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胃癌组织中MMP-9、CD44v6和VEGF的表达变化及意义

2011-04-13于海英高凤兰孙中华

山东医药 2011年26期
关键词:阳性细胞免疫组化胃癌

于海英,刘 畅,高凤兰,孙中华

(1漯河医学高等专科学校,河南漯河462002;2吉林大学第一临床医院)

胃癌的预后差,病死率高,探讨胃癌的生物学特性是目前研究热点[1]。肿瘤新生血管形成和细胞外基质降解是其浸润和转移的重要环节。黏附分子CD44拼接变异体v6(CD44v6)主要见于具有转移能力的肿瘤细胞,且参与淋巴细胞活化、增殖及再循环[2]。2010年2~10月,我们采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80例胃癌组织中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CD44v6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探讨其在胃癌发生发展的作用。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本组80例胃癌标本均来源于我校附属医院2007年1月~2010年5月手术治疗的胃癌患者。80例患者中,男48例,女32例;年龄34~76(56.1±11.2)岁。均经病理证实且随访资料完整,术前均未行放化疗以及其他抗肿瘤治疗。TNM分期:Ⅰ期10例、Ⅱ期29例、Ⅲ期23例、Ⅳ期18例;有淋巴结转移52例,无淋巴结转移28例。每例标本均取癌组织及其对应的正常癌旁组织,均用10%甲醛固定,石蜡包埋。

1.2 主要试剂及MMP-9、CD44v6、VEGF检测方法 鼠抗人MMP-9和CD44v6单克隆抗体、兔抗人VEGF多克隆抗体、免疫组化SP试剂盒、DAB显色剂和中性树胶等(均购自福州迈新公司)。所有标本均采用免疫组化SP法染色,操作及结果判定参照试剂盒说明书。用已知MMP-9、CD44v6和VEGF阳性表达的乳腺癌组织切片为阳性对照,PBS替代一抗为阴性对照。细胞膜或胞质内出现棕黄色颗粒为MMP-9、CD44v6、VEGF染色阳性。每一切片在高倍镜下(×200)随机计算8~10个视野,按阳性细胞数占肿瘤细胞总数的百分比判定结果:MMP-9和CD44v6:阳性细胞<10%为阴性(-)、≥10%为阳性(+);VEGF:阳性细胞 <10%为 -、10% ~49%为弱阳性、≥50%为强阳性,后两者为+。

1.3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2.0统计软件。率的比较用χ2检验,相关性分析用Spearman相关检验法。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胃癌组织中MMP-9、CD44v6和VEGF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 70.0%(56/80)、76.2%(61/80)和83.7%(67/80),分别高于癌旁组织中的3.8%(3/80),5.0%(4/80)和8.7%(7/80),P 均 <0.01。有淋巴结转移患者的胃癌组织中MMP-9、CD44v6和VEGF阳性表达率分别为 80.7%(42/52)、88.4%(46/52)和96.1%(50/52),均高于无淋巴结转移者的50.0%(14/28)、53.6%(15/28)和 60.7%(17/28),P均 <0.05;Ⅲ ~ Ⅳ期胃癌组织中 MMP-9、CD44v6和VEGF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82.0%(32/39)、84.6%(33/39)和 92.3%(36/39),分别高于Ⅰ ~ Ⅱ 期的58.5%(24/41)、68.3%(28/41)和75.6%(31/41),P 均 <0.05。

MMP-9、CD44v6表达阳性的胃癌组织中,VEGF表达也呈阳性,MMP-9、CD44v6与VEGF的表达呈正相关(r=0.331、0.421,P 均 <0.05)。

3 讨论

恶性肿瘤细胞具有向局部浸润和远端转移的能力是威胁患者生命的主要原因。肿瘤的侵袭转移表现为肿瘤细胞突破基底膜,侵入毛细血管和淋巴管,转移至临近和远处组织器官[3]。MMPs是一类与肿瘤的侵袭和转移关系十分密切的蛋白水解酶,MMP-9是其中重要成员,其作用底物为基底膜和细胞外基质的的胶原蛋白。肿瘤细胞在侵袭和转移过程中突破各种屏障的能力较强,同时癌细胞可自身分泌或诱导其他细胞分泌大量的MMPs,破坏基底膜的完整性,导致转移。

本研究结果显示,胃癌组织中MMP-9表达显著高于癌旁组织,且有淋巴结转移患者的胃癌组织中MMP-9表达显著高于无淋巴结转移者(P<0.01),Ⅲ~Ⅳ期者显著高于Ⅰ~Ⅱ期者(P<0.05)。说明MMP-9在胃癌细胞生长侵袭及转移中起着重要作用,其表达水平与临床分期和淋巴结转移有关。

CD44v6的表达可改变肿瘤细胞表面黏附分子的构成及功能,使肿瘤细胞获得转移能力,使肿瘤细胞与远隔的淋巴结和血管内的配体结合,有效地形成转移瘤并更加稳定地寄宿和生长[4]。近年来研究表明,CD44v6的异常表达与多种人体恶性肿瘤的发生发展和侵袭转移及预后密切相关[5]。VEGF是迄今为止发现的特异性最高、作用最强的血管生长因子[6]。VEGF的生物学功能包括增强血管内皮细胞有丝分裂,促进血管内皮细胞增殖、刺激新血管生成并增加血管通透性,同时还促进肿瘤淋巴管生长,维持血管正常状态和结构的完整性,进而引起肿瘤细胞生长和转移。本研究结果显示胃癌组织中CD44v6和VEGF表达显著高于癌旁组织,且有淋巴结转移患者的胃癌组织中CD44v6和VEGF表达均显著高于无淋巴结转移者,Ⅲ~Ⅳ期者显著高于Ⅰ~Ⅱ期(P均<0.05)。说明CD44v6和VEGF在胃癌细胞生长侵袭及转移中起着重要作用,其表达水平与胃癌临床分期和淋巴结转移有关。另外我们发现,胃癌组织中MMP-9、CD44v6表达与VEGF表达呈显著正相关关系(r=0.331、0.421,P <0.05),提示 MMP-9、CD44v6与VEGF关系密切,三者在胃癌的发生发展过程中可能起重要的协同作用。

[1]任伟,禹立霞,钱晓萍.胃癌患者血清VEGF、MMP-2的表达及其与浸润和转移的关系[J].肿瘤学杂志,2008,14(10):824-825.

[2]Joo M,Lee HK,Kang YK.Expression of E-cadherin,beta-catenin,CD44s and CD44v6 in gastric adenocarcinoma:relationship with lymphnode metastasis[J].Anticancer Res,2003,23(2B):1581-1588.

[3]曾益新.肿瘤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3:244-258.

[4]谷化平,尚培,倪灿荣.CD44v6和E-cadherinherin表达与结肠癌浸润转移关系[J].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2003,19(3):270-271.

[5]Kurozumi K,Nishida T,Nakao K,et al.Expression of CD44 variant 6 and lymphatic invasion importance to lymph node metastasis in gastric cancer[J].World J Surg,1998,22(8):853-857.

[6]朱新峰,林坚.血管内皮生长因子与肿瘤关系研究进展[J].广西医科大学学报,2006,23(2):333-335.

猜你喜欢

阳性细胞免疫组化胃癌
夏枯草水提液对实验性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炎的治疗作用及机制研究
Ghrelin阳性细胞在食蟹猴消化系统中的分布定位
婴幼儿原始黏液样间叶性肿瘤一例及文献复习
结直肠癌组织中SOX9与RUNX1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大鼠骨骼肌挫伤后bFGF和MMP-1阳性细胞率比值与损伤时间的关系研究
大口黑鲈鳃黏液细胞的组织化学特征及5-HT免疫反应阳性细胞的分布
P53及Ki67在胃癌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子宫瘢痕妊娠的病理免疫组化特点分析
胃癌组织中LKB1和VEGF-C的表达及其意义
胃癌组织中VEGF和ILK的表达及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