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颅脑损伤患者高压氧治疗的护理

2011-06-08

实用医药杂志 2011年4期
关键词:高压氧体征颅脑

王 宁

颅脑损伤是一种常见的急性损伤,在全身创伤部位中仅次于四肢的创伤,严重影响着患者的生活及工作,其致残率最高,为了使颅脑损伤患者恢复的更好,笔者所在科采用高压氧(HBO)联合治疗颅脑损伤,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组共96例。男 68例,女28例。年龄7~68岁,平均(37±1)岁。其中车祸伤60例,坠落伤18例,打击伤18例;脑震荡18例,脑挫裂伤25例,颅内血肿35例,脑干损伤6例,颅脑损伤后综合征12例;手术治疗72例,非手术治疗24例;气管切开36例,偏瘫44例。

1.2 治疗方法 患者入院后均常规给予止血、脱水降颅压、抗感染、营养脑细胞等治疗。按随机分为两组,外伤后第一次高压氧治疗时间<72 h者为早期组,共56例。对照组是高压氧治疗时间>72 h者共40例。在治疗开始示压力0.2 MPa开始,逐渐升压20 min,治疗1 h,戴面罩间歇吸纯氧(对气管切开者用普通导管、L型套管等吸氧方式吸氧),再逐渐降压20 min,1次/d,10 d为1个疗程,一般为3个疗程,必要时休息10~14 d,再进行第二阶段治疗,总治疗时间根据患者病情决定,遇有肺部感染加重、伴高热等病情特殊变化时,暂停高压氧治疗。

1.3 疗效评定标准 根据ADL MMSE评分进行治疗前、后日常活动量表和简易智能评分,确定评定标准,治愈:临床症状、体征消失、功能恢复、生活自理、参加日常工作。显效:临床症状、体征消失、有轻微功能障碍,生活基本自理,能参加部分工作。有效:临床症状、体征有明显好转,生活不能自理,有明显的功能障碍。无效:临床症状、体征等无明显变化。

2 结 果

2.1 早期高压氧治疗与生存率的关系 见表1。

表1 两组高压氧治疗预后

2.2 早期高压氧治疗与功能恢复率 按GCS判断评分标准分类;意识清醒功能良好者称恢复;中残、重残及植物生存者称未恢复,见表2。

表2 两组高压氧治疗生存者功能恢复情况

3 护 理

3.1 入舱前护理 高压氧治疗是将患者置于耐高压的密闭舱体内,在高于1个大气压的特殊环境中带面罩吸氧,因此,对首次治疗的患者可能感觉舱内闷热、透不过气,身体可能会出现不同程度的轻微不适感,如头晕、耳鸣、恶心、心慌甚至呼吸困难等,更加重患者的恐惧、紧张心理,因此应在护理中加强对患者及家属的心理护理,从精神上给与鼓励和安慰,通过已治愈的病例进行宣传引导,详细介绍高压氧治疗的作用及治疗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异常感觉及注意事项,解除患者的疑虑和紧张心态,使患者及家属能很好地配合治疗。

3.1.1 入舱前的准备 治疗前严格掌握进舱指征,做好入舱前检查,进舱前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意识、瞳孔等变化,有引流管者,应妥善固定各种导管,保持引流通畅,防止滑脱,并观察引流液的颜色、性质及量,加压时夹闭引流管,减压时放开引流管。对气管切开者,入舱前彻底吸痰,保持呼吸通畅。又躁动的患者应用约束带将四肢固定好,以免其进舱后拔管自伤,对烦躁不安者入舱前可使用少量镇静剂,以保持安静。对于并发高血压、多发性骨折、气胸、高热、严重肺部感染、消化道出血,脑脊液漏,活动性出血等患者禁止入舱治疗。

3.1.2 健康教育 向患者及家属讲解高压氧治疗的原理及治疗方法,使患者及家属积极配合治疗,教会患者及家属打开咽鼓管的方法(吞咽、张口、捏鼻鼓起等),并告知入舱前更换棉质衣服,严谨携带易燃易爆物品入舱。

3.2 入舱后的护理

3.2.1 升压 初级阶段加压速度要缓慢均匀,随时注意患者有无不适、烦躁不安等,加压时间为20 min,治疗压力为0.2 MPa,病情较重者从低压0.18 MPa开始,让患者逐步适应升压过程。

3.2.2 稳压 当压力达到要求的治疗压力后,关闭供氧阀,此时严密观察期病情变化,如有异常立即报告医师做好记录,及时采取治疗措施。

3.2.3 减压 严防减压过快,因减压时颅内压可出现“反跳现象”,所以减压速度要均匀,以免引起并发症,遇有病情变化时应延长或暂停减压,待病情稳定后再缓慢减压。

3.3 出舱后的护理 出舱后及时询问患者及陪舱人员的感受,让其休息5~10 min,以便观察有无不良反应,嘱患者注意保暖,测量生命体征并做好记录,检查各管道是否通畅,有无皮肤瘙痒及关节疼痛等现象,如有异常及时报告医师,在治疗期间,注意加强营养,鼓励给予高蛋白、高维生素流质饮食,提高机体抵抗力以便早日康复。

4 讨 论

高压氧(HBO)治疗能有效解决脑损伤后的伤残程度,因此行高压氧治疗时要求护士有专业的护理知识,并加强责任心,对重症患者要专人护理,防止并发症的发生。高颅压是促使患者昏迷加重的原因之一,而HBO恰可通过促使脑血管的收缩,使脑血流量减少而降低颅内压,本组96例显示早期进行高压氧治疗,不但能提高其生存率,而且明显减少了患者的致残率。有些病例疗效不太理想,可能与开始接受HBO治疗的时间有一定的关系,病程过长,脑组织可能发生难以逆转的损伤,故疗效欠佳。

总之,早期采用HBO结合物理和康复治疗脑外伤患者更有助于中枢神经系统功能的恢复,同时HBO可使血脑屏障通透性增强,便于药物向脑组织内渗透。高压氧治疗,可以提高脑组织的有氧代谢,降低脑积液和脑血流中的乳酸水平,使脑血流和脑组织代谢正常。从而意识障碍及肢体活动、语言等功能恢复有明显的提高。但对于重型颅脑外伤患者:如①颅内出血未控制或继发血肿时,高压氧治疗可致出血增多,甚至脑疝;②颅脑外伤合并肋骨、锁骨骨折和肺挫伤者,需排除气胸,以免致呼吸、循环衰竭;③颅底骨折合并耳、鼻脑脊液漏者,易致逆行感染;④合并其他如血压过高、消化道出血、高热等均要暂缓高压氧治疗。对于颅脑外伤昏迷患者病情允许早期进行高压氧治疗的患者,做好入舱前加压、稳压、减压过程中的护理十分重要,护理得当是及时挽救患者生命减轻或消除后遗症的重要环节。所以在无禁忌证的前提下,行高压氧治疗越早越好。

[1]脑卒中患者临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标准(1995).全国第四届脑血管病学术会议通过[J].中华神经外科杂志,1998,12:383.

[2]李 飞,陈 蕾,李 丽,等.高压氧治疗时机和疗程对颅脑损伤疗效的影响[M].中国微侵袭神经外科杂志,2009,14(2):

[3]刘景昌.高压氧医学的理论与新技术[M].北京:军事医学出版社,1998.10.

[4]申社辉,杜 萍,党 军,等.重型颅脑损伤术后高压氧治疗的临床研究[M].中国实用医药,2009,(14):

猜你喜欢

高压氧体征颅脑
Endoscopic pedicle flap grafting in the treatment of esophageal fistulas: A case report
柔性可穿戴生命体征传感器的研究进展
高压氧治疗各期糖尿病足间歇性跛行的疗效观察
老年重型颅脑损伤合并脑疝联合内外减压术治疗的效果观察
脑室内颅内压监测在老年颅脑损伤中的应用
高压氧联合天麻素及甲钴胺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临床观察
Current pre-hospital traumatic brain injury management in China
电针配合高压氧治疗神经性耳鸣27例观察
重型颅脑损伤并发应激性溃疡的预防与治疗
高压氧与药物联合治疗美尼尔症疗效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