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一穴单刺在内脏急性绞痛中的应用

2011-02-12朱现民侯静玥霍尚飞

中国中医急症 2011年6期
关键词:行针血海太溪

朱现民 侯静玥 霍尚飞

河南中医学院针灸推拿学院(河南郑州450008)

△通信作者

针灸具有显著镇痛作用。其治疗范围不但广泛,而且功效卓著,甚至可达到立竿见影的止痛效果。对于人体内脏器官的急性痛证,如急性心绞痛、胆绞痛、肾绞痛、急性胃痉挛、各种急腹症疼痛和妇女痛经剧烈者,往往一穴即中,下针痛止。单刺一穴治疗内脏急性绞痛,具有见效快、痛苦小、应用安全、操作简便等特点。不同腧穴对机体内部生理功能的影响不同,有些穴位有治疗上的特殊作用。根据这些特异作用选穴施治,只要明确诊断,取穴无误,针刺手法适宜得当,就能发挥其缓急镇痛的最大功效。

1 单刺内关穴治急性心绞痛

1.1 刺穴与适应证 内关穴,位于前臂内侧正中下端。在前臂内侧正中可见两条大筋,用力握拳时更加明显。由腕关节横纹正中向上量取2寸,在两筋间处定穴,若用手指掐按酸痛感十分明显,一般取用双侧穴位。适应于急性心绞痛,当发作一时无法找到硝酸甘油时,可针刺内关穴以疏通心络、调理气机而止痛。

1.2 针刺施术方法 针刺时取双侧内关穴,垂直进针1寸左右,小幅度缓慢提插捻转,出现酸、麻、重感并激发向肘部、腋部和胸部传导,继续均匀行针,直到疼痛缓解,症状改善为止,常在3~5min内见效。

1.3 临证应用体会 内关穴为手厥阴心包经络穴,也是八脉交会穴中通于阴维脉的穴位。内关取穴方便,针感强烈,疗效可靠,可重复性强,能够开通胸内膈关阻塞。当心绞痛发作时,仅针内关穴就能缓解,对缓解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胸痛症状几乎全部有效。行针时应采取轻弱刺激,以激发经气,促进感传,务必使其循经朝病所方向传导。如果针感仅限于穴区,可附加手指循按叩摄,再次行针,诱发感传。大量观察表明针刺内关穴能够调整左心室功能,使心肌收缩增强,射血时间延长,心输出量增加。而且能够降低心肌耗氧量,降低前负荷,使心室在舒张期能够充盈完全,改善冠状动脉的循环供应,使缺血、缺氧的病理状况得到缓解。

2 单刺阳陵泉穴治急性胆绞痛

2.1 刺穴与适应证 阳陵泉穴,位于膝关节外侧。在膝关节外下方可以摸到一蚕豆大小的圆形骨头突起即是腓骨小头,由此向前下方推按,在离腓骨小头最高点约0.5寸处有一凹陷,即可定穴,一般取用右侧穴位。针刺此穴适应于各种胆源性急腹痛,常见急性胆囊炎、胆结石、胆道蛔虫等引起的胆囊区急性绞痛发作,表现为右上腹疼痛剧烈,且放射至右侧肩背,呻吟不止,伴恶心呕吐、口苦、黄疸,多属胆腑实证。

2.2 针刺施术方法 取右侧阳陵泉穴快速进针深刺2~3寸,行大幅度捻转泻法,连续提插捻转泻法行针2~3min,得气后加大旋转幅度及频率,使针感上达至胆囊区,疼痛往往大减。针感强烈者,止痛效果明显。留针30min或者更长一些,每隔5min行针1次加强刺激,即可使疼痛基本消失。

2.3 临证应用体会 阳陵泉穴为足少阳胆经专治六腑病的下合穴,为治疗胆腑疾病要穴,具有疏利胆腑、清化湿热的功效。针刺阳陵泉穴施以泻法,止痛效果非常明显,深刺至2~3寸,连续提插捻转行针。此法刺激量较大,一般要略超过患者耐受强度。发病时绞痛愈烈,止痛效果愈好,常在数分钟内缓解疼痛,消除症状。阳陵泉穴对胆道功能有特异的影响,能激发该穴对胆囊产生收缩效应,针刺本穴一旦得气,即可出现胆囊收缩,胆总管也出现规律性收缩,胆汁随胆囊收缩而排出。针刺深浅对胆囊变化有重要影响,深刺本穴对胆囊的收缩功能有明显促进作用,若施以浅刺,刺激量较小,不足以引起脏器变化,对胆囊收缩无明显作用。留针对胆囊收缩也有影响,在针后30min时胆囊收缩最明显。因胆囊位于人体右侧,仅取刺右侧穴位即可,左侧阳陵泉可缓解脾区疼痛。

3 单刺太溪穴治急性肾绞痛

3.1 刺穴与适应证 太溪穴,位于足部内踝的后方。在内踝后缘与跟腱前缘之间,用手按压有明显凹陷,平齐内踝尖取穴,一般取用双侧穴位。适应于急性肾绞痛,多因尿路结石而引起,表现为肾、输尿管和尿道部分的间歇性、持续性或阵发性疼痛,且呈放射性剧痛。排尿异常,有尿频、尿急、尿痛等尿路刺激症状。

3.2 针刺施术方法 针刺双侧太溪穴,直刺1~1.5寸,中等强度刺激,施以平补平泻法,不断捻转针体或刮动针柄以加强针刺感应,以患者有麻、胀样针感并向足部放射为度,适当延长留针时间至1h以上,留针期间间断刺激加强针感。

3.3 临证应用体会 太溪为足少阴肾经输穴,亦是肾经原穴,是先天之气所发,脏腑真气输布之所在,历来将太溪列为补肾要穴,绝少用其治疗实证、急证。但太溪既为原穴,对肾脏有重要调节作用,由于本穴所在部位有动脉,前人根据此处动脉搏动强弱判断肾气盛衰及脏腑病情虚实,决断生死。故大凡急病重症,必诊此脉,若太溪之脉不绝,尚为可治,脉绝则病不可救。在外科急腹症中,泌尿系结石所致的肾绞痛常用杜冷丁等镇痛药物,但副作用大,易引起眩晕、恶心呕吐等不适症状。针刺太溪穴施以相应刺激手法,可调节泌尿系统功能,通淋排石、解痉止痛,使绞痛明显减轻或基本消失,止痛效果较好,简便易行,无其他副作用。

4 单刺梁丘穴治急性胃痛

4.1 刺穴与适应证 梁丘穴,位于髌骨基底缘外侧向上2寸。一般取用双侧穴位。治疗急性胃脘疼痛。本病主要因饮冷过度或腹受寒凉,致寒伤中阳,寒性凝滞收引,而使胃体挛拘作痛。胃痉挛的疼痛起病迅猛,剧痛难忍,患者常抱腹翻转,大声喊叫,疼痛拒按,冷汗淋漓,四肢厥冷。

4.2 针刺施术方法 针刺梁丘穴针尖略向上斜刺1~2寸,施以强烈的捻转泻法,以拇指向后捻针为主,得气后持续运针3~5min,要求针感强烈而明显,使针感向上传导至腹部,可使剧痛顿解。根据病情可再留针30min左右,留针期间每隔10min用紧提慢按手法行针1次,以增强针感,至胃脘疼痛不适感消失为止。

4.3 临证应用体会 梁丘为足阳明胃经的郄穴,郄穴是经气深聚内藏的孔隙,也是急性病证反应最明显的部位,常言“郄有间隙意,止痛能救急”。梁丘为足阳明胃经郄穴,功善行气止痛,常用来治疗急性胃脘疼痛、急性泄泻及急性乳腺炎等。胃痉挛痛势剧烈难忍,迫切需要迅速缓解,针刺梁丘穴感应强烈,其诱发循经感传的作用比较迅速,能取得“气至病所”的治疗效果。除胃痉挛外,对急性胃肠炎、急性菌痢及肠痉挛所致的腹痛,梁丘穴均能缓急止痛,一般不需要再用解痉止痛剂。梁丘穴可使胃肠蠕动减慢,而且能够抑制胃酸分泌,对胃溃疡疼痛也有一定的效果。实践证明梁丘穴止痛奏效迅速,效果稳定,安全简便,不失为临床上治疗内科急腹症的有效方法之一。

5 单刺太冲穴治急性腹痛

5.1 刺穴与适应证 太冲穴,位于足背第1跖骨间隙后方。用手在足背指沿第1、2趾的趾缝向上循推,推到跖骨结合部前停止不动,指下凹陷处即是,可取用任一侧穴位。适应于急性痉挛性胁腹疼痛,无论病位在胁肋、上腹、少腹或脐腹四周,病属急性胆囊炎、胆结石、胆道蛔虫症、急性胰腺炎、急性阑尾炎、急性菌痢、胃痉挛、肠痉挛、腹膜炎、痛经或是其他腹部病变,表现为痉挛性疼痛,中医辨证属于肝木横逆者。

5.2 针刺施术方法 用2寸毫针,针尖斜向上方,快速捻转进针,由行间向太冲透刺1~1.5寸,用强刺激手法,得气后一般持续捻转1min即可,针感逐渐向上传导或直达病所,直到患者疼痛减轻或消失时停止捻转,行针时配合患者深呼吸。留针30min,每隔3min捻转1次,每次持续捻转1min左右,痉挛性胁腹疼痛多在1~10min之内完全缓解。

5.3 临证应用体会 太冲为足厥阴肝经的输穴,也是肝经原穴。针刺太冲能使原气通达,发挥其疏理肝郁,平逆肝气,通行气血,调节经络虚实的作用,既可治经脉循行部位之病证,也可治肝脏胆腑之病证;既可调补以治虚,又可泻邪以治实。根据中医理论,急性痉挛性胁腹疼痛、抽搐为肝胆失于疏泄条达,气机横逆阻滞所致,针泻太冲穴可调整气机,平肝息风,缓急止痛。临床研究也证明太冲穴具有缓解胆道口括约肌痉挛的作用,使胆道内的压力有所下降,可促进肝脏功能的迅速恢复。此法刺激较强,以患者能够耐受为度,在反复捻转行针过程中,嘱患者作较长而均匀的深呼吸。腹痛消失时间最短者2~3min,最长者30min,大多数患者可在10min以内缓解症状。应注意施行针刺手法配合病人的深呼吸,如果单纯施以针刺不配合深呼吸,效果会明显降低,往往不易彻底止痛。

6 单刺血海穴治急性痛经

6.1 刺穴与适应证 血海穴,位于髌骨基底缘内侧向上2寸。一般取用双侧穴位。治疗妇女急性痛经,表现为经行不畅,少腹胀痛较剧,腹痛拒按,经色紫红而夹有血块,下血块后疼痛缓解。

6.2 针刺施术方法 取刺双侧血海穴,用2寸毫针震颤进针1.5寸左右,得气后大幅度提插捻转,使患者局部产生强烈的酸麻胀困感,或向少腹部传导,留针30min,期间每隔10min行针1次,一般1次即可缓解症状。

6.3 临证应用体会 血海为足太阴脾经穴位,是调理血分要穴,其主要功效是行气活血。血分杂证常重用血海。研究证实针刺血海穴对血液的凝聚状态、流动状态及毛细血管的轮廓外形都有不同程度的影响,能够促进血液运行,改善微循环,具有活血化瘀功效。妇女以血为本,血海对妇科经血失调病证功效显著,如《百病赋》中说“妇人经事改常,自有地机血海”。痛经发作之时大泻血海,往往有针到痛止之功。血海穴虽对妇女血证有良效,但只能用于血瘀型病证,对血虚型病证则少用或不用。

针刺治疗内脏急性绞痛而单用内关、阳陵泉、太溪、梁丘、太冲、血海,大都在四肢肘膝关节以下。五脏六腑居于胸腹体腔内,四肢肘膝以下的穴位虽然相距脏腑较远,也有显著的治疗作用。在实际应用中注意针刺手法,务必要控制感传。因为针刺感应传导是镇痛取效的前提,尤其“气至病所”是保证疗效的关键,只有运用相应的手法使针感沿着一定方向,通过一定距离到病痛部位时,才会收到下针痛止的效应。

猜你喜欢

行针血海太溪
头针治疗卒中后运动功能障碍的量效和时效参数分析
针灸学教材中行针手法来历考证
《针灸大成》太溪穴临床应用规律探析*
活血化瘀按血海穴
“气至病所”验案三则
温暖手脚
邹医师讲针灸
手机“血海”:中小品牌末路将至?
太溪穴的临床应用浅谈
常揉太溪穴不健忘