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黄河”一节的四个活动

2011-03-21上海市崇明县实验中学202150宋赛萍

地理教学 2011年1期
关键词:歌诀河段黄河

上海市崇明县实验中学(202150) 宋赛萍

“黄河”一节的四个活动

上海市崇明县实验中学(202150) 宋赛萍

设计思路

“黄河”是上海市二期课改教材七年级第一学期第四章第二节的内容。教材内容主要由三部分组成:①黄河的概况;②黄河各河段的水文特征;③黄河开发利用和治理。传统的教法是以教师讲授为主,本节课笔者采用精心设计的四个活动,自主探究来组织教学。

一、播放视频,激趣引入

新课导入是初中地理课堂教学设计中一个十分重要的环节,它犹如百米赛跑中的起跑。常言道:施教之功,贵在引导。导入新课要注意趣味性。苏霍姆林斯基认为,教与学统一性的起点,在于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愿望。从心理学角度讲,兴趣是认识事物过程中产生的良好情绪。这种心理状况会促使人积极寻求认识和了解事物的途径和方法,表现为一种强烈的责任感和旺盛的探究精神。激发兴趣就是要使学生智力活动始终在一种强大的内在动力作用下,在情绪高涨的氛围中进行,把学习看作是一种精神享受,因而能自觉积极地学习。因此笔者在本节教学时播放歌曲《不朽的黄河》导入,让学生在第一时间感受到黄河雄壮磅礴的气势及人们对它的赞美之情,在增强视觉感观的同时,也对黄河产生了学习的兴趣。

二、渗透相关知识,巩固知识

新的课改对教师要求越来越高,教师必须应有其他学科的相关知识。笔者在设计这节教学时涉及了一些语文知识:让学生在课前收集与黄河有关的诗歌、俗语、成语。学生收集到的有:“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九曲黄河万里沙,浪淘风簸自天涯”;“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学生争相回答,热情高涨,课堂气氛异常活跃。在地理教学中整合语文学科,体现民族精神,让学生的情感、态度、人文素养都得到一次升华。随着素质教育的不断完善,各学科知识之间的相互联系、相互渗透将更加密切。而地理学科处在一个极其特殊和有利的地位,它与每一门课程都可以产生联系,特别是在语文、历史、政治、外语、生物中,地理都可以对它们的教学起到某些不可替代的作用。

三、精心设计活动,自主探究

新课程的基本理念之一,就是要改变地理教学方式,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构建以学生为中心、以学生活动为特征的课堂教学模式。这就要求教师教学活动中摒弃包办代替的传统模式,利用活动组织学生进行探究学习。

教师引导学生以小组的形式,通过浏览书本P54以及地图册P20的主要内容来完成活动一。培养学生阅读课文,查找地图,快速得到有用信息的能力。让学生对黄河有一个整体上的认识;同时,复习和巩固旧知识,温故而知新。

在黄河上中下游三段的学习过程中,充分激发学生的自主探究能力。笔者精选了黄河不同河段较为典型的景观图片,通过活动2让学生自己概括黄河各河段的特点,培养学生阅读地理景观图的技能,开阔地理视野,提高观察和发现问题的能力。避免填鸭式的教育方式,让学生更能吸收,更乐于学习、愿意学习。

黄河的治理学习采用分组讨论、交流、教师进行评述。培养学生主人翁意识,初步形成正确的环境行为价值取向,树立可持续发展观和正确的人地观。小组合作学习发挥了每个学生的学习积极性,相互学习、互相启发,有助于问题探究;还培养了学生的团队精神。

四、运用多媒体辅助教学,突破难点

运用多媒体辅助教学,它对激发学生兴趣、化解难点、突出重点十分有用。“黄河”一节教学重、难点是黄河各河段水文特征,特别是黄河下游“地上河”的形成。传统的授课方式是教师讲,这样虽能完成教学任务,但效果不理想。笔者利用“黄土高原水土流失”、“地上河”动画,非常直观、形象,使学生能身临其境,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丰富课堂教学手段。

五、利用歌诀记忆,总结新课

课堂小结是地理教学中既重要又容易被人忽视的环节。完美的小结可以使知识得以概括、深化;可以使整个课堂教学结构严谨,浑然一体,显示出课堂教学的和谐和完美;可以诱发学生积极思维,进行深入探究,从而余音了绕,回味无穷。

歌诀教学非常适应中学生的年龄特点。学生诵读歌诀,往往朗朗上口,不易遗忘。教师课前将本节主要内容:黄河的概况、各河段特征及治理等知识要点串在一起编成歌诀,让学生朗读并从中提取地理信息。不仅加深了记忆,而且使所学的地理知识系统化,条理化,大大提高了地理教学效率。

附:“黄河七字歌”

发源巴颜喀拉山,第二长河注渤海,

青川甘宁内蒙古,直下晋陕和豫鲁,

河口孟津分三段,东汾西渭在中游,

上游水能最丰富,宁套灌溉最有利,

下游淤成地上河,泥沙来自黄土区,

治黄治沙是关键,水土保持是根基。

六、拓展延伸,课外探究

二期课改理念强调关注学生的 “书本世界”与学生的“生活世界”,即是教学内容由书本知识向生活世界延伸。有效的地理教学,不仅仅注重课堂的学习,还应引导学生从课堂走向课外,从学校走向社会。因此通过活动四的开展,培养学生收集、分析、整理资料的能力,唤起学生环保意识。

教学反思

整节课的教学设计符合学生的年龄特点。教学中运用了大量图片和相关视频,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课堂效果非常好。

本节课的亮点是采用“黄河”学习任务单(即四个活动)进行探究式学习。教师在课前要求学生收集有关黄河的资料,为课堂教学的有效讨论提供了可能。学生通过小组合作学习,懂得了怎样倾听、怎样合作、怎样创新。本节课的重心在于学生自主探究分析黄河的各河段特征和如何治理黄河。让学生利用已有知识,进行整理疏导,从而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

猜你喜欢

歌诀河段黄河
多彩黄河
黄河宁,天下平
SL流量计在特殊河段的应用——以河源水文站为例
石泸高速公路(红河段)正式通车
『黄河』
少林拳法二十讲
新薛河上游溪流典型生境底栖动物群落结构比较研究
歌诀作伴助写字
“歌诀教学法”在学前教育专业音乐教学中的应用*
防凌期宁蒙河段流量演进的分期分河段混合算法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