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图书馆科学发展观中的“以人为本”思想研究

2011-03-18清华大学图书馆北京100084

图书馆理论与实践 2011年12期
关键词:馆员以人为本科学

●张 秋(清华大学 图书馆,北京 100084)

1 图书馆科学发展观的内涵

图书馆要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首先必须全面准确地把握图书馆科学发展观的深刻内涵和基本要求。我们认为,图书馆科学发展观是坚持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是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的发展观,这是对图书馆过去发展经验的提炼和升华,是对图书馆发展规律认识的深化,也是图书馆发展观念质的飞跃。其中以人为本指的是图书馆发展不仅要为了人,而且要依靠人;全面发展既包括图书馆事业的全面发展,也包括单个图书馆的全面发展和图书馆内部的全面发展;协调发展要求图书馆发展所包括的各个大的方面以及各个大方面的各个组成部分在发展中都是相互协调的,不仅是同向发展的,而且发展速度和数量比例关系也是相互适应的;可持续发展是指图书馆发展既满足当前的需要,又不对今后图书馆的发展能力构成危害,在发展过程中强调发展进程的连续性和持久性。

2 以人为本与图书馆科学发展观的关系

图书馆科学发展观作为关于发展的总体看法和根本观点,主要强调以人为本,强调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具体而言,以人为本与图书馆科学发展观的关系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第一,图书馆科学发展观的基本前提是发展,发展是硬道理,离开发展,就无所谓发展观,更谈不上科学发展观。树立和落实图书馆科学发展观,其根本着眼点是要用新的发展理念、思路实现更快、更好的发展。图书馆科学发展观和图书馆非科学发展观的根本不同就在于在发展什么、怎样发展和为什么发展,发展中是否坚持以人为本,是否用以人为本的思想来认识发展问题和推动发展工作。

第二,图书馆科学发展观认为,图书馆发展除了信息资源发展、信息技术发展外,还包括人的发展。所谓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一个重要方面就是强调信息资源、信息技术和人的全面发展,以及三者之间的协调和可持续发展。信息资源发展是图书馆发展的基础;信息技术发展既是信息资源发展的保障,又是人的发展的前提;人的发展是图书馆发展的核心内容,离开人的发展的图书馆发展观,仍然属于传统图书馆发展观的范畴,而不是我们所要树立和落实的图书馆科学发展观。

第三,图书馆发展为了人,图书馆发展也要依靠人。传统图书馆发展观和图书馆科学发展观的区别表现在如何认识图书馆发展的手段及怎样发展等问题上。图书馆科学发展观重视发展的物质因素、物质条件,而图书馆科学发展观认为决定的因素是人不是物,人作为图书馆发展的主体,是发展目的与发展手段的统一。提高人的素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是图书馆发展的根本目的,也是推进图书馆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根本途径和手段。

3 图书馆科学发展观中“以人为本”思想的诠释

图书馆科学发展观中“以人为本”中的“人”不是抽象的,而是具体的、现实的,从事实践活动的人。[1]这里的“人”既是历史的主体,又是历史的客体;既是能动者和创造者,又是受动者与被动者,是具有一定的认识能力、实践能力、价值选择能力,在一定的社会历史条件下从事实践活动的现实的人及其联合体。对图书馆而言这种从事实践活动的人就是参加图书馆实践活动的用户和馆员,也包括有他们所建立的组织。

3.1 什么是图书馆科学发展观中的“人”?

对于图书馆科学发展观中的“人”我们需要明确以下两点:[2]

第一,图书馆科学发展观中的“人”是个体还是群体?我们认为:图书馆科学发展观中的“人”既不是个体也不是群体,而是个体和群体矛盾的统一体,既要考虑群体需求,又要考虑个体需求;既不忽视整个图书馆实践活动的全体人的权利,又不忽视每个人的权利,使每个人都享受到图书馆发展的成果。

第二,图书馆科学发展观中的“人”是用户还是馆员?这个问题要区别对待,当我们讲图书馆发展和服务时,这里的“人”是用户,是用户的个体和群体的统一体;当我们讲图书馆管理时,这里的“人”是馆员。

3.2 图书馆科学发展中“以人为本”的两大要义

要义一:图书馆对外服务以用户为本,以用户为中心

图书馆服务工作的主体是用户,为用户服务是图书馆的宗旨,失去了用户的支持,图书馆也就失去了存在的意义。只有以用户为本,全心全意为用户服务,才能赢得用户的认可和尊重。“以用户为中心”意味着图书馆要从用户需求出发构建图书馆发展模式和服务模式。随着信息网络的不断普及以及数字内容日益丰富,特别是在新一代图书馆用户逐步成为网络一族和数字原生代时,图书馆只有通过组织数字资源并提供网络化知识化服务,才能与迅速发展的数字信息环境和不断增长的新兴用户群有效结合,才能充分利用数字技术提升用户信息能力,才能有效发挥图书馆丰富馆藏的功用。

要义二:图书馆内部管理中以馆员为本,以馆员为主体

馆员作为文献信息加工的整序者、宣传的传播者,是图书馆生存和发展的决定性因素。图书馆建设的可持续发展和繁荣、图书馆各项工作的完成,必须依靠馆员;对图书资料、馆舍、设备、人员的管理必须依靠馆员去协调;在采编、流通、阅览、情报服务、参考咨询的管理过程中必须依靠馆员去调控;管理系统功能的发挥必须靠馆员去推动。可以说,馆员的综合素质直接影响到图书馆服务的质量和效果,因而提高馆员的综合素质,加强馆员队伍建设对图书馆的发展是一件具有战略影响的事情。我们要树立以馆员为本的管理理念,充分调动馆员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达到提升图书馆自身竞争力的目的,这是图书馆管理工作的核心内容,也是图书馆人力资源管理的关键。

3.3 正确处理图书馆科学发展“以人为本”中管理与服务的关系

以用户为中心、以馆员为主体是图书馆以人为本管理的两个方面。一方面,用户的需求是图书馆的发展方向,图书馆的发展方向为图书馆发展提供了价值实现空间;另一方面,以馆员的发展促进图书馆服务水平的提高,以服务水平的提高来满足用户的需求,二者统一于图书馆事业建设和发展这个主题。要避免用牺牲用户利益成全馆员利益,也要避免完全不顾馆员利益满足用户利益,要寻求用户利益和馆员利益的统一、协调,保证图书馆的可持续发展。要实现图书馆的科学发展,就要在实际工作中既对馆员进行人性化管理,又对用户提供人性化服务;既重视馆员的心理需要、荣誉追求、自身价值的实现,又要最大程度地满足用户的需求,树立用户至上的思想,使二者完美统一于“只有一流的馆员才能提供一流的服务,只有一流的服务才有一流的图书馆”这一理念中。

4 图书馆科学发展观中“以人为本”思想的实施策略

图书馆科学发展观是用来指导发展的,不能离开发展这个主题。图书馆要增强促进发展的紧迫感,在任何时间任何情况下都紧紧围绕以用户服务这个中心不放松,充分调动和切实保护广大馆员加快发展的积极性,充分运用图书馆的体制资源、人力资源、自然资源、资本资源等方面的有利条件和有利因素,努力实现图书馆发展的速度、结构、质量和效益的统一,推动图书馆发展不断迈向新的台阶。同时,图书馆发展必须是可持续的,这样我们才能保证实现图书馆发展的长期奋斗目标。

4.1 坚持服务创新,实施以用户为中心的服务战略

“服务创新”其核心是将对用户的人文关怀、人性化服务、个性化服务落到实处,而不是停留在“用户第一”的概念和口号上。随着数字图书馆建设的逐步深入,用户不再只是图书馆服务的消费者,同时也是图书馆信息内容的生产者,[3]面对这种转变,图书馆员应转换思维方式,在不断拓展知识的基础上努力培养自己的创造性思维和创新能力,不仅要做到服务热情、微笑服务等表层、传统的要求,还要有新的突破,要做到服务高效、服务到位,变被动为主动服务。

为此,我们应做到以下几点:[4]第一,了解、预测和吸引用户的需求倾向,开放集成各类数字内容,根据用户需求有机链接所需要的内容及其分析利用工具,依托广泛、丰富和不断发展的开放信息环境来支撑自己的服务能力,使图书馆服务能够支持而不是限制用户动态变化的需求和行为,使图书馆真正成为信息社会的知识服务枢纽。第二,着眼于用户利用文献能力的开发和提高,有效支持用户知识活动,突破文献数字化及其网络化检索传递的局限,利用灵活的知识组织体系把各类信息对象组织起来,开发和利用各个领域的知识挖掘与分析工具,建立专业的情报分析与知识挖掘服务队伍,协助用户进行知识内容的发现、挖掘、试验和评价。第三,有机嵌入用户信息环境,从用户信息利用全过程及其信息活动的角度重新审视图书馆服务的功能与机制,有效融入和支持网络化数字化用户信息活动环境,积极将资源与服务直接推送到用户本地本领域本群体信息系统中,支持用户将图书馆资源与服务和自身信息资源与服务有机链接,使图书馆服务成为用户自身信息环境和信息过程的有机组成部分。

4.2 坚持管理创新,实施以馆员为中心的管理战略

未来图书馆的竞争是管理与服务的竞争,而这些竞争归根到底也是各图书馆间图书馆员总体素质和技能的竞争。图书馆的新发展对图书馆员的技能提出了更高的挑战,要求图书馆员掌握包括计算机和网络技能、人际关系技巧、心理学知识、信息政策分析、战略规划和管理决策、视觉沟通技巧等技能。[5]因此,图书馆在实施以人为本、以智为用的人才管理战略中,要在坚持重视人的需要原则、激励原则和培养原则的前提下保护和开发人力资源,使图书馆管理进一步软性化和人性化,实现图书馆高品位、高效率的服务。

具体而言,以馆员为本,就要尊重和欣赏馆员、相信和依靠馆员、培养和发展馆员。[6]在科学发展观指导下,图书馆应采取以下措施:第一,人性化管理和规范化管理相结合,人性化管理体现在对人尊重、关心,体现在对人的信赖、培养、使用方面,它把民主、平等以及主人翁精神贯穿始终,提供各自不同的施展才干的空间,力求消除领导与被领导、同事与同事之间可能存在的隔膜、猜忌、疑虑等等,使大家如同置身温暖的家庭之中;第二,建立一系列行之有效的用人机制和激励机制,打破以往论资排辈和“大锅饭”的框框,按照效率优先、兼顾公平公正的原则,充分发挥馆员的积极性和创新意识,把人事管理变为人力资源管理;第三,根据每个馆员的发展愿望和图书馆自身发展方向,建立馆员在职培训制度,为馆员提供继续教育和张扬个性的学习机会,有计划地全面培训馆员和引进人才,提高馆员的整体综合素质。

4.3 坚持实事求是,实施因地制宜、因时制宜战略

图书馆科学发展观揭示的是图书馆发展的普遍规律,对所有图书馆都有指导意义,我们要把图书馆科学发展观的要求贯穿于图书馆各方面的工作。但是,在具体图书馆的发展过程中,要考虑不同类型图书馆之间、不同地区图书馆之间、图书馆不同部门之间的发展差异和不同情况,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落实科学发展观,注重解决自身发展中存在的突出矛盾和问题,更快更好地推动各项工作向前发展。

[1]李万青.以人为本与马克思主义哲学[M].成都:西南交通大学出版社,2005:19.

[2]中国图书馆学会.以人为本,服务创新[M].北京:北京图书馆出版社,2005:15.

[3]Donatella Castelli.Digital libraries ofthe future and the roleoflibraries[J].LibraryHiTech,2006,24(4):496-503.

[4]张晓林.让数字图书馆驱动图书馆服务创新发展——读《国际图联数字图书馆宣言》有感[J].中国图书馆学报,2010(3):73-74.

[5]LeifKajberg.Emergingpublic librarian roles and skills[J].Librarian career development, 1997, 5 (1):12-22.

[6]杨润月.人本管理思想在图书馆管理中的应用[J].图书馆,2005(3):115-117.

猜你喜欢

馆员以人为本科学
点击科学
科学大爆炸
青海省人民政府关于转聘谢承华、斗尕馆员为荣誉馆员的决定
勘误
青海省人民政府关于转聘谢佐等3位馆员为荣誉馆员的决定 青政〔2017〕32号
语文教学应“以人为本”
以人为本理念在幼儿园管理中的应用研究
提升教育智慧,打造高效课堂
科学拔牙
论图书馆馆员领导及其角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