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大型菌物美的探讨

2011-05-30罗国涛陈启鹃刘桂珍

中国食用菌 2011年3期
关键词:灵芝食用菌美的

罗国涛,陈启鹃,刘桂珍

(凯里学院教育科学学院,贵州 凯里 556011)

千百年来人们欣赏美、追求美、探讨美,对美的认识不断深化,形成众多的美学观点及流派。大型菌物美作为自然美中的一员,却因神秘而被人们忽视,因此,探讨其美、发掘其美将会丰富美学内容,满足人们对美的热爱,丰富人类生活。

1 大型菌物的美

大型菌物作为审美的客体或审美对象在我国文献中就有记载,灵芝就是其中的代表。灵芝形态奇特,色彩艳丽,富有光泽,而且长期不朽。中国人把灵芝看作是吉祥如意的象征,元朝永乐宫壁画 《朝元图》中的玉女,右手就托着一盆灵芝,另外在很多的建筑物上有灵芝图案,并作为如意图形,现今灵芝作为观赏物被广泛地制成盆景,都说明灵芝作为审美对象已显示其美的地位和价值[1,2]。

1.1 大型菌物的形态美

事物美首先是一种形态的美。大型菌物就具有真正意义上的形态美,大型菌物在分类地位上是属于真菌,现已描述的真菌种类多达74 000种,其中有13 500种是大型菌物[3]。大型菌物具有种类繁多、形态各异、色彩绚丽的特点,是重要的观赏资源。其形态上有伞形、球形、喇叭形、漏斗形、钟形、圆锥形、瓣状、耳匙状、珊瑚状、笔状、棒状、星状、笼头状等类型,色彩上有红色、粉红色、黑色、黄色、橙色、白色、绿色、紫色、灰色等,其中有的是单色,有的是复合色彩。色彩与形状有机结合充分显露出大型菌物的千姿百态和绚丽多彩 (图1)[4]。

1.2 大型菌物的结构美

大型菌物的结构美集中体现在子实体结构上。生物体为了繁育后后代,经过百万年来的自然选择,形成各种特殊结构。大型菌物的子实体结构上看,典型的主要有菌盖和菌柄两部分,少数种类还有菌柄和菌托的分划。大型菌物的结构美首先显露出一种对称美。沿菌柄中线,可将菇体分为两部分,呈现左右对称结构。从建筑学的角度上看,菌物的这种典型结构是用料最少,同时又是只有一种支撑力作用的构图,给人一种简单而又适用的美。菇类的子实体其产孢结构有多种形态,主要有菌褶、菌管和菌齿,且数量、大小、疏密程度不同。这些变化体现出其强大的繁育功能,为保护物种生存延续发挥作用,它既是生存斗争的法宝,又是自然和谐的有力武器,充分显示出物种对完美生存的追求[5]。

1.3 大型菌物的神秘美

客观事物美或不美不以人的存在而存在。 “美”是一种感觉,一种令人愉悦的感觉,这种感觉并不一定就在现实中。大型菌物其营养体为丝状体,人们肉眼难见,自然条件下它们会形成什么样的子实体,这是不知道的,这充分显示出这类事物所具有的神秘美;另外大型菌物不是处处都有,时时发生,相对气候来说,一年之中主要集中在春夏秋之交和秋雨之后,因而呈现出想看又见不到的神秘,却让人保持着追求的欲望。第三是由于大型菌物生态类型多样,要想完整地认识这些美、享受这样的美,只有深入实地,然而人们是难以做到,所以常留给人们对美探究的遐想空间。就某一生态环境来说,每年发生的种类和数量是不完全相同的,国外曾有学者对同一地段环境的菌物发生作过观察,经过20年、30年,种类不断变化[6]。大型菌物早在我国就已作为药物进行开发和利用,如灵芝等,被神话为还魂草、仙丹妙药,千百年来留给人们的是神话和传说,被古人追求和崇拜,直到现在才对它的药效有根本性地认识。大型菌物中有相当数量的特种含有有毒成分,至今还无简便的检测方法,因此,留给人们的是既喜爱而又恐惧的感觉,这也是其神秘之处。大型菌物中有1 000多种是具有致幻作用,它们在欧亚等地区和国家中被使用,尤其是在宗教活动中采用,留下了众多对这类自然物品的神秘认识[7]。所以大型菌物的神秘美是一种大自然留给人类的无价的珍贵礼品。

2 大型菌物美的价值

大型菌物美具有多方面的利用价值,它们越来越影响着人类和生活。

2.1 提供欣赏

大型菌物作为自然美的成员,其重要的功能就是具有观赏性,展现给人们的是一幅博大的画卷,而且是最原生态的,它们没有经过任何的加工和修饰,人们既可对菌物个体的观赏,又可整体观察;观赏既在色彩上又在形状上;既是单一生态类型又可是不同生景的,且观赏在时间和空间上也是变化的。大型菌物的美需要人们融入自然中,每一观赏画面都会刺激人类的感官,让人享受着大自然的造化弄物,足以大饱眼福。

2.2 美化生活

大型菌物中目前已知的食用菌有2 000多种,我国也有近千种,其中竹荪、猴头、松茸、松乳菇、鸡油菌、香菇、木耳、美味牛肝菌、鸡地从菌、双孢蘑菇、紫芝等野生菌品是生活中极具诱惑力的食用菌,其蛋白质含量高,游离氨基酸比例大,味道鲜美,长期以来受到重视,是主要的出口物资,同时还具有医疗保健效果,既能美化生活又能让人感受生活之美。灵芝加工制成盆景后,使其观赏的时间和空间变为无限,呈现出一幅更加美丽的画卷,让人感受生活的美好。

2.3 构建自然和谐的财富

大型菌物都具有转化自然有机物的功能,其参与到自然界中,对死亡的有机体进行分解转化,尤其是对木质素、纤维素、半纤维素等的转化,实现了生物的物质循环过程,保障自然物质的再利用。大型菌物种类多、数量大,是生物多样性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人类对生命研究的重要资源之一,它们与动、植物一起构成宏观的自然生态系统,维护着地球的美好,形成的是自然和谐的美好画面。这正是人类对美的最佳追求。

3 大型菌物的美学评价

大型菌物作为美学对象无论个体还是群体,都具有审美价值,充分够构成主客观的统一。

3.1 丰富而强烈的色彩视觉效果

众所周知,色彩能够表现和触动人的情感。例如:红色具暖感,能让人联想到丰硕甜美的果实;黄色光感最强,给人以光明、辉煌、轻快、纯净的印象;白色则给人明亮、干净、雅致与贞洁;而一些复合色调给人以稳重、神秘感等。所有的色彩在绿色森林的衬托下显得无比的娇艳可贵,视觉效果明显。如毒蝇鹅膏菌,其外形结构如伞状,菌盖呈圆形,表面鲜红色或桔红色,并有白色或稍带黄色的颗粒状鳞片。从色彩效果来看本身表面的鲜红色和颗粒状鳞片构成了其独特的肌理图案,形成了强烈的视觉效果,就有一种菌中之王的霸气。再如长裙竹荪,其形体洁白,貌似仙女,让人感到高贵无暇,所以有了 “真菌皇后”的美称。从物理美学(相对于心理美学)角度来看大型菌物作为一类具体的事物,它让我们在视觉上所感受的是既复杂而又绚丽,除了能深深地吸引人外,还能打动人[8]。

3.2 具体的形式美

正是由于大型菌物拥有丰富的色彩和独特的形态结构,因此才构成了它特有的形式美。这种形式美是一种有秩序的美,表现在整齐划一、结构对称均衡、对比感强、节律出现、多样性变化等。不得不说这真是大自然的奇妙造化。从美学角度看,其外形轮廓是曲线的菌物给人以自然、优雅、流畅的感觉;而外形轮廓呈棒形的菌物则给人以力量、强实的效果;喇叭向上的菌物给人以平稳和轻巧之感,同时也象征了积极向上的精神;而球形给人以圆润、稳定的感觉;不规则形态更具独特和奇妙感[9,10]。另外大型菌物的形式美都是未经人加工和改造的,是 “最原生态的艺术品”,这对于人们欣赏美和激发审美情趣都是不可多得的资源。所以大型菌物的形式美是具体的、真实和多样的,使人类能感知美、认识美并评判美。

3.3 新奇美

放眼望去大自然展现在人们视野中的是对动、植物,因此,人们对动物、植物比较熟悉且印象深刻,然而对大型真菌却认识模糊,因为它的一生之中让人见到真面目(子实体)的时间很短暂,难得一见,所以留下了对这类物体众多未知的现实,它们的出现容易使人产生新鲜和刺激。大型菌物呈现给人们的是一幅全新的景观,加上发生的物种具有多样化且不同生境又有变化,所以,它很能吸引人、调动人,产生新鲜感、好奇感、刺激感和愉悦感;另外大型菌物中拥有较多的可食用、药用菌类,可它又不是那么容易得到,这迫使人们去追求和利用,且不同的种类对人的味觉刺激是不一样的,美味的感觉总是诱惑人们;对于物种研究来说,自然界到底有多少,这是未知的,它的神秘永远留给人类去发现。

3.4 理性美

菌物的美不只是外在的,作为生态系统中重组成成员,它们在生态系统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是植物死亡有机体的重要 “消费者”,没有它们生命难以立足,正是因为它们的参与,自然才呈现出一幅和谐而又具有生机的景象,这是自然进化的结果,也是生态平衡的理性必然。

4 建议

大型菌物的色彩是一种生动且丰富的资源,是一本真实的教材,值得重视和研究。大型菌物物种具有多样性,并且多姿多彩,是自然保护区的观赏资源之一,值得旅游开发。大型菌物的美是短暂和难见的,需要深入实地进行收集和整理并拍摄保存,才能留下美和更多地欣赏到美。

[1]卯晓岚.灵芝的观赏价值[J].中国食用菌,1989,8(5):2-5.

[2]卯晓岚.“中国灵芝文化”题要[J].中国食用菌,1999,18(4):3-5.

[3]贺新生.中国自然保护区大型真菌生物多样性研究进展[J].中国食用菌,2004,23(5):3-5.

[4]卯晓岚.中国大型真菌[M].郑州:河南科学技术出版社,2000.

[5]应建浙,赵继鼎,卯晓岚,等.食用蘑菇[M].北京:科学出版社,1982.

[6]张树庭.关于蕈菌种类的评价[J].中国食用菌,2002,21(2):3-4.

[7]贺新生,张玲,康晓慧.神经致幻毒菌及其毒性[J].中国食用菌,2004, 23(2): 10-12.

[8]滕守尧,朱疆源.艺术与视知觉[M].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898.

[9]人民教育出版社美术室.图案[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9.

[10]陈鑫峰,王雁.森林美剖析-主论森林植物的形式美[J].林业科学, 2001, 37(2): 122-130.

猜你喜欢

灵芝食用菌美的
春天来了
食用菌的栽培技术(中)
食用菌的栽培技术(上)
食用菌的栽培技术(下)
打破平衡
好美的雾
一株“灵芝”——一位贫困妇女的脱贫自述
菌草灵芝栽培技术
出来“混”,总是要美的
灵芝霜下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