战工作也是党的统一战线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高校广大党外知识分子是我们团结、联合的基本力量,构成了统一战线最广泛的群体,他们为高校统战和政治引导提供了潜力和空间。在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形势下,加强高校的党外知识分子思想政治工作,引导其以更加积极的精神风貌参与到实践中,使其思想行为上的各种优势更加充分地展现出来,是摆在高校统战工作者面前的重要任务。

二、高校党外知识分子的思想政治现状

目前高校党外知识分子都认同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但其政治理论水平因缺乏政治理论学习的热情和系统性而参差不齐。同时在经济全球化和我国改革开放的背景下,高校党外知识分子的工作和生存环境都发生了变化,其思想价值取向“多样性”。虽然大多数高校党外知识分子希望通过参政议政方式获得民主和自由,但由于所处的政治立场不同,其民主管理的水平有待于进一步提高。

(一)高校党外知识分子的政治理论水参差不齐

目前,多数高校党外知识分子认同中国共产党的政治纲领,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地位,具有强烈的社会主义意识和深厚的爱国主义情感。但相对于党内学习而言,高校党外知识分子缺乏更高的政治热情,政治理论学习缺乏一定的系统性和深入性,薄弱的理论基础导致其政治修养不足。部分高校党外知识分子受自身的政治倾向和政治追求的限制,对政治理论学习缺乏兴趣,对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的历史形成过程、意义、作用特点和优点的认识不系统。个别高校党外知识分子在一些深层次的理论问题上认识不清楚,对我党理论政策的理解和把握不够深刻,以致在一些核心问题的判断上态度模糊,对我国基本政治制度的认同等方面存在模糊的甚至是错误的认识。

(二)高校党外知识分子的思想价值取向“多样性”

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我国改革开放的发展带来了社会组织形式和生活方式的多样化,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带来了经济利益的多样化,也就是说高校党外知识分子所处的宏观环境和微观环境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而视野宽阔、思想活跃的高校党外知识分子在市场经济利益导向的消极影响下,其价值取向、人生准则、生活观念也随之出现了多元化的局面。部分高校党外知识分子出现拜金主义、极端个人主义和享乐主义的世俗化倾向,个别高校党外知识分子对党的政治信仰出现了功利化倾向,甚至为了片面追求自身利益,钻我国法律法规的空子,滑向了犯罪的边缘,乃至深渊。

(三)高校党外知识分子的参政议政能力不高

市场经济中的一些原则反映到政治领域就是要求民主和自由,如:公平竞争、机会均等、等价交换原则等。大多数高校党外知识分子对国家大事和学校工作比较关心,都有参与国家及学校各项事务的民主管理、民主决策的愿望。具体表现为现阶段高校党外知识分子积极关心、参与政治的要求及热情较以往更强,希望拥有更为健康的生存空间、更为多样的发展机会、更为务实的价值追求和更为高效的保障平台。但由于高校党外知识分子的政治参与更多、地局限于自我范畴,他们所站的角度不同,看法是共识与异见并存,建议是正确与错误兼而有之,导致其整体参政议政能力不高。

三、加强高校党外知识分子思想政治工作的途径

加强高校党外知识分子思想政治

工作,党委要通过健全制度、改进方法、提升意识来进行政治理论的宣传和引导工作,提升其政治理论素养;通过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中的社会责任感、合作意识等理念,削弱个人主义及享乐主义倾向,提升其全局的思想观念;创造良好的政治环境,提供发展的平台,为其提升其参政议政能力。

(一)改进政治引导工作方法,大力提升高校党外知识分子政治素养

高度重视高校党外知识分子思想政治工作,健全工作制度和机制,坚持弘扬主旋律,推动高校党外知识分子政治引导工作的规范化、程序化和科学化。加强对高校党外知识分子的政治引导要着眼于学校长远发展和党的事业需要,充分利用现代科学方法和科学技术,改进政治引导工作方法。广泛开展健康向上的各种文化活动,促进和谐校园建设。建立同高校党外知识分子座谈制度,重视利用媒体开展形式多样的宣传教育活动,把党的统一战线理论和方针政策纳入宣传、新闻工作计划。增强高校党外知识分子的政治信心。发挥各级党校的雄厚力量,加强和加快对高校党外知识分子的培训。高校也要积极引导高校党外知识分子深入基层、了解社会,在实践中自觉地增强对党的方针、国家政策的了解和认同。

(二)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高校党外知识分子思想政治工作

高校党委领导要结合高校改革发展的实际,增强服务意识,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指引高校党外知识分子思想政治工作,加大其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合作意识和主人翁意识。高校要引导高校党外知识分子进行自我教育并能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为其营造宽松的学术氛围、和谐的人文环境,以实现教育和引导的有效性。同时也要将对其思想政治工作与解决实际问题结合起来,在工作生活中切实关心他们,引导他们关心、支持并投身于高校改革。因为部分高校党外知识分子不仅具有丰富的专业知识和人生阅历,而且还具有较高的思想道德修养和爱国主义的高尚情操,只有帮助其树立全局观念,处理好自身利益与全局利益、当前利益同长远利益的关系,才能使其在思想上真正成为先进思想的传播者和科学技术的开拓者。

(三)为高校党外知识分子参政议政创造良好的政治环境,提高其参政议政能力

衡量高校党外知识分子工作做得如何,主要看党外知识分子的积极主动性和创造性发挥得如何。高校党委要适应新形势新任务的要求,坚持从战略高度重视和抓好统一战线工作,通过多种渠道、多种形式开展有影响的活动,切实加强和改善党对统一战线的领导。在政治上尊重、信任高校党外知识分子,进一步提高高校党外知识分子把握政治的能力、参政议政的能力、组织协调的能力和合作共事的能力,以增强其凝聚力和向心力。制定专门政策,激发高校党外知识分子在教学科研管理工作中的主动性和创造性,搭建他们成长和发展的平台。有计划地对其进行校内重点培养和选送到各级社会主义学院培训,积极举荐任用,充分利用他们在社会上的影响力,支持其在各级人大、政协会上为学校的改革发展献计。

总之,高校党外知识分子思想政治工作是高校党的思想政治工作的一部分,做好高校党外知识分子的思想政治工作,要把以人为本作为其基本工作的出发点和最终落脚点。只有党和国家加大重视程度,及时向高校党外知识分子宣传党和国家的路线、方针、政策,帮助他们把握正确的政治方向,提升政治素养,才能进一步调动高校党外知识分子的工作积极性,全身心的投入工作,才能更好地促进我国高校的改革和发展,促进社会的和谐与稳定。

参考文献:

[1]马雁,对加强新时期高校党外知识分子思想政治工作的思考[J].统战工作论坛,

[2]邱声书,吴阔华,浅议加强高校党外知识分子思想政治工作[J].南方冶金学院学报,2004,(12)

[3]高维林,做好高校党外知识分子思想政治工作的思考[J].河北省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09,(4)

[4]孙景学,张艳华,关于加强高校党外知识分子思想政治工作的思考[J].佳木斯大学社会学学报,2010,(8)

[5]徐以师,高校党外知识分子思想政治现状与对策思考[J].重庆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10,(5)

责任编辑张小莉

猜你喜欢

党外知识分子高校
提升高校官方微信公众平台传播效果的几点思考
中日高校本科生导师制的比较
试论高校党建工作中的党史教育
民族地区高校党外知识分子工作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探微
价值认同视阈下新时期高校党外知识分子的政治认同研究
高校党外知识分子融合期心理状况的调查与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