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ICU 38例多重耐药菌感染的预防与控制措施

2011-04-09徐绍红

海南医学 2011年14期
关键词:医务人员抗生素耐药

徐绍红

(连云港市第二人民医院东院ICU,江苏 连云港 222000)

多重耐药菌(Multidrug-Resistant Organism,MDRO)主要是指对临床使用的三类或三类以上抗菌药物同时呈现耐药的细菌。常见多重耐药菌包括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耐万古霉素肠球菌(VRE)、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细菌、耐碳青霉烯类抗菌药物肠杆菌科细菌(CRE)[如产Ⅰ型新德里金属β-内酰胺酶(NDM-1)或产碳青霉烯酶(KPC)的肠杆菌科细菌]、耐碳青霉烯类抗菌药物鲍曼不动杆菌(CR-AB)、多重耐药/泛耐药铜绿假单胞(MDR/PDR-PA)和多重耐药结核分枝杆菌等[1]。ICU患者由于严重基础疾病导致免疫功能低下,且常常进行各种侵入性操作及医疗设备的消毒不彻底,接受大量抗生素,常导致医院内感染的发生[2]。我院ICU对多重耐药菌感染患者进行全面管理,加强医院感染的防控措施,减少或避免交叉感染,避免了多重耐药菌感染在ICU的扩散。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收集我科2009年2月至2011年2月所收治的38例多重耐药菌感染的患者。男22例,女16例,年龄24岁~89岁,呼吸衰竭11例,肺部感染6例,脑外伤4例,多发伤7例,蛛网膜下腔出血3例,骨折1例,性阻塞性肺病5例,缺血缺氧性脑病1例。送检标本种类:伤口分泌物1例,痰液31例,尿液3例,导管尖端1例,血液1例,呕吐物1例。细菌种类:耐甲氧西林/苯唑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2例,大肠埃希菌7例,铜绿假单胞菌9例,鲍曼不动杆菌4例,表皮葡萄球菌4例,肺炎克雷伯菌3例,溶血葡萄球菌2例,洋葱伯克霍尔德氏菌1例,嗜麦芽黄单胞菌3例,粪肠球菌2例,屎肠球菌1例。

1.2 方法

(1)加强对医务人员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知识的教育和培训,提高医务人员对多重耐药菌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认识,强化多重耐药菌感染危险因素、流行病学以及预防与控制措施等知识培训,确保医务人员掌握正确、有效的多重耐药菌感染预防和控制措施。提高临床微生物实验室的检测能力,提高其对多重耐药菌检测及抗菌药物敏感性、耐药模式的监测水平。微生物室一旦确定多重耐药菌阳性,要及时报告给科室和医院感染管理科。科室发现耐药菌感染病例应立即上报。ICU护士积极协助感染管理专职人员一同进行现场调查,了解感染多重耐药菌的病人病史、病情及疾病的发展变化,感染发生时间,应用抗生素种类、数量及时间和药敏结果等。同时,对可疑的物品及环境进行生物学采样培养,调查是否存在环境污染,共同分析病情和调查结果,在院感专职人员的指导下实施消毒隔离措施,预防感染的传播。从外院转入的患者常规检测是否携带有多重耐药菌。对长期住院的患者适时进行多重耐药菌检测[3]。

(2)合理安置病人,尽量选择单间隔离,隔离房间有隔离标识。由于ICU患者多,单间少,不能给每位多重耐药菌患者均放置单间,我们采取了床旁隔离和单间隔离相结合,挂上醒目隔离标识,黄色为空气传播隔离,粉色为飞沫传播隔离,蓝色为接触传播隔离。禁忌将多重耐药菌感染或者定植患者与留置各种管道、有开放伤口或者免疫功能低下的患者安置在相邻病床。患者的病历夹上注明“多重耐药菌感染”的标识,并采取通告形式告知每位医务人员是多重耐药菌感染患者,做到人人知晓,保证隔离措施落实到位。将高度疑似或确诊多重耐药菌感染患者或定植患者安排在最后进行诊疗、护理,必要时专人护理。患者隔离期间要定期监测多重耐药菌感染情况,直至临床感染症状好转或治愈方可解除隔离。多重耐药菌感染患者、定植患者病情许可尽早转出ICU或出院,转诊之前应当通知接诊的科室,采取相应隔离措施。

(3)严格实施消毒隔离措施。医务人员对所有患者实施标准预防措施,对确定或高度疑似多重耐药菌感染患者或定植患者,在标准预防的基础上实施接触隔离措施,预防多重耐药菌传播。

(4)与患者直接接触的相关医疗器械、器具及物品如听诊器、血压计、体温表、输液架等要专人专用,并及时消毒处理。轮椅、担架、床旁心电图机等不能专人专用的医疗器械、器具及物品要在每次使用后擦拭消毒,使用500~1 000 mg/L的有效氯消毒液。严格限制探视人员出入,并做好相关消毒隔离知识的宣传,进入或离开ICU病房前均应洗手或速干手消毒剂消毒手。污染的床单元用物换下后要先进行消毒再送洗衣房清洗。患者出院后床单元使用床单元消毒机消毒,原理是臭氧循环净化过滤空气。

(5)严格执行《医务人员手卫生规范》。ICU作为多重耐药菌医院感染重点部门,应当配备充足的感应式洗手设施和速干手消毒剂,提高医务人员手卫生依从性。医务人员严格执行标准预防,在直接接触患者前后、进行无菌技术操作和侵入性操作前,接触患者使用的物品或处理其分泌物、排泄物后,应洗手或使用速干手消毒剂进行手消毒。

(6)医务人员、工勤人员接触多重耐药菌感染患者或定植患者的伤口、溃烂面、黏膜、血液、体液、引流液、分泌物、排泄物时,应当戴手套,必要时穿隔离衣,完成诊疗护理操作后,要及时脱去手套和隔离衣,并进行手卫生。

(7)医务人员应当严格遵守无菌技术操作规程,特别是在实施各种侵入性操作如实施中心静脉置管、气管切开、气管插管、留置尿管、放置引流管等操作时,应当严格执行无菌技术操作和标准操作规程,避免污染,有效预防多重耐药菌感染。

(8)加强多重耐药菌感染患者或定植患者诊疗环境的清洁、消毒工作,特别要做好ICU物体表面的清洁、消毒。使用专用的抹布等物品进行清洁和消毒。对医务人员和患者频繁接触的物体表面(如心电监护仪、微量输液泵、呼吸机等医疗器械的面板或旋钮表面、听诊器、计算机键盘和鼠标、电话机、患者床栏杆和床头桌、门把手、水龙头开关等)采用500~1 000 mg/L的有效氯消毒液进行擦拭、消毒。被患者血液、体液污染时应当立即消毒。出现多重耐药菌感染暴发或者疑似暴发时,增加清洁、消毒频次。在多重耐药菌感染患者或定植患者诊疗过程中产生的医疗废物,按照医疗废物有关规定进行处置和管理,分类放置,防渗漏密闭容器运送,利器用镊子或血管钳夹取放入利器盒。病人出院或转出后房间终末处理。

(9)及时准确收集标本。收集标本后必须及时送检,密闭容器运送。

(10)合理使用抗生素。临床医师对多重耐药菌感染患者结合药敏结果合理使用抗生素,护士执行医嘱时严格按照医嘱或药物使用说明书,定时定量使用,保证药物在人体内维持有效的血药浓度达到有效杀菌。本组38例患者,35例选用细菌敏感抗生素,1例停用抗生素,局部加强换药,2例未用抗生素,加强营养支持,增强抵抗力。

2 结果

本组34例患者好转转科,4例患者好转自动出院,均未发生院内感染暴发和医院感染传播。

3 讨论

ICU病房是危重患者抢救治疗的重点部门,也是医院感染较严重的场所[4]。加强对医务人员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知识的教育和培训;早期确定高危人群;加强医务人员手卫生;严格实施消毒隔离措施;严格遵守无菌技术操作规程;加强清洁和消毒工作;及时准确收集标本;加强对抗菌药物的耐药性监测,正确选用抗生素[5];加强医院感染管理部门、临床微生物实验室人员、临床医护人员等部门沟通与合作;根据病情及早转科出院,只有这样才能有效控制ICU内多重耐药菌的感染,有效预防和控制医院感染的发生,保证医疗安全和患者安全。

[1] 卫生部医政司.《多重耐药菌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技术指南(试行)》(卫办医政发[2011]5号)。

[2] 肖素香.外科重症监护病房医院感染原因分析及预防对策[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08,18(2):178-180.

[3] 周景春.重视微生物监测促进医院感染控制[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00,10(1):61.

[4] 刘振声,金人鹏,陈增辉.医院感染管理学[M].北京:军事医学科学出版社,2000:639.

[5] 汪 复.中国CHINET细菌耐药性监测结果[J].中国感染与化疗杂志,2006,6(5):289-291.

猜你喜欢

医务人员抗生素耐药
抗生素联合,搭配使用有讲究
如何判断靶向治疗耐药
miR-181a在卵巢癌细胞中对顺铂的耐药作用
皮肤受伤后不一定要用抗生素
浅议医疗纠纷中对医务人员的法律保护
抗生素的故事
抗疫中殉职的医务人员
猫抓病一例及抗生素治疗
PDCA循环法在多重耐药菌感染监控中的应用
提升医务人员职业幸福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