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应用微波治疗颞下颌关节紊乱的临床效果分析

2011-04-01周志江

当代医学 2011年19期
关键词:下颌微波关节

周志江

应用微波治疗颞下颌关节紊乱的临床效果分析

周志江

目的 观察微波治疗颞下颌关节紊乱的临床效果,提高临床治疗水平。方法 选取自2008年3月~2010年6月收治的108例颞下颌关节紊乱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微波辅助治疗组)和对照组(常规治疗组)各54例,连续治疗4周,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 观察组痊愈38例,显效12例,有效4例,总有效率为92.6%;对照组痊愈22例,显效16例,有效15例,总有效率为70.4%。两组疗效比较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应用微波治疗颞下颌关节紊乱可以提高治疗效果、改善临床症状,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颞下颌关节紊乱;微波;物理疗法

颞下颌关节紊乱综合征(disorders of temporomandibular joint,TMD)是口腔科的常见病和多发病,据有关调查其发生率在20%~80%,多发生于青壮年[1]。目前TMD的病因尚未完全阐明,其多为多因素相互作用引起,常常有心理因素的参与。虽然TMD病期长,常常反复发作,但预后较好[2]。我院自近年来采用微波辅助治疗颞下颌关节紊乱综合征取得了较为理想的治疗效果,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自2008年3月~2010年6月收治的108例颞下颌关节紊乱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微波辅助治疗组)和对照组(常规治疗组)各54例,所有患者均具有不同程度咀嚼肌群痉挛、咀嚼疼痛、张口受限等临床表现,且经X线检查排除器质性病变。观察组54例患者中男26例,女28例;年龄16~63岁,平均32.7岁;病程3d~2年,平均3.8个月。对照组54例患者中男24例,女30例;年龄17~58岁,平均31.9岁;病程7d~3年,平均4.1个月。两组患者从年龄、性别及病程等各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治疗方法

两组患者均给予封闭、关节腔内药物注射及配合各种止痛抗感染药物治疗,观察组患者在以上治疗的基础上给予微波治疗,使用仪器为上海维世康医用电子有限公司生产的MTC-3型号微波治疗仪,仪器频率设定为2500MHz,输出功率设定为20~30W,采用椭圆形辐射式探头,对患者疼痛部位进行循环式探触辐射治疗,每次治疗15min,每天1次。两组患者均连续治疗4周。

1.3 疗效评价标准[3]

痊愈:颞下颌关节及咀嚼肌疼痛消失,下颌运动正常,开口度正常,关节杂音消失,耳鸣、头晕、颈部不适等其他症状消失;显效:颞下颌关节及咀嚼肌疼痛明显改善,下颌运动及开口度基本正常,关节杂音消失,耳鸣、头晕、颈部不适等其他症状基本消失;有效:颞下颌关节及咀嚼肌疼痛有所改善,下颌运动及开口度有所好转,关节杂音减少,耳鸣、头晕、颈部不适等其他症状有所好转;无效:治疗后以上临床症状及体征均基本无改善者。总有效率=痊愈率+显效率。

1.4 统计学方法

本组数据采用SPSS15.0统计学软件进行处理,进行卡方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治疗4周后观察组痊愈38例,显效12例,有效4例,总有效率为92.6%;对照组痊愈22例,显效16例,有效15例,总有效率为70.4%。两组患者比较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

3 讨论

颞下颌关节紊乱综合征(TMD)并非指单一个疾病,它是一类病因尚未完全清楚而又有共同发病因素和临床主要症状的一组疾病的总称,主要表现为颞下颌关节运动时关节区软组织疼痛,关节运动异常和伴功能障碍以及关节弹响、破碎音以及杂音。本病好发于青壮年,发病年龄在20~30岁为多。而且病程一般较长,达几年或几十年,有的反复发作但有自限性,有的则呈一过性并可自愈[4]。在颞下颌关节病中,此病最为多见。由于TMD发病是由多种因素共同作用而成,故当前病因不甚明确。其中神经衰弱、牙合关系紊乱、两侧关节发育不对称、单侧咀嚼习惯、关节负荷过大、损伤及寒冷等因素与TMD的发病最为密切。老年患者由于缺牙未修复及不良修复体、修复体严重损耗、颌间垂直距离降低、颞下颌关节退行性改变等均可诱发TMD。

临床上治疗TMD多针对相关病因对症治疗,对老年患者的颞下颌关节功能紊乱首先应针对恢复正常咬合关系采取措施,如采用牙合增高、牙齿的修复等。对于患者较年轻、初次发病、病机单一等患者多采用封闭、关节腔注射、内服药物等综合治疗。在对TMD患者进行临床治疗方案选择时应充分考虑患者的发病因素和临床表现情况,对于病因明确的患者应首先针对发病因素进行治疗,改善原有发病因素则可大大降低TMD的临床症状;对于病因不明确的患者则可给予针对临床症状的对症治疗,以缓解临床症状、改善关节功能为主要治则。文中两组患者均排除由牙齿缺损等显性原因引起的TMD,故均给予封闭等对症治疗措施。但由于单纯采用局部封闭或内服药物治疗需要药物剂量较大,且容易产生不良反应,往往治疗效果不佳。文中观察组患者采用微波配合治疗较对照组治疗效果佳,且由于减少了药物用量,故提高了临床治疗安全性。微波治疗的机制在于高功率微波的热效应,当高功率微波照射时被照射的生物组织温度会逐渐上升,将微波能转移为热能,且微波具有透热功能,也就是说深部的组织直接吸收微波能并转化为热能。微波可产生高强度的电磁场从而改变生物组织内电荷和分子结构运转规律,由此可改变细胞电位及细胞膜通透性,并破坏微生物化学成分及结构而导致细胞死亡[5]。采用微波局部照射可以使患处局部的毛细血管扩张,从而增强血管内血流速度和血管通透性,这点更有利于血液循环中有害物质的清除,产生良好的消炎、解痉作用;此外,微波治疗产生的热效应还能够短暂抑制局部神经传导功能,从而发挥局部镇痛的效应。由于微波治疗操作简单、经济、方便、无不良反应,故患者多易接受。通过微波辐射局部疼痛部位,还可以提高局部封闭及药物止痛效果,改善患处微循环、提高组织耐受性、帮助解除疼痛痉挛,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1] Venetis G, Pilavaki M,Triantafyllidou K.The value of magnetic resonance arthrography of the temporomandibular joint in imaging disc adhesions and perforations[J].Dentomaxillofacial Radiology,2011,40(2):124-126.

[2] 王盛姬.颞下颌关节功能紊乱综合征治疗中辅以心理疏导32例效果分析[J].上海预防医学,2010,13(8):96-100.

[3] 缪定国,舒彬.超短波、超声依托芬那酯药物透入治疗颞下颌关节紊乱病疗效观察68例[J].中国医药指南,2010,14(8):74-75.

[4] 张建丽,白丽.颞下颌关节紊乱病早期的综合治疗[J].河南科技大学学报,2009,16(4):128-130.

[5] 马霞,薛米香,微波并中频电疗法治疗颞下颌关节紊乱病的疗效分析[J].临床医药实践,2010,13(1):268-269

10.3969/j.issn.1009-4393.2011.19.053

311201 浙江萧山医院口腔科(周志江)

猜你喜欢

下颌微波关节
为什么
一种USB 接口的微波开关控制器设计
微波冷笑话
用跟骨解剖钢板内固定术治疗跟骨骨折合并跟距关节及跟骰关节损伤的效果探讨
三种不同上部结构应用于下颌种植覆盖义齿的临床疗效比较
CBCT对下颌磨牙根分叉病变的评价
miRNA-140、MMP-3在OA关节滑液中的表达及相关性研究
磨骨术在下颌角肥大患者整形中的应用分析
CT和MR对人上胫腓关节面坡度的比较研究
骨折后关节僵硬的护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