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口底多间隙感染应用负压吸引对VAS的影响

2011-03-22邱传禄

中国医药科学 2011年9期
关键词:脓肿负压间隙

邱传禄 刘 莉

(四川省富顺县中医院口腔科,四川富顺 643200)

口底多间隙感染又称口底蜂窝组织炎(cellulitis of the floor of the mouth),口底蜂窝组织炎不论是化脓性病原菌引起的感染或腐败坏死性病原菌引起的感染,局部及全身症状均很严重。其主要危险是呼吸道阻塞及全身中毒。治疗上除支持疗法如输液、输血、必要时给以吸氧、维持水电解质平衡等治疗,及时行切开减压及引流术至关重要[1]。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05年1月~2010年1月口腔科收治的口底多间隙感染患者52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术后引流情况随机分为两组:负压吸引组(简称A组,n=3 1),引流管组(简称B组,n=2 1)。

1.2 方法

术前常规行口腔检查,视、触诊结合病史查体温、血常规等,必要时行穿刺术抽脓做细菌培养及药物敏感试验。除进行积极的抗感染、对症支持及脓肿切开引流等处理,对二度喉阻塞或者三、四度喉阻塞的患者进行预防性气管切开术或者紧急气管切开术,以防止出现窒息,危及患者生命。负压吸引组采用江苏省邗江县文教硅橡胶塑料制品厂生产的康复(KF)牌负压吸引器,最大负压为-20mmHg。接管方法:先常规用0.2%碘伏消毒引流管2次,打开同压吸引器的“进”、“出”两个活塞,用力排出里面的空气并检查是否漏气,注意尽量将同压吸引器压扁,然后用0.2%碘伏消毒“进”、“出”两个活塞的口径两次,将引流管与“进”的活塞连接好,并同时盖好“出”的活塞。

1.3 VAS评分标准

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AS)镇痛评分:0分=无痛,10分=剧烈疼痛。

1.4 观察指标

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治疗后未置引流时、引流开始3m in时、引流结束后30m in生命体征变化情况及两组VAS评分、引流时间、住院时间及并发症情况比较。其中引流时间指切开引流后应用引流管或负压吸引术至去除时间。

1.5 统计学处理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引流前后不同时间点生命体征变化情况比较

两组治疗后未置引流时的SP、DP、HR与术前SP、DP、HR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引流开始3m in时两组的SP、DP下降,HR升高,但与治疗前及治疗后未置引流时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且上述两组间比较差异也无统计学意义(P >0.05)。引流结束后30m in SP、DP、HR分别恢复至治疗前,分别与治疗前及治疗后未置引流时、引流开始3m in时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引流结束后30m in两组间SP、DP、HR比较,差异也无统计学意义(P >0.05)。见表1。

2.2 两组VAS评分、引流时间、住院时间及并发症情况比较

本组52例患者通过全身应用抗生素及全身支持疗法,加之局部手术切开排脓,保持引流通畅,并用药液冲洗脓腔;对于舌下间隙感染引起严重呼吸道梗阻者先行气管切开,再做脓肿切开,使患者转危为安,51例均痊愈出院。仅1例因入院较晚且有并发症而死亡。与B组比较,A组患者的VAS评分低、患者疼痛程度轻、引流时间短,患者治疗后住院时间短,仅3~7d。治疗后A组的并发症(如呼吸困难、咳嗽、咳痰以及严重的败血症、脓毒血症、纵隔炎等)发生率低,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见表2。

3 讨论

口底多间隙感染又称为口底蜂窝织炎,曾被认为是颌面部最严重而治疗最困难的感染之一。常起病急、病情进展快、全身中毒症状重,主要危险是影响呼吸道通畅及全身中毒症状。如不及时处理可发生窒息、败血症,甚至引起纵隔感染而危及生命[2]。治疗上除经静脉大量应用广谱抗菌药物控制炎症的发展外,还应着重进行全身支持疗法,如输液、输血,必要时给予吸氧、维持水电解质平衡等治疗,并及时行切开减压及引流术[1]。正确使用负压吸引、定时检查、严密观察是提高疗效的主要措施。

切开引流时,一般根据肿胀范围或脓肿形成的部位从口外进行切开。选择皮肤发红、有波动感的部位进行切开较为容易。如局部肿胀呈弥漫性或有副性水肿,而且脓肿在深层组织内很难确定脓肿形成的部位时,也可先进行穿刺,确定脓肿部位后再行切开。如肿胀已波及整个颌周或已有呼吸困难现象时,应作广泛性切开。其切口可在双侧颌下,颏下作与下颌骨相平行的“衣领”型或倒“T”型切口。术中除应将口底广泛切开外,还应充分分离口底肌,使口底各个间隙的脓液能得到充分引流。如为腐败坏死性病原菌引起的口底蜂窝组织炎,肿胀一旦波及到颈部及胸前区,皮下又触到捻发音时,应按皮纹行多处切开,达到畅开创口、改变厌氧环境和充分引流的目的。然后用3%过氧化氢液或1∶5000高锰酸钾溶液反复冲洗,每日4~6次,创口内置橡皮管引流[3-4]。

传统的方法是在术后放置引流管,根据引流通畅情况及脓液量每日更换引流管,并用双氧水反复冲洗。需重新充分分离口底肌,使口底各个间隙的脓液能得到充分引流,并更换引流管。患者自觉疼痛明显、痛苦大,且放置引流管的时间比较长,患者住院时间也相应较长,加重了患者的经济负担。

笔者所在科室试用负压吸引替代引流管,取得了较为理想的效果。应用负压吸引术引流无需每日重新分离口底肌,也不需要更换引流装置,患者疼痛症状轻,痛苦小,引流时间短,有利于创口的早期愈合。由于负压状态的持续存在,引流充分、彻底,可以尽早去除引流装置、缩短引流时间、促进创口的早期愈合。有学者报道负压状态下有利于组织增生及修复。传统放置引流管的患者在拔除引流管后一般还需清创缝合切口,术后用药观察至拆除缝线方能出院。本组资料中应用负压吸引术引流后,患者的住院时间明显缩短,减轻了患者的经济负担。应用负压吸引术引流的患者一般无需或行简单清创缝合,病情轻者3~4d即可出院,一定程度上减轻了患者的经济负担[5-6]。

表1 两组患者引流前后不同时间点生命体征变化情况比较(±s)

表1 两组患者引流前后不同时间点生命体征变化情况比较(±s)

组别 治疗前 治疗后未置引流时 引流开始3min时 引流结束后30min SP(mmHg) A 123.58±9.23 122.58±10.67 119.23±11.70 122.47±8.75 B 124.22±8.32 123.73±9.39 121.42±10.82 121.33±9.35 DP(mmHg) A 86.12±11.22 87.61±10.46 84.56±12.32 85.36±8.67 B 85.78±12.31 85.78±11.55 83.09±10.87 86.64±8.66 HR(次/min) A 85.32±10.67 86.32±10.28 88.57±11.34 84.26±10.43 B 84.26±9.46 85.22±11.78 86.88±16.64 83.24±9.78

表2 两组VAS评分、引流时间、住院时间及并发症情况比较(±s)

表2 两组VAS评分、引流时间、住院时间及并发症情况比较(±s)

注:与B组比较,*P <0.05

组别 n VAS评分(分) 引流时间(d) 住院时间(d) 并发症[n(%)] A 31 0.78±0.66* 4.21±1.23* 4.34±3.32* 3(9.68)* B 21 2.33±0.87 7.08±2.34 12.28±2.51 6(28.57)

本组资料显示,52例患者中51例均痊愈出院,仅一例因入院较晚且有并发症而死亡。与B组比较,A组患者的VAS评分低、患者疼痛程度轻、引流时间短,患者治疗后住院时间短,仅3~7d。治疗后A组的并发症(如呼吸困难、咳嗽、咳痰以及严重的败血症、脓毒血症、纵隔炎等)发生率低,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未置引流时的SP、MAP、DP、HR与术前SP、MAP、DP、HR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引流结束后30m in SP、MAP、DP、HR分别恢复至治疗前,分别与治疗前及治疗后未置引流时、引流开始3m in时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且引流结束后30m in两组间SP、M AP、DP、HR比较,差异也无统计学意义(P >0.05)。以上说明口底多间隙感染应用负压吸引疗效好、患者痛苦少、缩短了住院时间,对患者的心率、血压无明显影响,其疗效优于传统引流管,值得临床推广和应用。

[1] 邱蔚六,张震康. 口腔颌面外科学[M]. 第5版.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147.

[2] 石若梅. 口底蜂窝织炎合并纵隔感染临床分析[J]. 实用诊断与治疗杂志,2003,17(4):269-270.

[3] 陈旭兵. 老年人口腔颌面部间隙感染35例治疗体会[J]. 实用老年医学,2007,21(1):68-69.

[4] 颜光堂,肖世强,章凯. 气管切开术在口底多间隙感染中的应用[J].现代医药卫生,2010,26(10):1462-1463.

[5] 王磊,吕改玲,钱洪军. 负压吸引术与传统引流在口底多间隙感染切开引流术中应用的比较研究[J]. 医药产业资讯,2005,2(24):43-44.

[6] 杜传亮,李立英,王晓慧,等. 600例领面部间隙感染临床分折[J]. 口腔领面外科杂志,2002,12(3):264-265.

猜你喜欢

脓肿负压间隙
试论无负压供水在建筑给排水中的应用
间隙
负压创面治疗技术应用的研究进展
飞行过载及安装间隙对主安装节推力测量的影响
脑脓肿并肺动静脉瘘2例及文献复习
新生儿腹膜后脓肿2例
右胫骨Brodie脓肿急性发作伴软组织脓肿及窦道形成1例并文献复习
给你
苦难的间隙
一种手术负压管路脚踏负压控制开关的研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