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广西茄子栽培现状及潜力品种推荐

2011-04-01康红卫赵坤张朝明李应刚董文斌李文嘉

长江蔬菜 2011年9期
关键词:青枯病茄子坐果

康红卫 赵坤 张朝明 李应刚 董文斌 李文嘉

广西茄子栽培现状及潜力品种推荐

康红卫 赵坤 张朝明 李应刚 董文斌 李文嘉

本栏目特约主持:李文嘉

1963年生,女,研究员,硕士研究生导师。入选2004年度广西新世纪“十百千人才工程第二层次人选”,获广西第六届“十大女杰”、广西和全国“三八”红旗手称号。发表论文60篇,主持育成桂优系列毛节瓜等7个蔬菜新品种,参加育成大肉系列苦瓜等7个果蔬品种;取得科技成果奖7项。

茄子是广西主要的蔬菜作物之一,全区各地均有栽培,常年栽培面积在2万hm2左右,产量100万t,产值超8亿元,是全区蔬菜中具有较高经济效益的优势种类之一。近年来引进示范推广了一批耐贮运、稳产、商品性好的优质茄子品种,深受生产者和消费者欢迎。随着茄子换头(再生)栽培模式的推广,涌现出一批667 m2产量超过1万kg、产值超过1万元的高产高效典型,促进了茄子产业快速发展壮大。

1 主要栽培模式

广西可进行茄子越冬早熟栽培,上市时间提早到3月下旬,尤其是南宁、北海、百色等桂南地区冬季气温较高,秋延后栽培能正常越冬,有利于发展越冬长季节茄子栽培。茄子在广西可实现周年供应,上市时间主要集中在4~11月,产区分布在南宁、桂林、贺州、柳州等几个城市管辖的县区。根据广西南北气候差异,重点发展保护地栽培,兼顾高山露地栽培。主要有以下几个栽培模式。

1.1 越冬长季栽培

桂南地区的“长季栽培”技术采用连续生长栽培方式,将生育期延长到10~12个月,形成“种一次,长一年”的省工节本、高产高效的周年种植模式。一般在11月上旬播种育苗,12月移栽定植,采用普通双膜覆盖越冬栽培,翌年3月下旬前后开始采收上市,可一直采收到6月中下旬,667 m2产量5 000 kg以上,栽培水平好的可收获到11月,市场前景好、效益高。该栽培模式要求茄子品种除具备早熟、抗性强等优点外,特别强调要耐低温弱光,以及节间密,连续坐果能力强,生长后期不早衰。

1.2 换头(再生)栽培

7月播种,10月下旬采收,秋季收3~5批果,翌年1月低温时在植株基部换头再生进行 “长季栽培”,剪去原有枝叶,通过水肥管理促进植株重新萌发枝条后进行春早熟栽培,收5~8批果,整个生长期约12个月,采收期达7个月,共收10~13批果,667 m2产量达7 000 kg。不过目前换头(再生)栽培模式全区应用较少,管理难度稍大,且清茬时费工多,主要是桂南地区部分茄子生产专业户应用,菜农接受还需要一个过程。

1.3 春提早双膜覆盖栽培

春提早双膜覆盖栽培为全区各地主要栽培方式,栽培面积最大。一般12月至翌年1月播种育苗,1月下旬至2月定植,4月至5月上旬开始上市,至7月采收结束,每667 m2产量4 000~5 000 kg。这种栽培模式相对越冬栽培来说对品种要求相对宽松,因为苗床保温等管理条件相对较容易控制,定植前期秧小可采用小拱棚等多层覆盖保温措施,栽培上推广品种最多,品种要求早熟性好,耐早春低温弱光,抗病,前期秧苗能正常花芽分化,不易形成畸形果。

1.4 延秋栽培

一般6~7月播种,10月上旬开始采收,后期通过加强水肥管理,可延长采收期到12月底至翌年1月上中旬,667 m2产量3 000~5 000 kg。由于秋茄子生长前期温度高,蚜虫、白粉虱等害虫猖獗,易发生青枯病、病毒病,后期温度下降快,霜冻后植株生长基本停滞,生长采收期短,产量不高,且栽培管理技术要求高,栽培面积相对较小。延秋栽培要求品种耐高温干旱,抗青枯病、枯萎病、病毒病等病害。

2 茄子产业发展经验、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2.1 产业发展经验

全区茄子产业快速发展,主要得益于有效的产业发展促进措施。

①选育、引进、示范推广高产优质多抗专用的茄子品种 传统种植的茄子品种虽然产量较高,但果肉易变色,货架期短,不耐贮运,商品性一般,种植效益明显较差。近年来通过以市场为导向,及时调整优化茄子品种结构,选育、引进优质茄子新品种,不断筛选适合当地栽培的优良品种,提高了产品市场竞争力。

②综合配套栽培技术集成有所突破 通过试验示范茄子越冬长季栽培、春提早和换头栽培等高产高效栽培模式,推广应用平衡施肥、滴灌肥水一体化技术,应用嫁接换根防治茄子青枯病等病虫害综合防治技术,提高了茄子产量和品质。

③品牌、产业化运作方面成效显著 全区各地通过组建一批示范性专业蔬菜合作社,形成了强有力的运作载体,并通过无公害农产品、绿色农产品认证,注册品牌,大大提高了市场知名度。通过集成品种、生产技术及产业化营销运作,全区形成了南宁、柳州、贵港等三大茄子优势主产区,有利地促进了全区优势产业的发展。

2.2 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①综合性状较差 现在生产上推广应用的茄子品种大部分存在产量高但不抗病或品质差等问题,因此,必须加快选育综合性状好的茄子新品种,以提高产品的市场竞争力,要求品种具有多种抗性,如抗青枯病、绵疫病、根结线虫病等,冬春早熟栽培的要求耐低温弱光,后期植株不易早衰等特性。

②极端灾害性天气频繁,导致茄子品质变差,产量降低 主要是夏季高温、冬春季低温弱光阴雨天气频繁,不利于茄子正常生产,特别是春季的倒春寒、夏季的台风暴雨、秋季的寒露风,使植株长势弱、上市期推迟、产量低、品质劣、植株早衰,果型小,商品性差。冬春低温生长期应采用双膜覆盖保温技术措施;秋茄子、越冬长季栽培应合理安排播种育苗期,同时采用穴盘床架避灾育苗措施,规避台风暴雨风险,减轻病虫害发生。

③栽培技术水平低,生产管理措施不到位 主要是农户育苗质量差、不注重病虫害综合防治、肥水管理不到位、后期植株易早衰等问题。应加强技术培训和指导,在主产区建立高产高效展示基地,全面推行标准化无公害生产,提升产业发展层次和市场竞争力。重点抓好育苗、肥水管理、防早衰及冬季保温等工作;同时针对重茬栽培引发的土壤障碍和土传病害等连作障碍问题,采取水旱轮作、灌水浸田,应用抗病品种、推广嫁接育苗和集约化育苗方式,清洁田园及调整播期等综合性措施治理连作障碍,以除病降盐、优化土质、提高抗病性,促进产业持续健康发展。

3 潜力品种推荐

瑞丰3号紫长茄:广西农科院蔬菜研究所育成。植株长势旺,株型中等,早熟,易坐果,果实棒形、下端钝,商品果长30 cm以上,粗约5 cm,头尾均匀,果形美观。单果质量约300 g,果实皮色深紫红,综合抗病能力较强,耐青枯病,是目前市场上最受欢迎的长茄品种之一。

瑞丰2号紫长茄:广西农科院蔬菜研究所育成。植株长势较旺,株型较开展,早熟,易坐果,果实棒形、下端稍尖,商品果长26~28 cm,粗3.5~4.0 cm,单果质量150~180 g,茄子外皮紫红色、有光泽,皮薄肉嫩,肉白色且切口不易变褐色,质柔软,品质佳,略有香味;不抗青枯病,成株耐寒及耐热性强,幼苗耐热性中等。

农夫长茄:广东省农科院蔬菜研究所育成。植株长势旺,分枝合理;果实长棒形,长32 cm以上,粗5.5 cm以上,坐果性好,表现为主花坐果优势明显,商品果和待熟果比例合理;适应性广,对土壤、气候条件不敏感;综合抗病能力较强,耐青枯病,较抗褐纹病、菌核病,是目前市场上最受欢迎的长茄品种之一。

贝司特1号:广东省农科院蔬菜研究所育成。生长势旺,中晚熟,果实长棒形、圆底、头尾均匀、较硬实、果条较直;商品果长32~34 cm,粗4.7~5 cm,果皮紫红色、较深、光泽度好;果肉白色、致密、品质优。坐果率高,收获期长,667 m2产量5 000 kg以上。

长丰红茄:华南农业大学育成。生长势强,迟熟,第9节着生第1朵花,果实长棒形、头尾均匀,果形美观,果长31 cm、粗4.7 cm,单果质量255 g,果皮紫黑色、有光泽,667 m2产量3 000 kg以上。

广优红茄:华南农业大学育成。较早熟,生长势旺盛,耐热性好,抗病力强。果实长28~30 cm、粗约5 cm,头尾均匀,果形美观。单果质量约300 g,果皮紫红色、有光泽,肉质细嫩白色,品质优,适合在香港市场销售。一般667 m2产量4 000 kg,最高可达6 000 kg。春播至初收约130天,秋播至初收约90天。

广西科技攻关项目(桂科攻0992011-1A)

康红卫,广西农业科学院蔬菜研究所,广西南宁市大学东路174号,530007,电话:0771-3278828,E-mail:khwei33@sohu.com

李文嘉,通信作者,广西农业科学院蔬菜研究所,广西南宁市大学东路174号,530007,电话:0771-3276233

赵坤,张朝明,董文斌,广西农业科学院蔬菜研究所

李应刚,广西武鸣华侨投资区

2011-02-06

猜你喜欢

青枯病茄子坐果
苹果树坐果率提高六法
中华寿桃人工授粉提高坐果率
茄子
五招促枣树多坐果
越夏黄瓜坐果难 巧用措施多坐瓜
愿你的成长路上有“茄子”
小捣蛋鬼
浅谈茄子青枯病防治技术
三种堆肥对番茄生长及青枯病防治效果的影响
BiologGENⅢ微孔板在烟草青枯病、黑胫病生防细菌鉴定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