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知识·服务·创新——中国社会科学情报学会2011年学术年会论文评述①

2011-03-18张玉梅宁夏社会科学院银川750021

图书馆理论与实践 2011年12期
关键词:情报论文图书馆

●白 洁,张玉梅(宁夏社会科学院,银川 750021)

2011年9月26日至30日,“中国社会科学情报学会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暨2011年学术讨论会”在宁夏银川召开。会议共收到论文87篇,其中涉及理论研究的论文23篇、资源建设与组织15篇、图书馆建设与管理13篇、图书馆服务28篇、人才建设8篇。与2010年论文相比,数量多(2010年为70篇),内容涵盖情报学、图书馆学、文献学等。从这些论文看出,我国图书情报学的发展非常迅速,由基础理论向服务社会,服务大众的方向迈出了坚实的步伐。

本次年会论文的内容,分为“理论研究”“资源建设与组织”“图书馆建设与管理”“图书馆服务”“人才建设”5个部分。我们可以根据图书情报学的功用分为基础理论和实践运用两部分进行评述。

1 基础理论

在理论研究方面,傅亮在《概念检索探要》中认为,概念检索是一种突破了机械式匹配局限于表面形式的缺陷,从词所表达的概念意义层次上来认识和处理用户的检索请求的检索方法。文章阐述了概念检索的含义、查找方法、特点,分析了知识库构造所需解决的问题,对概念检索进行了初步探讨,并结合Excite中的概念检索的应用,阐述了概念检索实现的机制及特点。裴志宏、陈琳在《关于国外机构库建设发展研究及其对我国的影响》一文中提到,机构库是用来保存本机构学术研究成果并提供使用的平台。文章通过OpenDOAR以及其他组织机构的调研报告、研究论文的内容,对当前国外机构库发展概况、机构库文献资源建设情况、软件系统平台的搭建、人力资源的配置、管理规则的制订等情况进行了简单调查,并对这些数据进行简要分析,以期为我国相关部门机构库建设提供一些参考。邱均平、伍超在《基于SNA的国内计量学学科热点研究》中,选取了2000—2010年论文数据,利用社会网络分析方法(SNA),对我国计量学领域学科热点进行研究。通过确定高频关键词及构建高频关键词共现关系网,从整体上把握计量学近10年的研究热点。为了进一步了解计量学研究热点的相互关系,按照论文关键词所代表的研究领域、涉及理论、采用方法、研究对象,对关键词进行分类,并通过分析各类关键词的中心性,来进一步评价关键词的重要程度和关系紧密度,探讨计量学热点问题。罗繁明、陈娜在《社会科学情报成果向知识创新转换的过程研究》中认为,在中国,情报工作者的产品供给服务与日益增长的社会创新对信息情报的需求得不到满足的矛盾,正在上升为当今自主创新的主要矛盾。由于受传统思维研究方式的影响,中国的社会科学情报工作一直处于一次文献资料的查新和二次文献资料的加工服务,追求的是量的查全率和查准率,与知识创新链条普遍存在分工脱节,(特殊除外)情报职业的独立人格化得不到确立,情报工作从属于辅助地位,未能发挥情报人员将成果主动向知识创新转换的本质作用。对此,文章从知识创新应具备形成的链条为研究起点,将情报价值实现重新定位;以情报元素聚合向知识靠拢为着力点,通过假设树模型设计,描述了情报集中向知识创新转换应具备的条件和情报订制者与提供者各自的任务分工,揭示了情报是如何解决不确定性矛盾的命题,即情报成果是如何为科学研究提供在知识转换环节中必不可少的确定性情报支持的过程。

此次参会论文有很多是来自军队院校的作者,他们从馆藏军事分类、电子书对军校图书馆的影响与挑战以及网络环境下军队院校信息建设等几方面进行了探讨。杜福增的《钱学森国防科技情报战略思想对军队院校图书馆工作的几点启示》中认为,钱学森的国防科技情报战略思想非常丰富,文章结合军队院校图书馆的实际情况,着重从钱学森重视预测需求和收集、分析、加工资料,重视科学技术和人才的支撑作用以及高度重视网络建设等方面,提出了军队院校图书馆应以此为借鉴,努力实现个性化服务、智能化和专家化服务以及共享化服务等三个方面的启示。李莉的《馆藏军事图书分类改编的实践与思考》以国防大学图书馆采用的《军事信息资源分类法》(简称《军分法》)进行军事图书分类改编为案例,分析了馆藏图书分类改编工作的目的意义:一是适应军事文献信息工作标准化建设发展,实现全军军事信息资源共建共享的需要;二是适应军队院校教学模式转变,提升军事信息资源学科分类导航服务能力的需要;三是适应军队院校数字图书馆建设发展,实现纸质资源与数字资源有效整合的需要。馆藏军事图书分类改编的基本原则和主要方法,一是调研分析,方案先行;二是坚持标准,灵活运用;三是突出重点,兼顾其他。

数字化是图书馆学情报学的发展趋势,胡海波在《基于Web3.0的信息服务变革》中阐述了web3.0及其特征,论述web3.0环境下的信息交互模式变革,探讨了基于web3.0环境下的信息服务变革,分析了web3.0环境下的个性化信息聚合服务。何青青在《电子书对图书馆的影响与发展的思考》一文中,就电子书的发展对图书馆的影响进行了分析。同时以电子书的发展为契机,对今后图书馆的发展方向进行了思考,提出了把打造图书馆电子书综合管理服务平台以及进行服务创新,建立“内容 +软件客户终端”的全新服务模式作为图书馆发展方向的观点,并进行了分析论证。

2 实践运用

在图书馆服务方面,周军在《试论图书馆的服务层次和服务组合策略》一文中认为,图书馆服务包括为其用户提供的图书情报产品及服务项目,图书馆的服务策略是指有关图书馆的服务项目和信息产品策略。根据营销学原理,可以把图书馆服务细分为核心服务、形式服务、期望服务、延伸服务和潜在服务等5个层次进行剖析。任何图书馆提供给目标市场的都不是单一的某一项服务,而是服务组合,即由一定数量的服务项目和产品组成的集合,它包括服务(或产品)类别、服务(或产品)项目。图书馆必须根据自身的营销目标,对服务组合的宽度、长度、深度和相关度进行的最优组合。牛宇、何梅在《创新型国家及知识服务探索》中认为,随着知识经济的迅速发展,知识服务在国家建设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它已成为国家之间、产业之间及各行业之间争取竞争优势的重要手段。现阶段,我国正处在以自主知识创新为核心的创新型国家建设过程中,而传统体制下的知识服务已不适应时代发展的要求,主要表现在,一是服务机构规模普遍较小,缺乏具备国际竞争力的品牌企业;二是区域间、城市间的交流与合作发展仍然不足;三是公共服务平台建设不完善;四是知识资源管理方式落后且专业人才不足。文章从发展策略、发展模式、管理体制、服务内容四个方面对知识服务的发展目标进行重新定位。第一,发展策略从依靠政府和部门转向自主创新;第二,发展模式从各自为政转向共建共享;第三,管理体制从相对封闭转向开放化;第四,服务内容从面面俱到转向精确化。

在图书馆建设与管理方面,高安宁在《加强图书馆科研管理水平,提高图书馆管理能力》中提出,电子网络下,应加强馆员科研能力的提高。他认为,图书馆应与教学科研部门一样,要加强科研,实行科研人员奖励制度。创新在于思想创新。图书馆领导要由具备科研能力的人来担任;图书馆要不断给科研人员压担子,通过科研,收集信息;图书馆工作评价应以科研为标准,加强科研管理,科研有利于提高团队精神,科研有利于图书馆管理创新。

在图书馆服务社会方面,施静、肖友国、魏太亮、龚雪艳在《十年来我国农民信息需求特征及其影响因素研究:回顾与反思》中指出,10年来,学界关于农民信息需求特征、农民信息需求满足状况和农民信息需求影响因素的研究成果日益丰富,越来越多的研究者已在深入田野,以第一手资料进行研究,研究的规范性增强,学术累积意识已有很大提升,但多数人做的是个案研究,尚未延伸为多个案例的比较研究,研究缺乏明确的分析框架和讨论标准,对资料收集和分析的视角也不够多样化。谭莎莎在《针对我国高校图书馆借阅藏一体化的开架模式下出现的读者违章行为所提出的措施和服务》提出,现今我国高校图书馆普遍采取借阅藏一体化的开架管理模式,该模式具有高度开放和自由的特性,是增大图书流通量、提高文献资源利用率、最大限度满足读者需求的有效方式。但同时该模式也削弱了对读者的约束,使图书馆内读者违章现象明显增多,加强了管理工作的难度。文章列举了该模式下各高校图书馆出现的读者违章行为的6个方面:即窃取书刊、私藏书刊、损坏书刊、弄乱架位、不讲公德、不尊重他人。文章认为,上述违章行为除了用罚款来限制与约束外,还应该加强人性化管理和教育,应用综合治理的手段来加以解决。第一,加强人力资源管理,强化工作人员素质;第二,做好读者导读工作;第三,加强违规者人性化教育,做读者的知心朋友;第四,建立读者诚信档案;第五,强化基础设施建设。

2011年学术年会论文的作者来自全国“五大系统”的图书情报教学和科研机构,他们的论文既有扎实的理论分析,也有根据系统特点的思考和深入的阐述,还有的从社会发展的实际出发,提出有针对性的建议。这些论文的内容涵盖了情报学、图书馆学等方面,运用信息学、统计学等方法,并通过案例分析,对目前图书馆、情报学界的热点问题进行了探讨。本次年会论文紧密围绕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大局,各系统发挥自己专业性强,跨部门、跨地区、跨系统、深入基层、接触面广的优势,比较全面地提出课题,开展研究,为党和政府的决策提供知识服务。

猜你喜欢

情报论文图书馆
情报
情报
情报
图书馆
交接情报
下期论文摘要预登
下期论文摘要预登
下期论文摘要预登
去图书馆
2013年5—12月最佳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