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和谐社会视角下政治生态的优化

2011-02-19李肖瑾谢荣华

中共山西省委党校学报 2011年4期
关键词:领导干部群众

李肖瑾,谢荣华

(1.南昌大学,江西南昌330031;2.江西工业贸易职业技术学院,江西南昌330038)

和谐社会视角下政治生态的优化

李肖瑾1,谢荣华2

(1.南昌大学,江西南昌330031;2.江西工业贸易职业技术学院,江西南昌330038)

政治生态是一个地方政治生活现状以及政治发展环境的集中反映,是党风、政风和社会风气的综合体现。从政治系统同其他系统如经济、自然、伦理之间的良性互动关系来看,良好的政治生态是极其必要的。我国目前政治生态存在着部分反生态的倾向,如政治不作为、政治乱作为等。为此,应当倡导优化政府结构,建设节约型政府,树立新型的政绩观,同时要加强舆论监督,从而使政治生态成为符合发展和谐、环境和谐、社会和谐所要求的良好政治环境。

政治生态;和谐社会;优化

政治生态是一个地方政治生活现状以及政治发展环境的集中反映,是党风、政风和社会风气的综合体现。政治生态也可以概括成四个字“政通人和”。在某种程度上说,和谐社会是自然、经济、社会和人达到一种和谐相处、良性循环的状态,其首要的政治前提就是要保障政治生态优良以及政治同自然、经济、社会之间良性互动。当前,我国的整个政治生态环境是积极向上的,但也存在着一些反生态的倾向。因此,寻找政治生态出现的问题,进而优化政治生态,在党和人民努力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今天,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一、和谐社会视角下优化政治生态的必要性

和谐社会的和谐是系统内部、系统之间、系统运行的和谐。笔者认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丰富的内涵,可从三方面理解:一是发展和谐。充分发挥和肯定人的创造才能,实现经济社会持续快速发展,并且做到发展的速度、质量、效益相统一。二是环境和谐。要做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同时要保障民主法治、安定有序的社会环境。三是社会和谐。社会各方面的利益关系得到妥善协调,全社会要互帮互助、诚实守信,即实现公平正义、诚信友爱的和谐氛围。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过程中,就政治系统而言,应营造良好的政治生态环境,也就是要正确处理政治系统内部各要素之间以及政治系统与社会其他各系统之间的良性互动关系。因此,要想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就要形成发展和谐、环境和谐、社会和谐的局面,就有必要塑造一个同自然、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的良好政治生态。

(一)政治——经济生态:推动发展和谐的诉求。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要充分调动劳动者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达到经济发展的速度、质量、效益的统一,正确的政治决策、政府的宏观调控尤其重要。正如恩格斯所说,国家权力对经济发展的作用可以有三种:它可以沿着同一方向起作用,在这种情况下就会发展得比较快;它可以沿着相反的方向起作用,在这种情况下,像现在每个大民族的情况那样,它经过一定的时期要崩溃……很显然,只有当政治同经济在同一方向上起作用时,也就是政治决策正确、政府宏观调控有效,即政治生态良好时,经济才会发展得比较快,才能推动发展和谐。反之,如我国文化大革命期间的政治环境由于受错误的阶级斗争观、“大民主”观和经济发展观的左右,使国家经济和社会发展遭受巨大的损失。就我国目前经济发展而言也存在着数字政绩、形象工程等违反客观规律、违背科学发展的行为,影响着经济的发展。所以说,要达到发展和谐,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首先应该保障政治——经济生态良好,这样才能调动人民群众投身到经济发展中,最大限度地促进社会的稳步前进。

(二)政治——自然生态:保障环境和谐的诉求。当环境问题危及人类社会生存发展时,环境问题就自动地从自然领域转移到社会政治领域。近年来,随着绿党的产生、政治生态的发展,环境问题上升到了政治问题的高度,也就是把环境问题纳入到全球战略规划、政府决策、公众政治参与等过程中。从我国目前的情况来看,国家政治活动中仍然存在着只关心社会利益调整而忽视社会与自然协调的倾向;领导干部过分地注重GDP的增长,单纯以经济指标作为其政治考核的依据,缺乏对自然环境保护的积极性,因而环境生态问题已成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一个事关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重大政治问题。十六届五中全会明确提出要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随后出现了建设节约型政府的呼吁,以及规定节能减排的目标等,这些政策实质上都是为实现环境和谐中的政治与自然之间的良性互动而提出的。事实也证明,环境问题如果没有政治的正确决策、导向、协调,是得不到根本解决的,因此,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要保障环境和谐,必须要使政治与环境良性互动。

(三)政治——伦理生态:引领社会和谐的诉求。孔子曰:“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由此看来,政治法律对于人们的行为约束有着自身明显的不足,它主要是靠强制和威慑,而不是个人的内心认同,而伦理道德正好弥补了政治的不足,道德可以引导人民积极从善,自觉修正自己的行为。但如果仅仅是道德起作用,那必定会由于缺乏必要的强制力而变得软弱无力,而若是政治单独起作用,缺乏道德的约束,政治活动可能会偏离正常轨道,只有将政治与伦理相结合、相互协调,才能有效实现社会和谐。因而,要引领社会和谐、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就要做到“法律面前人人平等,道德面前以礼相待”,也就是要做到政治与伦理的良性互动。

二、和谐社会视角下政治生态面临的问题

从政治系统本身来看,良好的政治生态是不可或缺的。目前我国的地方政治生态总体上是好的,主流是健康向上的,但是也存在着部分反生态的倾向,这直接威胁到政治自身的建设,同时也不利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目前我国政治反生态倾向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一)政治反生态倾向之一是“政治不作为”。“不作为”通常指的是政府职能部门及其公务人员应该履行而不履行职责的行为现象。不作为现象具体表现为:其一,缺乏政治敏感性。部分领导干部既有权力,也有能力,但该管的不管,面对许多社会矛盾和问题视而不见,面对群众求助时冷漠无情,对一些社会问题不以为然,因而导致很多“民告官”的事件发生。其二,缺乏政治考核指标。一些领导干部只治标不治本,只注重显绩不关注隐绩,只注重形象工程、政绩工程而忽视了群众的幸福感,这些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政治麻木症”和“政治短视病“。其三,缺乏政治担当。有不少领导干部缺乏政治责任心,只当官不为民,把工作岗位仅仅看作是谋生的手段和饭碗,遇事相互推诿,怕承担责任。

(二)政治反生态倾向之二是“政治乱作为”。“乱作为”也就是说一些领导干部不是依法办事,没有把手中的权力用到为人民服务上,而是违法行政、滥用权力,甚至以权谋私,最终走向腐败。具体表现为:其一,领导干部“文山会海”。“文山”背后依附的是“金山”,“会海”背后靠着的是“钱海”,因此就造成领导开会的时候有钱,为群众办事的时候就没钱。这样长期以来,就使群众对政治活动冷眼旁观,对政府产生了质疑,对建设和谐社会置之不理或不屑一顾。其二,领导干部以权谋私。权力有倾向于腐败的特性,绝对的权力倾向于绝对的腐败。现今社会,有些领导干部利用职务之便谋取私利,使贪污腐败之风盛行,有些领导干部早就将“人民公仆”丢之脑外。这种不良的党政风气,很容易引起人民的怨声载道,更有甚者使一些人去触犯法律法规,导致社会不稳定因素的产生,甚至会出现一些暴乱行为,阻碍社会的稳步发展。虽然以上只是个别现象,但是其影响与危害是不容忽视的。

三、和谐社会视角下优化政治生态的路径

(一)对于地方政府而言,要建设节约型政府。节约型政府的建设涉及到对政府结构的优化、财政开支的节省、政府工作的廉洁等。其一,要优化政府人员和岗位。要使得“人尽其才”,以有限的人力资源办更多的事,不设虚职,做好政府结构的设置工作。其二,要节约政府开支。在经济快速发展的新形势下,一些机关铺张浪费的风气浓厚,一些政府部门相互攀比、讲排场的现象也越演越烈。因此,要构建节约型政府,政府开支的预算与节约是重中之重。国家财政部部长谢旭人表示,要进一步健全政府预算体系,应把政府的所有收支活动全部纳入预算轨道进行管理。其三,要廉洁从政。廉政才能益民,社会主义社会是由人民当家作主的,领导干部的工作中心就是为民办事、达成民愿。必须要严惩领导干部中的贪污腐败分子,以严肃政风。因此,建设节约型政府,能起到示范带头作用,有利于形成一种良好的政治生态环境,进而有利于整个社会的优化发展,促进社会和谐稳定发展。

(二)对于政府官员而言,要树立新型的政绩观。政绩观直接反映着各级领导干部为官从政的价值取向。如果以单一的GDP为政绩考核方式会给领导干部带来错误的导向。因而,应更新领导干部政绩考核方式,引导其树立正确的政绩观。其一,要改变各级领导干部重经济指标轻社会发展的倾向,在设计政绩考核方式时,不能只是片面追求GDP,单纯注重数字增长,应该既要看到经济增长速度,又要看到经济发展的质量和效益,使生态环境和资源利用以及社会事业统筹协调发展。其二,要引导各级领导干部改变只注重显绩而忽视隐绩、只顾眼前利益而不顾群众长远利益的偏向。在政绩考核时,既要看到有形的显绩,又要看到隐绩;既要看到近期的成就,又要看到发展的后劲。要从群众的切实利益出发,以国民幸福指数为政治考核的指标。其三,要防止各级领导干部弄虚作假,不务实。要采用定量和定性相统一的方法,从不同层面和角度对领导干部的政绩进行全面考核。这样就能逐步建立起以绿色利润、国民幸福指数、公共服务等为内容的多元化政绩考核体系,进而引导领导干部树立正确的政绩观。只有这样,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才能够得到满足,才有利于营造良好的政治生态环境,从而保障人民群众稳定的生活和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立。

(三)对于人民群众而言,要加强舆论监督。舆论监督对政治生态优化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舆论监督的成效是关系到政治意识与社会意识能否实现无缝对接,从而影响政治生态环境乃至整个社会生态环境的走向。具体来说:其一,就政府决策而言,群众应该利用网络、电视等媒体对政府的重大决策建言献策,使政府决策更加民主化、科学化、高效化。在涉及经济社会发展和关乎广大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决策中,要通过新闻媒体,采取重大决策征求群众意见的方式。其二,就决策实施而言,群众应借助舆论监督及时反馈决策实施信息,还可以从质量和数量上监督行政执行过程,更好地保障决策的执行。其三,就勤政廉政而言,群众要树立监督意识,对一些政治反生态倾向的问题进行揭露。早在延安时期毛泽东就提出依靠人民来监督政府,防止腐败问题的发生。当前,网络反腐所起的作用不容忽视,很多腐败问题都是民众发现后上网讨论,引起媒体的注意,最终由有关部门介入,将腐败问题查清。因此,重视舆论监督,可以使社会风气得到净化,有利于和谐社会的构建。

〔1〕李本松.和谐社会的深层哲学内涵〔J〕.前进,2006(1).

〔2〕忠甫,郑林.反腐倡廉,构建和谐政治生态环境〔J〕.云南行政学院学报,2010(4).

〔3〕范以锦,扬帆.舆论监督与社会政治生态环境〔J〕.新闻学与传播学,2010(12).

〔4〕李领.和谐社会构建的现实性问题与政府职责〔J〕.中共山西省直机关党校学报,2010(4).

A Harmonious Society Requires Favorable Political Ecology

LI Xiao-jin1,XIE Rong-hua2
(1.Nanchang University,Nanchang 330031,China;2.Vocational and Technological college of Engineering and Trade,Nanchang 330038,China)

Political ecology refers to the status quo of political life in an area and the reflection of the environment for political development.And it is the comprehensive embodiment of the Party’s style of work,the work style of the government,and the conduct of the general public there.In order to promote beneficial interaction between the political system and economic,natural and ethical systems,a favorable political ecology is necessary.At present,there is a partial anti-ecological tendency in China.It is,therefore,necessary to optimize the government structure,build an economy-oriented government,foster a new view on evaluating cadres’performances,and reinforce the supervision of the media so as to make political ecologya favorable political environment that meets the requirements of the harmony in development,environment and society.

political ecology;harmonious society;optimization

D08

A

1009-1203(2011)04-0099-03

2011-06-18

李肖瑾(1988-),女,山西运城人,南昌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思想政治教育专业研究生。谢荣华(1988-),男,江西吉安人,江西工业贸易职业技术学院辅导员。

责任编辑 李英姿

猜你喜欢

领导干部群众
多让群众咧嘴笑
当干部切忌“打官腔”
情牵群众美好生活新期待
“群众来求助”等十六则
为群众美好生活执着追求
2016重要领导变更
不能比领导帅
领导去哪儿了
干部任免
干部任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