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职院校专门用途英语教学的调查与探讨

2011-06-10张天华

外国语文 2011年1期
关键词:英语课程英语教学院校

张天华

(成都农业科技职业学院,四川 成都 611130)

1.引言

教育部《高等职业教育英语课程教学要求(试行)》(以下简称《高职英语教学要求》)(2008)指出:“高职英语教学分为两个阶段,即基础英语阶段与行业英语阶段。基础阶段的教学内容可与行业阶段的教学内容自然衔接,或将行业英语教学渗透到教学的全过程。”目前高职院校一般分段安排英语课程:前期——基础英语阶段,后期——专业英语阶段。在有关专门用途英语研究的基础上,Hutchinson&Waters(1991)指出,英语分为普通英语(EGP)和专门用途英语(ESP);依据语言最终的使用目的和语言环境的不同,专门用途英语(ESP)还可细分为职业英语(EOP)和学术英语(EAP)。普通本科院校的专业英语课程和高职院校所设置的专业英语课程差异较大,前者属于学术英语(EAP)范围,而后者则应归于职业英语(EOP)类型,其内容以就业需求为导向,实用性强,使“学生毕业后具备职业岗位所需要的一定的听说能力、较强的阅读一般技术资料的能力和书写常用应用文的能力”(《高职英语教学要求》,2008)。

2.调查对象和调查设计

本研究以我校(成都农业科技职业学院)为例,通过问卷调查,旨在动态了解学生对ESP教学的态度和需求,对ESP课程设置的看法,对ESP教学模式以及对教师的要求等的现状和期望值的差距,从而了解他们的需求,问卷调查将所调查的学生分为两组:第一组为正在上ESP课程的2009级学生,第二组为没上过ESP课程的2010级学生,同时临时增加一个第三组,学员为2011年在我校参加农业部“南南合作”英语强化培训班的24位农业专家,前两组各发放调查问卷200份,收回有效问卷390份,第三组发放调查问卷24份,收回有效问卷24份。

调查对象调查项(仅选取部分)没上过ESP课程的学生(%)正在上ESP课程的学生(%)2011年农业部“南南合作”英语强化培训班的学员(%)A.很有必要1.你认为学习 ESP课程:87% 91% 100%B.没有必要8% 2% 0 C.无所谓5% 7% 0 A.第三学期 89% 100%无2.你希望 ESP课程开设在:B.第四学期 0% 0无C.第五学期 11% 0无A.为了拿毕业证3.你学习 ESP课程的目的是:25% 45% 0 B.为了未来的工作57% 33% 100%C.出于兴趣爱好18% 22% 0

3.调查结果和分析

3.1 问卷调查结果

问卷调查结果(仅选取部分)如下表所示:

调查对象调查项(仅选取部分)没上过ESP课程的学生(%)正在上ESP课程的学生(%)2011年农业部“南南合作”英语强化培训班的学员(%)A.全讲英语4.教师在讲授 ESP课程时12% 0 100%B.主要讲汉语28% 47% 0 C.主要讲英语60% 53% 0 A.阅读 +翻译5.教师讲授 ESP课程的教学方法是:10% 80% 0 B.阅读翻译为主,听说为辅47% 20% 100%C.听说读写译综合实践43% 0 0 6.讲授 ESP课程的教师是:A.经过相关学科专业知识培训的英语教师100% 100% 100%B.经过英语强化培训的经过相关学科专业教师0 0 0 C.英语教师 +相关学科专业教师0 0 0 A.很满意 无7.你对目前所进行的ESP课教学:25% 100%B.一般 无15% 0 C.很不满意 无60% 0

3.2 问卷调查结果分析

(1)学生基本上都认为很有必要开展ESP课程教学,但由于高职院校学生英语水平参差不齐,部分英语基础较差的学生认为“没必要”和“无所谓”;但是2011年在我院参加农业部“南南合作”英语强化培训班的24位农业专家的英语基础都比较好,有强烈的出国意识,学习ESP课程的目的明确,所以他们完全赞同开设ESP课程。

(2)由于我校只在第一学年开设两学期的EGP课程,在校学生对ESP课程应安排在哪一学期的意见和我校的ESP课程现状出现了很大差异。在校学生基本上认为应该集中安排在第三学期,以便在EGP课程结束后就自然衔接上ESP课程,然而在“一切以专业课程为重”的指导思想下,我校基本上都把ESP课程安排在第五学期开设,少的仅30个学时。由于大三期间学生忙于专业实习实训和找工作,大量缺课,直接导致教师讲课的内容无法深入,原本计划的许多ESP课堂活动被迫取消,教学方法又回到“阅读加翻译”的老路,质量难以保证。

(3)在校学生对ESP课程教师、教学方法等方面的期望很大。未上过ESP课程的学生对ESP课程很感兴趣,希望“为了未来的工作”而学习;希望由“经过相关学科专业知识培训的英语教师”来授课,并且主要用英语来上课;期望教师能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除了提高“ESP阅读和翻译能力”,还应该注重提高学生ESP的听、说、读、写等综合能力。但从上过ESP课程的学生所反馈的信息发现,教师在讲授ESP课程时还是以汉语为主,仍然主要使用“翻译加阅读”的传统教学方法,没有为学生提供足够的听、说、读、写等机会,仅有25%的学生对我校目前开设的ESP课程表示“很满意”。然而,对照2011年在我院参加农业部“南南合作”英语强化培训班的24位农业专家反馈的信息,由于本次培训班的学院英语基础都比较好(有的已出国多次),学习目的明确,学习习惯好,完全实行小班化教学,所以教师们基本上采取全英语授课,教学效果很好,学员们对我校开设的ESP课程教学满意度达到了100%。农业部的该项针对全国农业技术员和专家的英语强化培训班从2004年开始,在我校一年举办一次,目前我校已成为农业部“南南合作”英语培训基地之一,他们的这些反馈信息对在我校学生中开设ESP课程很有参考价值。

4.探讨

4.1 正确理解EGP和ESP课程关系

结合高职院校实际,专门用途英语教学应以基础英语教学为基石。为了把高职院校学生培养成复合型、实用型人才,必须把EGP教学拓展到ESP教学中。EGP是ESP的基础,ESP是EGP的延伸;EGP是英语教学中的基础教学,ESP是英语教学中的专业教学,两者是相辅相成的有机联系的整体。

4.2 切实重视ESP课程

应结合职业教育的特点和高职院校的办学特色,创设适应高职教育的ESP课程教学模式。在当今,高职英语课程教学目标不断演变,其方向是职业性,如下图所示。

随着科技的迅猛发展,专业英语已变得日益重要,从国际科技信息到日常用品的说明书等大多要用英语书写,而现在高职院校的英语课程大多局限在日常生活、校园生活等方面,题材和中学英语课本雷同,没有体现高职特色。目前,高职院校的ESP课程存在的问题较多,主要表现在:教材没有体现高职特色,基本是本科院校ESP教材的删减版;教学内容单一,主要讲解词汇、课文句子翻译和语法,基本不涉及到听力和口语;教学形式依然采用传统方式,以教师为中心,大班上课,学生被动学,学习积极性很不高。这种局面必须加以改变,要加强对ESP课程的重视程度。

4.3 使学生重塑英语交流观

在ESP课程教学过程中,要使学生意识到是为掌握英语交流技能而学习,是为提升未来职业而学习,学习英语在于交流而不是背单词或记语法规则。专业英语与专业的联系更紧密,是普通英语的后续课程,教师要让学生明白“English+Major=Bestseller”,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其彻底改变为“考级或获证”而进行仓促记忆和强化背诵,重塑英语交流理念。在一定的阅读和翻译能力的基础上,要注重培养听、说、写的能力。

4.4 改变ESP教师的教学观

ESP教师要转换自身观念,转换到ESP教学的思路上来,ESP课程的课堂教学要以“活动”为载体,体现职业教育目标,建立“技能实训导向、主题任务驱动”的ESP教学模式。确立“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模式,摈弃“以语言为中心”和“以教师为中心”的传统教学观念,教师不是知识灌输者,而是引导者、帮助者和督促者。同时,ESP教师应该和学生形成一种良好的互动关系,师生之间应该有一定程度的亲和度、参与度、延展度和自由度。

4.5 改变ESP教师的教材观

以“技能实训项目为导向、以主题任务引领为途径”,ESP教师要树立“一纲多本”的教材观以及“文本延伸型”和“文本思考型”的教学观。灵活运用教材、课外素材和网络资源,构建以“公共英语素材为骨架、行业英语素材为背景”的ESP教材处理模式,并积极开发具有地域特色的ESP校本教材。

4.6 改变ESP课程评价

培养高职院校学生的职场素养尤其重要,因此ESP教师在评价学生学业时,要看重学生的平时学习策略的使用情况,英语学习的兴趣和动机提升程度,“语言输出”过程中的积极表现,而不能光看终结性考试成绩(卷面成绩)。考试形式可以包括分组口试与统一单独笔试、考场内完成与考场外完成等多种方式。改变ESP课程评价的目的就是为了使学生真正具备英语职业素养,能够以英语为载体更好地认识世界、进行社会交往。

5.结语

笔者从调查中发现,现在高职院校中的大学英语课时一减再减,逐渐边缘化,导致学生对英语也抱着无所谓的态度。学生们认为,个人英语基础较差.ESP教材太难,教师教学方法陈旧,只注重知识传授,不重视应用能力训练,这就造成一些学生对ESP课程丧失了信心,产生了畏难情绪。对此,笔者呼吁,高等院校应结合本校的特点,不断改善ESP课程教学,对高职院校ESP教学改革进行积极探索,以期提高高职学生英语应用能力。

[1]Cumming,A.ESL/EFL Instructors’Practices for Writing Assessment:Specific Purpose or General Purposes[J].Language Testing,2001(18).

[2]Douglas D.Assessing Languages for Specific Purposes[M].Cambridge: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2000:17.

[3]Hutchinson,T.& A.Waters.English for Specific Purposes[M].Shanghai:Shanghai Foreign Language Education Press,2002.

[4]蔡基刚.ESP与我国大学英语教学发展方向[J].外语界,2004(2).

[5]段平,顾维萍.我国大学ESP教学的发展方向探讨[J].外语界,2006:4.

[6]罗娜.制约我国ESP教学的主要因素及其对策[J].山东外语教学,2006(1).

[7]卫乃兴,周俊英.也谈 ESP与大学英语教学[J].外语界,1994(2).

[8]王友良.专门用途英语(ESP)研究综述[J].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6).

猜你喜欢

英语课程英语教学院校
2020年部分在晋提前批招生院校录取统计表
2019年—2020年在晋招生部分第二批本科C类院校录取统计表
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构建——以高级英语课程为例
巧用“五法”激趣——以英语教学为例
高中英语教学中德育的渗透
如何提高英语教学的有效性
2019年成考院校招生简章审核对照表
金融英语课程教学改革探析
大学英语课程委婉语教学研究
应用技术型本科院校高等数学教学改革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