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从知识的整合看基础教育物理教材的改革

2011-03-21王绍符

物理通报 2011年7期
关键词:帕斯卡阿基米德定律

王绍符

(河北大学 河北保定 071002)

改革开放以来,教学经历了两次改革.第一次是20世纪80年代末提出来的“素质教育”,其用意在于代替已引起严重后果的“应试教育”.当时有9个省市试点,后来编写了相应的教学大纲.第二次是90年代末颁布了“课程标准”,提出了新的“理念”和新的“三维目标”(“课程标准”以前的大纲目标其实也是三维的),据说是参照美国的2061计划.新一轮课改已在全国陆续实行,时间已近10年.

从上世纪80年代末以来“应试教育”并未消退,这从最近所披露的高中生写的小说《重点中学》可见一斑.原因何在?

从物理教学改革来看,新的理念不可否认确有先进之处,十几年来在教学思想上有了一定影响.但是,是否也存在缺陷和不足呢?从教材的改革方面来说,形式上的变化比较大,版面活了,插图生动了,但在教学内容上,特别是基本知识,几乎是百年不变.旧的内容没有得到精简,近代的内容加不进去.

值得注意的是一些错讹的东西还一直存在于教科书之中,信手拈来就可罗列出几件:(1)液体压强产生原因的论述;(2)液体压强计算公式;(3)浮力产生根源的讲解;(4)对共鸣箱的解释;(5)水中物像的图示;(6)白光色散与复合的双三棱镜实验;(7)光的反射定律实验;(8)对“马路蜃景”的描述;(9)二力平衡演示实验设计;(10)对科学家的不实介绍等等.还有虽不见于教材,却在教学中流传盛行的:“控制变量法”之说;解释液体压强的“漏桶实验”;验证浮力产生的“乒乓球漏斗实验”等等.人类积累的知识太多了,需要我们用一定长的时间集中来学习,以便应对走入社会时的需要,这就是为什么需要学校教育的原因.知识的积累是无限的,现在的知识总量越来越多,然而人的生命的增长却是极其有限的.人的一生中受教育,接受前人留下的知识的时间可以说是不好再延长的,从而也就决定了在学校学习的是精选的,不断更新的,“压缩性”的知识,而且具有“贮存”知识的性质.因此教学改革应当追求知识的系统整合,简化更新.

举例来说,历史上阿基米德原理和帕斯卡定律原本都是实验定律,当时只讲其然,不问其所以然.自阿基米德(公元前287~前212)以来,1 800多年以后到17,18世纪相继出现了牛顿(1643~1727),以及稍早的帕斯卡(1623~1662),和后来的伯努利(1700~1782)以及欧拉(1707~1783)等人,使流体力学发展成了内容丰富、系统完整的一门学科;阿基米德原理和帕斯卡定律也就得到了从系统理论上的整合.在这一点上赵凯华、罗蔚茵的《新概念物理教程》已有些尝试.然而我们的基础教育教科书还在重演着古老的历史(甚至最近有人提出“教学中要让学生经历科学家发现的历史过程”).这种状态亟需改变.最近看到对德国的卡尔斯鲁厄(KPK)物理教材的介绍,觉得它的理念值得借鉴.而提倡重复历史上走过的繁复的路途,甚至尝试前人的错误,是不符合社会实际需要的,也是注定走不通的.

当前的课程改革需要总结与反思,哪些是好的,应该肯定和坚持;哪些是脱离实际的,或形式主义的应予抛弃或纠正;哪些有欠缺的,需要加强、探索和创新,从而使我国的基础教育走上一条健康发展之路.

猜你喜欢

帕斯卡阿基米德定律
“阿基米德原理”知识巩固
验证阿基米德原理
解读阿基米德原理
帕斯卡三角形
多一盎司定律和多一圈定律
倒霉定律
帕斯卡定理的推广
阿基米德原理知多少
耐人寻味的定律
鬼娃新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