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不同补饲水平对草地放养河北柴鸡生长曲线拟合的影响研究

2011-04-28河北北方学院杨翠军

中国饲料 2011年13期
关键词:柴鸡拐点周龄

河北北方学院 葛 剑 杨翠军*

河北农业大学 谷子林

河北柴鸡是河北省广大农区和山区普遍饲养的蛋肉兼用(偏重蛋用)型地方鸡种,体形较小,耐粗饲,适应性和抗病力强。放牧饲养是综合农村传统养鸡与现代养鸡业的生产模式,在农田、果园、林间隙地、山坡等人工草场或天然草地,利用优良的饲草、空气、水源、土壤等生态环境条件,让鸡自由觅食昆虫和天然草料;并通过补饲基本饲粮,满足动物的营养需要,实现标准化生产,使肉、蛋产品达到无公害食品的标准(葛剑,2005)。

生长曲线广泛应用于描述动植物的生长过程,尤其是家禽(戴国俊等,2006)。常见的非线性生长模型有Brody、logistic、Gompertz、von Bertalanffy和Richards等(Narushin和Takma,2003;Bilgin 等,2004;朱志明等,2005)。 生长曲线分析实质上是把不同时期的体重资料提供的信息综合成少数几个参数,从而较好地预测机体的生长发育情况,利用生长曲线提供的信息进行饲养管理,提高经济效益。

本研究针对草地放养鸡的生产特点,设计3种不同的日粮补饲水平,利用Gompertz生长曲线模拟不同补饲水平下河北柴鸡的生长发育规律,为实际生产提供参考。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材料与方法 选用河北省地方品种柴鸡为试验动物,1日龄进行统一育雏,育雏期间采用室内地面平养,自由采食和饮水,为期5周,饲喂蛋鸡育雏料。从第6周开始草地围栏放养,到第20周试验结束。放养期分3个试验组,每个试验组草场类型一致,皆为人工种植的紫花苜蓿,其主要营养成分见表1,各组间牧草养分含量差异均不显著(P>0.05)(牧草中养分含量随季节的变化忽略不计)。

表1 牧草主要营养成分含量 %

各个试验组均在傍晚补饲玉米型日粮,日粮营养水平一致。试验Ⅰ组自由采食,满足鸡群补饲需要;试验Ⅱ组在放养期间采取限饲的方法;试验Ⅲ组在放养前期自由采食,于第8周逐步限饲,到第14周停止补饲,直到试验结束,具体补料水平见表2。试验期间执行常规免疫程序和规范的饲养管理,每日观察鸡群的健康状况并做好记录。雏鸡刚出壳时称重(初生重),以后每2周随机抽取20只鸡,进行空腹称重,按组统计体重数据,绘制生长曲线。

表2 不同组别补饲水平 g/d

1.2 数据处理及分析方法 根据试验鸡不同周龄和体重资料,运用Excel 2007绘制生长曲线图;非线性生长曲线的拟合选择Gompertz数学模型,运用SPSS 13.0的Nonlinear Regression(非线性回归)过程拟合模型参数的最优估计值,建立生长曲线模型,推算出拐点体重、拐点周龄和最大周增重,根据拟合度(R2)评价生长曲线模型。Gompertz 模型表达式:Wt=Ae-Bexp(-Kt);

式中,Wt为t周龄时体重,g;A为极限生长量,g;K为瞬时生长速度;B为参数;t为周龄;拐点体重(g)=A/e,拐点周龄=(lnB)/K,最大日增重(g)=AK/(14e)。

2 结果与分析

2.1 体重生长 不同补饲水平鸡的体重观测结果见表3。第0~6周,3个试验组间鸡的体重无显著性差异,8~20周试验Ⅱ组鸡体重较Ⅰ组和Ⅲ组均显著降低(P<0.05),8~10周试验Ⅰ组和Ⅲ组间鸡体重差异不显著;12~20周试验Ⅲ组鸡体重较Ⅰ组显著降低,分别降低1.97%、2.24%、7.20%、10.81%和13.58%(P<0.05)。

根据试验鸡体重观测值,利用Gompertz数学模型拟合参数的最优估计值,结果见表4。3种不同补饲水平下,Gompertz模型均能较好的拟合河北柴鸡的体重生长,R2在0.99以上。3个试验组的各个参数间均出现显著性差异,其中,试验Ⅰ组的极限生长量、拐点体重和最大日增重最大,分别较Ⅱ组高19.57%、19.57%和39.80%;较Ⅲ组高31.15%、31.15%和1.88%。试验Ⅱ组的极限生长量和拐点体重显著高于Ⅲ组,高9.69%(P<0.05),最大日增重较Ⅲ组降低 27.13%(P<0.05);瞬时生长速度试验Ⅱ组显著低于Ⅰ组(14.39%)和Ⅲ组(33.56%),拐点周龄较Ⅰ组和Ⅲ组分别延长0.3周(P<0.05)和2.3周(P<0.05)。

2.2 生长曲线比较

2.2.1 体重绝对生长曲线 绝对生长是在一定时间内的增长量,是生长速度的标志。生产中常用绝对生长来检查动物的营养水平,判断生长发育是否正常,作为制订饲养标准及各项生产指标的依据。对Gompertz方程求导,可以推导出绝对增重方程:(dw/dt)=WtBke-Kt,将不同周龄及参数代入绝对增重方程,计算各个时期的期望绝对增重,绘制不同补饲水平鸡体重绝对生长曲线(图1)。其中,试验Ⅰ组和Ⅲ组在8周龄之前体重绝对生长曲线比较接近,8周龄之后Ⅲ组出现明显下降,至20周结束绝对生长速度降到最低;试验Ⅱ组的绝对生长曲线在生长前期(14周龄前)最低,在14周龄后较试验Ⅲ组有升高的趋势,但在整个试验期表现平缓。

2.2.2 体重相对生长曲线 相对生长是用增长量与体重的比率来代表动物在一定时间内的生长强度,常用来描述生物量的生长过程,相对增重方程为:(dw/dt)/Wt=BKe-Kt。 不同补饲水平鸡体重相对生长曲线见图2。试验前期,Ⅰ组和Ⅲ组的相对生长速度要明显高于Ⅱ组,但10周龄之后3个试验组的体重相对生长曲线较为相似,试验Ⅰ组和Ⅱ组均略高于Ⅲ组。

表3 不同补饲水平下鸡的体重 g

表4 Gompertz模型生长曲线参数

3 讨论

Gompertz非线性模型能较好地模拟不同补饲水平条件下放养河北柴鸡的生长曲线,拟合度均达到0.99以上,通过生长模型的建立,能够初步了解放养条件下河北柴鸡的生长发育规律,有助于制订合理的补饲标准,提高饲养管理水平,节约饲养成本,增加经济效益。

放养条件下,河北柴鸡的补饲非常关键,本研究结果显示,试验Ⅰ组自由采食,河北柴鸡的生长发育最好,极限生长量、拐点体重及最大日增重最大;试验Ⅱ组限饲,在10.1周达到生长拐点,体重增长速度逐渐减慢,可见限饲显著影响河北柴鸡的生长发育,延长拐点时间,极限生长量、瞬时生长速度、拐点体重及最大日增重明显降低;试验Ⅲ组前期自由采食,鸡的生长发育正常,限饲之后体重增长减慢,停止补饲体重出现直线下降,Gompertz曲线模拟的极限生长量和拐点体重反而最低,这说明在实际饲养当中,仅依靠鸡在放养环境中获得的营养是远不能满足其生长需要,必须进行合理和规范的补饲。

4 结论

本研究运用Gompertz模型很好地拟合了不同补饲水平条件下草地放养河北柴鸡的生长曲线,通过对模型参数的分析看出,补饲水平对放养鸡生长发育的影响非常关键,在实际生产中可以根据特定生长模型制订河北柴鸡不同生长阶段的营养及补饲标准,满足其生长发育需要,提高养鸡的经济效益。

[1]戴国俊,王金玉,杨建生,等.应用统计软件SPSS拟合生长曲线方程[J].畜牧与兽医,2006,38(9):28 ~30.

[2]葛剑,谷子林,李英,等.河北柴鸡1~16周龄生长曲线分析与拟合的比较研究[J].中国家禽,2005,27(14):9 ~11.

[3]葛剑.河北柴鸡放养条件下生长发育和产品品质的研究:[硕士学位论文][D].保定:河北农业大学,2005.

[4]朱志明,强巴央宗,朱猛进,等.藏鸡生长曲线拟合和分析的比较研究[J].中国农业科学,2005,39(10):2159 ~2162.

[5]Bilgin O C,Emsen E,Davis M E.Comparison of non ~linear models for describing the growth of scrotal circumference in Awassi male lambs[J].Small Ruminant Res,2004,52:155 ~160.

[6]Narushin V G,Takma C.Sigmoid model for the evaluation of growth and production curves in laying hens[J].Biosyst Eng,2003,84(3):343 ~348.(in Chinese).

猜你喜欢

柴鸡拐点周龄
申鸿七彩雉血液生化指标和肌内脂肪含量的测定及其相关性分析
深秋注意抓细节 柴鸡养殖获高产
申鸿七彩雉血液生化指标的正常参考值研究
秦国的“拐点”
简述肉用柴鸡的饲养管理
中国充电桩行业:拐点已至,何去何从?
宁都黄公鸡睾丸质量与不同周龄第二性征的回归与主成分分析
恢复高考:时代的拐点
《廉洁拐点》
规模化柴鸡养殖场怎样进行科学化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