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医药治疗围绝经期综合征的临床效果观察

2011-03-06庄春霞

河北医药 2011年9期
关键词:舌质绝经期激素

庄春霞

中医药治疗围绝经期综合征的临床效果观察

庄春霞

中医辨证治疗;围绝经期综合征;临床效果

围绝经期综合征是指女性绝经前后,由于性激素水平波动或减少所致的以精神心理症状和植物性神经系统功能紊乱表现为主的综合征,多发生于45~55岁。约1/3的女性可以平稳过渡围绝经期,约2/3的女性可出现一系列不同程度的症状,为顺利绝经带来生理、心理上的困扰和不便,需要给予积极治疗[1]。目前临床上比较广泛使用的是激素替代疗法(HRT),但由于患者身体各项机能处于下降时期,有时并不能达到理想效果。笔者采用中医药治疗,全身综合调养,取得了良好效果,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06年3月至2010年5月来我院接受治疗的围绝经期综合征患者62例,年龄44~56岁,平均年龄47.8岁;病程0.5~4年,平均1.5年。患者按照年龄、临床表现等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31例。2组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诊断标准 围绝经期综合征的西医诊断参照《妇产科学》[1]拟定。临床表现:月经紊乱、烘热汗出为最常见症状,月经紊乱多为周期不规则、经期长、经量增多;同时可伴有烦躁易怒或抑郁寡欢、心悸失眠、眩晕耳鸣头痛以及泌尿生殖道症状等。内分泌测定:雌二醇降低,促卵泡激素、促黄体生成素升高。异常子宫出血者,均取子宫内膜作活检以排除子宫内膜癌。

1.3 纳入标准 符合围绝经期综合征诊断标准,且自愿纳入临床观察者。2组患者在进行治疗前,均经妇科B超、女性生殖激素、子宫内膜活检(异常子宫出血者)、肝肾功能、乳腺彩色超声等检查,排除其他妇科疾病和肿瘤,排除治疗禁忌证。

1.4 方法 对照组给予激素替代疗法,具体如下:倍美力0.625 mg/d,连用22 d,尚未绝经妇女于月经周期第5 d开始口服;子宫未切除者于服药第13 d加服安宫黄体酮6 mg/d,连服10 d,疗程为3个月。

试验组采用中医辨证治疗。基本方剂:白芍12 g、浮小麦15 g、生龙骨30 g(先煎)、生牡蛎30 g(先煎)、百合20 g、大枣5枚、夜交藤30 g、太子参30 g、旱莲草 12 g、女贞子 12 g、生甘草9 g。肝肾阴虚者加枸杞子20 g、熟地15 g;脾肾阳虚者加肉桂3 g(后下)、炒白术20 g、山药12 g;肾阴阳两虚者加紫河车9 g、仙灵脾15 g、白术15 g;心肾不交者加黄连6 g、麦冬15 g、枸杞子15 g;肝郁肾虚者加玫瑰花6 g、合欢皮15 g。1剂/d,水煎分2次服,每月连服20 d,疗程为3个月。2组均辅以合适的营养调理,身体锻炼和调节情绪等。

1.5 效果评价 参照《中医妇科学》[2]拟定。痊愈:治疗后症状完全消失,停止治疗3个月未见反复者;有效:治疗后烘热汗出、烦燥易怒或抑郁寡欢等症状有不同程度的改善;无效:治疗后症状无改善或加重者。总有效率为痊愈率加有效率。

1.6统计学分析应用SPSS 12.0统计软件,计量资料以±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组疗程均为3个月,治疗期间2组均无明显的不良反应和并发症。试验组痊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χ2=4.521,P<0.05);试验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治疗效果统计 n=31,例

3 讨论

西医认为,围绝经期综合征是由于随着年龄的增长,卵巢分泌雌、孕激素的功能衰退,影响植物神经中枢及其支配的各脏器功能。有研究表明,雌激素受体(ER)除存在于生殖器官外,还广泛存在全身其他许多组织和器官中;因此体内激素分泌的下降,可引起下丘脑—垂体—卵巢轴的平衡被打破,并导致全身多个器官和其靶组织的功能和形态学变化,从而表现出一系列症状。因此西医治疗主要从补充激素入手。激素替代疗法(HRT)起效快,在预防绝经后退化性疾病方面起着重要作用,但长期使用具有潜在的致癌性。

祖国医学认为,围绝经期综合征属于“绝经前后诸证”范畴,亦称“经断前后诸证”。绝经前后患者天癸将竭,肾气渐衰,精血不足,冲任亏虚,阴阳平衡失调,阳失潜藏,经脉失于温养,导致脏腑功能失常。围绝经期综合征病位发于肝,根于肾,源于脾;肾虚和肝郁是本病的核心病机[3]。因此中医治疗主张全身综合治疗,在补肾的基础上,根据具体病型给予辨证治疗、整体调治。中药药效温和,不良反应小,更符合中老年患者的体质。因此,虽然起效较慢,但最终效果要更为显著。

本文基本方剂以甘麦大枣汤合二至丸加味形成,补益肝肾为主,兼顾其他脏器,共奏益气养阴、宁心安神之效。现代中药药理研究显示:夜交藤具有良好的镇静安眠作用,与安定无显著差异;生龙骨、生牡蛎安神和平肝,在治疗神经官能症和高血压的失眠、烦躁、眩晕时有确切效果;旱莲草、女贞子、枸杞子具有消除自由基和炎性物质,从而抗衰老的作用;紫河车有激素样作用,能提高男女性功能;玫瑰花、合欢皮有疏肝调经、镇静催眠的作用[4]。众药协同作用,可调节内分泌,对下丘脑—垂体—卵巢轴产生多层次、多靶器官的持续作用,从根本上治疗围绝经期综合征,令患者全身状况得到较好改善。同时对具体病情给予分型治疗。肝肾阴虚者多为先天肾精不足、苔少、舌质红、脉细数,以滋肾养肝为目标。脾肾阳虚者先天后天不足较常见,苔薄、脉沉细无力、舌质淡或胖嫩边有齿痕,必须先化痰湿,后健脾,再补脾肾。肾阴阳两虚者见于禀赋不足,肾气肾精俱亏者,苔薄、舌质淡、脉沉细,以滋阴助阳为主,同时要注意加强营养和锻炼,提高免疫能力。心肾不交者多见于脑力劳动、精神压力过大者,苔少、舌质红、脉沉细,治疗以安神祛火健脾为目标,同时要注意调整心理压力。肝郁肾虚者多与过去精神状态不稳定或压力较大有关,舌质红苔薄黄,治疗以疏肝滋肾为目标,同时要重视心理疏导,缓解压力。

从临床统计来看,试验组痊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总有效率虽然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也明显增高。笔者认为,部分围绝经期综合征患者缺少典型症状,给临床分析带来一定的困难,实际应用时要根据患者多种临床症状,综合分析,对症下药;而中医药治疗强调标本兼治,整体调治,同时采取分型治疗,强调病情的具体性;通过细化治疗,可达到更好的临床效果。

1 乐杰主编.妇产科学.第5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1.382-384.

2 张玉珍主编.中医妇科学.第2版.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2.171.

3 梁文娜,李灿东,李西海.围绝经期综合征中医证素规律的临床研究.福建中医学院学报,2009,19:3-5.

4 沈丕安主编.中药药理与临床运用.第1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6.123-783.

R 711.75

A

1002-7386(2011)09-1410-02

10.3969/j.issn.1002-7386.2011.09.078

523290 广东省东莞市石碣镇石碣医院妇产科

2011-01-21)

·中医·中西医结合·

猜你喜欢

舌质绝经期激素
直面激素,正视它的好与坏
宁波第二激素厂
唐军治疗围绝经期失眠经验总结
基于舌诊偏色与去干扰的计算机技术研究∗
绝经治疗,该怎么选择激素药物
运动改善围绝经期女性健康
通过检查畜禽口腔诊断疾病
备孕需要查激素六项吗
滋肾解郁宁心方加减治疗围绝经期失眠临床观察
冠心病患者舌质变化与冠脉SYNTAX积分的相关性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