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实施数字图书馆推广工程:有效整合资源、全面创新服务

2011-03-18魏大威国家图书馆北京100081

图书馆理论与实践 2011年12期
关键词:数字图书馆资源

●魏大威,谢 强,李 丹(国家图书馆,北京 100081)

1 引言

在数字化、信息化、全球化的时代背景下,将现代科学技术和传播手段应用于我国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进一步丰富公共文化服务内容,拓展公共文化服务阵地,创新公共文化服务手段,提高公共文化服务效率,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已经成为适应时代发展的必然要求和战略选择。数字图书馆作为图书馆发展的新形态,其迅猛发展为传统图书馆提供了新的发展机遇和广阔的发展空间,大大提升了图书馆的服务能力,拓展了图书馆的服务范围,丰富了图书馆的服务手段,使图书馆能够突破时空限制,成为没有围墙、没有边界的信息与知识中心。近年来,我国数字图书馆建设进入快速发展阶段,已经初步形成了数字图书馆建设与服务体系。但也还存在着发展不均衡、信息共享机制不健全、服务能力较弱等问题。数字图书馆推广工程的实施将有效整合数字资源,全面创新图书馆服务,是“十二五”期间的一项重要基础性文化工程。

2 我国数字图书馆建设现状

中国高校人文社会科学文献中心(CASHL)、国家科技图书文献中心(NSTL)、中国科学院国家科学数字图书馆等是我国数字图书馆建设中具有代表性的项目。

由国家图书馆主持建设的“国家数字图书馆工程”于2005年开始启动。工程目标是建设世界上最大的中文数字信息保存基地与服务基地,为全国乃至全球提供数字信息服务。经过五年多的建设,国家数字图书馆已经初步搭建起内容丰富、技术先进、覆盖面广、传播快捷的公共文化服务网络,服务范围覆盖互联网、移动通信网、广播电视网等,数字资源总量达到550TB。

我国各级公共图书馆也已经陆续开始数字图书馆建设工作。国家图书馆2010年底对全国省级公共图书馆进行了调研,调研数据显示,全国共有12家省(市)级公共图书馆已经立项建设本区域数字图书馆,有13家省(市)图书馆正在建设或规划新馆。所有省级公共图书馆都不同程度地建设了具有本地特色的资源库,内容丰富,形式多样,深受本地读者欢迎。

在全国各省市数字图书馆建设出现可喜趋势与局面的同时,也清晰地看到各省市数字图书馆建设还存在一些问题,主要表现在:

(1)各省市发展不均衡,部分图书馆无法满足基本服务需求。各地区受限于经济水平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图书馆发展水平存在着区域差异性。这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数字图书馆服务效果,无法实现数字图书馆公共服务的均等性和普遍性。

(2)数字图书馆基础设施重复建设,缺乏统筹规划。在图书馆应用系统建设方面,各馆的系统之间难以相互沟通,且基础设施类建设重复投入情况严重,各地数字图书馆建设缺乏统筹规划。

(3)各省市建设标准各异,成为全行业整合的系统障碍。我国各级数字图书馆资源建设缺乏统一标准,无法实现资源共建共享共存。业界急需研制适合我国实际情况的数字资源建设标准和规范,在此基础上分工协作,互尽义务,互利互惠,使全国读者享受到普遍均等的数字图书馆服务。

(4) 数字资源“孤岛化”存在,缺乏合作和规模效应。我国各级图书馆数字资源建设大多数立足本地而无法形成规模效应。如果能够建立一个大规模的资源平台,集成整合形成代表中华民族文化特色的资源集群,必然能为全国乃至全球更广泛的用户提供优秀中华文化资源服务。

(5)数字资源服务方式有待创新。目前全国大多数数字图书馆的服务方式都是通过建设网络站点的形式服务互联网读者,多数无法满足个性化的、主动的用户信息需求。在Web2.0和移动互联网环境下,数字图书馆服务急需创新,应为用户提供基于多种终端、多种方式的新媒体服务。

(6)普遍缺乏数字图书馆建设人才和知识。数字图书馆对图书馆员的素质提出了较高的要求,各级公共图书馆的人力资源和专业知识相对缺乏,急需开展普遍业务培训,使图书馆员能够不断拓宽知识面,以开展全方位的数字图书馆服务。

面对我国数字图书馆建设与服务中存在的这些问题,图书馆业界已经意识到在全国实现数字图书馆互联互通、共建共享的必要性,自发参与全国的数字图书馆共建共享,并在省、市内积极策划共享项目和服务。在此基础上,数字图书馆推广工程将在“十二五”期间实施,其目标就是构建互联互通、共建共享的数字图书馆。

3 整合全国优秀数字资源,全面创新数字服务形式,提升公共文化服务能力

为用户提供个性化、多样化的服务是数字图书馆建设的出发点和归宿,而数字资源是数字图书馆建设与服务的基础与核心。数字图书馆的建设需要解决资源整合与服务创新的问题。资源的整合必须要建立数字资源登记机制,实现数字资源的深度加工、有效组织和长期保存。服务的创新则要依托新技术,面向不同人群,不同需求,提供多层次、多样化、专业化、个性化的数字图书馆服务。

3.1 建立数字资源登记机制,实现数字资源的有效管理

数字图书馆发展初期,各个系统根据各自的资源组织方式、技术方法、系统能力和管理模式来定位本系统的数字资源标识方式和相应的读取方式,这种方式限制了系统间的互操作。国际上普遍采用唯一标识符的方式来解决数字资源标识问题。数字资源的唯一标识符是在特定范围内按统一的规则和程序授予数字资源唯一和永久的名字,形象的被称为数字资源的条形码或身份证,它是实现目前因特网上应用系统互操作的关键技术之一。

唯一标识符可以在全国范围内采用分布模式进行部署,实现全国所有公共图书馆数字资源的唯一标识。对数字资源进行唯一标识,进而有效的管理、利用和整合海量分布式数字资源,实现各级各类图书馆数字资源的唯一标识和登记,能够达到各馆数字资源建设共知的目标,避免数字资源的重复建设,使数字资源的检索、揭示、服务、保存更加有效。

3.2 建立数字资源组织体系,实现数字资源的整合揭示

随着图书馆数字资源的急速增长及对数字资源有序化管理要求的提高,对数字资源的合理组织与揭示的问题日益突出,分散、独立的数字资源管理模式已经无法满足目前的需要,资源的整合揭示日益成为图书馆对资源合理存储和管理的重点。

在数字资源的组织环节,将创建环节产生的数据进行收集和整合,形成规范、有序的数字化信息库,为数字图书馆建设的其他环节提供数据,同时为数字资源的长期保存提供资源基础,实现对图书馆数字资源的集中管理。在数字资源揭示环节,建立元数据集中索引库,向用户提供一个实时高效、精准权威、拥有良好用户体验的数字资源搜索服务平台,实现公共图书馆元数据的统一检索和资源揭示,同时满足用户对搜索结果排名、相关搜索和搜索建议等方面的需要。

3.3 建立数字资源保存机制,实现数字资源的联合保存

图书馆作为人类文明传承的使者,负有重点收藏和长期保存信息资源的责任。对于传统的物理介质资源,图书馆界已经建立起了一套比较完善的保存体系。但从传统介质转换来的数字资源以及原生数字资源越来越多,而且具有不稳定性和易失性。因此,图书馆迫切需要建立数字资源保存机制。

一个完备的数字资源保存流程主要包括资源获取、资源归档存储、资源管理、资源使用、资源保存等环节,通过资源的评估、相关环境的监测、定制永久保存规则和数据移植策略,实现数字资源的长期保存。数字资源保存系统应能够将各类数字资源进行收集,建立完备的电子帐,实现数字资源的有序化管理,同时要根据需要,把它们分配到在线、近线、离线三层存储体系中去,实现对数字资源的长期保存和利用。而建立数字资源联合保存机制,可以充分利用各地的存储能力,实现数字资源的云存储。

3.4 建设新媒体服务的平台,实现随时随身随处的服务

智能手机、平板电脑和数字电视等新媒体终端的涌现,为数字图书馆服务的创新提供了新的渠道。读者,特别是青年读者已经习惯于使用手机、数字电视进行信息获取。图书馆应该适应技术发展的现状和读者需求的变化,不断创新基于新媒体的服务模式。

图书馆通过建设手机门户网站、提供短彩信服务等模式实现手机、平板电脑等各种移动终端用户获取图书馆服务与资源信息。应该实现适用于移动终端的图书馆传统业务在移动终端的延伸服务,创建基于移动互联网新型服务形式和基于三网融合、全媒体的融合型服务。

在数字电视服务方面,应该开展基于数字电视的全国化合作。国家图书馆馆已经在数字电视服务领域进行了尝试,并与中国网络电视台展开合作,开展网络电视服务。贵州图书馆、海南图书馆等省级图书馆都在数字电视领域进行了有益的探索。各级图书馆应紧密联合,将各馆的资源推广到电视媒体上,加大资讯类内容的覆盖力度和范围,实现资源的共建共赢,通过节目广播和交互式门户为社会公众提供全方位、多角度的服务。

3.5 推进特殊群体服务创新,延伸数字图书馆服务范围

残疾人是一个数量众多、特性突出、特别需要帮助的社会群体。我国有8300万残疾人,涉及2.6亿人口家庭。图书馆有责任、有义务为他们提供更为便利的公共文化服务,满足残疾人朋友对于获取知识的急迫需求。近年来,国内图书馆界在残疾人服务领域取得了一定进展,面向残疾群体的服务普遍呈现数字化、集成化、个性化、移动化的新特点。应进一步加强跨行业、跨区域、跨部门合作,建设中国信息无障碍数字图书馆服务系统,建设符合残疾人需求的专业性、专题性信息服务平台,整合全国图书馆参考咨询服务力量,提供语音、音频加载文字提示等无障碍服务,为不同知识水平、不同生理状况的残疾人用户提供深层次、个性化、专业化信息与知识服务。

针对少年儿童这一特殊用户群体,全国各级公共图书馆应借助数字图书馆建设的成果,为他们提供了一个网上绿色阅读平台。少儿数字图书馆可以利用网站设置书刊查询、小读者指南、书刊阅读、展览讲座、校外课堂、卡通动漫等栏目,采用视频、音频、多媒体动画等表现形式,提供普通中文书刊、动漫图书、连环画、各类文化展览、在线讲座、经典诗文赏析、中英文学习软件、音乐欣赏等多种适合少年儿童的资源内容,活泼新颖、寓教于乐。

4 以数字图书馆推广工程为抓手,推动资源有效整合和服务全面创新

今年5月,文化部和财政部联合下发了《关于实施数字图书馆推广工程的通知》,提出“十二五”期间在全国实施数字图书馆推广工程。工程将构建以国家数字图书馆为中心、以各级数字图书馆为节点、覆盖全国的数字图书馆虚拟网,建设分级分布式数字图书馆资源库群,在全国范围内形成有效的数字资源保障体系,以互联网、广播电视网、移动通信网为通道,以手机、数字电视、移动电视等新媒体为终端,向公众提供多层次、多样性、专业化、个性化的数字图书馆服务,从而整体提升全国公共图书馆的信息保障水平和信息服务能力,形成图书馆新的服务业态。

数字图书馆推广工程的实施,在建设海量数字资源的同时,加强资源组织与管理,实现资源的整合检索;将通过新技术与新媒体应用,不断创新服务模式。数字图书馆推广工程将成为有效整合数字资源和全面创新服务模式的重要抓手。

4.1 建设数字图书馆虚拟网,实现数字资源快捷安全传输

构建覆盖全国的数字图书馆虚拟网,借助互联网、移动通讯网、广播电视网、卫星网等网络通道,以及VPN等现代网络技术,承载数字图书馆推广工程的各类业务系统,实现各级公共图书馆间服务类数据、业务类数据和沟通交流类数据的快捷安全传输,实现资源的跨库检索、无缝链接,支持全国各地区数字图书馆间资源与服务的全面共识、共建、共享、共存。

4.2 建设海量数字资源库群,实现数字资源共知共建共享

按照“互惠互利,优势互补,共建共享,共同发展”的思路,在全国图书馆间建立有效的数字资源共建共享机制,搭建数字资源共知共建共享平台。建设唯一标识符系统,实现全国数字资源的登记机制,统筹规划数字资源建设,避免重复建设;建设分布式部署文献数字化系统,联合策划专题特色资源建设项目,加快形成类型丰富、特色突出、结构合理的海量数字资源库群,进一步丰富数字图书馆的资源总量;构建数字图书馆知识组织系统,对多种载体、多种形式、多种类型、分散异构的信息资源进行深入挖掘和深层揭示;通过数字资源发布与服务系统对音频、视频、图书、文本等多种资源进行综合调度,实时、准确地进行发布与反馈,增强数字图书馆的服务能力;站在国家文献信息资源战略储备的高度,在全国形成数字资源的分布保存机制,构建数字资源保存系统,实现对数字资源的长期保存。数字图书馆推广工程还将构建版权管理系统,使之贯穿数字资源的整个生命周期,通过对各类数字资源著作权信息的建设、维护和管理,建设全国数字图书馆版权信息库,提高全国数字图书馆整体的著作权管理水平,为整个社会在尊重、保护和使用版权方面起到示范作用。

4.3 建设多层次、多样化、专业化、个性化的数字图书馆服务平台

服务是数字图书馆建设的最终目的,也是检验数字图书馆建设效果的终极标准。数字图书馆推广工程将在构建海量分布式资源库群的基础上,对数字资源进行有效的组织、整合、知识挖掘,实现元数据集中与统一检索。

数字图书馆推广工程将建设用户统一管理系统,目标是将全国公共图书馆读者用户进行统一管理,并完成读者用户注册、实名认证、单点登录等功能,读者只要通过身份认证便可以享用各馆开放的资源和服务。这将大大扩充体系内各图书馆的资源总量和资源受众面,使得各馆数字资源的利用率最大化。

数字图书馆推广工程将构建整合检索搜索引擎——文津搜索,整合国家数字图书馆和地方图书馆自建的或通过其他方式获取的数字资源,建立分布式索引,成为一个高并发、低功耗、动态可伸缩的、拥有良好用户体验的元数据统一搜索系统平台。

数字图书馆推广工程将开展基于手机和数字电视的全国化合作,根据各地手机服务和有线电视网络条件,分批开展手机移动数字图书馆服务和电视节目的全国落地与推广,为社会公众提供全方位、多角度服务,最终形成覆盖全国乃至世界的公共文化传播与服务网络。

数字图书馆推广工程还将搭建为残疾人服务的数字图书馆平台、为少年儿童服务的数字图书馆平台,最大限度地拓展数字图书馆服务范围。

4.4 建设统一的数字图书馆标准规范体系

标准规范作为数字图书馆建设的基础,是保证数字图书馆的资源和服务在整个数字信息环境中可利用、可互操作和可持续发展的基础。数字图书馆推广工程将提供国家数字图书馆工程研制的数字图书馆标准规范,用于全国公共图书馆数字资源建设与服务。同时也将联合研究能力较强的各级各类图书馆,进一步补充、完善数字图书馆的标准规范体系,推动我国数字图书馆标准规范体系成为国家标准、世界标准。

4.5 开展多种形式的数字图书馆人才培训

数字图书馆建设与管理培训不仅是数字图书馆人才发展战略的基本要求,也是推动推广工程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的重要保障。针对数字图书馆建设多层次人才的需求,可通过多种形式的培训、交流与研讨,有步骤分批次的开展数字图书馆理论培训、业务培训、应用培训、科技培训和服务培训,在全国建设一批现代化、科技化、职业化的数字图书馆专业化人才队伍,全面提升我国数字图书馆服务的能力与质量,推动我国图书馆事业的跨越式发展。

当前,数字图书馆建设已经成为一个国家信息化建设水平的重要标志。“十二五”期间在全国范围实施数字图书馆推广工程,资源整合和服务创新是实施数字图书馆推广工程、建设各级数字图书馆的两条主线。国家图书馆将与全国图书馆界同仁通力合作、共同努力,围绕资源整合与服务创新这两条主线,加快推进数字图书馆推广工程建设,全面提升全国图书馆的公共文化服务能力,推动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跨越式发展。

猜你喜欢

数字图书馆资源
基础教育资源展示
一样的资源,不一样的收获
资源回收
图书馆
答数字
资源再生 欢迎订阅
数字看G20
去图书馆
成双成对
数字变变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