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后现代主义思潮在我国传媒中的大众文化表征

2011-04-13

关键词:外传武林思潮

杨 茹

(广东揭阳职业技术学院 外语系, 广东 揭阳 522000)

后现代主义是上世纪60年代发生于欧美,70年代与80年代流行于西方的艺术、社会文化与哲学思潮。其要旨在于放弃现代性的基本前提及其规定内容,其本质是一种知性上的反理性主义和感性上的快乐主义。

一、后现代主义思潮与大众文化

后现代主义思潮本身并没有整齐清晰的模式和思想体系,它反传统文化的一元性、整体性、中心性、纵深性、必然性、明晰性、稳定性、超越性,表现为多元性、碎片性、边缘性、平面性、随机性、模糊性、差异性和世俗性,彻底否认了传统文艺的美学追求、文化信念和叙事规则。

后现代主义与大众文化的关系密切相连。商业性、流行性、娱乐性和普及性可以说是其最主要的基本特征。大众文化的无深度、平面化和游戏性迎合了后现代主义反凝重、反严肃、反深刻、反蕴涵,追求随意性、通俗性、世俗性的文化倾向。在多元化社会、缺少确定性的文化环境里,大众文化正是通过后现代主义反权威、反中心、反高雅、反理性、反主流等文化主张,创造了貌似平等、自由、公正、真实的大众精神世界。后现代主义消解高雅文化与大众文化之间的界限;而大众文化则通过对日常生活的审美呈现,消解了文化与日常生活之间的界限。总之,如弗雷德里克·詹姆逊总结的,大众文化成为了后现代社会的文化模式[1]。后现代文化与大众文化的合流已是不争的事实。

二、后现代主义思潮与我国传媒

在我国,从上世纪80年代起,文艺批评界就已经开始探讨后现代主义了,后现代主义思潮在中国的登陆,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型、政治的民主化、文化的国际化和消费化、技术的中心化以及全球化的世界趋势和全社会从政治心态到商业心态密切相关。1990年以后,我国政治稳定,经济迅速发展,大众传媒开始普及,后现代主义思潮已经感染并影响着中国人。在娱乐文化方面,后现代氛围日渐浓厚。通俗文学、畅销书、流行音乐、卡拉OK、排行榜、电视小品、连续剧、肥皂剧、武打片、言情片、录像带、VCD等等,消费文化市场已经形成,文化工业初具规模,艺术、理想、品德、情操、权威、价值等崇高的意义已经悄然引退,高雅和通俗的界限越来越模糊,无论政治还是大众传媒,诸多领域已经渗透着后现代主义。后现代主义对多样性、多元论、非一致性、不完美性等的追求,使世界表现出多样化的发展趋势,并逐渐呈现出后现代社会的特征。因此,当我们放眼世界时,会发现后现代思潮的影响已经波及社会文化的方方面面。

三、后现代主义思潮的大众文化表征

如今,后现代主义思潮已经渗入到人们生活的各个领域,尤其是在传媒界。这种趋势下的文化可以说是一种大众的通俗文化和消费文化,本质上具有反美学、反严肃的特点,是一种平民性文化。

(一)《蒙牛酸酸乳超级女声》反美学。当代审美文化没有深度,倾向于大众化。而后现代主义的最大特征就是艺术的通俗化。大众审美文化是消费社会的产物,社会发展使大众对美的追求成为可能,大众审美文化又把美作为价值尺度推给大众。没有任何时代能像今天这样,人们能够尽情地享受美。但是,与传统的审美标准有所不同,如今的审美标准有“审丑”的倾向。

2004年,在美国FOX(福克斯)频道一夜成名的William Hung(孔庆翔)被称为可能是电视史上唱得最糟的歌手,五音不全唱歌跑调,却红得发紫。而那个让他成为美国偶像的节目名字就叫《美国偶像》。自从孔庆翔出名后,中国湖南卫视在2004年至2006年间举办了针对女性的每年一届的大众歌手选秀赛——《蒙牛酸酸乳超级女声》。此项赛事接受任何喜欢唱歌的女性个人或组合的报名。其颠覆传统的一些规则,使之受到许多观众的喜爱,是现今中国大陆颇受欢迎的娱乐节目之一。

《蒙牛酸酸乳超级女声》的口号“超级女声、想唱就唱”,意含“人人都有机会”,不管你是老是幼、是美是丑、是官是民、是富是穷、是美声唱法还是通俗唱法,都让你站在同一起跑线上,参加那“海选”。这种方式是对央视搞了多年的全国歌手电视大奖赛的一种消解,将精英化的演唱比赛转移为草根族的唱歌比赛,众人都表现得很“草根”、很“百姓”,上台怎么着也不尴尬,不怕被人取笑,大家看了一起乐。为了能在短短的30秒内胜出,给评委留下深刻印象,选手们各出新招,戏服、礼服、旗袍都有人尝试,甚至还有选手穿着睡衣上场。至于演唱,你怎么唱怎么演都可以。因此,“很好玩”成为许多观众兴高采烈的评价。而这一切恰恰迎合了现在大众的审美观,确切地说,应该是“审丑观”。观众要看的就是这些“丑”。

(二)《武林外传》反严肃。现在人们乐于把生活中的苦衷化作轻松的喜剧,《武林外传》是2006年用玩笑的口吻、喜剧的姿态、反讽的方式推出的一部另类武侠剧,其目的主要是为了娱乐搞笑,充分体现后现代主义思潮中“反严肃”的特征。特别是在语言方面,《武林外传》“平民化”、“大众化” 的语言风格将传统意义上严肃的是非立场、主尊仆卑等问题变成儿戏的形式。佟香玉一句秦腔浓郁的“额滴神啊”,在《武林外传》称霸电视之后,迅速成为武林外传粉丝团的惯用语气叹词。郭芙蓉也有一句口头禅:“老虎不发威,你当我是HELLO KITTY?”。剧中人物说着南腔北调,对白搞笑,有着周星驰式的无厘头,还借鉴了传统相声中抖包袱的技巧,编剧巧妙地将这些元素糅合在一起,产生了意想不到的幽默效果。《武林外传》对用来解构其他价值理念的所谓“拳头、床头、噱头、无厘头”进行了后现代主义的再次解构,让无厘头在表现轻松时蕴含了更多人生的凄苦无助和无可释解的心酸。这表现在剧中小郭的春联中,上联:猴年过完是鸡年;下联:鸡年过完是狗年;横批:混过一年是一年。还有佟掌柜的人生感言: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左右东西南北中发白,所到之处无不披靡而求索!!《武林外传》在解构的同时也在建构着自己的文化主题,即对人性中蕴含的真挚情感的歌颂和人间真情的赞美,剧中三对男女的悲欢离合无不充满纯朴、忠贞、无邪的人性真实表露。

当然,《武林外传》不是完全意义的后现代主义的表现,只是后现代主义思潮在当代中国的状态,是具有中国特色的后现代主义,此处仅以其中的语言风格为例来说明后现代主义思潮的“反严肃”特征。

综上所述,后现代主义思潮从另一个角度来说,特别是在传媒中,具有通俗化、平民化的特征,这恰恰迎合了目前的大众文化的口味[2]。如今,大众文化风行天下,应该感激后现代主义这一理论武器的破坏性作用,它虽然还不具备太多的建设意义,但其打破中立的行为还是值得肯定的,他对权威的否定是极具力量的。而我国近年来出现的消费主义思潮和大众传媒日益膨胀的世俗化倾向,正在深刻地改变着当代中国个体空间和大众场域,盲从或拒斥都是无益的。历史经验表明,不同的思想文化在经过碰撞之后产生的价值整合才是最具意义的。

[参考文献]

[1] 罗明洲. 现代主义与后现代主义[M]. 北京:中国国际广播出版社,2005.

[2] 朱晓军. 电视媒介文化与后现代主义思潮[M]. 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9.

猜你喜欢

外传武林思潮
春秋时期重民的社会思潮
隋唐外传(第二集)
隋唐外传(第一集)
隋唐外传(第三集)
隋唐外传(第二集)
从回归温柔敦厚到走向天马行空——当代文艺思潮的一种转向
叮铃铃,叮铃铃
论20世纪初年的“兴女学”思潮
我喜欢
“文革” 后期的民间批判思潮(1968~19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