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健康教育在小儿手足口病防控中的作用

2011-04-01韩静枫贺玲党爱玲李琳冯萍

当代医学 2011年19期
关键词:病防治肠道病毒口病

韩静枫 贺玲 党爱玲 李琳 冯萍

健康教育在小儿手足口病防控中的作用

韩静枫 贺玲 党爱玲 李琳 冯萍

目的 控制手足口病疫情,防止爆发流行。方法 针对传染源、传播途径、易感人群和流行方式各个环节进行的健康教育活动。结果 由于手足口病传染源的控制难度大,完全切断传播途径有困难,人对引起手足口病的肠道病毒普遍易感等特点,采取以健康教育为主的防控措施是最有效、最经济、最科学的。结论 儿童医院采用有组织、有计划的健康教育活动来防控手足口病,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

手足口病;健康教育;防控

手足口病(hand,foot and mouth disease,HFMD)是由多种肠道病毒引起的常见传染病,引起本病的肠道病毒达20余种,以柯萨奇A16和EV71型最常见[1]。本病好发于夏秋季(5~7月为高发期),以婴幼儿及学龄前儿童发病为主,能通过空气、唾液、粪便传播疾病,可引起手、足、口腔等部位的皮疹、疱疹,少数患儿可合并心肌炎、肺水肿、无菌性脑膜脑炎等并发症,个别重症患儿病情进展快,可导致死亡。2008年5月2日卫生部将其确定为丙类传染病[2]。我院3年来对手足口病进行有组织、有计划的健康教育活动来防控手足口病,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现将我院开展手足口病的宣教介绍如下。

1 一般资料

2008年1月~2010年12月,3年来门诊共诊断手足口病26697例。年龄为6月~11岁,男女比例2.3:1.3。传染病发病情况:2008年上网共报告手足口病4666例、2009年8031例、2010年14000例。通过我院近3年的手足口病防治工作经验看,健康教育在手足口病防治知识传播和行为改变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2 健康教育形式

2.1 语言教育是健康教育中最常用的较易掌握的一种教育方法,将语言教育方法贯穿在患儿接受诊治的全过程。护士在患者候诊和输液过程中采取群体教育的方式,对只接受服药或肌内注射治疗的患儿采取个别教育的方式。

2.2 文字教育除利用宣传栏进行宣教外,把手足口病的病因,传播途径,预防措施,家庭护理等,制作成健康教育处方发放给患儿家长,这种方式不受时间限制,便于家长自由阅览,仔细领会,且宣传范围广泛。

2.3 影像教育利用电视机播放健康教育图片、资料,家长和患儿可在等候就诊或在输液过程中观看,形象生动,以达到对患儿和家长实施健康教育的目的。

3 健康教育内容、方法

3.1 利用宣传栏、宣传手册、宣传单、宣传画、黑板报、视频等多种形式进行手足口病防治知识的健康教育工作。医院印制了手足口病防治知识彩页1万份,并通过门诊、学校、托幼机构,保证辖区内居民每户一张;印发《手足口病预防控制指南》、《肠道病毒(EV71)感染诊疗指南》5000份,张贴宣传画100张;出黑板报、宣传栏8期、16块。通过宣传,提高了家庭和个人的卫生意识和防病能力,使预防手足口病人人皆知,真正成为每个人的自觉行动。

3.2 在学校、幼儿园通过交谈、宣传海报、宣传小册子等方法,向家长介绍手足口病的临床表现、流行特征、预防措施等。消除家长对手足口病不了解而至的恐惧心理,鼓励家长主动参与到手足口病防控工作中来。

3.3 在流行期间由医院手足口病的专家对医院职工、辖区小学、托幼机构卫生老师进行手足口病防治知识全员培训,从手足口病的危害、临床特点、诊断到预防、消毒、晨检方法等对参会人员进行细致培训。使大家明白搞好卫生是预防感染的关键。除了勤晒衣被、多通风换气之外,尤其要在入园后、饭前便后用肥皂或洗手液给儿童洗手,用流动清水冲洗干净。每日进行晨检,每天对到校学生(儿童)观察精神状态、体温,手足口部是否有散在点状丘疹、水疱等现象,同时做好生活用具、玩具、书籍及公共设施表面的定期消毒[3]。发现手足口病患儿即进行留院或居家隔离治疗,托幼机构患儿增多时,要及时向卫生和教育部门报告。

3.4 在医院做好院内健康教育工作。在门诊及隔离门诊前设立宣传咨询台,摆放手足口病防治宣传展板,主动发放手足口病防治宣传材料,对每一位前来就诊的家长宣传手足口病防治知识。对患者及其家属进行心理疏导,宣传手足口病是可防、可治、可控的,消除对手足口病的恐慌心理和盲目要求住院心理,减少交叉感染,避免社会恐慌。

3.5 住院患者及家属健康教育。督促各病区配合医院开展的“护患沟通”和“全程优质护理服务”工作,在病房针对患者的具体情况开展手足口病健康知识培训,制作手足口病的明白卡,对所有患儿及家属进行健康教育,对手足口病的特点、防治知识及消毒预防等进行较详细的讲解,使患儿及陪护家属积极配合,生活上做好预防消毒,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并教育自己的家人及亲戚邻居积极参与到防病治病中来,这对加强本病预防控制、做好疫情检测报告、防止疫情扩散蔓延、控制院内交叉感染起了极大的作用。

3.6 出院患者及家属健康教育。出院时医护人员详细记录患儿家属的联系电话,在出院1个月左右主动询问患儿出院后的情况,并给予相应指导,同时把医院的联系电话留给病人,以便患儿家属遇到健康问题时可以随时咨询。另外针对目前健康教育多局限于住院教育,出院后继续教育不够的现状,鼓励出院后的患儿及家属参与到社会中去,促进邻里与社区间相互交流,对全社区预防控制本病都很有益处[4]。

4 讨论

4.1 增进患儿家属的手足口病知识,健康教育的作用就在于把健康知识转变成健康行为,促进“知、信、行”行为模式的建立。知识是基础,信念是动力,行为的产生和改变是目标。因此,我们通过对患儿开展健康教育使患儿的主要家庭成员获取手足口病的相关知识,为行为改变打下良好的基础。

4.2 有效地控制手足口病的发生与传播,传染病的流行与不健康的生活方式密切相关。卫生部刘谦副部长指出:预防手足口病,健康教育是最好的疫苗。虽然这是一个“笨办法”,但却是一条投入少、见效快、效益高的路子,也是目前实际可行的办法。

4.3 提升护理人员的形象开展健康教育以来,护士与患儿家庭主要成员经常沟通交流,满足了患儿家属对手足口病防治知识的渴求,融洽了护士与患儿家属的关系,赢得了家属对护理工作的认可。随着健康咨询的开展.使健康教育从医院延伸到社区、家庭,扩展了护理专业领域,提高了护理人员的成就感,肯定了护理专业形象。

结合我院儿童专科的业务特点,采取灵活多样的宣传教育形式,宣传卫生保健知识,使广大的儿童家长从健康教育中获得真正的实惠,达到了促进健康的目的。我们选择手足口病患儿开展健康教育,收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对患儿及家长手足口病知晓率的调查:健康知识知晓率达到92.5%。

[1] 杨智宏,朱启容,李秀珠,等.2002年上海儿童手足口病病例中肠道病毒71型和柯萨奇病毒A组16型的调查[J].中华儿科杂志,2005, 43(9):648-652.

[2] 黄玉华,刘丽华.手足口病的护理[J].护理研究,2009,23(3): 693.

[3] 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手足口病预防控制指南.[OL].2008.http:// www.moh.gov.cn/publicfiles/business/htmlfiles/mohbgt/ s9511/200805/34775.htm.

[4] 黄玉华,刘丽华.手足口病的护理[J].护理研究,2009,23(3): 693.

10.3969/j.issn.1009-4393.2011.19.088

710003 西安市儿童医院 (韩静枫 贺玲 党爱玲 李琳冯萍)

猜你喜欢

病防治肠道病毒口病
笼养蛋鸡软腿病防治对策
禽病防治把握“宜”“忌”
手足口病那些事
警惕手足口病
夏季到 奶牛肢蹄病防治要跟上
肠道病毒71型感染所致危重症手足口病的诊治分析
多种肠道病毒引起手足口病细胞免疫功能比较
EV71-CA16肠道病毒荧光定量RT-PCR诊断试剂盒的研制
猪的饲养管理及猪病防治
中医三联法治疗手足口病126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