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黄皮洋葱霜霉病的发病原因及无公害防治技术

2011-04-01蒋贤龙

长江蔬菜 2011年9期
关键词:黄皮霜霉病洋葱

蒋贤龙

黄皮洋葱霜霉病的发病原因及无公害防治技术

蒋贤龙

黄皮洋葱在江苏省丰县已有15年的种植历史,已成为丰县西北部4个乡镇的主导产业,常年种植面积6 500~7 000 hm2。随着黄皮洋葱种植面积的扩大,洋葱霜霉病逐年加重,大发生年份造成洋葱叶片大面积干枯死亡,一般地块减产20%~30%,成为制约本县洋葱生产的主要因素。

1 黄皮洋葱霜霉病主要症状

洋葱霜霉病主要为害叶片,也为害花梗和鳞茎。发病初期,叶片病斑呈针尖大小苍白绿色小点,长椭圆形,严重时波及上半叶,植株发黄或枯死,病叶从病部折断呈倒“V”字形。病害由外叶向心叶、由下向上叶蔓延,严重时叶片逐渐枯死。潮湿时,病斑上产生白色霉状物,病叶腐烂。花梗染病,病斑与叶片病斑相同,多从病部折断枯死。鳞茎染病后变软,表面皱缩,植株矮化,叶片扭曲畸形。

2 黄皮洋葱霜霉病发病原因

2.1 环境因素的影响

①温度 通过近几年的调查,黄皮洋葱霜霉病传播必须在温度、湿度同时满足的条件下才能发生,二者缺一不可。且发病始期早晚及传播流行受温度制约。一般日平均温度低于15℃,或日最低夜温在10℃以下时,霜霉病不会发生流行。常年4月上旬,一般温度为18~21℃时霜霉病开始发生。随着温度的回升,4月下旬至 5月初白天温度为 23~28℃,夜间温度15~18℃时霜霉病可能大发生。到5月中旬以后,日平均气温通常在30℃以上,病情会自然控制。

②湿度 在温度适合的情况下,湿度是影响洋葱霜霉病发生流行传播的主要因素。洋葱霜霉病病菌一般在温度15~20℃,空气相对湿度80%以上时大量产生传播,湿度越高,流行越快。霜霉病病菌的侵入必须在洋葱叶片有水滴或水膜的条件下才能完成。因此洋葱霜霉病的发生流行总是伴随着雨、雾、露天气发生。特别是4月中下旬连续3天以上大雾天气,以及无节制浇膨大水最容易诱发该病暴发流行。

2.2 病原因素的影响

病原菌主要来源于种子带菌、田间的残株病残体、定植的病株等,发病期常以带病植株形成明显的发病中心;其次黄皮洋葱育苗田、洋葱留种田带病株率较高。病菌可以借风进行远距离传播,成为次要侵染源。一般病原基数大的年份发病相对较重。

2.3 品种因素的影响

根据调查发现,不同黄皮洋葱品种、早熟种与晚熟种发病程度不同,如同样是中早熟的黄金大玉葱和早生金秀大玉葱,同一年份早生金秀大玉葱抗病性强;晚熟种较早熟种抗病。

2.4 栽培因素的影响

影响发病的栽培因素表现为多年重茬地发病较重;种植密度偏高、田间密闭地块发病偏重;氮肥施肥过多的田块发病较重;地面不平坦易积水的地块发病重。

3 无公害防治措施

由于洋葱霜霉病流行速度快,发病后防治难等特点,应按照“预防为主,综合防治”方针,坚持“农业防治、物理防治、生物防治为主,化学防治为辅”的原则。

①选择抗病品种 早熟品种可选用日本极早生2号、快星;中早熟选用早生金秀大玉葱、早金黄冠;晚熟品种选用珍星。

②实行轮作换茬 与葱蒜类蔬菜实行2~3年轮作。

③清洁田园 收获后将病残叶带出田外,深埋或集中烧毁。

④科学栽培 育苗时不与葱蒜类作物相邻;合理配方施肥和增施有机肥;定植前严格选用健壮秧苗,淘汰病苗、弱苗;合理密植,适量浇水,加强雨季田间排水工作。

⑤化学防治 a.定植前苗床喷药保护。秋季阴雨天气多的年份,可用64%杀毒矾(恶霜·锰锌)可湿性粉剂500倍液防治2~3次,降低发病株率。

b.田间发病前喷药保护。一般在4月上旬选用75%达科宁(百菌清)可湿性粉剂600倍液喷施1~2次。

c.发病期防治。发病初期可用25%阿米西达(嘧菌酯)悬浮液1 500倍液或64%杀毒矾可湿性粉剂500倍液喷雾防治;病害流行盛期,则应及时换用高效治疗性药剂,可用68%金雷水分散粒剂600倍液、50%安克 (烯酰吗啉)可湿性粉剂1 000倍液、72.2%普力克(霜霉威)水剂800倍液、72%克露(霜脲·锰锌)可湿性粉剂600倍液交替喷雾。一般每隔5~7天喷1次,连喷3~4次。注意在发病期如遇雨,或有大雾、重露天气,浇水后,应及时喷1遍药,防止病情加重。

蒋贤龙,江苏丰县首羡镇农技中心,221700,电话:13952136119

2011-03-06

猜你喜欢

黄皮霜霉病洋葱
不用药 两招搞定黄瓜霜霉病
多种杀菌剂对蚕豆霜霉病田间防治效果比较
微醺七重奏,用黄皮泡酒吧!
我爱家乡的黄皮果
岭南奇果无核黄皮
切洋葱
黄皮茎化学成分的研究
黄瓜霜霉病发病症状及其防治技术
芽孢杆菌可有效防治葡萄霜霉病
剥开心的洋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