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孙子与水:水无常形, 兵无常势

2011-05-24靳怀堾摄影刘智勇编辑

中国三峡 2011年4期
关键词:宋襄公奇正孙武

文/靳怀堾 摄影/刘智勇 编辑/任 红

在先秦诸子中,兵家是最受诸侯欢迎的一家。历史为兵家提供了驰骋的舞台;而战争,则为兵家提供了锻造的熔炉。春秋战国之际,一大批军事家走上历史的前台。但大浪淘沙,有“兵圣”之誉者,唯孙子一人。

孙子名武,字长卿,春秋末期齐国乐安人,出身于精通军事的世袭贵族家庭。孙子的建树主要体现在伟大的军事著作——《孙子兵法》上。这部5000多字的兵书,包罗宏富,言简意丰,深刻揭示了军事斗争的普遍规律,对中国乃至世界的军事理论和实践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孙子兵法》为什么多与水有关?

《孙子兵法》十三篇中,有七篇直接涉及水与战争的关系。我推测,《孙子兵法》之所以有这么多有“涉水”因子,原因主要有二:

第一,与《孙子兵法》完成的地域——吴国有关。孙武是齐人,他的国家历史上不乏深于谋略的军事家、政治家,在时代、国风、家庭的熏陶下,天赋过人的少年孙武,就被人视为未来的大器。但齐国卿大夫之间的倾轧,特别是司马穰苴的蒙冤而死,对他触动很大,他深感如果继续在齐国待下去,不但平生抱负难施,而且还有性命之虞,于是横下一条心,十八九岁的年纪就远走高飞,投奔了吴国。南方的吴国自寿梦称王以来,联晋伐楚,国势日盛,颇有新兴气象。

在吴都郊外,孙武结识了从楚国投奔而来的伍员,即后来大名鼎鼎的伍子胥,二人惺惺相惜,很快结成莫逆。开始的时候,孙武“避隐深居”,继续潜心研究兵法,著书立说。

贵州龙宫

孙武的这部兵书,将来是要呈给吴王作为晋见之礼的,而吴国争霸的对象,首当其冲是越国和楚国。那里本是水乡泽国,河流纵横,湖泊棋布。

这样的地理条件,对行军作战影响很大,因而兵书中充分考虑到在多水环境下的作战问题。

另外,在孙武写定兵法之前,吴越已结下深仇大恨,孙武在兵法中每以吴越之事为譬:

与吴人与越人相恶也,当其同舟而济,遇风,其相救也如左右手。

——《九地篇》

以吾度之,越人之兵虽多,亦奚益于胜败哉?

——《虚实篇》

第二,孙武在撰著兵法时,一定认真观察过水、思考过水。他发现,在行军打仗中,断水比断粮更可怕;他发现,“兵形象水”,而水所独具的无常形及兼有利与害、柔弱与刚强、防御与进攻两重性的特点,与战争的特性有着某种惊人的相似之处;他还发现,以水代兵的战例在战争史上屡见不鲜。

于是,孙武看到了水的力量,受到了水的启迪。以水的特性和功用论述军事思想,堪称《孙子兵法》的鲜明特色之一。

一般认为,吴王阖闾上台后不久,孙武便完成了兵法十三篇的著述。我个人觉得,如果此说成立,孙武二十多岁便完成《孙子兵法》这样成熟的大著,以他的年龄和阅历,似不可能。很可能这部兵法在呈给吴王时,仅是个毛坯初稿。以后,孙武经过数十年的南征争北战,心得颇多,并于晚年归隐山林后对“十三篇”进行了全面修订和补充,使之臻于完善。

阖闾是位雄才大略的君主,他登上王位后便励精图治,实施富国强兵政策,“任贤使能,施恩行惠”,发展农业生产,使吴国迅速强大起来。在伍员的大力举荐下,孙武终于走进了吴王的宫殿。寒暄之后,孙武便呈上了自己所著的兵法。

阖闾开始读孙子的兵法时,还有些漫不经心,但很快便被竹简上深邃的思想和精妙的战略战术所征服,情不自禁地啧啧称好。阖闾为了检验这兵法的时效性,让孙武“试以妇人”(操练宫中的美人)。孙武从容镇静,胸有成竹,现场导演了一出“斩姬练兵”的好戏。

自然,吴国将军的职位也成了孙武的囊中之物。从此,在孙武与伍员等人的筹划指挥下,吴国西破强楚,南服越人,北威齐晋,让吴王阖闾赫然进入“春秋五霸”之列。

以水为喻:战争中的“势”与“形”

嘉陵江明月峡中的广元古栈道遗址

孙子十分重“势”,他在兵法十三篇中15次提到势。战场中的这种势,很难用生动的战例和具体的语言表达出来。于是,孙子用激水漂石现象作喻:

激水之疾,至于漂石者,势也……是故善战者,其势险,其节短。

——《势篇》

流水湍急,呼啸奔涌,其迅疾之势可以把大石头冲走。善于作战的人,他所造成的态势是险峻的,他所掌握的行动节奏是短促而猛烈的。这里,孙子提出了“势险”和“节短”两个重要原则。

“势险”说的是军队运行速度,“激水之疾,至于漂石”的比喻,则是强调速度在发挥战斗力的重要作用。“节短”说的是军队发起冲锋的距离,孙子用“鸷鸟之疾,至于毁折”作喻,要求军队发起冲锋时应像雄鹰搏击小鸟那样,凶猛快捷,短兵相接。

交战的双方是否处于有利的态势固然重要,但战争的胜负还主要取决于军事实力的对比。即使一方处于非常有利的形势,如果实力不济,最终还会走向失败。于是,孙子又提出了“形”的概念。《势篇》说:“强弱,形也。”

这所谓的“形”,指的是军事实力。孙子认为,创造条件,积蓄军队的作战力量,使自己立于不败之地,是战胜敌人的客观基础;在这个前提下,去等待和寻求战机,才能把优势化为胜势:

善用兵者,修道而保法,故能为胜败之政。故胜兵若以镒称铢,败兵若以铢称镒。胜者之战民也,若决积水于千仞之溪者,形也。

——《形篇》

孙子把敌对双方的力量对比建立在科学计算的基础上,而且要求这种强弱对比如同“以镒称铢”那样占有绝对优势。他以高高的山上决开积水奔腾而下其势不可阻挡来比喻军队的强大战斗力,认为只有这样的军队,才会有横扫千军如卷席之势。

由此可见,《孙子兵法》中的“势”,主要强调的是主观能动作用的发挥,从而造成有利的形势;“形”,主要强调的是军事实力。只有在一定的“形”的基础上,发挥将帅的指挥才能,造成有利的“势”,才能克敌制胜。孙子以水为喻,使得“势”、“形”这对抽象概念变得具体和生动。

重庆龚滩乌江边的土家吊脚楼,当年石达开率太平军曾在这里为老百姓背水送水。

以水为喻:战术中的“奇正”与“虚实”

用兵作战,灵活运用战略战术十分重要。对此,孙子提出了“奇正”和“虚实”的思想,告诉领兵打仗的人:指挥作战所要灵活机动,既要遵循常法,又要因时制宜,因地制宜,随机应变。

孙子非常重视战术的“奇正”,尤为偏爱“奇”的运用。他说:

战势不过奇正,奇正之变,不可胜穷也。奇正相生,如循环之无端,孰能穷之?故善出奇者,无穷如天地,不竭如江河。

——《势篇》

“奇”与“正”的关系,最富于变化,“奇”可以变为“正”,“正”可以变为“奇”。为了形象地表达“奇”、“正”变化之关系,孙子将天地和江河拈来,用以阐述“奇正”思想。他指出:一个高明的将帅,应随机应变,随着战场情况的变化而变换奇正战法,犹如天地一样,春夏秋冬、阴晴圆缺,变化无穷;犹如江河一般,滔滔奔涌,不舍昼夜。

活用奇正之术,变化奇正之法,是指挥员应变战场瞬息万变形势所必须把握的艺术。在敌我双方对峙的战场上,尽管奇正的变化“无穷如天地,不竭如江河”,但落脚点往往在一个“奇”字上。唯有善出“奇”者,才算领悟到了奇正变化的要旨。

与奇正之法相对应,孙子又进一步提出“虚实”思想,即“避实而击虚”、“因敌而制胜”的作战指导原则。

“虚实”是奇正的具体表现形式,是指军队作战所处的两种基本态势——力弱势虚和力强势实之间的辨证关系。孙子说,水形与兵形十分相似:

夫兵形象水,水之形,避高而趋下;兵之形,避实而就虚。

——《虚实篇》

用兵的法则就像流动的水一样,水流动的规律是避高而趋下,用兵的规律则是避开敌人坚实之处而攻击其虚弱的地方。

如何做到“避实而就虚,因敌而制胜”呢?孙子认为应根据敌情变化,灵活运用各种战法而打败敌人。他又一次以水作喻:

水因地而制流,兵因敌而制胜。故兵无常势,水无常形,能因敌变化而取胜者,谓之神。

——《虚实篇》

地势的高下制约着水的流向,作战应根据敌情而决定克敌致胜的方针。所以,用兵没有固定不变的方式方法,就像水流没有固定的形态一样;能够依据敌情变化而取胜的,就称得上用兵如神了。这告诫指挥员,指挥作战时要针对敌情变化而采取灵活机动的战略战术,才能把握胜利的主动权。

孙子把战争看成是水一般“流动体”,而不是“凝固体”,并由此提出了“兵无常势,水无常形”的著名军事格言,对后代兵家的启示可谓大矣!战场上的情况瞬息万变,如果千篇一律、墨守陈规地对待各种不同的战争情况,就会失去战机,甚至会招致失败。

掌控地利 临水作战

天时、地利、人和都是决定战争胜负的重要因素。孙子重视天时、人和,同样也没有忽视地利,认为掌握好地利,克敌制胜的先决条件。在《行军篇》中,孙子论述了充分利用各种地形行军作战的方法,特别对“临水作战”的原则做出了精辟阐述:

绝水必远水;客绝水而来,勿迎之于水内,令半济而击之,利;欲战者,无附于水而迎客;视生处高,无迎水流,此处水上之军也。

在这段简约的文字中,孙子提出了临水行军作战的四项基本原则:

第一,“绝水必远水”。部队通过江河后必须迅速远离之,以免陷入背水作战的险境。远离江河,既可引诱敌人渡河,致敌于背水之地,又可使自己进退自如,畅通无阻。

第二,“客绝水而来,勿迎之于水内,令半济而击之,利”。“半济(渡)而击”,这是一条极为重要的原则。站在守方的立场考虑,敌军渡河进攻,要乘其渡河至一半时便全力反攻,歼敌于进退维谷之中。如果攻方还在对岸蓄势待发,守方切忌主动出击,渡水迎敌,否则就会大大消耗自身的力量,难以做到事半功倍。

如果让攻方安然渡河进入守方阵地,人家气势正旺,且无退路,必然拼死进攻,守方抵抗将十分困难,即使获胜,也要付出较大的代价。站在攻方的立场考虑,则必须采取一切办法和手段,迅速脱离“半渡”状态,提前作好迎战的准备,以免半途而废,甚至溃不成军。

第三,“欲战者,无附于水而迎客”。这是江河作战的又一重要原则,它包括两方面的含义:一方面,如果我方决心迎战,那就要采取远离河川的布置,诱敌半渡而击;另一方面,如果我方不准备迎战,那就阻水列阵,使敌人不敢轻易强渡。

第四,“视生处高,无迎水流”。即在江河地带驻扎,也要居高临下,不要处于江河下游,以防止敌军从上游顺流而下,或决堤放水,或投放毒药。水战据上游,无疑可获得地利的优势。关于这一点,孙子还强调,在涉江渡河时,要注意观察水势,不能莽撞行事。他说:“上雨,水沫至,欲涉者,待其定也。”河流上游下暴雨,看到水沫漂来,要等水势平衡以后再渡,以防山洪暴至,猝不及防。

孙子的“四项基本原则”,在在总结历史上许多战争胜败得失经验教训的基础上才得出的真知灼见。

比如,“半济而击”原则的提出,在很大程度上是汲取了宋襄公“泓水之战”遭到惨败的沉痛教训。公元前638年夏,宋襄公出兵伐郑。郑文公向楚国求救,楚成王接报后,没有直接去救郑国,而是统帅大军浩浩荡荡杀奔宋国。宋襄公见情况不妙,连忙从郑国撤兵,回救宋国。宋军在泓水北岸扎好营盘不久,楚国大军也赶到了对岸。

翌日天一亮,楚军便调动兵马准备渡河,此时宋军已在泓水北岸严阵以待,处于“半流而击”的有利态势。司马子鱼对宋襄公说:“敌众我寡,待楚军渡到一半,我军乘机杀过去,方能取胜。”但宋襄公拘守“不鼓不成列”的君子原则,不许宋军出击。

待到楚军全部渡河,在河岸上整顿兵马布阵的时候,子鱼又急劝宋襄公下令向正在处于混乱的楚军发起冲锋。宋襄公还是不肯,认为人家没布好阵就去打,称不上仁义之师。说话间,楚军排列整齐,呐喊着冲了过来,宋襄公这才下令出击。

但由于楚强宋弱,宋襄公虽然身先士卒,带头冲杀,也没有挽回失败的命运。宋军大败,襄公也被流矢射中了大腿。这次战争本来不是中国历史上的关键战役,但却因留下了两个著名的成语,一是“半渡而击”,一是“宋襄之仁”。

后来,孙子将这个战例总结为“勿迎之于水内,令半济而击之”,这就是半渡而击的经典来源。事实上,孙子写定《兵法》不久,“半济而击”的原则便在实战中得到了检验。公元前506年,吴楚交战,吴军在柏举击败楚军后,乘胜追击,于清发水追上楚军。吴军采取“半济而击”的战术,乘楚军正在渡河的混乱之际,发起进攻,把楚军打得落花流水。

中国人民解放军二野进军大西南的洪茶渡口,位于重庆秀山清江的边城洪安镇。

以水代兵 保障水源

以水代兵,是交战双方惯用的战术。在《孙子·火攻》篇中,孙子在专门论述了火攻的方法后,还特别提出以“以水助攻”的问题。

他说:“以水佐攻者强,水可以绝。”即是认为用水来辅助进攻,攻势可以加强。水可以分割、断绝敌军,从而达到战胜敌人的目的。

水是生命之源。有时,水在战争中扮演着生死攸关的角色。孙子对水源保证在作战中的重要性有着非常深刻的认识,他指出在各种地形与条件下争战都不要忽视水的因素,以免陷入被动甚至危险的境地。

关于在山地行军作战,孙子强调要“绝山依谷”,即在山地作战必须沿着溪谷行进,因为山谷地形比较平坦,取水方便,且丛林密布,隐蔽条件好。关于在盐碱沼泽地行军作战,孙子认为要“绝斥泽,唯亟去无留;若军交于斥泽之中,必依水草而背众树”,因为一旦缺乏水草和粮食,军队就会陷入十分被动的境地。

猜你喜欢

宋襄公奇正孙武
宋襄公:极具争议的『贵族标本』
奇正模架
宋襄公之礼
仁义之师:理想主义者的霸主梦
《孙武专题研究》
HPLC测定藏药奇正消痛贴膏中姜黄素的含量
拼人品却忘记拼技术的宋襄公
从《孙子兵法》中的“奇正相生”联想到雕塑与环境的适应性
孙武何以不见名于《左传》
孙武故里今何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