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丧葬易俗与生死观念的转变

2011-04-08赖继年

关键词:生死观人生观习俗

赖继年

丧葬易俗与生死观念的转变

赖继年

自清末以来,受西方文化的影响,丧葬风俗不断地发生变化,由复杂走向简单。新中国成立后,人们的思想受到洗礼,破除了迷信,丧葬习俗更加文明。与此同时,人们的生死观念也发生了变化,完成了从封建生死观到多元化生死观的转变。

丧葬;生死观念;风俗;文化

死亡是人类生活中的一件大事,为死亡而举行的葬礼也是人生礼仪中最为繁杂隆重的一项仪式活动。关于丧葬习俗的起源,一般人认为,中国最早的丧葬礼仪的信仰基础是灵魂不死和祖先崇拜,但是灵魂不灭的观念应该是在古代人先有了“生”与“死”的概念之后才会出现的,生与死是相互对立的,也应该是同时出现的,没有生就没有死,人类一旦拥有了生与死的概念,他们就会意识到生与死是一对永远不可调和的矛盾。丧葬习俗是生死观的外在表现,丧葬习俗的变迁也从一个侧面表现人们生死观的转变,本文拟对丧葬易俗与生死观念转变的问题及二者的关联问题进行探讨。

一 由繁入简:丧葬习俗的变迁

清末民初,一些旨在救亡图存的知识分子提出了改造旧习俗的救国主张,而改造旧习俗的一个重要的内容就是变革传统的丧葬陋俗。民国初年,丧葬习俗的改变主要表现在传统丧礼的变化和西式丧礼的出现两方面。从丧葬习俗的改变来看,其改变主要体现在丧葬礼仪从简和迷信观念的减少。清末民初,中国传统的丧葬礼俗已明显呈现出颓废的迹象,总的来看是丧葬礼仪逐渐简化。首先是丧服的简化。在古代社会,丧服分为斩衰、齐衰、大功、小功和缌麻五种,统称“五服”,其服装样式、所代表的血缘关系各不相同,非常烦琐。而自清末以来,新丧均以白粗布代之,然后在帽结和鞋上以白色分别而已[1]。其次,丧期也逐渐缩短。按古制孝子应守丧三年,披麻衣、不食荤、不嫁娶、不娱乐,甚至不能为官做事,只能专心在家中守孝。到民国时候,丧期渐渐变短,由三年减为二十七日,官不卸职,士不辍考。这些正式民初丧葬从简的反映,原有的斩衰三年已不复存在。再次,丧礼的程序也舍繁从简。《新修大埔县志》中记载:“近丧礼亦逐渐改良。旧俗过于铺张,靡费不少,实则亲死而始为此盛仪,不外为子孙博世俗之名誉,甚无谓。近日多有主不设席,亲戚不送礼,仅以讣相闻,定期开吊,或便饭,或茶点……”[2]由此可见,至民国初年,一切形式都日趋从简。由于文明日益发达,科学不断进步,丧葬礼仪中的迷信成分也越来越少,像诵经超度、幢幡塞道等现象不断减少,丧葬礼仪不断走向文明。

从西式丧礼的出现来看,简易、文明的西式丧礼逐渐为人们所接受。首先,丧葬内容有所变化,在有的地方,传统的斩衰期功之制逐渐被黑纱缠臂之服所代替。灵堂陈设、安葬的明器都相应的有所变化。其次,从丧葬礼仪来看,由于西方民主思想的影响,鞠躬之礼逐渐代替跪拜之礼,吊丧也逐渐由追悼会的形式所取代。开追悼会时,男女都可参加,来宾不一定送礼,仪式的主要内容是:报告开会宗旨、宣读祭文、宣读诔词、行三鞠躬礼、述行状、演说、家属答谢来宾、奏乐散会等。再次,到清朝末年,西方的公共殡葬服务的思想传入中国,殡仪馆、公墓、火葬场开始出现,1844年在上海租界内出现了第一个公墓——山东路外国公墓(英国人所建)。1927年在上海租界内建成了第一个现代意义上的火葬场,这些变化推动了中国殡葬改革的发展。

建国以后,党和政府号召反封建反迷信,提倡丧葬从简,群众将土地庙拆除,棺罩砸毁。纸匠和吹鼓手均改了行。民间死人后,旧时丧葬那一套几乎全免,政府倡导实行火化,农村有将骨灰盒按土葬仪式埋葬,事后依然“过七”、“过周年”。机关、工厂的干部、职工对死者的悼念形式,多为臂缠黑纱,送花圈,举行追悼会,然后将骨灰盒放在火化场寄存室。有的在死者生卒纪念日到寄存室去瞻仰。骨灰一般是寄存三年。也有的不留骨灰,不举行悼念活动。农村由烧香纸到改烧花圈,再改为献送花圈。进入八十年代,多数人都按新的风俗进行悼念。20世纪90年代以后,传统的丧葬习俗又有所反复。人死之后,亡者儿女需穿重孝,要戴孝帽、穿孝衣、张孝鞋。乡邻亲朋闻丧,要陆续前往吊唁,吊唁或带纸、炮,或送礼金,也有送挽幛的。亡者安葬后,一七至四七逢七这天,多是孙男弟女到坟上烧纸摆拱,五七这天最为隆重,丧主家要盛宴款待烧纸客,以庆贺死者得安。一周年亲五七之后第一个大祭,届日,亲朋故旧仍要到坟上烧纸上供祭奠亡魂,至三周年祭奠仍较重视。

总之,自清末以来,中国传统的丧葬习俗不断被扬弃,不论是从形式上,还是在内容上,丧葬习俗都发生了根本性的转变,这种转变,不仅仅是社会民俗的转变,更是人们思想观念上的巨大转折。

二 单一到多元:生死观的转变

丧葬易俗是文化随着时代变化而发生的质变,从一个层面上反映了人们的生死观念的变化。生死观念是人们对生与死的根本看法和总的观点,不同的人生观,对生与死有不同的价值评价,从而形成不同的生死观。在中国历史上,不少思想家对生死问题提出了许多有价值的看法。孔子谓“杀身成仁”;孟子曰“舍生取义”;司马迁认为“人固有一死,死有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中国共产党人在争取民族解放和进行社会主义建设的实践中,形成了革命英雄主义的生死观。毛泽东指出:“‘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为人民利益而死,就比泰山还重;替法西斯卖力,替剥削人民和压迫人民的人去死,就比鸿毛还轻”。[3]

在不同时期,人们对生死问题进行讨论,形成了不同特点的生死观,总体形势是从单一走向多元。儒家以其入世的精神形成了重生而轻死的生死观,“未知生,焉知死?”[4]在对生存的问题都还没考虑清楚的时候去考虑死亡又有什么意义呢?在儒家看来,努力的创造人生价值,充实道德人生,才是最重要的事情,所谓“杀生成仁,舍生取义”则是为了更好地去丰富人生生存的意义。而道家则注重宣扬贵生乐死,他不像儒家那样回避对死亡问题的讨论,而是主张顺其自然,“物壮则老,是谓不道,不道早已”[5]。万物的生长、发展、衰败都是一个自然的过程,人们都应该按照这个自然的“道”行事,人不要过分狭隘于当下“我”的生命,而要从宇宙自然的永恒的生命背景中来体验个体生命的永恒根基,达到齐物我、同生死、合天人的精神境界。佛教则将生死看为一体,认为死是生命的一部分,是真实的存在。死并不是结果,而只是过程——生死不过是因果轮回,是大千世界里的一个阶段。但从实际情况来看,我国传统生死观则是儒道佛三家思想的综合,并不是一种简单的思想观念。这种三教合一的死后观,在民间丧葬习俗中得到充分体现。如宋代人认为,死后如不作佛事,每日则要在地狱中受尽种种苦难,遭狞鬼的鞭讯折磨,无法超生投胎为人。而如果请僧人看诵《金刚经》,“经文资荐”,可免遭磨难,投生为人。五四运动以后,西方人文传统及价值观念深深地影响了20世纪的中国学者,他们对传统的生死观念进行了进一步改造,将功利与幸福直接引入人生价值的坐标中。胡适明确提出了个人主义人生观,强调个性发展的意义就在于反抗社会压制,过去的人生观只有做官发财的人生观,只有靠天吃饭的人生观,这都是不科学的人生观。现代新儒家也借用西方的哲学理论,丰富了中国传统的生死观。梁漱溟以意欲、生命等概念来诠释儒学的生死观,可以说开创了儒家“以洋释儒”的学风。由此可见,中国传统的生死观是在儒家思想的基础上融汇了诸子百家的思想,发展到近代,则在西方思想和价值观念的影响下,不断地丰富,不断地发展。

建国以后,在马克思主义的指引下,人们的生死观又发生了深刻的改变。生命价值的意义又被提升到了一个新的高度,为人民服务成为人生观的主要宗旨。有的人活着,他已经死了;有的人死了,他还活着。有的人,骑在人民头上:“呵,我多伟大!有的人,俯下身子给人民当牛马。”这可以说是一个时代的生死观的体现。改革开放以后,由于社会的迅速发展,科技的不断进步,人们的生死观也发生了一些改变,更为务实的观念主导了现当代人们的思维,而现代社会更多的不确定因素引发了人们对死亡更深刻的思考。现代由于多元文化的影响,人们对生死的认识也各有千秋,有的人认为人生要实现其价值,才是完整的人生;有的人认为人生要及时行乐,因为我们无法面对这个变化多端的社会;有的人认为生死无常,陷入了虚无主义的困境之中。

三 结语

由上文论述可知,在民国初年之时,丧葬习俗不断简化,人们的生死观也逐渐发生变化。灵魂不灭的思想观念普遍被人们所接受。古人相信灵魂不灭,死去的人在另一个世界里一样可以享受生者对他们的供奉,铺张的葬礼,长期的守孝,都是这一观念的衍生。近代以来,《天演论》等科学知识的不断更新,使人们可以更好地了解自身,否定了灵魂不灭的理论。这是我国传统生死观的重大变革,只有在这种观念的指引下,丧葬从简才能成为可能,丧葬习俗才能不断转变。

丧葬习俗是生死观念的物质表现形式,丧葬习俗的变化是人们生死观转变的外在表现。这种变化一是受时代变革的影响,虽然丧葬习俗像其他民俗一样,一旦形成,就具有相对稳定性,但是这并不说明其习俗是一成不变的。随着时代的发展,科技的进步,生活节奏的加快,原有的丧葬习俗必定不能适应社会生活的需要,其变革则是社会变革的必然产物。二是受西方文化的影响。清末以来,西方科技文化源源不断地传入中国,其先进的一面也很快被进步的国人所接受。西学泛起,科技发展,人口剧增,社会巨变,都深刻影响和改变着人们的人生观,一切旧的意识形态都在逐渐的更新之中。建国以来,随着生死观念的改变,丧葬习俗也进行了进一步改变。火葬成为法定的尸体处理方式(少数少数民族除外),政府致力于公墓的修建,更为现代,更为文明的丧葬方式已经得到普及并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总之丧葬习俗代表了一个民族的生死观,正确的,健康的生死观有利于促进丧葬习俗的改进,促进社会的和谐和稳定。

[1][2]徐吉军.中国丧葬史[M].南昌:江西高校出版社,1998:560-562.

[3]毛泽东.毛泽东选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66:1003.

[4]杨伯峻.论语译注[M].北京:中华书局,1980:113.

[5]陈鼓应.老子注释及评介[M].北京:中华书局,1984:118.

Changes about the Funeral Customs and Conception of Life and Death

Lai Ji’nian

Influenced by Western culture,Chinese had constantly changed funeral customs which were complex since the late Qing dynasty .After the founding of the PRC,people's minds have been updated .They get rid of superstition and funeral customs have been more civilized.At the same time,the conception of people's life and death have also changed and the feudal conception have been diversified.

funeral custom;the conception of life and death;culture

K892.22

A

1672-6758(2011)07-0141-2

赖继年,博士,南开大学历史学院,天津。研究方向:中国近现代风俗文化史。邮政编码:300071

Class No.:K892.22Document Mark:A

(责任编辑:郑英玲)

猜你喜欢

生死观人生观习俗
Dancing for theDead
梁漱溟的“力性”人生观
话语杂糅中的生死观建构——“生前契约”语类分析
Differences of mortality education between China and the West
将疫情当作树立正确人生观的契机
苏轼所写墓志铭与祭文里的人生观
人生观(一)
我国医学院校生死观教育的困境及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