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腹针治疗单纯性肥胖症的临床应用

2011-07-06宿绍敏畅艳艳

中国民族民间医药 2011年12期
关键词:体针腹针肥胖症

宿绍敏 畅艳艳 候 鉴

1.吉首大学医学院针灸推拿系,湖南 吉首 416000;2.吉首大学医学院07级针推本科班,湖南 吉首 416000

单纯性肥胖症是一种营养过剩性疾病,近年有上升趋势,笔者2008年至2010年5月,进行以腹针疗法为主治疗单纯性肥胖症的临床研究,并取得了一定疗效,现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200例单纯性肥胖症患者,均为女性,随机分为腹针组和体针组各100例。治疗组年龄最小21岁,最大50岁,平均35岁;对照组年龄最小20岁,最大50岁,平均36岁;2组患者均为女性,年龄、身高、肥胖度等方面比较无显著性差异 (P>0.005),具有可比性。

1.2 诊断标准

参照《单纯性肥胖的诊断及疗效评定标准》[1]:成人标准体重 (kg)=(身高-100)cm×0.9。轻度肥胖:实测体重超过标准体重的20%~30%;中度肥胖:实测体重超过标准体重的31%~50%;重度肥胖:实测体重超过标准体重的 50%以上。②体重指数[2](BMI)=体重(kg)/[身高平方 (m2)];18≤BMI≤22.9为正常;23≤BMI≤24.9为肥胖前期;25≤BMI≤29.9为Ⅰ级肥胖;30≤BMI为Ⅱ级肥胖。

1.3 排除标准

所有患者均排除①继发性肥胖及代谢失常引起的肥胖症②年龄<18岁或>60岁者③合并心肝肾血液等严重的器质性病变者④同时进行其他药物减肥者⑤未能按规定完成治疗者⑥妊娠期及哺乳期妇女。

2 治疗方法

2.1 取穴

2组取穴大致相同,具体如下:主穴[3]:上脘、中脘、气海、关元、天枢 (双)、大横 (双)、外凌 (双)、滑肉门 (双)、带脉 (双)、水道 (双)、丰隆 (双)、三阴交(双)及腹部肥胖阿是穴。

配穴:胃肠实热型配曲池、合谷、内庭、下巨虚;脾虚湿盛型配阴陵泉、水分;肝郁气滞型配太冲、阳陵泉。

2.2 腹针组操作

患者仰卧,舒适体位,选择好针具,治疗组腹针操作借用测量工具,根据薄氏腹针生物全息影像的面积和人体体表面积的比例,精确计算腹部的横寸、直寸,并用紫药水笔标记出具体穴位点,用络合典常规消毒皮肤后采用“薄氏腹针”专用套管针进针法:将针先插入薄氏腹针针包内的消毒塑料针管内2-3分,放在穴位皮肤上,左手压紧针管,右手食指对准针柄一击,使针尖迅速刺入皮肤,然后将针管去掉,再将针刺入穴内,右手迅速扶起针身,调整进针深度。四肢部穴位采用毫针单手进针法。

2.3 体针组操作

以普通高等教育“十五”国家级规划教材《经络腧穴学》[3]和 《刺法灸法学》[4]中所确立的针刺取穴及操作为标准。

3 治疗疗程

2组治疗均每天针刺1次,25次为1疗程,疗程间治疗6天休息1天,1个疗程及2个疗程后分别进行疗效总结及分析。

4 两个疗程结束后人数统计分析

200例患者完成治疗规定疗程后人数统计。第一疗程:体针组44人,腹针组98人;第二疗程:体针组22人,腹针组87人。

两组完成指定疗程人数比较 例 (%)(n=100)

5 完成第Ⅰ疗程治疗后疗效分析

5.1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7.0统计分析软件包进行统计。计量资料以±s表示,变量间比较用t检验,计数资料间比较用χ2检验。P≤0.05将被认为差异有统计意义。

5.2 疗效分析

参照1987年首届全国中西医结合治疗肥胖症学术会议讨论制订的单纯性肥胖症疗效标准[5]。临床治愈:体重下降并达到标准体重范围以内,相关症状消失;显效:体重下降≥5kg,体重指数下降≥4,相关症状基本消失;有效:体重下降≥2kg而<5kg,体重指数下降≥2而<4,相关症状减轻;无效:体重下降<2kg,体重指数下降<2,相关症状未减轻。

两组治疗前、后临床疗效比较

5.3 治疗结果 腹针组观察98例,愈显效93例,无效5例。总有效率95%。体针组观察44例,愈显效40例,无效4例。总有效率91%。

6 讨论

肥胖症是随着人们饮食结构的改变、缺乏锻炼而造成脂肪堆积的一种营养过剩病症。中医学认为其病因多与痰湿积聚,内热滋生有关。针灸减肥的临床报道很多,但从腹部以神阙调控系统取穴者较少,其治疗体系以腹部的肚脐为中心进行调控,因为人在出生前,脐带是维系生命的纽带,人体的生长发育所需的营养依赖于脐带的输送。腹部又是五脏六腑会聚的地方,所以采取腹部穴位治疗可调整全身的经络,而达到治疗全身疾病的目的。腹针对胃肠蠕动有良性的双向调节作用,针刺治疗单纯性肥胖症可以抑制胃酸分泌过多,使血液中过氧化脂质含量下降,加速脂肪分解,从而达到健康减肥的治疗效果。目前普通体针治疗肥胖症的缺陷是患者对针刺较敏感,针刺得气的酸麻重胀感相对不耐受而往往放弃继续治疗的决心,达不到足够的疗程效果往往不太理想或者易反弹。针对毫针治疗的这一缺陷,推广以腹针 (无痛针灸疗法)为主治疗单纯性肥胖症的创新性治疗单纯性肥胖症有积极的临床意义,值得推广。

[1]危北海,贾葆鹏.单纯性肥胖病的诊断及疗效评定标准[J].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1998,18(5):317-319.

[2]李素荷等穴位埋线治疗单纯性肥胖症69例临床观察[J].新中医.2008,11(40):69-70.

[3]陆寿康.刺法灸法学·第二版.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7.24-25.

[4]沈雪勇.经络腧穴学.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3.75-82.

[5]陈汉平,桂金水.现代中医药应用与研究大系·第16卷.上海:上海中医药大学出版社,2003.456.

猜你喜欢

体针腹针肥胖症
腹针结合头颈部按摩治疗心脾两虚型失眠的临床研究
穴位埋线法治疗肥胖症的中西医机制研究进展
“阴阳互引”隔姜灸治疗脾虚湿阻型肥胖症的临床观察
腹针结合仙人揉腹法治疗经间期出血案
体、火针结合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42例疗效观察
胃食管反流病与肥胖症及其并发症的相关性研究进展
耳穴按压配合体针治疗酒精成瘾临床分析
穴位埋线治疗单纯性肥胖症28例
腹针治疗痛经的临床研究概况
腹针治疗慢性腹泻的临床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