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无创双水平正压通气在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中的应用

2011-03-07李由周全

微创医学 2011年3期
关键词:病患呼吸衰竭呼吸机

李由周全

(广西南宁市第一人民医院干二科,南宁市 530022)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容易引起肺部结构的变异,通常由于支气管-肺部联合感染加重了气管阻塞,使病情加剧,最终引起Ⅱ型呼吸衰竭。重症COPD加Ⅱ型呼吸衰竭病患者需要采用插管,配合呼吸机进行抢救治疗。2008年11月至2010年11月我院对收治的60例老年重症COPD合并Ⅱ型呼衰患者,应用无创双水平正压通气(BiPAP)进行治疗,效果满意,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2008年11月至2010年11月我院收治的老年重症 COPD合并Ⅱ型呼吸衰竭患者 60例,年龄>50岁。COPD均符合2007年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分会COPD学组制定的COPD诊治指南Ⅲ、Ⅳ级诊断标准。重症COPD合并Ⅱ型呼衰符合:①不同程度的咳痰、气喘,呼吸困难;②血气分析检查:PaO2<60 mmHg,伴或不伴PaCO2>50 mmHg,排除病理性低血压、心功能不全,并能配合利用BiPAP呼吸机(美国,伟康公司)。通气组和对照组患者均为25例,男13例,女12例,均排除意识障碍严重者、鼻中膈弯曲、鼻甲肥大,或机械通气障碍者。两组一般情况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具可比性。

1.2 方法 两组患者均给予1~2 L/min的持续鼻导管吸氧、抗炎症治疗、通气改善、营养支持等常规措施。通气组采用BiPAP通气,选择合适的鼻(面)罩连接无创呼吸机,选择自主呼吸定时模式。根据病人不同的生理需要和耐受程度的差异,吸气压(IPAP)通常从5~8 cmH2O开始,呼气压(EPAP)通常从2~5 cmH2O开始,逐渐将吸气压升至14~25 cmH2O,呼气压升至 2~8 cmH2O。BiPAP通气1~2 h后,氧浓度达到5 L/min计时,尽可能延长病患的应用时间,耐受性差的病患可以试情况而定,但原则上每天应用时间不小于8 h,保证氧饱和度大于90%。待患者好转后,降低调整参数,逐渐延长停机时间到完全停用。

1.3 观察指标 观察患者末梢血氧、呼吸频率、心率及血压;治疗2 h和48 h后进行动脉血气分析,观察pH、PaCO2、PaO2,并判定患者的治疗转归。

1.4 统计学处理 应用SPSS 10.0软件,计量资料值以平均值±标准差表示,采用t检验和方差分析,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通气组25例均完成经鼻(面)罩BiPAP呼吸机无创通气,均具有良好的耐受性。患者心率、呼吸频率均有一定程度的减慢,并且呼吸变得有规律,呼吸困难、胸闷等症状都有一定程度的缓解。治疗前有嗜睡、恍惚症状的13位病患,经过无创呼吸机通气治疗2 d后,均转为清醒。对照组11位嗜睡恍惚病患在经过常规治疗后,7位转为清醒,4位转为深度昏迷,转入重症监护病房后改为有创通气治疗。通气组治疗后较治疗前及对照组治疗后血气指标比较,pH值上升,PaO2、SaO2上升,PaCO2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1。

表1 两组治疗后pH,PaO2,PaCO2变化 (±s)

表1 两组治疗后pH,PaO2,PaCO2变化 (±s)

注:与通气组治疗前比较,*P<0.05。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P<0.05。

pH PaO2(mmHg)组别PaCO2(mmHg)治疗前 治疗后通气组 7.26±0.048 7.38±0.051*# 52.48±9.82 77.38±12.21*# 74.83±11.25 54.39±12.53*#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对照组 7.27±0.052 7.31±0.049 54.37±11.37 63.38±13.12 75.39±12.86 65.38±13.85

3 讨论

本组通气组患者应用BiPAP呼吸机后,在较短的时间内缺氧的症状能明显改善。同时,患者的呼吸频率、动脉血气及心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表明BiPAP是治疗COPD重症合并Ⅱ型呼吸衰竭症的有效方法,在正确使用的情况下,一般能取得理想的治疗效果,能够帮助患者提前康复,具有在基层医院推广的可行性和可靠性。也有作者尝试长期家庭氧疗联合夜间无创正压通气治疗COPD,在一定程度延缓肺功能进行性恶化,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减少就诊次数[1]。

对于急重期和严重酸中毒之前的COPD患者,可考虑选择无创正压通气治疗。比较治疗前后两组的血气分析值变化,可以肯定无创通气对治疗COPD合并Ⅱ型呼吸衰竭的疗效,它显著提高了PaO2,降低了PaCO2值。国内进行的多组随机对照研究[2,3],同样表明了BiPAP技术能够显著改善COPD患者动脉血气及缓解临床痛苦,它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了插管率、并且降低了住院死亡率、减少了病患的住院周期。COPD合并Ⅱ型呼衰时,由于气流阻力比较大,可利用BiPAP提供一定的支撑和较高的吸气正压支持通气,从而帮助病患减少气流流通的阻力,并有效增加了肺泡的含氧量,促使肺内组织气体的均匀分布,显著地改善肺泡通气量和氧合能力。针对有CO2潴留症状严重的患者,可利用更高的吸气正压,以利于排出CO2。值得注意的是,吸气正压最大不能超过30 cmH2O。一旦大于30 cmH2O,容易产生低血压、胃胀气等副作用。有作者认为[4]。适时正确地使用无创正压通气,配合相应的护理措施,可使COPD患者避免气管插管,并顺利度过危险期。

总而言之,无创机械通气是治疗COPD并发Ⅱ型呼吸衰竭的有效方法之一,正确合理的使用可以得到良好的治疗效果。在比较重视有创通气的应用及抢救成功率的部分二级医院,无创机械通气的临床应用还有待进一步的发展和完善。

[1] 张宝珠,付强祖.长期家庭氧疗联合夜间无创正压通气对稳定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预后的影响[J].中国医药导报,2009,6(29):39-41.

[2] 王永华.无创通气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合并呼吸衰竭临床观察[J].中国误诊学杂志,2011,(03):82.

[3] 廖秀阁.无创机械通气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急性加重期合并Ⅱ型呼衰的疗效观察[J].医学信息,2011,(01):149-150.

[4] 吴凤菊.无创正压通气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急性呼吸衰竭的护理研究[J].微创医学,2009,4(3):311-313.

猜你喜欢

病患呼吸衰竭呼吸机
PB840呼吸机维修技巧与实例
全生命周期下呼吸机质量控制
呼吸机日常养护结合护理干预对降低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作用
探讨风险管理在呼吸机维护与维修中的应用
《呼吸衰竭》已出版
《呼吸衰竭》已出版
《呼吸衰竭》已出版
《呼吸衰竭》已出版
分析严重创伤患者并发精神障碍的心理疏导及护理体会
高原地区脑囊虫病杀虫治疗期的观察及护理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