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在历史和人民的选择中体现先进党的本色

2011-08-03柳建辉

党政干部学刊 2011年6期
关键词:中国共产党

柳建辉

[摘要]2011年7月,是中国共产党迎来建党90周年的纪念日,也标志着中国共产党在历史和人民的选择中走过了革命为民、立国为民、执政为民的90年。90年来,在领导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奋斗历程中,中国共产党经过不懈努力和艰辛探索,积累了丰富经验,取得了治国理政的显著成效,中国共产党无愧于中国工人阶级先锋队和中华民族先锋队的光荣称号,无愧于马克思主义先进政党的伟大称号,无愧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坚强领导核心。它是中国社会不断变迁的主导力量,是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的根本保证。党的执政地位是历史的选择、人民的选择,更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客观需要。

[关键词]中国共产党;革命为民;立国为民;执政为民;坚强领导核心

[中图分类号]D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2426(2011)06-0003-03

自政党政治产生以来,社会的变迁便离不开代表一定阶级和阶层利益的政党的主导,从而使社会在运行过程中不可避免地发生一系列变革。关键是要考察政党在推动社会变迁中所起的是积极作用还是阻碍作用。而任何政党在推动社会变迁的过程中,都必须适应历史潮流和民众愿望,才能成就其历史伟业。否则,便会被历史所淘汰。2011年7月,中国共产党迎来建党90周年华诞,也标志着中国共产党在历史和人民的选择中走过了革命为民、立国为民、执政为民的90年。90年来,在领导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奋斗历程中,中国共产党经过不懈努力和艰辛探索,积累了丰富经验,取得了治国理政的显著成效,使“中国人民的面貌、社会主义中国的面貌、中国共产党的面貌发生了历史性变化。”中国共产党无愧于中国工人阶级先锋队和中华民族先锋队的光荣称号,无愧于马克思主义先进政党的伟大称号,无愧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坚强领导核心。它是中国社会不断变迁的主导力量,是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的根本保证。党的执政地位是历史的选择、人民的选择,更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客观需要。这是中国共产党90年发展历程和近现代中国社会深刻变迁充分证明了的历史结论!可以说,中国共产党是一个经历了革命、建设和改革的长期考验,在异常复杂环境下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创造了伟大奇迹的党,是为民族独立,国家富强,人民幸福,社会稳定付出了最大牺牲、作出了历史性贡献的党。

一、中国共产党使20世纪中国社会的变迁走向正确方向

中国共产党是近代中国社会深刻变迁的进步产物,是最先进的新型革命政党。它的产生,使20世纪中国社会的变迁走向正确方向。

众所周知,从18世纪特别是19世纪以来。由于封建专制主义统治和帝国主义列强的侵略,中国大大地落后了,逐渐演变成为任人宰割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为了挽救国家民族的危亡,摆脱日益严重的民族压迫和黑暗统治,中国先进分子曾千辛万苦、相继不断地向西方国家学习,以寻找救国救民的真理,探索中国发展和富强的道路,但理想总是不能实现,国家的状况一天比一天坏。“五四”前夕的中国社会,笼罩着“山雨欲来风满楼”的严峻气氛。中国社会急需新的革命阶级的兴起,急需新的革命理论的指引,急需新的革命政党的领导!社会发展孕育着新理论和新政党产生的条件。

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和当时世界革命运动的兴起,把正在寻找出路的中国先进分子,从艰难的探索中带到豁然开朗的新天地,使他们看到了世界文明的新曙光和民族解放的新希望。正如瞿秋白当年曾欣喜地说:俄国布尔什维克的赤色革命在政治上、经济上、社会上生出极大的变动,使全世界的思想都受到它的影响。而在中国这样黑暗的悲惨的社会里,人人都想在生活的现状里开辟一条新道路,听着俄国旧社会崩裂的声浪,真是空谷足音,不由得不动心。因此大家都要来讨论研究俄国。于是,“五四”前后,中国人开始接受并广泛传播马克思主义,选择社会主义道路,思想上产生新的飞跃,从而形成了一批青年马克思主义者。他们在中国工人运动的基础上,于1921年7月组织成立了中国共产党。从此,中国出现了以共产主义为目的、以马克思列宁主义为行动指南的统一的工人阶级革命政党,中国革命进入了一个新时期。可见,马克思主义是挽救和解放我们民族的最好的武器,“而中国共产党则是拿起这个武器的倡导者、宣传者和组织者。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普遍真理一经和中国革命的具体实践相结合,就使中国革命的面目为之一新。”

党成立后,根据马克思主义理论来研究中国社会状况和阶级关系,提出了中国革命的正确纲领。毛泽东明确指出:“认清中国社会的性质,就是说,认清中国的国情,乃是认清一切革命问题的基本的根据。”建党初期,党虽然认识到中国受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双重压迫,国家独立和民族生存受到威胁,社会发展停滞不前、人民生活困苦不堪等基本国情,但并没有真正认识到中国社会性质是基本国情的核心,因而普遍认为中国革命是以无产阶级为主体的社会主义革命。直至1922年6月党的“二大”时,才深刻分析当时的国际形势和国内政治经济状况,阐明了中国革命的性质、对象和动力,区别并提出了党的最高纲领和最低纲领以及建立民主联合战线的政策与策略,在中国近现代史上第一次明确提出了彻底地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纲领,回答了中国究竟“向何处去”的大问题。“二大”宣言指出:“中国共产党是中国无产阶级政党。他的目的是要组织无产阶级,用阶级斗争的手段,建立劳农专政的政治,铲除私有财产制度,渐次达到一个共产主义的社会。”这是党的最高纲领,是全党的奋斗目标。宣言同时指出:现代中国是一个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中国革命的对象是资本帝国主义和军阀官僚的封建势力,中国现阶段革命的基本任务是:“(一)消除内乱,打倒军阀,建设国内和平;(二)推翻国际帝国主义的压迫,达到中华民族完全独立;(三)统一中国本部(东三省在内)为真正民主共和国”。这是党的最低纲领,即中国现阶段的革命是反帝反封建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并向全国人民指出了经过民主革命而向社会主义、共产主义发展的前途。

党的“二大”以前,中国人民进行了80多年顽强不屈的斗争,但是没有一个阶级、一个政党能够提出上述明确的反帝反封建的革命纲领,所以,斗争尽管是前仆后继,却总是带有很大的盲目性。中国共产党成立不久,就提出这样明确的革命纲领,并在此后经过艰苦卓绝的斗争,开创了“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独特革命道路,推翻了三座大山,实现了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建立了人民当家作主的新中国。这恰恰证明:只有用马克思主义武装起来的先进政党,才能真正担负起领导中国革命,推翻反动统治,建立新中国的重任。

历史证明,中国共产党领导新民主主义革命28年的历史,就是一部对中

国国情不断认识和深化的历史,是马克思列宁主义普遍真理同中国革命的具体实践日益结合的历史。正是在这个过程中,中国共产党使20世纪中国社会的发展走向了通过新民主主义到社会主义的正确方向。

二、中国共产党开启了20世纪中国历史发展的新纪元

在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中国共产党开创了独特的社会主义革命道路,领导确立了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开启了20世纪中国历史发展的新纪元。这是20世纪中国社会变迁的必然结果。

新中国成立后,如何尽快地发展生产力,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成为中国共产党执政的基本目标和历史使命。经过三年国民经济恢复时期的各项建设,中国共产党在短时期内发展了生产,稳定了秩序,巩固了人民政权。此后,经过社会主义改造,开创了独特的社会主义革命道路,领导确立了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并迅速建立起初步完整的工业体系,取得了各方面建设的巨大成就。随后,全党开始进行大规模社会主义建设,努力探索自己的发展道路。虽然后来党和毛泽东过于重视阶级斗争而出现“以阶级斗争为纲”的失误,但社会主义制度的确立,十年社会主义建设的成就,使古老的中国以崭新的姿态屹立在世界的东方。这是20世纪中国社会发展的必然结果,其历史意义不容低估。

首先,社会主义制度的确立,使中国社会的性质由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新民主主义社会转变为社会主义社会。其次,社会主义制度的确立,使中国社会的政权性质和中国社会形态结构发生了根本更替。中华民国政权,是在推翻封建王朝的基础上建立的,其间经历了北洋军阀政府和国民党政府两个阶段,最终为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所取代。抗战胜利后,国民党当局对外依附美国,对内挑起内战,更加失去民心。与此相反,中国共产党总结两次胜利、两次失败的历史教训,逐步成熟起来,不但提出了代表中华民族根本利益的政治纲领和路线,获得了广大民众的支持,而且逐步得到民族资产阶级的支持,成为受到广泛欢迎的社会中坚力量。谁赢得人民,谁就赢得胜利。人心向背,决定了中国共产党必然要取代国民党,担负起主导中国社会发展方向的历史使命。再次,随着政权的更替,中国社会在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在社会的政治结构上,不仅完成了由大地主大资产阶级专政(北洋军阀和国民党政权)向人民民主专政(中华人民共和国)的过渡,而且摒弃了独裁专制政体,真正开始了政治民主化的进程;在经济结构上,传统的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遭到前所未有的冲击,随着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具有社会主义性质的国营经济取代外国资本主义和本国封建官僚资本主义,成为中国经济的主导经济,从而彻底改变了中国旧有的经济结构;在思想文化结构上,逐渐完成了传统儒家文化——三民主义——新民主主义——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相继成为社会主体意识形态的更替过程。

20世纪五六十年代中国社会政治、经济、思想文化结构的如此变动,表明了当时的中国社会形态已经由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转变为独立、民主、统一的社会主义社会。20世纪是中华民族由苦难走向新生的世纪。在这一百年里,中国社会发生如此翻天覆地的大变革,千真万确地证明了“只有共产党才能救中国,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也就没有社会主义”的历史结论。所以,社会主义制度的确立,既是20世纪中国社会巨大变迁的必然结果,又是其根本标志,从此开启了中国历史发展的新纪元。

三、中国共产党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展现了民族复兴的光明前景

以1978年中国共产党十一届三中全会为标志,中国拉开了改革开放的序幕,从此,中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进入一个崭新发展阶段。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时期,中国共产党开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形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初步建立起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基本实现现代化,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开辟了广阔的前景。

多年来,由于急于求成,中国的现代化之路并非一帆风顺,教条主义等时有发生。特别是社会主义建设时期所出现的、延续到爆发“文化大革命”那样的极左思潮,把马克思主义的阶级斗争观点教条化到极点,大搞“兴无灭资”,“突出革命”,使中国处于自我封闭状态,大大地延缓了现代化进程,而且一度误入歧途。可贵的是,中国人民富有顽强的进取精神,随着认识的深化,中国共产党在现代化问题上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和教训。在经过了“文化大革命”那样的极左错误后,邓小平更突出地强调:马克思列宁主义也要同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实际情况相结合。“世界上的问题不可能都用一个模式解决。中国有中国自己的模式”。“中国式的现代化,必须从中国的特点出发”,“不能照抄西方国家或苏联一类国家的办法,要走出一条在社会主义制度下合乎中国情况的道路。”过去,在“宁要社会主义的草,不要资本主义的苗”的年代,人们“谈资变色”,凡是来自资本主义国家的东西,都被否定、被打倒。今天,我们“必须大胆吸收和借鉴人类社会创造的一切文明成果,吸收和借鉴当今世界各国包括资本主义发达国家的一切反映现代社会化生产规律的先进经营方式、管理方法。”正是在这些正确思想指导下,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中共中央认真总结这方面的经验教训,始终强调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通过改革开放加快现代化进程,尽快发展生产力,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回顾改革开放30多年的历程,中国人民以自己的聪明才智和勤劳勇敢,大力推进改革,不断扩大开放,经过艰苦探索,成功地走出了一条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现代化道路,谱写了建设新中国的光辉篇章。

30多年来,中国社会的生产力迅速发展,综合国力明显增强,人民生活显著改善,国际地位日益提高,经济和社会面貌发生了历史性的变化。可以说,改革开放以来的30年,是中国历史上变化最大、进步最快的30年,举国上下,国内国外,有口皆碑。中国共产党作为执政党,也在这个过程中不断发展壮大。目前,中国共产党共有党员8000多万,基层党组织近400万个,而且党员的年龄结构比例更趋合理。事实雄辩地证明,“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只有改革开放才能发展中国、发展社会主义、发展马克思主义。”“在当代中国,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就是真正坚持马克思主义。”

20世纪是社会主义兴起的世纪。虽然最先走上社会主义道路的苏联解体,俄国人不“走俄国人的路”了,但是,各国人民都将自己选择或重新选择符合实际的道路,走向社会主义的未来。曲折性是历史发展中不可避免的,前进性更是历史的必然。在20世纪初期兴起

的世界社会主义运动,经过20世纪中叶的辉煌和末期的曲折,必将在21世纪取得新的更大的胜利。各国人民经过自己的探索,走自己的道路,建设各有特色的社会主义,这种实践的经验总结到理论上,在中国就产生了与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既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这必将使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得到全新的发展,提高到全新的水平。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对马克思主义作出的历史性、世界性贡献,昭示了未来中国社会变迁的历史走向。正如胡锦涛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指出:“社会主义和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大地上焕发出勃勃生机,给人民带来更多福祉,使中华民族大踏步赶上时代前进潮流、迎来伟大复兴的光明前景。”

2006年6月30日,胡锦涛同志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85周年暨总结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大会上,精辟地概括了党在85年不平凡奋斗历程中紧紧依靠和紧密团结全国各族人民所做的“三件大事”。这就是:“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我们经过28年艰苦卓绝的斗争,推翻了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的反动统治,实现了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建立了人民当家作主的新中国。在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我们确立了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在一穷二白的基础上建立了独立的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使古老的中国以崭新的姿态屹立在世界的东方。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时期,我们开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初步建立起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大幅度提高了我国的综合国力和人民生活水平,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开辟了广阔的前景。”“三件大事”是对中国共产党为中华民族所做历史贡献的高度概括。考察党在领导革命、建设和改革开放事业中,对20世纪中国社会发展所起的历史作用,这三件大事确实“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国人民的前途命运,决定了中国历史的发展方向,在世界上产生了深刻而广泛的影响。”

总之,中国共产党的90年是在艰难曲折中不断发展壮大,日益成熟的90年;是接受洗礼、迎接挑战,克服困难、不辱使命的90年。从成立之日起,它就为实现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国家富强和人民幸福而历经磨难,不懈奋斗,并在这个过程中取得了领导革命、建设和改革的伟大历史成就,开启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新篇章。90的历史证明,在中国,“除了中国共产党,根本不存在另外一个像列宁所说的联系广大劳动群众的党。”“只有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走社会主义道路,国家才能强盛,民族才能振兴,人民才能富裕”。正是靠着工人阶级先锋队和中国人民、中华民族先锋队的先进党性质,中国共产党经过自己的不懈努力,赢得人民群众的信赖和支持,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坚强领导核心。

当然,现代化是一个长期的动态过程。中国目前仍属于落后于发达国家的发展中国家,由于对人类和平具有威胁的世界强权势力的存在,在实现现代化的道路上不会一帆风顺,恐怕还要走相当长一段时间。但是,我们有理由相信,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今后中国的现代化速度会更快,步子会更加稳健。因为百多年来,中华民族已经在这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和教训,中国共产党已经在现代化的环境下,从幼稚走向成熟。尽管前进的道路上还有众多艰难和曲折,但百川归海,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迎来中华民族腾飞的大势不可逆转!

参考文献:

[1][9][10]胡锦涛,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EB/OL].新华网,2007-10-15

[2]毛泽东选集(3)[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796

[3]毛泽东选集(2)[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633

[4]中共中央文件选集(1921-1925)[M].北京:中央党校出版社,1982:77-78,

[5][8]邓小平文选(3)[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261,373

[6][7][11]邓小平文选(2)[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164,362,170

[12]江泽民,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七十周年大会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1991-7-2

责任编辑魏子扬

猜你喜欢

中国共产党
《中国共产党的一百年》(四卷本)
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颂
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
中国共产党何以拥有强大的群众组织力?
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
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
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
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
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4周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