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盐酸胺碘酮注射液与4种临床常用输液的配伍稳定性考察

2011-05-21胡乔乔谭爱萍

实用药物与临床 2011年3期
关键词:氯化钠胺碘酮批号

梁 卉,胡乔乔,谭爱萍*

盐酸胺碘酮(Amiodarone hydrochloride)注射液是临床常用的一种抗心律失常药物[1-2]。药品说明书中要求使用5%葡萄糖注射液作为静脉滴注的溶媒,但在临床上有些患者不适宜用葡萄糖做输液。文献报道该药与临床常用输液配伍情况的研究结果不尽相同[3-4]。因此,本文对盐酸胺碘酮与4种输液的配伍稳定性进行了考察,以便为临床合理、安全、有效地用药提供参考。

1 仪器与试药

岛津LC-2010C高效液相色谱仪(日本岛津公司,包括在线脱气机、四元泵、自动进样器、紫外检测器、465-06043色谱工作站等),DelTA320pH计(梅特勒-托利多仪器上海有限公司),色谱柱:Hypersil BDS-C18(250 mm ×4.6 mm,5 μm,大连依利特分析仪器有限公司),低压溶剂过滤器(中国津腾仪器有限公司)。

盐酸胺碘酮注射液(赛诺菲安万特杭州制药有限公司,0.15 g/3 mL,批号:1642);5%葡萄糖注射液(大连泰华药业有限公司,批号:810060512)、10%葡萄糖注射液(大连泰华药业有限公司,批号:809091212)、葡萄糖氯化钠注射液(大连泰华药业有限公司,批号:809092711)、0.9%氯化钠注射液(大连泰华药业有限公司,批号:1006023M);甲醇(色谱纯,天津市科密欧化学试剂有限公司,批号:20080311)、三乙胺(分析纯,天津市天河化学试剂厂,批号:840404)、磷酸(分析纯,天津市化学试剂六厂,批号:840404)、水为自制去离子重蒸馏水(经0.22 μm微孔滤膜滤过)。

2 方法和结果

2.1 色谱条件 色谱柱:Hypersil BDS-C18分析柱(250 mm ×4.6 mm,5 μm);流动相:甲醇∶磷酸-三乙胺缓冲液(pH 3.2)(65∶35,V/V);紫外检测波长:242 nm[1];流速:1.0 mL/min;柱温:30 ℃;进样量:1 μL。

2.2 对照品储备溶液的配制 取0.15 g/3 mL的盐酸胺碘酮注射液4支,加入250 mL的流动相中,混匀待用。

2.3 专属性考察 取对照品溶液,用流动相溶液将其稀释至1.2 mg/mL,进样量1 μL。再分别取0.9%氯化钠注射液、5%葡萄糖注射液、10%葡萄糖注射液、葡萄糖氯化钠注射液,进样量1 μL,比较所得色谱图(图1~图5)。盐酸胺碘酮的保留时间约为9.6 min,分离良好。四种输液均不干扰盐酸胺碘酮的含量测定,具有良好的专属性。

图1 盐酸胺碘酮色谱图

图2 5%葡萄糖注射液色谱图

图3 10%葡萄糖注射液色谱图

图4 葡萄糖氯化钠注射液色谱图

图5 0.9%氯化钠注射液色谱图

2.4 线性关系考察 取对照品溶液,用流动相溶液稀释至 0.15、0.3、0.6、1.2、1.8、2.4 mg/mL,在上述色谱条件下测定,以色谱峰面积(A)对盐酸胺碘酮浓度(C)进行线性回归,回归方程:A=3 547 260.96C-8 809.26(R2=1),盐酸胺碘酮在0.15~2.4 mg/mL浓度范围内,浓度与峰面积呈良好线性关系。

2.5 精密度考察 取1.2 mg/mL的对照品溶液,连续进样5次,进样量1 μL,记录峰面积。结果RSD=0.01%,表明日内方法重现性良好。

2.6 盐酸胺碘酮与4种输液配伍稳定性的考察

测定4种溶液的pH值后,按药品说明书的临床常用剂量,取0.15 g/3 mL的盐酸胺碘酮注射液2支,溶于上述4种输液各250 mL中,常温放置,于0、0.5、1、2、3、4、5、6 h 分别测定 pH 值,采用 HPLC法测定配伍液中盐酸胺碘酮的含量,同时记录配伍液外观变化。

盐酸胺碘酮与4种输液配伍后,样品峰面积RSD均小于2%(分别为0.75%、1.01%、0.74%、0.53%),表明配伍后4种溶液盐酸胺碘酮含量在6 h内无显著变化,溶液外观及pH值均无明显改变。见表1~表4。

3 讨论

根据文献,盐酸胺碘酮注射液的 pH值为2.5~4.0[3],测定中为使盐酸胺碘酮不受pH值影响而不稳定,笔者选取了pH值为3.2的磷酸-三乙胺缓冲液作为流动相的组分;在预实验中,经过反复调整流动相中甲醇比例,最终确定以甲醇∶磷酸-三乙胺缓冲液(pH 3.2)(65∶35,V/V)作为流动相;同时发现在室温下,盐酸胺碘酮的色谱峰峰型较宽,将柱温设定为30℃后,色谱峰明显变窄,并且缩短了的保留时间。

表1 盐酸胺碘酮与5%葡萄糖注射液配伍的稳定性考察结果

表2 盐酸胺碘酮与10%葡萄糖注射液配伍的稳定性考察

表3 盐酸胺碘酮与葡萄糖氯化钠注射液配伍的稳定性考察

表4 盐酸胺碘酮与0.9%氯化钠注射液配伍的稳定性考察

由实验结果可见,配伍前后pH值的改变并未影响盐酸胺碘酮的配伍稳定性,含量、外观颜色及相容性在6 h内均无明显变化。

有报道[3],盐酸胺碘酮注射液与上述4种输液配伍8 h内外观均无变化,但除5%葡萄糖注射液配伍稳定外,其余3种配伍液中盐酸胺碘酮含量(紫外分光光度法)、pH值均明显下降。但本实验并未出现盐酸胺碘酮与其他3种输液(包括0.9%氯化钠注射液)配伍后含量下降和pH值改变,与另一报道[4]的研究结果一致。“制造厂申明它与氯化钠溶液不相容性”[5]的原因尚未明确,仍有待进一步研究。

[1] 傅涛,郭晋爱,陈杰.盐酸胺碘酮治疗114例缺血性心肌病室性心律失常的疗效分析[J].中国临床医学,2006,13(3):353.

[2] 尤雪娜,王艳军.盐酸胺碘酮致重症肺间质纤维化一例[J].实用药物与临床,2007,10(1):35.

[3] 王思平,徐少英.盐酸胺碘酮注射液与4种输液的配伍稳定性考察[J].中国药师,2006,9(12):1130-1131.

[4] 陈江飞,苗彩云,胡毅坚,等.盐酸胺碘酮注射液与3种临床常用输液的配伍稳定性[J].中国临床药学杂志,2009,18(3):166-169.

[5] 希恩.C.斯威曼.马丁代尔药物大典[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9:948.

猜你喜欢

氯化钠胺碘酮批号
一种JTIDS 信号批号的离线合批方法
氯化钠溶液的配制
氯化钠水溶液结构的研究
医学科技期刊中药品生产批号标注探析
中药材批号划分与质量管理
热油中的食盐为何不溶化?
胺碘酮治疗心力衰竭合并心律失常的效果观察
稳心颗粒联合胺碘酮治疗心衰合并心律失常39例
胺碘酮治疗心力衰竭合并心律失常82例分析
胺碘酮治疗心力衰竭合并心律失常82例疗效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